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一个朋友的大作《那帮人在哥本哈根吵吵些什么?》 -- 步亭先生

共:💬6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转一个朋友的大作《那帮人在哥本哈根吵吵些什么?》

    那帮人在哥本哈根吵吵些什么?

    哥本哈根、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最近频频破坏偶们耳根清闲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词。

    因为有一大帮人在那里开会,据说那个会很重要——“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有这么严重吗?)。

    好在这个大会已经在昨天结束了,偶们耳根应该可以清净一点了吧。

    那么为什么要开这个会呢?

    为了“拯救地球”?——天知道。

    但这是个桌面上的理由,谁也无法反对的理由。你要是反对,就是希望地球毁灭,就是反人类。所以世界各国不论大小都派人去开会了,尽管他们心里另有一个小九九。

    地球怎么了?

    地球越来越热了——温室效应。

    怎么会这样的呢?

    问题来了。而“找原因”是很难的。正因为难,每种答案上还能看出其背后的玄机。

    孔老夫子早就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总有人不懂装懂,这种人不是爱充胖子就是别有用心。

    在地球为什么“越来越热”这个问题上也有几种答案:

    1. 不知道;

    2. 是地球演化的自然规律;

    3. 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4. 就是人类活动——碳排放造成的。

    回答不知道的,似乎给人以一种漠不关心、不负责任的印象,其实这是最实在的。试问,已经过去了的历史事件,其原因有那个是知道的?股票涨跌的真正原因哪次是清楚明白的?

    第二个回答的理由是气候变化的周期往往是很长的,而人类观测气象的历史才一百多年。根据这么短时间的观测来下结论不是盲人摸象吗?再说自然界的火山,爆发一次的碳排放就相当于人类活动好几十年的排放了。有科学家团体声称,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仅占地球总排放的万分之一还不到。如果真是这样,偶们人类有必要露出一副“偶们很重要”样子吗?

    地球真的越来越热吗?

    在近几十年里,这是肯定的。因为偶们都有了切身体会了。

    是不是有人类以后才开始热的呢?

    好像也不是。

    偶们知道中国的甲骨文里有“象”字——那时在黄河流域可能有大象,而现在肯定没有了(除了动物园里的)。

    蔡伦造纸之前中国的文字绝大部分是写在竹简上的——黄河流域肯定竹子很多,而现在肯定没有了(除了公园里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了。说明在东汉以前,黄河流域也是很温暖的,可能和现在的云南差不多吧,但后来变冷了。虽然那时人类的碳排放与今天先比是微乎其微的(从人类学会用火开始就有碳排放问题了),也总是正相关的吧。为什么在从周朝到近代长达三、四年的时间里气温反倒是下降的呢?

    第三个回答显得较为谨慎,其实跟没说一样。或者说跟第一个回答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还要说呢?可能是不得不说些什么,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出于进退自如的有利地位,也可能是为了先抢个位子好坐山观虎斗。总之,和科学已经不沾边了。

    第四个回答就是在哥本哈根开这个会的原因。不过,偶再强调一下:仅仅是桌面上的原因,真正的原因下面再探讨。

    那么,回答得这么干脆,有科学根据吗?

    没有。

    看看各国媒体的报道就知道了——全都含糊其辞。或者是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这是种什么态度,是偶们中国人对待鬼神的态度,和科学也是毫不沾边的。

    也有些人会说:人类活动的碳排放在不断地增加,这是事实吧?这终究不是个“利好”吧?那偶们一起行动起来减少一些排放不好吗?——糊涂!!!

    如果减排像减肥一样利多弊少还用得着开会讨论吗?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减排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放缓、停止,甚至是倒退!

    意味着穷国永远赶不上富国——这是富国最希望的。

    至此,偶们可以看到开这个会的桌面上的理由是多么的武断和脆弱。

    桌子底下的理由才真正的理由——从来都是这样的。

    是什么呢?当然是利益——也是任何会议的理由。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会,不吵吵才怪呢。

    那么,会上吵吵些什么呢?

    l 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是造成目前这种气候状况的罪魁祸首,所以要拿出钱来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进行补偿。发达国家应该是强制性减排,发展中国家应该是义务性减排。这一宗旨发达国家基本上也是认可的,所以他们才来出席这个会议么。

    l 偶们中国主动提出减排40~45%,很大度。

    l 美国说:俺拿出1000亿美元,用于奖励你们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但你们是否真的减排了,要接受俺的检测,通过的拿钱去,想蒙人休想。

    l 中国说:偶们主动提出减排目标是想带个好头,你美国倒要来检查偶们了,偶们干吗非要接受你的检查呢?

