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意方行贿塔利班  法军"无辜"遭伏击 -- 岸芷汀兰

共:💬39 🌺4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转载】意方行贿塔利班  法军"无辜"遭伏击

    转载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虽然有关实事和军事,但实在喜剧效果太强了。

    交保护费成了意大利人的传统?还不如直接让黑手党去阿富汗。

    意大利特工曾秘密送钱给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组织,为驻阿意军买“平安”。接替意军防务的法国军队并不知情,因为“没交保护费”遭塔利班伏击,致使数十名法军士兵伤亡。

    英国《泰晤士报》15日曝光这一事件。意大利总理办公室当天发表声明说,这则报道“毫无根据”。

    买太平

    《泰晤士报》以未公开姓名的西方国家军方官员为消息来源报道,法国驻阿军队去年7月接替同属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阿安全援助部队的意大利部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附近萨罗比地区驻扎。

    意军驻防期间,意大利特工用“数以万计美元”秘密贿赂塔利班指挥官和其他武装组织首领,换取武装人员不攻击意军,减少意军伤亡。

    一名拒绝公开姓名的北约官员说:“是意大利情报部门,而非意大利军队支付贿款。”

    萨罗比地区部族长老哈吉·阿卜杜勒说,当地武装组织“不袭击意大利人”,但“我们不知道原因”。

    美国情报官员曾截获一些电话内容,发现意方收买阿富汗武装人员。按《泰晤士报》说法,去年6月,美国驻意使馆就相关情况向意大利政府提出抗议。

    法军接替意军驻防前一年间,意军共阵亡1人。

    可怜的法国人,萨7 也太傻了

    不知情

    未公开姓名的西方政府官员告诉《泰晤士报》记者,法国方面对意大利特工买通阿富汗反政府武装人员毫不知情,因此错估萨罗比地区安全形势。

    接替意军防务后,法军去年8月18日派两个排约60人赴萨罗比北部山区巡逻。这支部队未携带重武器,未预先安排空中支援,无炮火支援,无线电通信设备不足。

    法军巡逻部队行至乌兹宾山谷后,大约170名反政府武装人员突然出现,向他们开火。这支法军部队一名军官事后承认,伏击使部队猝不及防。

    双方交火时,美国军队特种部队恰巧在附近活动。美军为法军呼叫空中支援。 “那些法国人只携带两挺机枪,人均携带100发子弹。他们是在自找麻烦,”美军说。

    赶来增援的另一支法军部队走大约1个半小时山路后才抵达巡逻队遇袭地点。“我们看不到敌人,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一名增援部队军官说,“20分钟后,子弹从我们后面飞来。我们也遭包围。”

    交火持续至第二天上午空中支援到达,击退对方武装人员。法军在冲突中10人死亡,21人受伤。

    这次事件几星期后,法国记者拍摄到一些阿富汗武装人员身穿法军迷彩服、手持法军突击步枪的照片。其中一名武装人员佩戴一名丧生法军士兵的手表。

    不承认

    一名北约官员说,美国情报部门尽管知晓意方贿赂阿富汗武装人员,掌握截获通话内容作为证据,但意方“坚决不承认”。

    “这件事(先前)未公开,理由是怕公开后会制造外交噩梦,”这名官员说。

    一名驻喀布尔西方国家高级情报官员说,行贿事件是“彻头彻尾的耻辱”。实际上,即便没有这类内耗,北约部队在阿富汗已“相当脆弱”。

    媒体就贿赂事件向意大利国防部求证。意大利国防部建议媒体去咨询总理办公室。

    一名意大利总理办公室发言人说:美国驻意大利大使未正式抗议。他仅向意大利政府了解情况。那些(行贿)指责遭否认。它们毫无根据。

    新华网中文

    外链出处

    英文原出处

    外链出处

    • 家园 估计这会儿欠的保护费已经补上了吧

      说不定还涨价了

    • 家园 和平之师啊

      和平之师啊

    • 家园 意大利军队总是这么可爱

      二战至今,本色不变啊

    • 家园 法国人不爽的是没有被告知真相,而不是贿赂

      此事一公开,可以预见,塔利班将财源滚滚。

      这是双赢的事。对于北约各国来说,花几万美金买太平,非常划算,一个士兵被打死,抚恤金都不止这点钱吧,还要面对国内的政治压力。对塔利班来说,平白无故多了笔开支,何乐不为啊。

    • 家园 保护费的交了没有!

      严肃点!我们这儿打劫呢!!

    • 家园 在某个论坛上看到二战各国军人的一个笑话

      各国军人的冲锋(这个应该是做了一点点修改的版本)

      共军:一张相正义的男子,将手中的20响盒子炮向天上一举,“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为了新中国,冲啊!!!”然后,一堆人就跳出战壕,冲下山去,不光有拿枪的,还有扛旗的,吹号的。

        

        国军:一长相猥亵,贼头鼠目,穿国军制服的男子,将手中的勃朗宁朝前面畏畏缩缩的士兵一指:“都给我上!上!上!兄弟们,拿下这个山头,团(师,军)坐说了,大洋一人一块!”“身为党国军人,不成功便成仁啊!你倒是给我上啊!”

        

        苏军:一群人围在政委周围,政委拿出一箱伏特加,人手一瓶。一口闷之后,政委拔出手枪,高呼“Za Stallin!Za Rodiny!Ulla!!!”(为了斯大林,为了祖国,乌拉!!!)。战士边跳出战壕,唱着歌(也许是《喀秋莎》也许是《神圣的战争》,视个人心情而定)摇摇晃晃打着酒嗝的(酒劲上来了)向德军阵地走去,后面还要有督战队。对了,有可能冲锋前有密度可以的炮火。

        

        日军:一群脱光了上衣的人,把步枪内的子弹退了出来,军官丢下手枪,拔出倭刀,高喊一声:“诺兹给给!!!!”……),于是这帮半裸男就狂呼着:“Banzai!Banzai!Banzai!Banzai!Banzai! ”(万岁)无组织无纪律一窝蜂的冲出去,见到对面过来的人,如果不认识就是一刀下去,如果看不清也是一刀下去(所以,日军的夜袭,伤亡率奇高,大多是自己人砍的)。

        

        德军:一名带着单片眼睛的军官掏出一幅白手套,很优雅的戴上。然后,从包包里摸出鲁格手枪。朝前方的村子一指,带着斯瓦比亚鼻音的喊道:“Affrigen!”(进攻!),然后一群用MP40冲锋枪不断扫射的士兵就冲进村子,边跑还边往周围的房子里放火焰喷射器或是扔长柄手榴弹(视个人的携带情况而定)。这时,那名喊冲锋的军官已经回到了他的掩蔽部,一面喝着泡好的合成咖啡,一边在留声机上欣赏瓦格纳的歌剧了。

        

        美军:后方一名军官,通过无线电台和前面的士官通话:“Sergeant!We should get this country!”“Roger!Sir!”然后就是那名士官一路高喊着:“go go go……move it!move it!move it!”带着一堆人冲进村子里,中间还兼带着有人高呼“medic!we got a hurt!!!”。

        

        英军:标准的炮火覆盖后,穿裙子的苏格兰风笛手是必不可少的,然后有一个在胳膊下夹带着指挥棒的蓄着山羊胡的军官,带着一群穿裤子的英格兰士兵,昂着头挺着下巴,无视旁边爆炸的炮弹和横扫的机枪,向对方阵地走过去。

      然后:

      二楼——怎么没有意大利人?

      三楼——意大利人也会冲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