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伟大的钱学森及其背后的海龟与土鳖-4 -- 阳光棕榈园

共:💬6 🌺8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伟大的钱学森及其背后的海龟与土鳖-4

    1956年,苏联同意接收中国50名火箭专业留学生予以培训,同意为中国提供两发供教学用的P1模型导弹(苏联仿制德国的V2导弹)。

    1957年10月 15日,与苏联签订了新技术协定,即有名的“10月15日协定”。该协定规定,从1957年至1961年,苏联将供应中国几种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派遣技术专家帮助中国引进导弹的仿制工作,并提供导弹研制、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同时还增加中国火箭专业留学生的名额。还援建了北京战略火箭生产总厂。(有资料说还援建了一个,但我未查到是哪个厂)

    航天领域的苏毛海龟开始诞生了,他们作为中国航天金字塔的第3层出现了,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最主要代表人员(他们实在太多了,在这选最最主要的,主要是和火箭及地地导弹相关的人员,简单介绍,信息来源官方介绍,为紧扣题目有所删减,主要为他们前期的经历和贡献)吧:

    丁衡高:

       195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机械系。任中科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7年到1961年在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学院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中国战略导弹惯性技术奠基人之一。曾主持并参与突破惯性平台系统、仪表及器件的多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空气轴承、三自由度气浮陀螺及陀螺加速度计。

    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出任国防科工委主任--航天、核工业和其它装备的上级主管。

    说个8卦,其夫人是聂力中将,可能有人不清楚,但聂力的父亲就没人不知道了---聂荣臻元帅,两弹一星的主管领导。

    宋健:

    1948年至1953年在山东胶东区党委干校、山东工业干部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外语学院等院校学习,1953年至1960年在苏联莫斯科包曼工学院炮兵系学习,研究生,斯科大学夜校攻读数学力学系。

    最有名也通常不为人知的是他曾领导和主持了中国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试验弹打下了快200KM外发射的靶弹,这可是在70年代末)!!!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

    他是钱学森在工程控制方面的衣钵传人,80年代后修订《工程控制论》,署名的就是钱学森和宋健。

    此人为红小鬼出身。后来出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长。一代传奇人物呀。

    刘纪原:

       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包曼高级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导弹控制专业。

      我国运载火箭与战略导弹控制技术专家、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专家。为早期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和试验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参与了“两弹一星”研制、“两弹结合”试验。在我国地地导弹采用和实现全惯性制导、改进远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可靠性等科研攻关中,功不可没。

    任过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

    此人为烈士子女,读的小学是延安保育小学。

    王永志: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5年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飞机设计,1957年改学火箭与导弹设计专业。 1961年回国。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这个人对中国航天极其重要,他是钱学森之后的中国航天领军人物。关于他和钱学森的关系,可以说,没有钱学森,就没有王永志。王永志出任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和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就是钱学森推荐的。具体的我们后面就会看到。

    李伯勇:

    1957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系。

    参与仿制“1059”导弹(P2)、预研100吨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及研制“东风二号”发动机的备份发动机、主持研制长征系列火箭发动机(还记得前面谈到的牛X的长征系列火箭发动机吗?)。先后担任了火箭副总设计师、长征三号火箭总指挥等职务。

    此人后来居然担任过四川省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我是四川的,以此为记)

    孙敬良:

    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

    回国后参与火箭的总体设计,不久又转到了发动机研究所工作。先后参与了风暴一号火箭,长征三号火箭一、 二级,做出重大贡献。主持研制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火箭等的研制。创造性地解决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技术关键。

    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

    朱森元:

    1949年至1952年在中央大学(后改为南京大学)航空系学习,1960年12月在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校研究生院获副博士学位。

    1961年至今,任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原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和研制工作,是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70年后,负责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

    孙家栋:

    1951年至1958年,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毕业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

    回国后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参加领导了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与中程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1960年就任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

