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后防撞钢梁重要么?某些日系车表现似乎.... -- 清水

共:💬111 🌺1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POLO车主飘过

      获得通宝一枚??谢谢哈。

    • 家园 本人目前还没明白这个后防撞钢梁有多重要

      上个月,我的骐达刚刚和一辆卡车相撞,对方追尾我车。它的牵引勾正好顶在我的后举升门左下侧,造成的后果是后举升门、后保险杠、左后尾灯更换。按照事故情形,即使有了后钢梁,即使我的后钢梁用防弹钢板制成,我的损失也不会有任何减小,因为根本没有撞在那个地方,而卡车恰恰对我这个级别的小车的杀伤力最大,偏偏卡车如果追尾我的车,撞击点几乎肯定要在后防撞钢梁之上,换句话说,这玩意儿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 家园 大胖子板凳
    • 家园 【讨论】防撞钢梁只是安全措施的一部分

      任何脱离整体而只拿某一部分车身设计做比较的思路都是不完整的。后防撞梁,其实不管是哪里的防撞梁,有总比没有好,但也不是说一条防撞梁就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程度。可是我们国内的媒体,总是喜欢做这种很有噱头但实际上很脑残的主题节目。

      喜欢日系车,欧系车,美系车,是个人选择问题,适当表现一下也未无不可,但苦心积虑,一叶障目地收集证据来表现自己个人的喜好,那就是职业操守的问题了。

      比方说,防撞钢梁,是车身前后投影面积很小的一块钢铁支架,它能起的作用只是在防撞钢梁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受到的撞击保护,也就是在离地30公分左右高度,宽15公分左右,长1.5米左右范围内的撞击保护,只要撞击不是直接发生在这个范围,那么防撞钢梁的保护效果有限。实际上汽车的防撞击效果主要依靠整个撞击面的整体结构防御能力。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变形缓冲,也包括车身部件如水箱,发动机等本身的变形缓冲。

      举个例子,前几个星期我在时速不到15公里的情况下掉头时,与一辆右方高速驶来的轿车相撞,我的相撞点是整个车头正面,对方的相撞点是左前轮到左前车门一段约1.5米的范围。结果是:我的车前保险杠粉碎性损伤,左右翼子板变形,驾驶位车门受挤压无法打开,引擎盖变形,车头防撞梁右前角撕裂(前防撞梁报废),水箱移位,修车费用接近两万五千元。对方车(桑塔纳)左前翼子板变形,左前轮及轮毂受损,左车门变形但能打开,左方A柱下部变形,修车费用两千三百元。看到这里,愤青们一定要觉得我的应该是一辆日本车了,没错,国内媒体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受损大的,变形严重的,都是日本车,欧美车是很结实的。对不起,我的车是2007款福特蒙迪欧,就是《007皇家赌场》里面我们的特工从码头到酒店时驾驶的那一款。让大家失望了吧。

      这个例子很直接地说明,车身正面的防撞击能力不只是依靠防撞梁这个东西,跟撞击面接触的所有车身结构都共同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而这些结构的变形和损坏,直接吸收了绝大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保护了驾驶员的安全。如果是按照国内很多脑残媒体的说法,车身越硬越安全,那车身硬得不会变形,承受撞击能量的就应该是人了。

      汽车进入中国家庭顶多也就是10年的时间,大众群体对于汽车文化,汽车的了解,还只是处于很初级的阶段,而问题在于,我国的媒体,特别是汽车相关的媒体从业人员,由于生活经历的原因,绝大多数同样是没有开车的机会,没有足够的驾驶经验,加上也没有足够的理论学习能力,这就导致了他们往往最容易接受一些人云亦云、非理性的汽车理论,并在工作中将之强加于普通群众。

      比如说,国内很多汽车媒体,包括平面的,网络的,他们的记者和编辑自己都没有车,甚至极度缺乏必要的驾驶经验和技巧,这就如同一个自己没有电脑,平时无法接触电脑的人,对你教导如何收发邮件,如何使用OFFICE软件,如何上网,如何安装杀毒软件……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很愚蠢的情形。你能想象《电脑报》的编辑做一期软件专题栏目的时候,要先跑到电脑学校上几天课吗?汽车行业就是这样。每次看到一帮外行的汽车媒体们摆弄汽车,我总是哈哈大笑。

      通宝推:卷心菜,
      • 家园 得俩宝了,得吱一声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你能想象《电脑报》的编辑做一期软件专题栏目的时候,要先跑到电脑学校上几天课吗?汽车行业就是这样

        大潮初起,泥沙俱下。慢慢就会好的。

      • 家园 有实际碰撞经验的人不同意你的观点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可是亲自实践了两次了。不管理论上的分析如何,在我的两次亲身实践中可是实实在在看到了日系车的惨样。我以前在河里提过(在这里)。

