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皖南事变前新四军消灭日本鬼子的数据和战役(上) -- huang

共:💬165 🌺1192 🌵5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发明速度很快

                                                  “党史档案里肯定会有”——意思就是说,还没见到,先肯定一下。

                                                  • 家园 回复自己的帖子,挺奇怪是吧?

                                                    其实不奇怪。

                                                    我看到如下文字:“你是想说这是张云发明的?还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发明的? [ 绿霸滑稽护航 ] 于:2011-01-13 01:05:16 复:3246441

                                                    阁下的智力还真是没有下限 ”,我正回复,页面上出现了“提示:

                                                    你被楼主 或 被回复作者屏蔽,不能回复。如果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相互无视算了。”

                                                    ——看来历史发明家不胜其烦了,不想纠缠了。

                                                    ——不过我是很坏的坏人。

                                                    ——我对于原作者和出版社的来源不清楚,我只知道有人说党史档案里面“肯定”有内容的依据感到十分好奇。说肯定,那就给大家说说,干吗要屏蔽我呢,历史发明家?

                                                  • 家园 你是想说这是张云发明的?还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发明的?

                                                    阁下的智力还真是没有下限

                                                    关键词(Tags): #美分党驻西西河联络办副主任(云无心而出岫)
                    • 家园 当为此段干一杯

                      作为一名八路军的后代,我表示,谁要是敢污蔑八路军和新四军不抗日,小心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人在做,天在看,涛哥天天混网站。

    • 家园 国民党对新四军抗日军民的血腥屠杀(三)

      抗战胜利后,溧高、横山两县党政军人员奉命随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北撤,留下少数人员组建溧高、横山两县新四军留守处,负责联系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合法斗争。

        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溧水县县长李醒华返回该县,纠集恶霸地主、土豪劣绅、大刀会头目和地方反共顽固势力,大肆进行反攻倒算,并委任他们为区长、乡长、保长,积极组织反动武装,配合国民党主力部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拉网式的大“清剿”,残酷杀害新四军留守人员和革命群众。10月中旬,国民党溧水县政府发布“清剿令”,称:“宁愿错杀十个新四军,不能放走一个共产党。”10月17日,国民党溧水县第1区区长陈贤俊、白龙乡乡长蒋达财,带领区大队和乡中队联合行动,逮捕革新乡乡长陈明贵、农救会主任周克富、白马区大队班长罗全坤,搜去新四军埋藏的长枪3支、公粮2000余斤,牵走抗日民主政府支持贫苦农民生产的耕牛3头。国民党溧水县第2区公所查封了已随军北撤的苏南第2专员公署主任秘书曹明梁(原溧水县长)、县司法科长张一平的财产。恶霸地主张光云唆使其亲信、观峰乡 乡长陈永章,乡中队曹兴志查封随军北撤的溧高县新桥区副区长张孝南、溧高县农救会主任李孝廉,寻仙乡党支部书记刘大征的家。逮捕未北撤的新桥区农救会主任王金海、观峰乡农救会主任傅孝坤、笠帽乡农救会主任尤开考等近30人。一贯与共产党、新四军为敌的大刀会头目张承泉,接任溧水县第5区区长,伙同刀会首领俞殿彩、中统特务赵玉坤等人带领刀会到 处搜捕未北撤的抗日基层干部。1945年11月,国民党第74师一部进驻溧水,成立溧水、高淳“剿匪联防指挥部”,由1名营长坐镇,在省保安纵队宗志强部和地方武装配合下,进行了连续数月的大“清剿”。据不完全统计,3个月内全县共有60多名乡(中队)长、140多名村长、农救会主任、保长、游击小组长被捕,有11人被杀害。