    此人后来主管卫星,在中国卫星方面,辉煌到什么程度?曾任东方红一号、实践一号、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东方红二号、三号试验通信卫星、资源一号卫星、北斗一号导航卫星、中星22号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现任绕月工程总设计师,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环境一号卫星和鑫诺二号大容量通信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可以称之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当然,为什么会是他,而他又能成功,这又要扯到钱学森了,因为是钱学森站在他的背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就会看到。钱学森真的是中国航天(不仅仅是火箭导弹)的灵魂。

    于龙淮:

    1951年他被派往苏联军事航空工程学院学习,

    1958年回国。仿制P2导弹的发动机。1961年,任东风二号发动机主任设计师。在1965年,从设计部调到研究院科技部。参与了很多型号工作,主要做指挥、计划、生产、调度等工作。长二捆火箭的总指挥。可千万不要小看他的工作。

    这些苏毛海龟,素质是相当的高,可以说丝豪不比前面的那些英米海龟差,甚至还要强(毕竟是TG从全中国选拔出来的)。80年代末期,中国再次派人(还是选拔的优秀学生)到苏联留学,有一位就被派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一段时间后,教授找到她,说:50年代我

    教的中国学生他们的各科成绩都是5分,你怎么只有 4分?

    还有,他们去苏联都是去的顶尖大学(如莫斯科航空学院,苏/俄的主要航天成就基本都出自于它),专业对口的学习,而苏联的顶尖大学,教授非常厉害,如,总师们必须担任学校的教授!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王永志(前面介绍了,他可是钱学森后的中国航空领军

    人物),在莫斯科航空学院最后一年学习时的导师是米申(科罗廖夫的第一副手和接班人,苏联第一代洲际导弹的设计师,联盟飞船的总设计师,N1火箭的总设计师。说句题外话,包括在苏/俄,很多人对米申不满,对他的评价很低,其原因是米申主持的苏联登月计划

    失败了。但作为科罗廖夫的副手和接班人,米申对的功劳是极大,水平不会比科罗廖夫外的俄国其他顶尖宇航专家差的,只是时也命也,谁叫他负责登月,却又无法压制对手,也不能争取到国家最高领导的绝对支持,结果N1居然没有获得试验的拨款,米申只好用实际发

    射代替试验,于是登月就失败在N1华丽的接二连三爆炸上),毕业论文就是洲际导弹。

    这些人物其实当年是干活的中坚力量之一,由于加入航天晚,经历少,开始一段时间是屈居于英米海龟之下,负责具体的技术工作(但也意味着他们将基础打的极为扎实),于是,他们后来纷纷冒头,在中国航天上开始无比绚丽的表现。

    PS:

    关于苏联为中国培养的人才,这是中国建国后科技发展的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话题,对中国来说也是极其极其重要的。看一下相关纪录吧(不同来源,因为向苏联派留学生这事有多个部门都在进行,至今没有一个全面统计):

    第一阶段是1950年至1953年,采取“严格选拔,宁少勿滥”的方针,共派遣1708名留学生。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56年,采取“严格审查,争取多派”和“以理工科为重点兼顾全面需要”的方针,共派遣5853名留学生,其中研究生1213名、大学生4640名。另有进修教师135名、实习生 6802名。1958年,采取“多派研究生,一般不派大学生”的方针,共派出1654名,其中研究生544名、大学生60名、进修教师176名、实习生 874名。 1957年规定研究生的条件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且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以便在留学时真能看出问题,学到东西。第四阶段是1959年至1965年,派遣留学生数量很少。1960年后,每年派往苏联的留学生仅有数人至数十人。留学生回国后使中级科研

    队伍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进修教师、进修生、实习生和专科生;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一书的说法是,1949年至1966年中国向20多个国家派出留学生10688人,其中留苏学生有8213人;

    有学者根据《中央批准国家科委党组、教育部党组、外交部党组关于留学生工作会议的报告(1959年7月27日)》统计,1950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16152人,学成归国的有9074人,7778名去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学习工科的有5179名。

