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文论武之民族主义(一) -- 井底望天

共:💬374 🌺1619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文字至今仍保持一致,应该是国家统一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很多人都在这里因果倒置了。

        即使在罗马灭亡后,欧洲也曾长期通行拉丁文,尤其是社会上层,但最后还是被当地语言取代或同化,形成了欧洲多语言多文字的现状。

      • 家园 河殇中猛批的朝代周期率看来也是优点

        在中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每一个有抱负的领袖, 即使是军阀,也想要统一,不然的话,名不正言不顺。

        罗马后代想周期而不得。

        不过,统一的缺点是多样性差,缺少竞争,中央政策出了问题就扩散全国。躲都没处儿躲。在欧洲A国不行可以去B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哥伦布就是很好的例子。

        • 家园 岂不闻“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呵呵

          还有老子出关……在秦以前的中国办事,这里不行也是可以到别处避的么。

          那个时候中国也不是没有中心,所谓盟主,霸主,再往前有周天子,商天子,大禹会诸侯之类。中国大一统的苗,窃以为之前是一直就有的。即使没有秦,以后也会有或紧或松的某种统一游戏规则建立起来。

        • 家园 前提是周边的敌人不能过于强大,否则只能被灭

          过多小国家,力量分散,遇到强敌可能很容易被各个击破。欧洲

          差点就被奥斯曼帝国给吞并。幸运的是文艺复兴开始,欧洲出于

          上升阶段。否则那些小国也会步拜占庭帝国的后尘。

      • 家园 有北方广阔中原地区和以文化为认同是中国保持一统重要因素

        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使中国有了一个广阔的、同一化的、核心区域。而罗马缺少这个条件。地形因素是罗马的硬伤,他没有足够大的核心区。核心中原地区的存在,带来了几个优势条件:

        1. 使中国有了一个核心区。这个核心区就像磁铁一样,能够吸附着周围的民族和人民。这个核心区就像人的主心骨。

        2. 这个核心区足够大。使中国可以养活足够的、具有同样文化的核心区人口,主要是汉族。从而保证了在历次劫难面前,核心区能够一直保持汉族的人口优势。即汉族比“任一”少数民族的人口要多。也就保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问题。以城邦发展起来的罗马缺少这一优势。

        3. 核心区足够大还保证了中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外族(主要是游牧民族)入侵时,很难一下打下整个中国。能做到蒙古那样的很少。外族归附被安置时,能够安置下归附的外族,且原核心区人口又能占多数。

        4. 核心区的同一化表现在核心区地形以广阔平原为主,保证了整个核心区都是农耕文化,且经秦汉融合,中原农耕文化融合成一个统一的中华文化。所以,无论谁统治这一区域,都必须接受这唯一的农耕文化,即同化。不接受就不能适应这一区域,也就更无法长期统治。

        以文化为认同也是另一个中国一统的重要因素,它保证了核心区人口的优势地位。以文化为认同的方式可以较好的接纳和同化外来民族。再加上前面核心区几点因素做基础。这样无论什么样的外族,是侵入还是归附,都将较快的与当地人同化。从而使中国能够很快的医治战争等创伤,一直保持一个较为强大的核心人口和民族,保证国家的主体强大并发展。这种文化认同从这两天部分网民对李光耀建议美国重返亚洲平衡中国的话语反弹也可见端倪。即新加坡是华人国家就应该向着中国说话的思维,不要胳膊肘向外拐。这种思想虽然不太对,但也反映出国人多少是把新加坡当做自己家的人来看待的。是文化上的一种认同。

        上面这两点是中国保持一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两点是罗马所欠缺的。其他的因素还有不少,如即便以汉朝论,中国的国家传承和文化沉淀也比罗马强不少等等。就不多说了。