        10月中旬,溧高县留守处主任兼武工队队长程华平,在茅山工委接受任务返回途中被捕。11月下旬,溧高县武工队副队长叛变,武工队解体。这时,中共茅山工委书记徐明会见白马花山冲地下党员颜为顺和国民党保长管德凤(倾向共产党),决定派袁焕明(化名张树林)以管家槽坊“账房先生”的身份,带着妻儿来花山冲建立党的秘密联络站。他俩深明大义,毅然接受 了这一政治任务。颜为顺经常外出联系党员,了解敌情;管德凤常将国民党“清剿”情况和乡保长会议内容告诉袁焕明,使其及时掌握敌人的动态。1946年6月,国民党清查督察队对袁焕明开始怀疑,要袁焕明回原籍取来户口证明。袁焕明被迫离开溧水,溧水党组织与中共茅山工委联系中断。7月,随军北撤的原溧高县农救会主任李孝廉,受中共华中分局江南工委派 遣渡江南下,到溧(水)句(容)边区山头边和溧水后村一带开展工作。后来,李孝廉儿子李敬厚(党员)、儿媳尤秀英(党员)由中共华中九地委派遣,从南通地区回到山头边与李孝廉会合。原地下交通站站长李孝柏、政治交通员张登寿等将李孝廉一家3人隐居在官山洼草棚里,佃地作掩护,开展秘密斗争。

        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新四军留守人员和溧水县的革命群众,坚强不屈,勇敢斗争。被囚禁在狱中的抗日干部,虽身陷囹圄,铁栅镣铐锁住手脚,却没有锁住他们追求真理的信念。在溧高县留守处主任、北撤前曾任溧水县白马区区长程华平的指导下,以结拜兄弟为名组织起来,同敌人斗争。苏南军分区特务营侦察员杨昭旺、溧水县韩胡区琴音乡乡长陈序德和韩固区骆山乡乡长孔庆铨,组织狱友高喊“新四军抗日无罪”的口号;高唱新四军抗日歌曲,向敌人示威;他们甩饭钵子、打看守,抗议虐待“犯人”。在国民党的法庭上,他们严辞斥敌:抗战时,我们在抗日前线,出生入死,英勇作战,抵御日本侵略者,消灭民族败类,罪在何处?法庭人员被问得目瞪口呆,只好草草收场。1947年夏,同狱有一名铜匠,名叫王福祥,陈序德做好他的工作,要他加工一把开牢门的钥匙,准备越狱。11月11日,是溧水城隍庙 古庙会(当地群众称十月朝),警察局警察都回家过夜。杨昭旺、陈序德等6人,打开牢门,击昏看守刘国兴和一名岗警,打通院墙,翻越城墙,渡过护城河,集体逃出虎口。

        国民党政府连续4年“大搜捕”和“政治清剿”给溧水的军民带来了灾难。基层干部和群众或被投进监狱,刑讯威逼,受尽折磨;或被诬“奸匪”罪名,惨遭杀害;或遭反攻倒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或被迫隐蔽他乡;有的历尽艰辛,跋山涉水,辗转苏中、苏北找到原来部队。这些都是溧水县百姓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真实写照。

      1945年9月初,国民党将全部美式装备的新编第6军、第76军空运到南京和周边城镇,“一面受降,一面清剿”;躲藏在皖浙赣山区的国民党正规部队数十万人北上,抢占京沪铁路沿线各城镇和交通要道。一时,大军压境,乌云密布,苏南人民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国民 党新编第6军占领南京外围郊县后,又分兵占领南京岔路口、麒麟门、高桥门和马鞍山等地。不久,新6军调防上海,由第74军接防,其第51师第151团驻防岔路口,第57师第169团、第170团抵达句容,进驻茅山一线城镇,与当地反动武装组成多处“清剿”司令部,以小股武装分散清剿和大部队围剿相结合,对付新四军留守人员。他们还在各地迅速建立县、区、乡3级政权,改编汪伪武装,网罗汉奸、劣绅、流氓、土匪充当骨干,建立保安队、保安团、自卫队和各县特务组织,进行调查、搜捕新四军留守人员和地下党员及抗日人员和烈军属。溧 水县4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保安组织,规定一家“通匪”五家同罪。他们公然下令“宁愿错杀十个新四军,不能放走一个共产党”,普查所谓“奸伪分子”,将新四军地方工作人员列入黑名单。国民党特务在溧水白马等地新四军留守人员经常活动的地区,建立情报搜集所。新桥区一次搜捕区乡农会主任等近30人;韩胡区一次枪杀基层干部数人;横山地区的土匪武装化装成“新四军”,夜间活动,欺骗群众,搜捕未北撤的基层干部,有的被枪杀,有的被关押致死;溧水县第1、第2、第5区基层干部400多人在3个月内先后被捕;在骆山乡,一次就抓捕基层干部和军属达42人。他们见粮食就抢,见家禽就抓,见家畜就牵,家家被洗劫一空。对那些帮助过抗日的群众,强加上“通匪”罪名,进行传讯、吊打、敲诈。反动地主恶霸气焰十分嚣张,中间阶层大部分投靠国民党,广大群众提心吊胆,不敢接近留守人员,有的好心相劝,让留守人员赶快过江离开这里。茅山地区人民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家园 国民党对新四军抗日军民的血腥屠杀(二)