    学者郑竹园提供了更大的数据,并做了行业分类。他提供的数据表明,1950年到1960年,中国在苏联受教育的人数有38000人,技术人员有8000人,科学家有1300人,教师有1300人,学生有7500人,工人有20000人。

    据苏联方面的统计,1951年到1962年有 8000多名中国人在苏联学习生产技术,11000多名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苏联的学校学习,苏联政府承担了他们的一半学习费用。此外,通过科技合作系统,1500名中国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学者去苏联了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生产经验。

    与苏联援建工业项目相关的留学针对性很强,就是要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建设起来,实现正常的生产和发展。苏联方面相应的接待单位为这些项目培养了各个层次和环节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厂长、总工程师、工程师、车间主任、工段段长和工人,以及其他直接参加基建、设备安装、投产准备等企业建设的工作人员。比如,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有173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在莫斯科的哈伊科夫拖拉机厂接受培训。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的短期培训审查也相对较松,人数很多。

    留学生的学习内容涵盖工业、农业、军事、地矿、水利、医学、电信、铁道、气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所有方面,主要是那个时期国家急需的、实践性强的专业,包括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固体物理、磁学、金属学、半导体、燃烧理论、机械、动力学、声学、电机制造、计算机、冶金等,旨在能够马上解决紧迫的问题。当时,学习基础理论的留学生比较少。一般说,各部门派遣的研究生和大学生考虑选择三四年后急需的专业,而实习生与进修人员则选择当时最急需的专业。

    民国也有一批人留学海外(主要是欧、米、日等国,数量也不少),其中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米国返回的庚子赔款为中国培养的一批留学生,毕竟其中出现了一批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在其中)。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这远远远远不够(土鳖才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航天中也一样,在本文下面的部分我们就会看到)!中国需要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中国,而不仅仅是去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

    中国向苏联派出的留学人员大多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相比之下民国时期的留学生(官派占的比列我就不谈了,还有相当多的克莱登大学毕业的,不过大家一般都华丽的无视了)分布专业(国家当前急需的程度)和人员数量(不仅仅是要高水平科技人员,还要大量的中低级人员),加上两个时期的土鳖数量对比,我们可以说,民国时期中国建设不起来,无法成为一个工业化大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必然。

    但是,光有这些人,还是不够的,这些人组成的金字塔中间层也还有很多空缺,更不要说还缺一个宽大的基础。于是,中国航天的土鳖出现了。

    土鳖们可以说早期一点都不出名(除了极个别极优秀的人),因为他们上面有英米海龟和苏毛海龟两层,这两层的海龟都是从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的,而当时中国的大学水平相对于国外的好大学,相差太远(虽然其中会有些归国的大师任教,但相对于国外的一流大学而言,最起码数量上是远远不如的,硬件设施条件更不用谈了),于是在相当长时间中他们一直被海龟们压着,很难冒头。除了卫星,那是因为中国真正决定开始搞卫星时,已无法派出留学人员了,而绝大部分海龟们此时已在其它领域功成名就,加上也不是闲得没事情做,自然不大会选择这个新的任务。如孙家栋后来在卫星上极其有成就,可以说是中国的卫星之父,但当时他在导弹上干的很好,也不想改行,可钱学森把他叫过去,让他改行搞卫星的。于是,我们就能看到早期的土鳖们,基本都是在卫星上冒头的。

    但土鳖的重要性可是一点都不低,所有的工作都是土鳖们具体完成,他们组成了从最低级的技术人员一直到中层技术领导。他们的数量相比上面的海龟们可是多N倍,如:

    国防部5院从开始组建,钱学森就从各个高校、各地选拔大学生到5院,到5院建立时,就有156名大学生了。在1960年苏联专家离开后,又立马从全国选拔人员,导致5院一下从几百人扩大到上万人。

    其实,土鳖才是决定中国航天的关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