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由虎大的《一叶知秋》做的人口统计图表 -- 范进中举

共:💬103 🌺6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数据时可以改的

          计生委决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一旦承认,计生政策的神圣性就没了,几十年的烂帐都会被翻出来。再网上,就是邓二代路线的正确性,最后就是政权的合法性

          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院士在博客中国网举行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讨会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前几次普查比较数据质量差一些,比如生育率,这是必须拿的东西,全国是1.22,我们可以理解,近似于一对夫妇生1.22个孩子,真实不真实呢?不真实。学术世界不承认,政界也不承认,普查办本身认为也不对,数据拿上来就是这个,怎么办呢?因此我们就做了一些调整,因为2000年发达国家是1.39,比人家低那么多显然不对。这次全国普查漏报率是1.81%,经过论证,大抽样比较准确,1.81%的漏报率比较准确。1.8%的漏报率,1990年做第四次人口普查大家认为质量比较高,漏报在什么地方呢?1990年到2000年,也就是2000年普查的时候零到九岁人口漏报,于是做了一些人口学当中回归分析和模型换算,应用一些数学方法,然后我们进行了调整,得出来2000年全国城镇生育率是1.35,农村是2.06,全国是1.73%,国家一公布是1.8左右。”

          • 家园 他们这帮子人大概不知道也不愿了解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
          • 家园 没错

            计划生育政策与民族政策一样,都属于改革开放的框架性政策。如果你要动这个政策,等于动改革开放。

            • 没错
              家园 官僚体制是求稳的,

              所以危机是最好的借口,推动早就想推得改革

            • 没错
              家园 萧规曹随是做官的比较省心的做法

              任何政策的改变,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结果的不可知,尤其是对于流程来说,就是一个根本的更改,所以为什么在一个体系内改革那么难,惯性太大。至于民族未来什么的,也不是那个层面的官员想的到的。

      • 家园 无法上图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1990年后,出生人口的陡降,而这个人口出生曲线,还仅仅是虎大的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0-15岁那个一段。有心人可以自己用这个数据用EXCEL做个图,太可怕了。有人认为中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不对,那么我们用小学生的招生数。

        年数 全国小学招生人数(万人)

        1990 2063.97

        1991 2073

        1992 2183.2

        1993 2353.48

        1994 2537.03

        1995 2531.81

        1996 2524.66

        1997 2462.04

        1998 2201.38

        1999 2029.53

        2000 1946.47

        2001 1944.21

        2002 1952.8

        2003 1829.39

        2004 1747.01

        2005 1671.74

        原谅我数据的不全,这一变化依然印证上面说的人口的变化,就是看到1997年开始的招生人数的陡降,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1990最后的人口高峰出生年是2621.0044万人,而2001年的所谓新高峰是1702万人,少了整整900万人一年,是一个数量级的下降。

        这意味着,我们的大 babyboom(63-73)年后的小baby boom(82-90)后面临人口数量的断崖级下降,而这样的下降将让我们在2035年左右根本没有人力资源上的增长后劲。

        在21世纪的30年代,我们将面对日本1990年代后的漫漫长夜!

        在虎大的文章中,

        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无非是把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搭配起来,得到不同的产出的过程。

        它可以分解成两个方面:(1)生产要素投入:土地,人力,资本(厂房建筑机器设备工具等);(2)生产要素的搭配:技术。

        所以,经济的发展就是人的产能上升,产出增加。

        从1978年以来的30年是我们的人力、技术的提升

        工业生产中技术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比如说,在一个普通的COBB-DOGULAS的生产函数中:

        Y=AL^αK^β

        产出Y主要取决与:(1)生产要素投入:人力L和资本K;(2)生产要素的搭配:技术水平A(也叫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对要素的偏好(α,β, 也就是产出对要素的弹性)。

        中国的21世纪初的爆发式增长,大家可以看到原因了,当然还有制度的变迁,这个话题太大不是现在小生说的出来的,请大牛们说说。

        那么根据人口周期变化,我们大致知道在2020年前(62-73)大babyboom进入一生中的最有钱的时期,前面的小babayboom(52-59),进入退休期,开始产出小于消费,不要紧。到2035年大babyboom进入退休期,后面的小babyboom(1982-1990)进入中年危机,而之后的21世纪新生代是数量级的减少,这个过程会有技术的大规模突破与普及带来生产效能的突破来抵消人力资源剧烈下降的损失吗?

        另外,全球化的进程不管延缓还是加速,我们这个世界全球化的程度是不会倒退回1900年代的,那么技术突破的迅速普及就不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后发的人口大国,如果还有跨国资本的协助,如果 制度上也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想不发都难。

        而我们?2035年的瀑布式下跌!

        所以 中国的崛起 只有25年了,好日子就10年了,不抓好这个10年,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就没有机会了。2020年中国没有积累好厚厚的家底,2035年前没有搞到世界老大或者老二,我们没有机会了。顶多就是当年法国的日子,德国的日子。

        日本 俄罗斯从人口上来说,他们的未来?没有了,漫漫长夜。

        长期的通货紧缩伴随着他们。日本1990年代的变迁就是我们的镜子。

        现在可以 理解 20000点的口号了,时不我待,不上20000点,就是民族罪人!