      “当以武力解决”,这是蒋介石对新四军的预谋。时间仅仅过了一年多,亲者痛仇者快的“皖南事变”就发生了,蒋介石对新四军使用了国民党第3战区的武力。

        实际上,国民党顽固派在“皖南事变”以前已经对新四军使用武力了。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以后,政策发生了变化,逐渐导致了全国性的反共活动,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血案,许多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机关干部遭到突然屠杀。请看:

        1939年4月30日,发生博山血案。

        1939年6月11日,发生深县血案。

        1939年6月12日,发生平江血案。

        1939年9月1日,发生鄂东血案。

        1939年11月11日,发生确山血案。

        这触目惊心的“五大血案”中,发生在确山县的竟然是对新四军伤、病、残人员、家属和职工的大屠杀。

        新四军竹沟留守处主要是留守人员和一些伤、病、残人员,他们理应受到保护和休养。谁知,11月11日那天,国民党第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指使确山县县长,纠集确山、信阳、泌阳等县的2000多名国民党地方武装,突然围攻新四军竹沟留守处,将200多名新四军伤、残、病人员和家属职工残酷屠杀。这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

        确山惨案发生后,新四军军部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国民党对其首都卧榻之傍的六合,视为心腹之患,急令其“王牌军”第 74师等部大举进攻。新四军于1946年1月9日主动撤出六合县城。

        1月10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王懋功、省保安司令贾韫山赶赴六合,向六合县长何汉吾面授将杀人大权交各区区长的密令。7月中旬,地主武装“还乡团”对未北撤的共产党 员和干部狂捕滥杀,向贫苦农民反攻倒算,手段残忍,丧尽天良,罪恶罄竹难书。人称“北霸天”的七区(马集)自卫队队副、恶霸地主张连桥,对佃户倒算粮食500多担,骡马100多匹,杀害干部、群众十余人,强奸妇女数十人。马集乡农会会长何世德被其滥施酷刑,用十根长针刺入十指,用二根铁钉钉入脚心,还强令其拖车行走。何毫不屈服。张连桥将其杀害后,还不准收尸。国民党二区区长、八百镇有名的“土皇帝”朱其寿,杀害干部、战士50余人,强 抓壮丁300余人。国民党六区区长张仲甫、均朴乡乡长王贵畸杀害干部群众37人。竹镇区妇抗主任贺飞霞被捕后,张仲甫用烧红的铁丝穿透贺飞霞的乳房,并挂上手榴弹,贺飞霞坚贞不屈,惨遭杀害。反霸时的清算委员蔡长元被张仲甫杀害后,还斩首示众,将尸身喂狗,惨绝 人寰。仅六区惨遭杀害的共产党员就有30多人。龙山乡16名党员中,有7人被害。均朴乡共产党员王立德夫妇双双被害,老小遗孤生活无着,痛不欲生。1946年2月22日,国民党第58师第173团1000余人,夜袭驻马鞍苏岗华中第3军分区独立第4团3营9连,3排副排长柳怀保等人被俘,残暴的国民党军竟将柳怀保和十多名重伤员以及己牺牲的烈士遗体一起剖腹、掏心,残暴行径甚于禽兽!六合大地乌云滚滚,北部山区血雨腥风。

    • 家园 国民党对新四军抗日军民的血腥屠杀(一)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驻湘鄂边第27集团军总司令部根据蒋介石的秘密命令派特务营一个连,突然包围了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县嘉义镇的通讯处,并将新四军高级参谋涂正坤等当场枪杀。晚上,又将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通讯处秘书吴渊、新四军司令部少校秘书曾金等6人活埋于平江县的黄金洞。通讯处财物被洗劫一空。

