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大陆49年后三十年的经济成就及相关几个话题 -- wolfgan

共:💬261 🌺342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军费比例应该大致如此

          有空我会再仔细研究下。大陆在朝鲜战争的准战时状态也不过35%而已,奇怪的是我查到美国1953年的防务预算甚至占到总预算支出的68%。看来统计口径可能有问题,否则TG也太强悍了。新加坡的防务占比也很高,1972年占到35%,1990年还占到21%。

          但是,说当时大陆的外部环境比台湾严酷是说得过去的。没地方进口原料,发展工业也只能自产自销,无法承接任何产业转移,最缺乏的是人才。我并非刻意贬低台湾过去的经济成就,但如今台湾已经失去威权体制下的锐气,不能不让人深思。

          • 家园 中国大陆在前三十年在经济上犯的错误其实也不多,

            但是那些文化上的兄弟们犯的更少。这样一来肯定会拉下点差距。中国在一段时间内输给那些文化上的兄弟并不丢脸,事实上中国在该开后向他们学习了很多经验,不过现在已经不大提及这事了。

    • 家园 这个就比较值得再认真研究了

      首先评价的标准需要考虑,如果考虑是所谓GDP考虑的话,自然台湾、韩国是光彩照人,但这个指标水份很大,跟经济结构很有关系,已有很多论述,只考虑这个的话中东君主制倒显得优势十足的样子。

      实际比较的话,LZ前文就是以重要工业品产量来算的,但似乎让觉得是以大欺小,所以这标准是第一难事。

      老实话,“现在中国大陆实现的恰恰是蒋介石当年要走的道路”,要走和能不能走两嘛事。制度这东西嘛就更不好说,美好的罗马民主就被罗马帝国所代替,呵呵,也许真的没解。

    • 家园 我觉得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经济层面的发展容易量化进行比较,但个人认为并不太能够描述整个国家的发展情况,比如一个国家对于其所面临的安全环境可能做出相应的战争准备增加军费开支,这种额外支出的负担必然影响其经济层面的成绩,比如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其的开放程度左右着这个国家进出口在其经济活动中的比重,等等等等,很多细节不能忽视。

      比如,某个时代中有的国家长期保持高比重的军费开支和庞大的军队规模,而有的国家则几乎不必担心国家安全,那么,在国家发展的成绩单中,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显然这门课程的成绩应该得高分。而不必保持强大军队的国家在这门课程的考核中就是低分。

      诸如此类,在国家进步的考核表中,文化教育课程,军事力量课程(含大杀器拥有量),经济发展课程(进出口的比重),重大科研成就课程,等等,应该划分权重然后核计得出总分,单单比较经济成就,有点不公平。

      我提出这种思路,抛砖引玉,言语本身不严谨,请大牛拍砖轻点。

      • 家园 你的意思是中国大陆因为军事上的原因,所以经济上受压制了。

        我的个人看法是,这得看对象是谁了。如果是对日本,可以说得通。如果是对韩国、台湾、朝鲜,就说不通了。就拿现在的数据来说,朝鲜2000多万人口,现役部队有100多万,韩国4700万人口,现役部队60多万,台湾2300万人口,现役部队20多万。就是现役部队人数占国民总人口最少的台湾,比例也达到1%。而中国大陆,即使在军队人数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即时是现在,好像韩国、台湾男子在18岁左右都有参军的义务,中国好像一直不需要如此全民皆兵吧。

        • 家园 如果考虑到三线建设呢?

          像甘肃这样的省军工企业那叫一个多..更不用说西南了

          还有,中国大陆因为备战和被封锁,要保留一个完整的军工体系和基本完全的自己研发,我觉得这个可能花钱更多,毕竟从一个农业国直接搞出来一套完整军工体系...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要更详细的研究一下

          • 家园 首先,中国的军工是从苏联学了不少的。

            其次,中国能够搞起军工企业,这比韩国台湾新加坡军事装备主要靠采购其实对经济是有拉动作用的。和他们相比,中国大陆其实在这点上占了大便宜。

            • 家园 我是这样想的

              因为韩国台湾新加坡的采购量不大,所以他们也没有必要搞军品研制,从美国那里买一部分就可以了,不用花研制经费。美国呢,因为采购量大,相应的也摊薄了研制的成本。

              而中国,因为没有地方可以买(50年代以后),所有的武器都要自己花钱研制,所以研发经费相应的就比较多(而且中国的基础又特别差)。就好比现在英国法国都无力自研四代战机了,因为采购量小,所以显得研发经费特别高。中国那个时候因为军工没有走上良性循环,为了保持一个完整的军工体系(科研,生产,军队),所以相应的开支要大于韩国台湾,(你看中国80年代下马了多少军工项目)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 家园 韩国台湾新加坡是在工业上没有这个能力。

                但是,在军事上但凡他们自己有能力自己制造的还是会自己制造的。因为外购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啊。

                而中国,因为没有地方可以买(50年代以后),所有的武器都要自己花钱研制,所以研发经费相应的就比较多(而且中国的基础又特别差)。就好比现在英国法国都无力自研四代战机了,因为采购量小,所以显得研发经费特别高。中国那个时候因为军工没有走上良性循环,为了保持一个完整的军工体系(科研,生产,军队),所以相应的开支要大于韩国台湾,(你看中国80年代下马了多少军工项目)

                请给出数据证明你的结论。就我接触到的东西,但凡军事上自己能研制的,自己研制采购总是比外购便宜。所以你的这段话我不敢苟同。

                • 家园 比如日本f-2 战斗机,90型坦克

                  都是基于美国装备的,结果比美国装备贵很多

                  法国的战斗机单价也都不低,因为采购量少

                  中国大陆因为被封锁,所以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研制(如果不算tg从乱七八糟的渠道弄来一些东西的话),研发费用自然不低

                  现在搞4代战斗机的,只有tg和美帝了,对于英法这样的,应该也还有实力搞,不过如果需求就几十架的话,估计可能买美帝的更划算一些

                  • 家园 日本的例子不具备普遍性。

                    要证明您的结论,

                    中国大陆因为被封锁,所以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研制(如果不算tg从乱七八糟的渠道弄来一些东西的话),研发费用自然不低

                    这种说法太没有说服力了。还是拿点数据出来吧。譬如中国为保持军工企业花费的费用,建立军工企业以及维持运作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后再和别国主要靠采购做个对比。

        • 家园 我并不是为了得出一个对中国的发展成绩较有利的结果,

          我是在想,应该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方式。

          我觉得这个思路是可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的,至于结论对评价中国的成绩是否有利,我不太关心。

          • 家园 现在的评价体系已经比较客观了。

            因为你提出的那些指标在实际中加在一起根本无法安排权重,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意见,想要得到基本的统一都不可能。中国在某一时间段比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落后并不值得自卑,因为中国和他们是同种文化圈里的人。吸取他们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就是了,实际上中国大陆也确实从他们的发展历史中吸取过很多经验。当年三代就曾经被二代钦点到新加坡去学习发展经验。不过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对这些就基本不提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