        • 家园 只有一个问题。。。。。

          美国只有2-3亿人口,而不是中国的13亿人口

          他的世界老大地位怎么来的……

          • 家园 【讨论】美国历史人口一直是向上的

            mshome,美国是新世界的一部分,历史上一直人力紧缺,所以历史上一直是靠大规模移民来支持他的人力资源的,从美国的人口统计图上看,她的人口一直在增长,尤其是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的10年代,19世纪的人口增长和移民涌入正是美国20世纪崛起的人力支撑,也是20世纪中叶后称霸世界的资本,因为19世纪下半叶,正是“老洛克菲勒、安德鲁.卡耐基、摩根”一代人,他们的崛起对应的正是美国镀金时代。看美国历史,你会感觉到天佑美国,在他们需要资本的时候,加州金矿发现,大淘金时代给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带来急需的资本,当年可是金本位,而19世纪美国有着几乎无限的土地,资源同时他们的政治制度在内战后也破除了对生产发展的阻碍,欧洲旧世界的资本大量涌入美国。制度、人力、资源、资本、还有19世纪20-30年代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上的普及,让美国在19世纪蓬勃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电报、电话)在适宜其发展的制度、人力、资本的支持下在美国发生,欧洲也没慢。使得美国在21世纪经历了“咆哮的20年代”,而两代人(洛克菲勒一代、亨利 福特一代)的人口增长以及19世纪末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带来的就是美国国内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而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经历的,大babyboom和1980年代起来的小babyboom,但是美国在战后有一个大babyboom而我们在80后一代后是人口的数量级的下降,美国战后的大babyboom支撑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并带来美国战后的长久繁荣,在亨利 福特一代和他后面的一代人把美国送上霸权巅峰是,正是战后的史无前例的大babyboom牢牢夯实了美国的霸权的人力底座。

            而我们 没有!

            其实 这次始于2007年的危机,也是美国以及欧洲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富裕人口开始进入大规模退休阶段的拐点,美国人、欧洲人的消费高峰过去了,他们不可能像以前的岁月那样消耗我们的产品。外向型的经济将面对的是漫漫10年长夜。

            由美国人口2-3亿,拉拉杂杂这么多。

            • 家园 人口能够成为优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均资源占有量

              人口能够成为优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如果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某个阈值,人口很可能成为负担。高于这个阈值,人口资源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比较中国和印度,个人认为印度基本上卡在这个阈值附近,而中国目前略高于这个阈值。所以单纯地讨论人口规模和批评计划生育政策都是不对的。

              • 家园 能不能给个具体的阈值?

                美国人均装机是3瓩,挪威是6瓩,中国是0.5瓩,那么在人均装机上这个阈值在哪里?

                • 家园 用二次能源如何衡量资源占有量?

                  二次能源都是用各种一次能源生产的,你要用这个来计算资源占有量,必然是不太准确的。何况,资源,可不仅仅是能源。土地,粮食,水,这些都是要命的东西。中国人均耕地1.5亩,在目前和10年以内的农业技术条件下,仅够保证中国目前人口的主粮和蔬菜供应。食用油所用黄豆大部进口,饲料很大比例是进口的。要把这个缺口补上,得再要约每人0.5亩土地,以现在的人口计,合40-45万平方公里。如果再增加3亿人口,得再要约40万平方公里才能供应他们的口粮。这还是以现在中国的饮食水平来计算的。随着收入增加,中国人均肉和油消费还有不少的增加余地。这些食品折算到土地上,是需要消耗更多土地面积的。但是,目前中国可开发的耕地已经开发殆尽,要增加是不可能的。

                  至于水资源的问题,看看wxmang最近三峡相关的帖子,有很多翔实的数据,我就不再列了。

                  就以上两条资源限制,就不支持中国在目前基础上大规模增加人口。可以说,目前中国的人口控制是非常艰难的,无论向上或向下有较大幅度的波动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 家园 向上和向下造成的问题那个更严重?

                    可以说,目前中国的人口控制是非常艰难的,无论向上或向下有较大幅度的波动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如13亿人口变成15亿还是13亿变成11亿造成的问题更大?

                    • 家园 作个现实的比较吧

                      你这个问题是纯粹为辩论而辩论,并不说明问题。按这样的风格,我提两个现实的例子:

                      15亿,现实的例子是印度。

                      11亿,现实的例子是日本。

                      各人有各人的观点,至于你选择日本还是印度,我就不代表你了。

                      当然,我上面的回答也是为辩论而辩论,根本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想我的观点在前面两贴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必在这里重复。

                      • 家园 【讨论】日本什么时候11亿了?
                      • 家园 这个印度日本类比可能不恰当

                        如果地球现有资源无法承担无节制的人口增长,日本模式可能是人类的前景。

                        讨论或选定某种模式时,边界条件是很重要的。

                        我对你引进阈值这个概念很欣赏,只是你没有将此确切数据描述出来感到有点遗憾。

                        其实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失败都归结于无法确定或达到这些阈值。

                        我们必须找到一些具体的合理的阈值来解释指导我们的实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