      新四军军部机要员施奇在皖南事变中被抓,因国民党十几个兽兵轮奸致重病,她坚贞不屈,最后被刽子手活埋。活埋时,因土坑较浅,施奇在坑中挣扎泥土蠕动,刽子手发现后往土坑中倒入水,然后用脚踩实。

      在上饶集中营里,国民党看守使用各种酷刑折磨被俘的新四军官兵,如使用电刑,女的将电线绑在乳头上,男的则将电线绑在生殖器上。当有女“犯人”要被枪毙时,头天晚上,国民党看守中就会有人便将她押到自己的房内进行强奸蹂躏,第二天再进行枪毙,还恬不知耻的声称自己是“废物利用”。

      我在邳睢地区的地下工作

      作者:口述:王保珍 整理:杨绪威 日期:08-02-17

        1946年上半年,蒋介石在完成发动内战的准备之后,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向解放区大举进攻。8月间,蒋介石在徐州集结重兵,向徐州以东地区疯狂扑来。在敌强我弱形势下,我军泗州战斗失利,实行战略转移,部队及地方各级政府全部撤到运河以东。大运河以西,津浦铁路以东,包括睢宁、铜山、灵璧、泗县、邳县、宿迁西部的大片地区,沦入敌手。作为蒋介石反动政权阶级基础的大批逃亡地主恶霸,组成还乡团,有恃无恐,横行乡里,进行野蛮地反攻倒算和屠杀。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粉碎蒋介石进攻,打赢这场战争的指示,1947年1月(农历,以下同),我受闫长春同志的派遣,进入敌睢宁县八区地盘,开展地下对敌斗争。闫长春同志原任邳睢县县委组织部部长,此时任邳睢工委领导下的东工委副书记兼邳五区区委书记。邳睢地区是指以黄河故道为中轴的睢宁北部,邳县南部,东到大运河,西接铜山县境的地区。从我接受任务起,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历经潜入敌后,开展工作,发展组织,智歼郭干臣,建立地方政权,粉碎敌人反扑等整个过程。

        今天我将其中一些片段记录下来,作为一份礼物,献给牺牲的亲人和我的战友们,献给我的乡亲和后人。

      血腥屠杀,敌占区里无天日

        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占领这块地区之后,随即拼构起县区乡统治网络,推行联保联座的保甲制度,实行白色恐怖。以敌睢宁县县长朱伯洪为首的一大批还乡的恶霸地主、地痞流氓分子,纷纷打出各种旗号,挂起各种头衔,横行无忌,不可一世。如:梁玉峰任魏集为中心的八区区长,张汉卿为魏集镇镇长,老牌反共分子夏桂一的三儿子夏尧然为河南乡(黄河故道以南)乡长,长子夏森然为河南乡乡队长,宋瑞生为吕集乡乡长,周伯良为张集乡乡长,李三(国民党邳县县党部书记长李大树之弟)为王圩乡乡长,郭振东为河北乡乡长,陈建国为陈楼乡乡长,各乡都拉起二、三十人的乡队,配备充足的武器弹药,乡以下的正副保长也配有枪支,并有二至三人武装保丁。一批老牌反动逃亡地主,如夏桂一、郭士臣、吕钦之、吕环之、宋老相等等,各拉起一帮势力,组织一批批武装爪牙,与反动政权相互配合,出谋划策,镇压和统治广大群众。

        最为嚣张者要数恶霸地主郭干臣。郭干臣是故黄河北岸郭集人,还乡后充当魏集镇、河南乡、河北乡一镇两乡的联防大队长,睢宁县成立保安团,他任第八中队中队长,该中队下辖九个班,大部分成员都曾干过日伪军,其中两个机枪班,实力远大于其他中队,全区各乡反动武装都以郭干臣为中心,统一指挥,控制睢北地区,并与邳南各区乡反动武装紧密配合,实行联防。魏集是郭干臣的老窝,他强拉大批民夫,在镇南头修碉堡,筑围墙,挖河沟,拉铁丝网,建起牢固的工事。郭干臣号称睢北邳南一霸,颇有战斗力。

