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凑热闹谈点红楼 -- 河西走郎

共:💬10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也凑热闹谈点红楼

    听人讲开篇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亦枉然。在这凑个热闹。

    寒夜拥衾再读红楼之贾敬痴

    红楼梦第十一回宁府给贾敬作寿,屡请不动窝只丢一句话印一万张阴骘文散发。(熟读出师表知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其同音念志)百分之九十九读者观众至此说贾敬痴人一个。真痴乎?假痴乎?

    治国平天下

    古代士人,知识分子读书为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不用我操心,皇上自己管。我求个官位可以报国,说治国也行。官位哪里得到,要么世袭要么八股取士。

    “(政)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二回)荣府长赦次政袭官,未见科甲。“琏爷身上捐的是个同知”。

    “。。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二回)敬一味好道之前中过进士科袭过三品爵,见下。

    “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十三回)贾珍在给儿媳妇秦可卿办白事为儿子脸面走太监戴权的门道,花一千二百两捐个五品龙禁尉。这个帖子是儿子的履历家庭背景。

    这就是贾敬有生之年眼中的贾府,自从吃国公爷的老本一茬不如一茬,堕落到拿钱买爵。“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自本朝立国仅寥寥数代居然官位花银子能买到手,有财的官老爷几个是有材的,鱼肉百姓搜刮地皮当然成为上位后的目标。这就是贾敬眼中已然如此颓废的国运,官位有的卖。

    治国一代不如一代,治家如何

    十一回作寿蓉儿替父贾珍去玄真观(六十三回 炼丹死在玄真观)请示,领回的命是:

    “还说那<<阴骘文>>,叫急急的刻出来,印一万张散人。” 这边一听说大太爷不回来过,便召来戏班点了打十番。打十番不是简单的堂会,那是数十人以上的大制作。我看到这里有三点。

    一。贾珍这辈子从小到大听够听烦听厌老爸的教训,他一天不死还得硬着头皮去请安,前日刚回来(十回)今到生日既紧张又害怕地遣儿子去观里行礼,老太爷早已超然,不会跟孙子装,估计是“你还想着我很好很好,我一人在这很好很好,甭让大伙来啊,你也别来”。好好的大宅门不住却在城外道观,不是做了亏心事没脸见人就是不屑染了红尘,显然是后者。

    二。老太爷不在堂,儿孙们可以借个因由吃喝爬梯。治家看来还算严紧,可惜没人听的,在家时没人听,出家更没人听。这可能是弃儒修道原因之一。结果就是“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二回)

    三。为什么刻阴骘文还要急急刻?《阴骘文》也叫《文昌帝君阴骘文》,大约六百来字。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夜观天象流星划落,文曲星下凡你家就出状元。阴骘文是一种说教,旨在教人学好劝人向善,多积阴德善有善报。比如“忠主孝亲,敬兄信友” “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 “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等等。若要寻找所有宗教的共通之处这就是交集,也是它们打动人吸引人入教的基本卖点。常听人说信教的人如何如何。

    贾敬以为扶大厦之将倾,必须急急刻出来,所有人急急行善积德还有点用。这个宁府荣府太缺善少德,另一个道士也有这种焦灼感。“凤姐:‘他怎么常常的说我该积阴骘,迟了就短命呢’” (二十九回)清虚观五月初一打醮,这里的他是张法官张道士,国公爷的替身。凤姐在这打趣调侃,道士说的当耳边风。

    独善其身则寡

    贾敬只有躲到玄真观修身求道一途。不是没有过理想,中过进士袭过官爵,见过太多的官场之弊,以一人之力难行为官清廉。路见不平就得管,管不了只有先看不见。不是没有子孙满堂,宁府老大的地位彰显于五十三回除夕祭宗祠,贾敬主祭。其人律己甚严,大年节的“素不茹酒”。上上下下一大家子没人传老大的闲话。一个正直的读书人,几乎是个完人了。

    有过功名的贾敬看透读书无用的世道后反而不象贾政那样逼儿子念功名,只是劝诸位积德行善,在乱世里做到善终未尝不是一种境界。耳提面命几十年总经不住围墙外红尘一拂。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求功名袭官爵,如今虽不是借酒浇愁般沉沦,但还是在愤世中沉默,从青年才俊到暮气沉沉。又何苦再戗害后代们呢。一样米养百样人,混得出来就是你的造化,适应社会才能成功。培养booksmart的废柴如宝玉,不如streetsmart的珍、琏,“于世路上好机变”,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五回 红楼曲[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一般认为是应在秦可卿身上,甚至说卿是宁府家事消亡之祸首。同样冤枉的贾敬,国运家事之不可收拾至此,“静室默处”和“一概无听无闻”最多算不作为,可大爷我让你们学好从善你们哪一个听进去了,包括儿子孙子们,惶论外姓。请让大爷耳根清净,别耽误我出世。您觉着象不象嗓子眼塞团棉花喊不出声的无奈。