      • 家园 不过在南朝时留下来的一些文献记载,南朝的官员到北魏

        首都洛阳进行外交活动时,看到洛阳城里保留了原来的中原文化不由感慨:此处衣冠尽中华,不应以夷狄视之。

        个人感觉,北魏的鲜卑比起同是马背上起兵的蒙古和满洲在学习的态度上要好很多。

      • 家园 秦岭大巴山也够崎岖了,没有阻挡中国统一西南

        地理因素只是其次。罗马帝国内部,围绕地中海,并不存在高山阻隔,但西方也无法保持地中海地区的统一

        主要还是文化独特性使得中国更容易统一,而西方趋于难以统一

        • 家园 窃以为帝国的尺寸受几个因素影响

          窃以为首先,文明的扩张是有尺寸限制的,而这个尺寸除了受地形影响,还受这个文明的内在特点,即文化,生产方式,政治形态等影响。整个来看,罗马的最大扩张尺寸可以说不亚于秦国,这个跟其文明的内在特性是有关的。

          其次,罗马的地形比秦面临的更为破碎,地中海没有如喜玛拉雅的高山,但地形被山地和大海割裂得非常破碎,山地很多,地中海北岸从西班牙到阿尔卑斯山,再到南斯拉夫沿海到希腊,全是山地,而且海岸线也是非常蜿蜒曲折。地中海南岸,从阿特拉斯山开始是一路山地,到利比亚埃及之类有点平原,但到了东岸的巴勒斯坦黎巴嫩又是山地。这样的地理态势使得其上生活的人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都受到影响变得割裂。

          秦国到巴蜀虽然有两道大山阻隔,秦巴山地也很崎岖,但地形却相对连贯,过了山地就是四川盆地,过了四川盆地则是云贵高原,而不是如希腊那样破碎的地形,秦岭以东也是如此,从气候和陆地上来说是连贯的。秦巴的联系之前并未因为山岭影响而没有往来,除了通商,历史上秦巴的人民还曾多次顺着这条道路往来移民。秦南部的山地(如南岭,浙南和福建山地)虽然也很破碎,但此地的居民数量并不多,不占秦帝国的主要部分,罗马则不同。总的来看,若无大的外部变动,罗马还可以维持帝国的存在,一旦有了大的扰动,罗马比秦的生存困难得多。

          因此这里就要提到周边态势,罗马的周边态势相比秦国更加不利,东北草原的游牧民族还在其次,北部的森林日耳曼人拥有巨大的人口,而且尚武,而且更要命的,其生产方式决定了其最需要的是土地,这对于罗马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那么日耳曼人胜利之后为何不能也建立一个大帝国呢?恐怕这就跟之前所说的地形破碎引起的割裂以及再加上日耳曼人的内部特点(部落观念很重,军事民主制……)之类教科书上的东西有关了。

          • 家园 森林日耳曼人让我想起了高句丽

            还有其后来明未的女真,感觉非常类似。

            • 家园 高句丽不知道,女真的确,尤其是建州和海西女真

              对于农业民族来说,这才是最有威胁的一种外来户,因为其对于土地有固定的渴求,不像游牧民族更多的时候只是为了劫掠。

              不过比起女真,日耳曼人人数更多更能生养,而且又是厉害的步兵,又能骑马做马贼,又能下海当海盗,威胁更大。

      • 家园 欧洲的城邦制与中国的中央集权制

        顶井大的文章。向井大请教几个问题。

        我觉得欧洲不能统一,而中国能统一有如下几个原因:

        1.罗马帝国并未日耳曼人建立,日耳曼人没有建立过持续一段时间的统一欧洲的政权。(第三帝国应该不算哦。)

        2.正如井大所言,阿尔卑斯山山脉在地形上也阻碍了欧洲统一。

        3.欧洲文化的鼻祖----古希腊的城邦制对欧洲的影响很大。即使在中世纪,很多国家采用城邦制。

        题外话说1,2句,也正是城邦制,让欧洲始终能够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样,百家争鸣,思想开源。在1,2个牛人开始以人为本的思想来代替罗马教廷的trinity,从此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有了出现的可能。结合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人留下的遗产,欧洲开始在科技,文化上的崛起。

        不知道井大能否同意如上观点: 我一直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工业革命是因为:没有像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这样的运动来解放思想。而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需要城邦制那种百家争鸣的条件。

        中央集权容易导致一家之言,为了方便统治。

        (记得历史教材上是说: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所以生产关系没有到制约生产力的地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