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皖南事变前新四军消灭日本鬼子的数据和战役(上) -- huang

共:💬165 🌺1192 🌵5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上海人民出版社“潘汉年传奇”第七章,作者是张云

                                              http://www.shuku.net/novels/zhuanji/phn/phn08.html

                                              “对于周佛海这样的人物,潘汉年采取了与对付李士群一样的策略,就是严加防范与争取利用相结合,尽可能为我所用。1942年春夏之间,潘汉年在李士群、胡均鹤的陪同下,在南京会见了周佛海。交谈的主要内容,是商定双方在上海互不伤害,互不以暴力对付的问题。这次会见之后,潘汉年又在上海“76号”内与周佛海、李士群见了几次面,周的妻子杨淑慧每次都在场。”

                                              阁下看来很喜欢被公开出版物打脸?那就满足你的嗜好。

                                              “一大代表是谁啊,在哪里写的”?

                                              阁下居然史盲无知到这地步?

                                              “你个无耻的废物”?阁下这是在做自我批评?

                                              • 家园 哇,这么快就改口了?

                                                本来是某书的161-162页,现在又改了?

                                                《潘汉年传奇》——哦,对不起,本人对于历史有兴趣,对“传奇”没兴趣,对于这种根本不反映具体情况的爆料,报十二万分的鄙视态度。

                                                记住,你说1661-162页,就在那里找;被我抽醒了之后就想把原来拉的屎自己吃下去不加理会了?做梦。

                                                笨蛋,去161-162页把你的扯淡依据找出来啊?怎么现在换书了?承认本来是扯淡了?就你这么个废物还有脸出来被我反复抽?不知羞耻的垃圾。

                                                当然,你可以继续顽抗下去好像自己没说过那些无耻谎言一样。不过除了我,没几个人出来搭理你这种垃圾。而我,就是见你这个垃圾一次就踩踏一次。如果有受虐癖的,只管来。

                                                • 家园 无知到这地步居然还能继续扯下去?

                                                  “《潘汉年传奇》——哦,对不起,本人对于历史有兴趣,对“传奇”没兴趣,对于这种根本不反映具体情况的爆料,报十二万分的鄙视态度。”?

                                                  《潘汉年传奇》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委托张云写的潘汉年传记,张云是复旦大学历史硕士和历史教师,后来还调到空军政治学院,主讲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还承担着抗日战争史、汪伪政权史的研究课题。

                                                  《潘汉年传奇》06年经上海人民出版社修订再版,已经更名为“潘汉年传”重新出版了。

                                                  就让作者张云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继续满足阁下爱被人打脸的嗜好:

                                                  http://www.ewen.cc/cache/books/126/bkview-125625-371336.htm

                                                  “那时的我,正执教鞭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主讲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承担着抗日战争史、汪伪政权史的研究课题。出于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考虑,同时也受责任心和正义感的驱使,我萌发了撰写一部潘汉年传记的念头。于是,我像海绵汲水一般,悉数搜集潘汉年的有关史料、回忆录和研究论著。后来,由于工作变动,我被特招到上海空军政治学院,转入军事历史研究领域,不得不将此事暂时搁了下来。这一晃,10多年过去了。直到1995年春,我的老同学、时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的朱金元代表该社领导,委托我撰写潘汉年传记,我几乎未加考虑就答应了下来。”

                                                  时光是飞驶的箭。又是一个十年过去了,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者,在潘汉年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人民出版社决定将《潘汉年传奇》修订后重新出版。据此,我对原书作了一些修改后,增加了30多张有关照片,改写了后记,并以《潘汉年传》的书名,作为纪念潘汉年诞辰100周年的一份礼品,献给这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潘汉年传奇》的后记里,我曾经对那些为此作过帮助的人表示了深深的感谢。他们包括我的启蒙老师陆恒仲先生,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马福龙先生,我的同窗好友朱金元,责任编辑曹培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陶伯康、李琪,中共江苏省宜兴市委党史办的董镇湘,以及复旦大学的石源华、傅德华、张亚芳、刘琪、叶翠娣,上海市图书馆的高洪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苏贻鸣,我的夫人顾秀芹、女儿袁蓉等,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不能不在此重提他们的名字。”

                                                  “就你这么个废物还有脸出来被我反复抽?不知羞耻的垃圾。”?

                                                  抽你的是上海复旦大学和空军政治学院的历史教师张云,还有上海人民出版社。不服是不是啊?