    第二回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回首诗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能看出兴衰之兆的旁观者有倒腾古玩的子兴,黑白两吃的雨村,一僧一道,九死一生的焦大甚至心清如镜的妙玉。刘姥姥可能算一个,下意识地。还有就是看破红尘的贾敬。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用‘贾敬’替换‘作者’,都云贾敬痴,谁解其中味。P。S又多出个疑问,贾敬是石头记作者替身吗。

    • 家园 “首罪宁”怎么是秦可卿啊,明明是贾珍嘛

      贾珍和贾雨村一路货色,最后拜错了山头,投机失败,一块儿完蛋。

      • 家园 贾珍怎么比得上贾雨村

        贾雨村是个奸雄,水平很高人品很低。贾珍是个纨绔子弟,水平人品俱劣。而且贾雨村最后未必完蛋,很可能是在贾家完蛋的时候还落井下石了一番飞黄腾达了。

        • 家园 他俩没什么区别,互相利用

          结局都是在政治斗争中失败。

          贾雨村和贾家连宗,就要付出代价不是?

          奸雄的下场不一定都好。

    • 家园 【原创】再读红楼之作者是谁

      再读红楼之作者是谁

      这是个大胆的假设。贾敬是本书作者,至少前八十回。贾敬不嗜酒,雪芹便不是贾敬,所以雪芹不是前八十回作者。说出结论先,雪芹就是脂砚斋,雪芹改写了大部分诗词赋诔等,雪芹续了后四十回。查查推论是否合理。

      雪芹潦倒吗,雪芹在京城潦倒吗,什么理由让他搬出城去西山黄叶村?

      读书人为生计计,除了仕途师爷端铁饭碗外还可以私塾开馆授业,写字售画撰联,算命猜字,代写家书狱状。或者象雪芹这样颇有文采的读书人搞来钱快的,诗词曲赋官司讼文歌功颂德红白喜事,混好了进体制内,象先贤李太白也未可知。单篇单篇发售,不至于潦倒。你要是攒集出版那得财力支撑,你得活到刻完全书。

      雪芹在城里的日子是很爽的啊,教几个蒙童,与敦诚敦敏歌赋唱和往来,夜夜有酒。还有闲心出八部集子,其中有《南鹞北鸢考工志》大概翻译成“风筝 for dummies”,家传的手艺。那为啥要舍京城去西山熬苦日子?

      他一定有不得不去的道理,一定是不得不放弃。那我想他是为情。中国最大的情是人情,一定是不这么做就无法在人际关系圈中立足。什么情如此沉重强烈如此有推动力?不外爱情亲情。贫贱夫妻百事哀,相信不是爱情,城里会过得更甜美。那就只有是亲情,而且是最亲最重的亲情,百善孝为先,那就是孝。那些刚移居他乡异国又回流的,多少是迫不得已舍掉刚刚起步的职场回去重头再来,只为了年迈双亲,这就是我们的人情,儿女孝心。

      雪芹迁居西山是为了照顾年老多病的长辈,祖父。为什么不是祖母,因为她不写红楼梦。父亲?已经不在。继续看。

      芹祖此时应该是出家人,才有时间在庙里搞小说。为什么出家不知道,或许是家族获罪。他写了通篇情节,思路和结构,人物。老了他改不动了,雪芹回来帮忙照应住在旁边村里,最后五年给他送终。他以稿示孙,雪芹是第一读者,“批阅五载增删十次”对其中大部分诗赋词曲谜联做了修改补充,当然原作者坚持某些原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词曲水平起伏很大。雪芹知道通篇故事所以他做的脂砚斋评语往往夹杂八十回没有的东西。

      芹祖有生活,他看到过曹家顶盛时的排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写出贾府的气派,如此细致辉煌。到雪芹懂事时代曹家已是旧时王谢,时过境迁。芹祖是书中的贾敬,冷眼旁观曹家起伏,察兴衰之兆确无能为力。芹祖是曹家利益相关者,可他的批评没人爱听,还被骂痴。可是他还要讲出来,不管什么方式,或者写出来。因为他把儿子过继给了曹家同宗,就是雪芹生父,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前八十回里作者在数百个至今最复杂的小说人物谱中刻意回避了当时并不罕见的继子这个亲情关系。

      书中六十三回宝玉开群芳夜宴半途传来老太爷宾天,现实里雪芹给祖父送终。雪芹续完了后四十回,不过是按自己的理解。文风遣词与前八十回有明显差异。到第九十一和一百三回才设计唯一的继子夏三,夏金桂娘家的过继哥哥,在金桂误服砒霜汤药后随她娘夏太太打上薛家们去。