        国民党反动地主政权建立之后,又开始网罗爪牙,扩充国民党反动组织,不但把保甲长全部拉进国民党,而且在地主富农中、在学校里普遍采取裹挟的办法,以壮大反动势力。我地下工作者杨昌武同志在当了敌副保长之后,保长张兆凤又拉他加入国民党,为取得敌人信任,经我批准也加入了国民党。

        敌占区推行法西斯的联保联座制度,人人互相监视,对我军工烈属严加控制,外出要向甲长报告。对抗日期间干过革命工作的人员,一律强迫“自首”,并派敌特分子监视。乡保长还时常带着武装爪牙对未撤走的我方人员以及军工烈属,逐户搜查,以扑灭我地下组织和搜查我方留下的枪支。我岳父家就经常被敌保长罗大相、吕立业搜查;杨绪川因其父随军东撤,被郭干臣搜捕去,吊打罚款,昌武兄花了三十块大洋,将其保出来。我方村长夏彩然掩藏了十几支枪,被夏尧然全部搜去。被敌人搜去的枪支不计其数。另外,还经常以种种名目向群众要钱要粮,敲诈勒索,数字更无法统计。

        实行白色恐怖,进行血腥屠杀,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一贯伎俩。匪徒们对邳睢地区这块老解放区施行令人发指的大屠杀。各乡保都组织起黑杀队,配合其武装力量,不停进行清乡,逮捕和杀害我方未撤走的人员。据我所知,吕集的吕邦选、吕邦吉两人在抗战期间曾干过我方村长,在逼迫交枪、罚款之后,被吕立业的黑杀队夜间杀害。朱志章一家除一个小孩掉床底下幸免于难外,一夜之间全家惨遭郭干臣黑杀队杀害。此前,朱志章及其父亲多次被郭干臣抓去吊打施刑,昌武兄曾以自家的三百斤小麦将其父子赎回。我乡长娄书生被夏章然的黑杀队活埋。我乡长仲兆英,因王怀忠告密,被夏尧然、张汉卿抓到姚村西大桥枪杀。我村长魏云祥、王行道及魏宝文,先后被夏尧然、张汉卿、夏宜树的黑杀队活埋或枪杀。我方一位姓杨的村长(名字我记不得了)被郭干臣、郭普东暗杀。王圩的李三,更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被他抓到的人极少能活着回来;在过往行人中,只要他认为是共产党的,就装进麻袋扔进大运河,谁也说不清他杀过多少人。我地下东工委负责人宋其祯及通信员,在苗湾被顽保长出卖,当即郭干臣、宋瑞生、周伯良调集上百名土顽武装,将其包围在苗××家中,终因寡不敌众,宋其祯同志被宋瑞生当场枪杀。

        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地主恶霸的反攻倒算,反动政权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加上战争带来的连年灾荒,敌占区无数人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四处逃荒,真是哀鸿遍野,尸骨载道,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

    • 家园 国军、伪军、日军一家亲(联手打新四军)系列(补)

      1943年10月,第二师五旅第十四团在定远县总队配合下,在北线主动出击日伪军,拔除了定远县东兴集、陈圩子等据点,歼伪军徐郁堂部300余人,击溃了由定远城出援的日伪军600余人。正当我在北线出击日伪军之际,南线的桂顽五一一团和第十游击纵队进攻我五尖山阵地,企图直捣我中心区。我师五旅十五团顽强抗击,将其击退。11月,五旅部队又击退了向我定远县占鸡岗阵地进攻的桂顽2000余人。我在北线、南线的胜利,使路西的形势趋于稳定,由被动开始转为主动。

      11月,日军第六十一师团一部和伪军近万人分7路“扫荡”路西根据地中心区。 第二师四、五旅与路西军分区部队同敌周旋半个月,歼敌700余人。在我反“扫荡”的同时,日、顽默契配合,日伪军在撤退前,将我对顽的防御工事全部破坏。桂顽一七一师四个营及土顽一部乘着日伪军刚刚撤退,我还未得喘息之机,进攻我占鸡岗等地。我师五旅和路西军分区十八团,在占鸡岗地区反击桂顽,奋战2天,全歼桂顽4个营和土顽一部,共2000余人,俘五一二团团长蒙培琼和3个营长以下1000余人.