    l 美国说:大家看看,中国不愿意接受检查,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想减排。他们自己定目标自己检查结果,谁信呢?如果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愿意接受检查,那俺们这1000亿美元的悬赏怎么执行下去呢?

    l 原来和中国处在“同一条战壕”的第三世界“战友”们纷纷埋怨中国:本来咱们还能多少拿点老美的钱呢,你看你这么一表态人家恼了,不给了。再说也是啊,你们中国说要减排多少多少的,到底是怎么算的?

    l 中国:小弟兄们,你们别听老美忽悠了。他拿钱出来是他自己不想减排。再说他的钱不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印的么。印多了,美元贬值,物价飞涨,吃亏的还是你们。

    …………

    有些代表的发言也很有意思的:

    苏丹代表声称:气候变化将“毁灭非洲”,这种“毁灭”和欧洲的犹太人种族大屠杀是一样的。结果遭到一排排的“板砖”,包括来自非洲代表的。称他这种说法是“无法接受的”,“令人鄙夷的”。

    吵吵得够热闹吧。

    吵吵了两个星期又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果呢?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哥本哈根当地时间12月19日上午11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我们最终促成了一个协议(seal a deal),”

    这个协议的达成形式也很怪:

    各方同意“注意”2009年12月18日产生的《哥本哈根临时协议》”。

    什么叫“注意”?这个词在英文中是“take note of”在日文中是“留意”,在别的语言中怎么说偶就不知道了。

    什么意思?

    联合国政策计划助理秘书长(Assistant Secretary of Policy Planning UN)罗伯特·奥(Robert Orr)在同一个发布会上作了解释:“注意”在联合国的法律术语语境中,等同于接受(accept),即各方一致同意该文件成为联合国附录文件。但对此文件持有保留意见的国家和地区,不必签署。

    天哪!这个协议到底有没有效力呢?

    据说明年在墨西哥还要继续吵吵下去呢。

    2009-12-20

    • 家园 争吵说明重视这个会议,

      达成什么协议就不好说了。反正现在的结果是各干各的。

    • 家园 写东西的哥们儿阅历果然不浅啊

      从周朝到近代长达三、四年的时间里气温反倒是下降的呢?

      开个玩笑,观点我都同意,花一花

    • 家园 加两个注解

      河南的简称豫,就是一个人牵着头大象,这地方的气候在4000年前与现在的云南应该一样。广东潮州地区在唐朝还巨鳄横行,所有才有韩愈的驱鳄文,说明这地方的气候在1000年前与现在的东南亚差不多。

      • 家园 还可以再加一个,四川在唐朝还有荔枝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

        到苏轼时,不辞长作岭南人

        根据古气象学的研究,我国在公元600年到1000年,是一个气候温暧时期。在历史上,相当于隋、唐和五代。例如在唐高宗永徵年(公元650),总章二年(公元678年)及仪凤三年(公元669年)的冬季,长安城无雪,水不结冰。同时,长安城内种有柑桔树,偶然在特别在特别温暧的年份还能结果。在长安南郊曲江一直种有梅花。柑桔树能耐的最低气温为-8℃,梅花树则能耐-14℃,温度再低便会冻死。据近代记录,从1931年至1950年,西安市每年最低气温都在-8℃以下,柑桔树根本活不了。而1947和1949两年,都曾到-14℃以下,因此梅花在西安也不容易长好。这都说明,唐代的气温比现在还温暖。

        在唐代时,四川成都就有荔枝。唐代诗人张籍在他的《成都曲》中写道:“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即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在四川东部的忠州(今忠县),纬度和成都差不多,也种有很多荔枝。与张籍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在作忠州刺史时,曾写有《种荔枝》一诗。

        到北宋时天气转寒,荔枝只能生长在成都以南60公里的眉山南。到南宋进一步变冷,眉山进一步变冷,眉山已无荔枝,要到它南面60公里的乐山以及更南的宜宾、泸州才能种植。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庵笔记》一书中认为。南宋时连眉山都没有荔枝,张籍在《成都曲》中写成都有荔枝是不可信的,认为张籍根本没到过成都而凭空想象。可是除张籍外,还有白居易在忠州写的不少荔枝诗,可以证明唐代在成都这种纬度附近可以生长荔枝。陆游的记载,倒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实际资料,即南宋时眉山已不能生长荔枝了,证明南宋时气候进一步变冷。在现代,四川眉山又生长有荔枝,说明现代气候虽然比唐代冷,但比南宋温暧。

    • 家园 沙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