      P。S 两个疑问为什么出现继子夏三,为什么贾敬死于宝玉生日群芳宴半夜。

      • 家园 雪芹确实很穷,敦敏的诗里面好像说过。
      • 家园 这个不同意

        脂批中说了是一芹一脂,芹比脂早死。这两个人是谁都可以猜,但是猜芹就是脂,就太勉强了。

      • 家园 【原创】再读红楼之孤儿寡母

        再读红楼之孤儿寡母

        夏三过继到夏太太家即是夏金桂娘家,因为夏家没有男人了。没有男人的家是无法立身的。有个过继儿子好过没有,可还是孤儿寡母。孤儿寡母讨不到理的。夏三和娘上门去薛家为金桂暴死要说法,虽然薛蟠在牢里押着薛家也没男人,贾珍出来帮着连唬带吓他们也只有悻悻地回去。对照鲁迅的身世便知,十三四岁没了父亲,寡母带四个弟妹受族人欺凌,躲到外婆家舅方又来耍横,这对少年鲁迅的人格形成有重大影响。

        现实中芹祖把儿子过继出去,更准确地说是被过继,被康熙爷钦点过继给曹家同宗,曹门李氏。后来雪芹出世,李氏叫他孙儿他未必叫李氏奶奶,脑筋急转弯。

        一般来说你只有一个儿子你不能够把他过继给别人。你要有老大老二你会舍得的是老三。没准雪芹之父真是行三。

        玩点文字游戏,夏三给人家当儿子,夏三翻过来是三夏,热天。在夏天儿子去人家家当儿子了,从此老子没这个儿子,儿子也没这个老子。儿子过门的日子就是他新的生日,老子死在这新的生日。

        书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回情节相当惊奇,绝对是有意设计。怡红公子宝玉在夏天过生日,打更查房的走后在园子里开群芳宴,半途中有人传老太爷贾敬在道观宾天。从此(六十三回)后宝玉的生日就是老太爷的忌日。有人注意逢七或是逢九回都有大事。七九六十三正好出大事。如果为凑数字将各回拉拉扯扯,雪芹做了不少,但与情节发展比孰轻孰重。

        串起来就是作者/(贾敬)/芹祖把(可能是老三)儿子/(宝玉)/芹父在夏天按皇上旨意过继给了曹李氏。

        不知道这个过继的儿子活得好不好。惜其寿不昌,雪芹不是遗腹子就是父亲早逝。那雪芹家中婆媳两代守寡,惨过孤儿寡母。每每念及此处不禁坐立不安掩卷一叹人生多少身前身后事。西河之水出西岭,遥望西岭千山雪,故乡更在千山西岭外。

        回到雪芹家里,千顷地一根苗,寄望都在儿子/孙子雪芹身上。雪芹在书中化名子兴。婆媳双寡希望子兴在芹。至此祖孙联手雕琢一块完璧。成书先有红楼梦,始于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头回二回是雪芹加的,满有书评风格,尤其冷子兴的场面。直至收尾用石头背面的记呼应,是为石头记。子兴即是雪芹,子评即是脂评。

        P。S 再问行三就被过继出去,给个理由先?

        • 家园 【原创】再读红楼之相生相克

          再读红楼之相生相克

          行三就被过继确实很生硬。那要假如我有几个儿子,挑哪一个送走呢?年龄小的可能性大,我还要请先生来算命,命相不利,与老子属相相冲,八字奇怪的可以挑走。

          相命算卦在日常起居中举足轻重,看看三百年后的今天身边周围车牌手机非六即八,可想而知那年那月,涉及红白喜事更是不可或缺,两者一担挑,很多人的饭碗。为秦可卿做道场,那道士借机向贾母提宝玉婚配之事,贾母答只要模样好就行。模样是软指标,贾母一个,政爹一个,然后王妈一个。办出殡如此繁琐,相亲怎么会只看模样,走正式程序应请媒婆排八字断属相冲克。贾母这么不严肃是在忽悠。场合不对可以理解。

          相生相克又得扯到中医中药。我不懂中医,红楼梦的药方医术是太大论题。只说雪芹之父早逝或是不治之症,那医者乏术未能治病救人,难辞其咎,而致两代守寡芹何以堪。前八十回作者丧子之痛后四十回作者丧父之痛,难怪满篇庸医误人错多对少。鲁迅家世的例子又很好用,十来岁经常天天奔走于高过一头的当铺和药铺之间,还不记仇一辈子。

          回到刚才,手心手背都是肉,年龄小的当中请先生算算帮我拿个主意,先生用手一指老三。

          P。S问要是年龄属相八字全一样,比如双胞胎?

    • 家园 一直觉得敬老爷糊涂

      被你这么一说,敬老爷实在不糊涂啊。升仙去到也是一种好解脱。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