        现在不管谁说什么,我是不会买日系车的,再便宜也不会买,毕竟命是自己的。

        • 家园 【原创】你的车祸情况不明,不好判断,但是从描述来看……

          何为有碰撞经验和没有碰撞经验呢?如果你只有两次碰撞经验,那我肯定比你多了。不过碰撞经验只是主观经验,虽然可以指导我们进行消费行为,但从客观角度讲,并不能利于帮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探讨问题。因为两次事例数字太小,在科学研究中根本不足以形成研究证据。比如说,我受到的最大伤害是大面积被热水烫伤,但因为只发生了一次,所以目前我还不能下结论说,热水是对我生命威胁最大的物体。

          ---------引用gzgz的分界线--------------------

          一次越40公里迎头,一次被别人追尾,对方都是日本车,对方可不是关心车的坑的问题了,是关心他们自己的命的问题了,尤其是那个开车追尾的小姑娘,包括副驾驶座上的同伴,全是从车上被固定好给抬下来的,两腿一臂折断,注意,是“断”不仅仅是骨折,自己差点丧命,还的赔钱,不是一般的惨。从那以后,我是彻底的相信“血比油贵”这句话了。

          ---------引用gzgz完成的分界线--------------------

          我不明白你仍然是在讨论防撞梁这个物体的万能吗?还是这个话题已经转变成为了——要比较日系车和非日系车的优劣?看你的意思好象是说买日系车命就不是自己的了,如果这样的话,这是个人喜好,但跟对于这里要讨论的问题好像看不出什么关联啊。除非你能拿出证据,不过我看普通人只是对现象有直观的认识,好像对事物本质缺乏深入的了解,既然大家都这么有空,那就让咱们心平气和地探讨一下嘛。

          首先,从你的撞车经验,从后车的两人受伤情况,确实看不出来后面那辆日系车的安全性能有什么问题。我不是说没有问题,而是你的描述没有说清楚是什么样的安全问题,你的描述重点在于后车两个人受伤了,而且伤得很重,这是结果,原因呢?我们并不能根据你的描述得出日本车没有防撞梁而导致严重受伤这一结论。(我们讨论的是防撞梁还是没有防撞梁的车?我们讨论的是日本车还是非日本车?是#@^$#^#%……还是抵制日货?)

          你看,后车冲撞前车,根据惯性方面的常识,在碰撞的一瞬间后车人员有向前冲击的惯性,这个惯性导致他们的身体会向前撞击,如果没有安全带,没有安全气囊,他们会受到很大的碰撞伤害;同时,他们的汽车前部车体因撞击而反向向驾驶舱挤压,也可能对他们造成挤压伤害。

          而前车,就是你,受到的是后方而来的撞击,根据物理学常识,你受到的大部分攻击(对不起是撞击)力量都在你的身体与座椅的接触中得到了缓冲,所以,大部分前后车撞击的事故中,前车人员受到的伤害都比后车要小,这与双方驾驶的是美国车还是日本车无关。希望你再详细描述一下双方车辆的受损情况才好判断。[MOVE](本段描述发生在地球,且尚未考虑A1M1与雅阁碰撞,双方以100倍光速碰撞等特殊实例。)[/MOVE]

          那这两人受到的是什么样的伤害呢?一般的理解,只有一两次碰撞经验的人,可能在现场会因为紧张刺激等原因,而稍微不能保持平均水平以上的观察能力(从我的经验来看,往往是大幅度降低),但既然能清楚描述出是肢体折断而不是骨折的区别,想必在现场的观察又相当冷静而细致,不过从你的描述来看,没有救援人员和消防人员进行拆解的情节(如果有,应该是很壮观刺激的情节,想必不应该遗漏的),那么,我的理解是两位伤者应该没有被严重变形的车身挤压,也就是说,应该不是车身结构不稳定造成的挤压伤,那么,很大的可能是因为碰撞到驾驶舱内或飞出车外而受到的钝击导致肢体折断,那么,最大的可能是他们没有合理地使用安全带,或是因为预见到了撞击而在撞击一瞬间试图用四肢固定身体(抓紧和用脚抵住车内某一部分)。否则能导致这么严重折断的冲击力,应该已经把颈椎先折断了。我这个猜测对吗?

          其实如果是对日本车有成见的人,往往对日本车的事故有扩大化的倾向。就像国内很多网站流传的什么雅阁门之类的。其实如果是同样的事例,换成欧美车,结果可能相差并不大。比如这个宝马X5的车祸:http://auto.daqi.com/editor/slide/ent_slide/2737346/1.html

          还有这个宝马不知道什么车型的车祸:http://xueyf11.blog.163.com/blog/static/591571162009928626625/

          我曾经有一年的赛车队管理经验,对国内基本上所有1.4到2.0排量的家用轿车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几乎在每场比赛中都有撞车,我所说的了解,是基于每次撞车我们都会去看,去评估这辆车撞的原因,受损的部位,当时的速度,角度,撞击的结果,变形损坏程度,决定部件是修复还是更换,以及,修复的人力物力和价格。如果说经验,那我可能比很多人一辈子见过的车祸还要多了。从这个经验中,我学到的就是,车身结构其实在撞击中体现的差异很小,当然不是极小,但远比一般人印象中的小。钢板厚薄相差一两毫米啊,钢梁截面是工字还是凹字啊……在实际的撞击中对结果影响并不会很大,当然,差异肯定是有的。