      1943年3月至4月,日寇连续两次抽调重兵对皖江根据地的中心区进行疯狂的扫荡,企图迫使主力部队退缩至狭窄的巢南银屏山区,一举加以歼灭。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积极配合日寇,出动桂顽五二八团、保八团、二支队分别进攻桐东、含和地区,妄图切断我交通线,陷皖江根据地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根据地军民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两次反扫荡和反顽斗争的重大胜利。

      1945年2月,日军、汪伪军联合“清剿”铜繁抗日游击根据地,国民党军五十师、挺进一纵队及二纵队等部加以配合。新四军第七师皖南支队和地方游击队英勇抗击,经3天阻击和7天反击,粉碎了敌伪顽军的联合“清剿”,巩固和扩大了皖南抗日根据地。

      1945年8月,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奉军部命令来蚌埠受降,在旅长成钧的指挥下,迅即由淮南向蚌埠进击。23日,全旅部队到蚌埠近郊, 当时,伪军第三方面军阻止新四军受降,在沿老虎山一线布防。25日天亮后,敌伪军发现第十五团陶山阵地,即进行炮击,并从戴湖、老虎山据点出动兵力企图夺取陶山。第十五团以猛烈炮火还击,战斗一天,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坚守了阵地。是日,潜入蚌埠的国民党第十战区少将高参李盛宗勾结驻蚌日伪军,指使加派兵力。25日夜,第五旅攻打老虎山的战斗打响,第十五团三营七连班长姬忠奎率领11人从陶山西侧向老虎山冲锋,迅速突破敌伪第一道防线;第八连、第九连分别从山东侧和南侧向山头发起进攻;十五团其他各营也相继进入攻击地段。但由于未能准确掌握防守老虎山敌军兵力情况,第五旅总攻击遭敌军猛烈火力的阻击,伤亡50余人。这时,国民党军队的第一七一、一七二、一七三师已向蚌埠逼进,并与前来增援的新四军第六旅第十八团接触。根据情况变化,第五旅奉令撤出战斗。

      参考网站:安徽文化网www.ahage.net/

    • 家园 国军、伪军、日军一家亲(联手打新四军)系列(上)

      1939年5月31日午夜,新四军第1支队第6团经过江苏省江阴县和无锡县交界的黄土塘,与下乡“扫荡”的日军200余人遭遇。新四军先开火,激战至6月1日中午,毙伤日军30余人。正当聚歼残敌时,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突然从侧后攻击新四军,致使日军得以逃脱。

      1940年1月,新四军五支队在秦栏镇击退伪军,歼灭其两个中队;在横山击退日伪军,毙伤日军100多人、伪军100多人,俘日军2人;与此同时,国军韩德勤部在旧县杀害十团政工队队长王勇鸣,在津里缴十团一个班的枪,牵制了五支队与日军作战的兵力,后被十团击退(真是国军日军一家亲啊)。

      5月,日军重兵扫荡淮南地区,罗炳辉司令率军先是“火攻来安城”,歼灭日伪军数百名,再对乌衣、担子街、嘉山集等据点及附近铁路进行破袭战;与此同时,国军进攻路西根据地,6月下 旬,五支队腾出手后,击退了它们(国军日军真是配合默契啊)。

      6月,国军第21集团军第138师和第10游击纵队等部,乘日伪军“扫荡”之机,向新四军第4、第5支队驻地安徽省定远县古城集、青龙厂地区发动进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呼吁国军团结抗战无效后,于6月17日集中第4、第5支队进行自卫反击。经3日激战,歼国民党第10游击纵队1000余人。

      5月下旬,新四军挺进纵队在反击日伪军1000余人的进攻后,转移到江苏省泰州西北的郭村(今属江都县)休整。6月28日拂晓,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部13个支队(团)突然从四面包围郭村对新四军发动进攻。(替鬼子报仇也太卖命了吧)新四军被迫自卫还击,此次战斗历时8天,共歼国民党军3个整团,俘700余人(内团长两人),缴获步枪600余支、轻重机枪10余挺。战后,为争取李明扬、李长江部团结抗日,将俘虏700余人全部释放,并归还其部分枪械。

