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时评]我们在怀念朱镕基什么? -- 黑暗森林

共:💬405 🌺1057 🌵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留到50年后再来评说吧。。。

      对我这等小民来说, 朱代表: 强制拆迁---第一次看到水枪冲倒老百姓;医疗产业化---民众没钱看病;教育产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即使工厂效益优良; 职工无补偿下岗-----XX女工一条街

      。。。。。。。。。。。。。。。。。。

      • 家园 花之

        本人对朱是不感冒的,很反感的,虽然有些事情不一定是他亲自抓的,但他是国务院总理,他最起码是知道的,同意的!搞成今天这个模杨,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朱的功劳——主导或者协助既得利益集团搞出来四座大山(就业、教育、医疗、住房,除了这四样我不知道老百姓还需要什么)压在老百姓身上!

        • 花之
          家园 另外,教育产业化对老师有好处。以前,老师家是天然防盗锁
    • 家园 尽管是在朱当政时下的岗,还是怀念他。
    • 家园 清理海关和税务系统确有成效
    • 家园 表演大师,演技到了分不清真假的地步。也衬托影帝还是

      稚嫩呀。

      大师一开始就没什么好心,各项政策全是以坑害中下层利益为基础展开的,确实维护了团体利益不动摇。

      至于“群众”赞扬?呵呵,圈圈功在哪个地区流行起来的?那么多真的不愿意看病?不愿意吃药?真是逗死人了!

      • 家园 这点是历史的必然

        今后也一样

      • 家园 圈圈起来的时候朱还没当总理

        不能因为愤怒就乱泼脏水。

        圈圈1994年就闹得很厉害了。被禁的时候,朱版的医改还没开始。

        圈圈能招揽人,根本不是靠治病(能治病才怪了)。它又不是五斗米道。它的壮大完全是党组织对社会失控,政府不务正业,官员水平低下的结果。

        • 家园 94年最火的是中功 香功和严新气功

          估计没经亲身历当年气功大潮的应该对这几个功法都没什么印象。

          这是当年的三大气功,至于其他花花绿绿的功法就更多了。

          我印象中李大师的第一本书是94年出的,估计那时候应该是刚小有点名气

          圈圈功,我们家那块是97年以后才起来的,尤其是98年的时候,小书店里简直是成包成包的进货,有一家书店一面墙摆的都是圈圈的书(其实就是那么几种),躬逢其盛,我还买了本回家参研,可惜没看出来什么门道,感觉他牛吹的很大,又没说出什么道理来。后来一直不理解为毛这么低水平的一个理论忽悠了那么多人。

          99年春天的时候,明显能感出圈圈要一统江湖了。当时我们那儿早上公园里锻炼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在练圈圈,还有一小部分练太极,剩下的就是散兵游勇。不过盛极而衰,没过多久,圈圈就挂了。

          • 家园 我最早亲眼旁观oo大规模聚集是在1996年

            他们租我们的运动场搞活动。据同学说,有个节目是大师发功,这帮神经病一起看天,然后说天上出现了砝轮。这个事情的时间可以确切的查到,是1996年,参与者有几千人。

            我最早知道oo应该是1993~4年,当时觉得这个东西太愚昧了,而且是通过主流媒体知道的,印象比较深刻。

            关于1994年的气功格局,你说的对,1994年最火的“气功”不是oo。90年代是“气功”的大时代,百花齐放。我那里最常见的就是放音乐练香功的。经历过90年代的人对香功中功应该都有印象。

        • 家园 脏水?嘘,背后有河蟹。
        • 家园 你应该是理解错了。

          他说的不是医改,而是大规模下岗(没钱吃药)。

          国企大规模下岗对东三省冲击很大,“缺俩人”的说法似乎就来自于此。有人认为圈圈能达到如此的影响与人心动摇有关。

          不过当时各种功法层出不穷,各种“大师”此起彼伏,什么“佛子”张小平、会说“宇宙语”的张香玉、“中功”张宏堡等等,著名作家柯云路还写过《大气功师》一书推波助澜。圈圈李大师仅仅是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传说他去了美国一趟之后立刻变得敢打敢拼,不知是真是假。

          如此“你未唱罢我登场”,当时的思想混乱、信仰缺失应该是主要因素。至于与朱总有多大关系,俺就说不清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