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 唱红的来龙去脉 -- 子玉

共:💬33 🌺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闲聊 唱红的来龙去脉

    闲聊,谈笑风生,为什么那么轻松?因为我们都是局外人,旁观者。旁观者为啥清呢?这个就是因为逍遥派无所求,无欲则清。

    研究左翼,不可不研究唱红。

    唱红始于江西红歌会。实际上红歌一直在卡拉OK歌单上是有的,群众时有人唱,多是中年人之所好。

    江西红歌会始于2006年。当时快乐女声红极一时,海选歌手成为一种时尚。江西奇军突起,以红歌为号召,居然也引得大批年轻人趋之若鹜,一炮打红。2007年江西卫视第一个拿到广电部批文,从此中国红歌会成为一个品牌。

    江西红歌会确立了红歌在中国文化中新的地位,加上其商业操作的模式广为接受,所以红歌在社会上由此而立,具有了双重的合法性。而且红歌也突破了中年受众的范围,在年轻人中得以流传。

    红歌再次获得政治意涵,应该是2008年3月-4月海外的奥运护火运动,当时多伦多留学生华侨集会,高唱《歌唱祖国》。此间留学上在各国机会风起云涌,红色风暴席卷欧美。左翼红歌特别适合这种政治运动,而右翼文化中先天缺乏这种元素,不得不为之扼腕。

    红歌真正成为国内政治的风向标,当属红后代唱红。除了薄熙来在重庆发起唱红外,红后代合唱团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一支叫做将军后代合唱团,名单见:

    政委:聂力(聂荣臻元帅之女)

    团长:陈昊苏(陈毅元帅之子)

    副政委:徐文惠(徐海东大将之女)

    副团长:马国超(马本斋将军之子)

    顾问:罗东进(罗荣桓元帅之子)

    http://dengyuping.blshe.com/post/6762/424823

    最早看到这支队伍的消息是在2008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纪念的消息中,张宏良特意提到这些将军后代。而另一个阵营显然也不能小觑这个团体的实力,于是就有:

    将军后代合唱团该不该结束(图)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873002-6.html#comments13416857

    除了红后代之外,民间的唱红实际上非常普遍,尤其以北京为先。后来各地左翼集会,唱红成为集结号。更多左翼以歌会友,一唱起来,就能够分出亲疏敌友。

    另外很多左翼集会被视为非法,但是他们以唱红为理由,不用演讲不用呼喊口号,只要把大量的红歌串起来,就可以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红歌也是天生的政治匕首。

    盼望着右翼能不能也搞几首战歌,不然的话,这块阵地右翼只剩下靡靡之音了。靡靡之音可以腐败人的灵魂,但是却无法激发斗志。

    闲聊,茶馆里看社会,怎么样?

    • 家园 《东方红》有没有抗美援朝?

      我从网上找到的版本都是以《歌唱祖国》为结束,听说还有抗美援朝加长版,无以得见。

    • 家园 哎呀,说个题外话

      这几天薄市长在重庆搞得风风火火,可我就想起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网络上的人恶搞瓜瓜娃来,这么一来二去串起来想想,政坛上的事还真是复杂。

      去年薄市长的红歌会可能就是个标志,表明态度要对干部队伍下手。而年初对瓜瓜的捧杀应该是反动势力操作的,它们可能预感到事情有些不妙,希望借捧杀瓜瓜把薄市长搞下去。

      双方交锋到下半年就出了结果,如今重庆已经是大局将定。

      政治,还真是复杂咧,等我们老百姓看出来已经收官了。

    • 家园 其实那个《东方红》是真好看

      以前一个人在北京的时候,周末闲着没事就把《东方红》的碟放一遍,个人感觉比《长征组歌》水平高多了。那一首首充满战斗力的歌曲,也是这个国家再也不能产生的作品了

    • 家园 唱红歌有股气势啊,里面相当多的歌也是琅琅上口的
      • 家园 红歌也可以唱得娇滴滴的

        还记得我那时刚上高中,教室隔壁就是大礼堂兼排练厅,五一节快来了,十几个新来的女老师一袭拖地长纱裙,胸佩红花,每晚我们上晚自习,她们就开练。

        合唱的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其他地方尚可,就是最后一句,最有杀伤力:雅虎一黑衣呀嘿,嘿嘿一户衣呀嘿!唱的是燕语莺声,娇啼婉转,百转千回,余音袅袅,听得我们这些半大男生都痴了,愣把一首有力量,唱成了我们男生没心思,自习辅导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任由我们去扒窗户了。所以时隔十几年了,还记得。

    • 家园 影响中90,91年开始,样板戏重新出山

      那是最流行红太阳摇滚版,路边那个喇叭喊得响。然后就是样板戏重新出山,打虎上山,智斗在各个电视台滚动播出。再后来就是“浏阳河”成为某白酒的广告歌曲,一直唱到超女。

      所以对新华声惊诧江青重现,实在是样板戏10年前就复出。

    • 家园 文艺这一块,左派压倒胜

      文艺这一块,左派压倒胜

      音乐,小说,电影。

    • 家园 我这几年来听黑鸭子和邓丽君歌曲的一点感觉

      邓丽君的歌曲至少从改革开放之前就开始听了,先是在收音机上偷听,后来有机会听原版录音带,后来有机会在网络上下载全部歌曲。可见听了不少,很多也会唱了。

      邓丽君的个有中国民间小调的特点。

      黑鸭子出来之后,我也很喜欢,我喜欢这类小合唱组。我也喜欢雪个给我介绍过的八只眼小组,但最后还是最喜欢黑鸭子合唱组。

      但我不喜欢台湾那个唱什么青苹果乐园的奶油队。

      常听邓丽君的歌曲,就像那“午夜,独上西楼”真是后主一派凋零的伤感。我在台湾网站混的时候,台胞说你们不要以为只有你太祖会作诗,我们凯申公其实也会作诗,他做的诗很有后主李煜的水准呢。

      我没有度过凯申公的诗词,估计是像李后主那种寂寞无奈的感觉。

      我听到黑鸭子的歌,就会感受到一种活泼向上的感觉,令人精神上轻松愉快。

      黑鸭子还唱一些朝鲜的歌曲,那音乐那伴奏真是好极了。

      也许我变老了,喜欢那种革命情怀的歌曲和音乐。像《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音乐,我就特别喜欢。

      有时听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真是美的享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