      9月, 韩德勤在进攻黄桥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受挫后,改取“堡垒推进”方针,命令保安第9旅对新四军驻区进行严密封锁,企图将新四军逐步压缩至沿长江狭小地区,然后和日伪军进行合击。保安第9旅旅长张少华当过汉奸,与日伪仍暗中往来。为此,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决定进取姜堰,严惩张少华部。9月13日,由第2纵队主攻,第3纵队打援,经l昼夜激战,攻克姜堰,歼张少华部1000余人。

      1941年2月上旬日军对新四军发动“扫荡”。与此同时,国民党第142师、第21师、暂编第14师、第81师、第23师、骑兵第8师、骑兵第2军1个师及地方游击队总共14万余人,趁机对新四军第4师和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此次作战新四军第4师损失较大,伤亡、失散共4000余人。

      2月下旬,韩德勤部3个团,趁日军“扫荡”之际侵占盐阜抗日根据地的建阳县(今名建湖县)蒋营等地。

      7月1日开始,日军第15师团和伪军共1.3万余人,对江苏省南部的新四军抗日根据地进行长达6个月的大规模“清乡”。新四军第6师进行了艰苦的反“清乡”斗争。9月,正当新四军在沙洲与日伪军激战之际,国民党忠义救国军2000余人对新四军进行袭击。

      7月20日,日军独立混成第12旅团和第12军第17师团一部及伪军共1.7万余人,合击盐城,企图歼灭新四军领导机关,同时,韩德勤暗中调整兵力,已出动10000余人扑向盐城。新四军1师主力在苏中地区发动攻势,10天内连克黄桥、姜堰、古溪、季家市、三垛、蒋垛等7个据点,并攻克泰兴城,歼日伪军千余人。此时韩德勤率6个团兵力向益体黄克诚3师发动进攻,同时派出300名便衣,深入我后方袭扰。8月9日晚,按照新四军军部统一部署,1师、2师、3师各部,从仪征、六合、扬州、泰州、泰兴、如皋、南通、东台、射阳、东沟等纵横几千里的战场全线反击。在反“扫荡”中,新四军共作战130余次,歼日伪军3800余人,击沉敌汽艇30余艘。新四军伤亡1000余人。

      8月,日军对苏北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时,韩德勤部同时进攻我淮海区,被新四军第三师击退。

      8月初,第2师第5旅第14团1个营一举攻克泗县城郊的伪军据点,隔断了泗县日军与张楼的联系。张楼是日军“蚕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阵地,驻有国军张海生部700多人,工事坚固。8月24日晚,第3师第9旅第25团袭击后张楼,第2师第5旅第14团袭击前张楼,第15团1个营负责阻击援敌。国军退入核心工事死守待援。泗县日军先后出动500余人乘汽车前来驰援国军。第15团1个营在瓦坊一线进行阻击,被日军突破, 第14团第3营奉命赶往阻敌,第7连在何宅子(村)与日军展开激战, 指导员芦平以下70余人壮烈牺牲,连长彭家样负伤后仍率领仅剩的17人与敌拚搏。战至黄昏,日伪军仓皇撤退。此次战斗共歼敌200余人,缴获步枪100余支、战马10匹,但未能攻克张楼。

        

      关键词(Tags): #战争(马克沁)#抗日。新四军(马克沁)
      • 家园 国军、伪军、日军一家亲(联手打新四军)系列(下)

        1942年3月初,国军第17纵队在灵璧县北部和伪军合流,准备夹击新四军。3月6日下午,新四军第4师第9旅实行长途奔袭,于7日拂晓前将第17纵队包围于张小圩。天亮后,各部协同攻击,激战5小时,毙伤其100余人,俘纵队司令许志远以下400余人。接着,又歼灭了前来增援国军的伪军100余人。

        10月下旬,国民党第3战区在日军“扫荡”浙东的同时,派忠义救国军海南指挥部指挥官艾庆璋率近3000兵力,南渡杭州湾,分别在浙江省余姚县的临山、段头湾等地登陆,企图将三北游击司令部消灭在沿海狭小地区。

        1944年8月15日,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率4个团和游击支队西征抗日,20日越过津浦铁路。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40纵队3个团1500余人,勾结日伪军,阻拦新四军西进。21日,新四军发起自卫反击,包围宿县东北的小朱庄。此次战斗,击溃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28纵队,击毙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40纵队司令王传绶以下354人,击伤151人,俘第40纵队副司令王忠鼎以下104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0余挺、步枪1000余支。