          哦对了,我们讨论的是有没有后防撞钢梁重要么,我一下子又给扯远了,对不起。

          • 家园 多谢您的解释

            首先说一下,我上次说的不是针对您说的防撞梁的问题,我是对所谓的吸能设计有感而发的。从您的回复来看,您是个行家。下面我针对您的疑问解释一下。

            但既然能清楚描述出是肢体折断而不是骨折的区别,想必在现场的观察又相当冷静而细致,不过从你的描述来看,没有救援人员和消防人员进行拆解的情节(如果有,应该是很壮观刺激的情节,想必不应该遗漏的),那么,我的理解是两位伤者应该没有被严重变形的车身挤压,也就是说,应该不是车身结构不稳定造成的挤压伤,那么,很大的可能是因为碰撞到驾驶舱内或飞出车外而受到的钝击导致肢体折断,那么,最大的可能是他们没有合理地使用安全带,或是因为预见到了撞击而在撞击一瞬间试图用四肢固定身体(抓紧和用脚抵住车内某一部分)。否则能导致这么严重折断的冲击力,应该已经把颈椎先折断了。我这个猜测对吗?

            您的猜测不太对。当时我的车停在路口等绿灯,从反光镜中看到后面车上来了,却无法躲避(前面有车)。我开的是JEEP,前面是一辆大的SUV(记得好像是Suburban)。我的车被撞的前冲又撞上了前面的车。我在被撞前松开了刹车,将我的脑袋和身体靠在了坐椅的靠背上,实际上在被撞的一瞬间我的车已经开始向前移动了。撞后我的车被卡在了中间。被撞后我回头看了一下,后面的车已严重变形了。我的问题是脖子痛,尤其是不能动,一动就痛(直到4年后的今天有时还有些感觉)。救援人员和消防人员来了后我的脖子就立即被固定了,问了几句话,告诉我不要动,然后就走了。后面的车被拆了,具体过程我没有看见,因为头没法动,更是由于担心我自己。只是在被抬走时看到了车门和车顶全被拆了,风挡玻璃全碎了,框子全弯了,整个车的前部是全完了

            “但既然能清楚描述出是肢体折断而不是骨折的区别,想必在现场的观察又相当冷静而细致”--您这是抬举我了,我可没有那么冷静,我当时一直在关心我自己--担心我的颈椎出问题。记得当时把我的椅背调到很倾斜的位置,老老实实半靠半躺在座位上一遍回忆平时的安全培训的内容一面等救援。车祸中的所有人都被送到了同一个医院,我是听医生说的。我在当晚上10点多脖子上被套了个脖套,固定住脖子后被赶出了医院。

            也许您是对的,我现在对日车确实有了成见。因为当时在现场看到的对比是如此的明显。前面两辆被撞的车都没事,肇事的日车全毁。我一直看到有人在说日车是吸能设计云云,可是吸能设计并没有救了那二位。另外,我也不记得当时有人说那二位没系安全带,警察倒是说她们开车太快,说是接近50MPH,不知道警察是怎么测定的。

            • 家园 安慰一下。

              谢谢了。还是身体要紧,4年了还是有感觉的话,是不是最好再去医院检查一下?颈椎……太需要保护了。

              您跟前车都是被从后面撞上,所以可能主要的冲击力都被座椅靠背和头枕吸收了,饶是如此,也弄得颈椎受伤,可想而知撞击力有多大。而后车的两人的惯性是向前,他们面前又没有一个像座椅这样的半软质垫子挡着……这跟车身设计的吸不吸能差别已经不大了,因为这么猛烈的冲击力,总要有地方发泄,要么是车子变形,要么是身体变形,车子变形说明相当一部分力量都被车身结构吸收了,要是车身不吸能的话……只能是人肉硬扛了。所以我还是认为这个事例里车的受损情况跟人的受损情况是不能互相参照的,也就是说,加入后面撞您的那辆车子车身完好,那么里面的估计人就……碎了。

              警察因为工作专业的缘故,是有一些方法能简单判断一下事故情况的,比如刹车的痕迹,撞击的变形情况等等,要是经验丰富的警察,往往还根据这个地段日常的驾驶习惯,能估计得八九不离十。何况,可能还有摄像头呢。

              • 家园 多谢您的安慰。看了您的回复,

                因为这么猛烈的冲击力,总要有地方发泄,要么是车子变形,要么是身体变形,车子变形说明相当一部分力量都被车身结构吸收了,要是车身不吸能的话……只能是人肉硬扛了。

                突然想到,要是我的车刚性很大,把撞击的能量全部让别人的车来吸能的话,是不是我更安全?或者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可能我想的比较损人利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