                                                  “不知羞耻的垃圾”就是阁下您自己的真实写照。阁下的自我批评很到位嘛。

                                                  • 家园 转移话题的文字要长长长长长……

                                                    这就和国军一退千里,共军才会追击不及一样的道理。

                                                    不过,请把161-162页上“中共一大代表”在哪里找出来。

                                                    你看,我的定位系统比较好,你转移得再远我还是回到起点。

                                    • 家园 161页的内容在这里,让大家来评判二位的争论吧

                                      《潘汉年的特工情报生涯》,作者:尹 骐,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

                                      第161页:

                                      潘汉年说:"共产党是不会来参加你的议会政治的。来的也是

                                      假的。上海的共产党不会代表延安来参加的。但我可以把汪先生

                                      的话转达给延安。我认为延安方面是不会退出重庆参政会来南京

                                      参加你们的议会的。"

                                      汪精卫又说:"现在是个好机会。我们合作起来可以异途同归。

                                      希望共产党不要同蒋介石搞在一起。只有同我们合作才能救中

                                      国。"

                                      最后,汪又对潘说:"你回去联络一下,以后的联系仍找李士

                                      群。"

                                      番汉年最后也对汪说:"新四军的发展是肯定的。如果将来你

                                      感到与日本人合作有困难,要另找出路时,新四军不会对你过不去

                                      的,会给你一个转身的余地。"

                                      和汪精卫的会见和谈话就这样结束了。谈话本身当然并没有

                                      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但重要的无疑是会见和谈话本身的政治性的

                                      特点及其影响。

                                      潘汉年在南京只呆了两天时间,便仍由胡均鹤陪同返回上海。

                                      李士群回到上海后又邀潘汉年见一次面。他向潘介绍了日伪军队

                                      暂时不会有大规模军事"扫蔼"行动的情况。同时又表示,今后还希

                                      望和新四军方面加强联系,交换情报。但潘汉年通过南京之行已发

                                      觉此人政治流氓恶习未改,居心区测,不可多与之深谈。因而只是

                                      虚与周旋一番而未做具体承诺。

                                      在上海期间,潘汉年还由李士群介绍会见了他的军事顾问、日

                                      本华中派遣军谋略课长都甲大佐。李士群说,都甲是日本军方人物

                                      专管津浦、沪宁沿线的"清乡"任务。可以和他谈谈。潘汉年没有拒

                                      绝。 他正想从都甲那里直接昕一昕日本军方对目前军事形势的看

                                      法。于是,何由胡均鹤陪同在一座日本军官的公寓里会见了都甲。

                                      会见中,他们交谈了一些情况并各自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 家园 非常感谢!

                                        我们看,在这里出场的所有人物:

                                        潘汉年……汪精卫……李士群……胡均鹤……都甲大佐……没有了。

                                        哦,刚看到某人说了“161页只开了个头,接下去是162页”——可我们看完全部引文,也没有发现新出场的人物。

                                        不知有人口口声声说的“汪伪二号人物”“一大代表”是里面哪位?

                                        • 家园 你忘记了

                                          还有互不侵犯协议呢。当初说的和现在给的,不说差十万八千里,至少也差了五万公里。

                                      • 家园 161页只开了个头,接下去是162页

                                        《潘汉年的特工情报生涯》,作者:尹 骐,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

                                        第162页:

                                        “都甲说:“清乡”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社会治安。日本方面目前最关心的是津浦线南段的铁路运输安全。只要新四军不破坏这一段的铁路交通.日方则希望和新四军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

                                        潘汉年说:新四军的发展很快,目前正在稳步地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也无意要立即占领铁路文通线和其他重要文通据点。日军方面要给新四军有一定的生存条件,否则游击队就会随时袭击和破坏铁路交通线的。 ”

                                        都甲潘汉年就共同维护津浦路安全达成了共识,这是给N4A伟光正形象加分了?

                                        • 家园 这个转进。。

                                          你先前讲的可是协议啊,协议啊协议啊,黑纸白字呢。这段话明显是新四军占了便宜。按潘汉年所讲,当时新四军正在巩固根据地,占领铁路文通线和其他重要文通据点,注意,是占领,这种事明显不是当时的任务。摆明是敲了日本人一竹杠。

                                          • 家园 口头协议不是协议?窃书不算偷?

                                            潘汉年是代表TG和新四军,他是得到上级授权的,这点你不敢不同意吧?

                                            潘汉年当年在现场具体讲了什么纯粹就是后来人编的,当事人早都死光了。那里可能知道什么细节?

                                            唯一确定真实的就是协议的核心内容:日军不打新四军,新四军不动日军的交通线。

                                            “摆明是敲了日本人一竹杠。”?谁敲谁还真难说了。

                                            TG为什么和日本人达成这样一个协议?看看华北根据地当时的困难局面就知道了。

                                            潘汉年奉命前去的背景就是因为风传日伪要对新四军的根据地进行扫荡。

                                            有了“百团大战”被鬼子疯狂报复的前车之鉴,TG也 怕日本人对新四军来这一手,所以就让潘汉年给日本人送上一颗定心丸。

                                            谁知道这扫荡的风声是不是鬼子故意放出去的?买空卖空换来一个保证交通线的协议。

                                            华东日军兵力本来就不足,如果新四军也学八路军搞百团大战一样破坏交通线,日军也头疼。

                                            这种事,连TG自己都不认为是什么光彩的事,要不然会把他当成潘汉年的罪行来批判?

                                            • 家园 哇,历史发明家又有新成果了

                                              “潘汉年当年在现场具体讲了什么纯粹就是后来人编的,当事人早都死光了。”

                                              “唯一确定真实的就是协议的核心内容:日军不打新四军,新四军不动日军的交通线。”

                                              ——说了什么不知道,核心内容很清楚,恩,好有喜感的对比。

                                              ——这个世界上愿意出来展现智商无下限的角色,确实存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