        10月7日晚,新四军第4师西进部队由河南省永城北出发,分三路急行军60里,奔袭江苏省砀山县地区的国民党军第3纵队。该部约900余人,勾结日伪军,不断袭扰抗日根据地,阻扰新四军西进抗日。8日拂晓,各部到达攻击准备位置,6时与之接触。除第3纵队司令部顽抗外,其余一触即溃。新四军一直追至陇海铁路边,日军前来增援,遂停止追击。

        9月21日至10月31日,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以6个团兵力,对勾结日伪军的国民党税警总团陈泰运部发动讨伐。在此期间,日军旅团长山本率2000余日伪军由姜堰、曲塘分路增援陈泰运部,均被新四军击退。此次战斗,共毙、伤国民党军和日伪军1000余人,俘1300余人,攻克据点19处。

        11月,日伪军近万人分七路“扫荡”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2师第4、第5旅和路西军分区部队与敌周旋半个月,歼敌700余人。国民党军第171师4个营及游击第10纵队乘日伪军将新四军防御工事全部破坏之际,向安徽省定远县西南进犯。11月19日至20日,第5旅和路西军分区地方武装在占鸡岗奋勇还击,激战两天,共歼国民党军1900余人,其中俘团长以下1000余人。新四军伤亡近400人。

        1945年2月10日,新四军苏浙军区第1纵队由浙江省长兴县出发,向莫干山挺进,沿途粉碎了安吉、梅溪等地日伪军的阻挠,控制了武康、三桥埠、递铺一线。第3纵队第7支队同时进至安徽广德以南、柏垫以东地区。正当新四军向日伪军开展攻势作战之际,国民党第3战区指令苏浙皖挺进军第62师及忠义救国军等共5个团的兵力,向第7支队进攻。

        5月29日至7月5日,苏浙军区第2纵队进行了讨伐伪军田岫山部的战役。田岫山部原为国民党军挺进第4纵队,此时第二次投敌,被改编为伪中央税警团第3特遣部队。从拂晓激战至下午,毙伤敌数十人,俘140余人。残敌逃进周巷据点。新四军各部接着取得了鲍村、杜村、下管、老坝头、上沙岭等战斗的胜利。 6月7日晚,向伪军两个大队据守的许岙发起进攻,对28个碉堡逐个争夺,战至22日攻克许岙,歼伪军1000余人。在此期间,伪军第2大队和教导队等部曾数次增援,均被击退。国民党军独立第33师和浙江保安第5团等部约10个团,也来增援,侵占了新四军的丁宅街、官山等阵地。

        5月,国民党第3战区调集3个师及独立第33旅,并配合第28军第52、第62、第192等师,向 苏浙军区在天目山地区的部队进攻,企图切断其与浙东第2纵队的联系。与此同时,日军以1个多旅团的兵力配合伪军向新四军各部进行“扫荡”。为粉碎敌、顽夹击,苏浙军区于5月29日发起新登战役反击.

        10月15日至1946年1月13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进行了津浦铁路徐(州)济(南)段战役。6日,鲁中军区第3、第4师和第2纵队第5旅击退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进犯,攻克了滕县至兖州间的全部据点。下旬,各部队向南扩展攻势,歼日伪军4000余人。。此次战役,从1945年10月中旬至12月底,大小战斗68次,攻克邹县、滕县及韩庄等据点56处,碉堡320个,控制津浦铁路130余公里、临枣铁路30公里,歼伪军改编的国民党第5路军4个师、第19集团军约3个师,击毙2065人,伤1500人,俘12580人,受降日军4000余人。

        12月19日,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及苏中军区部队共15个团,向江苏省高邮县城日伪军发起进攻。为阻击扬州、泰州国民党军增援,在邵伯、丁沟一线构成防御阵地。25日下午5时,第8纵队对高邮城发起总攻,6时半即突入城内,经过5小时激烈巷战,打退日伪军七八次反复冲锋,将敌全歼。阻击部队击退了扬州出援的国民党军。

        参考网站:新四军 www.n4a.cn/

    • 家园 送了30几朵花

      到N4A这儿才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