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国经济实力与财富积累 -- hwd99

共:💬60 🌺10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的发展速度,连文革都比不上

            希望你看了此文,附录5再讨论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了,改革开放前后均是三十年。人们在反思改革开放,思考今后发展方略。比较新中国前后三十年,从而吸取经验教训,已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只有先确定评价的标准,才能比较优劣。评价不同时代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增长率,是发展速度,而不是发展水平。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技术不断进步,社会领域也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发展是不断加快的。因此,早期社会发展水平是无法与后期社会发展水平相比的。大英帝国在十九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从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所反映的当时英国老百姓和贵族的生活水平来看,其实际发展水平远远不与现代英国,甚至比不上现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生活水平超过30年前,那是理所当然。就像毛泽东时代经济30年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样(集中体现在人均寿命从35岁增加到68岁,人口增长近一倍)。右派拿现在比30年生活水平高来证明现在的政策路线好,是一种欺骗。

              如何评价增长率和发展速度。我们不能拿所谓的产值或GDP来进行比较。无论是美元,还是人民币,其价值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是无法比较的。七十年代初的美元与黄金是等价的,每克黄金仅相当于1.2美元 (1盎司31g=35美元),现在,每克黄金相当于25美元以上(1盎司31克850美元),同时期,人民币同样贬值几十倍。我们提出应通过关键产品的增长率来进行评价。主要关键产品应包括粮食,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进步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工业化最重要的是电器化,因此,电是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统计资料, 建国前三十年,我们的粮食年平均增长率是3.23%,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是15.3%, 而后三十年(到2007年),粮食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8%,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仅9.16%。

              很多人拿吃饭问题来否定新中国前三十年人们,还有一些人拿大跃进期间,人口死亡率升高来指责。这是非常荒谬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基础非常薄弱,建国时,人均寿命仅三十五岁,总人口仅5.4亿人,到1979年,人口已增长到九亿多,人均寿命已增加到六十八岁,这反映了这三十年社会的极大进步。同时说明粮食产量有了很大增长,否则无法支撑人口的增长和人均寿命的增长。实际粮食产量也从1950年13215万吨增加到1979年33211万吨。由于人口增加较大,人均粮食增长较低。当时为对抗苏联的入侵,同时储备了很多粮食用于备战,这是当时粮食供应不够丰富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缓慢,虽然粮食增长速率下降,人均粮食增加速率加快了,同时,不储备粮食进行战备,还大量进口,粮食供应得到了改善。然而,今天,我们的粮食仍然没有达到自给,据报道,每年需要的大豆50%以上进口。还有一些人指责大跃进饿死叁千万人,按照前30年人口增长率,我们是否可以指责后三十年人口少增长几亿,解放前,人口减少几亿。现实却是指责人口增长最快的三十年,这合什么逻辑?当时有三年确实发生了困难,主要原因是当时实际主政者刘少奇的错误所造成的,如果没有这种错误,中国应在前三十年发展得更好。

              还有一些人指责我们发展速度快,为什么人们生活改善远远比不上国外,例如日本。由于建国初经济水平极低,虽然经过快速发展,在前三十年,经济水平与当时日本的差距有所减小,但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当时的生活水平要达到日本同时期水平,是不可能的。即使到今天,改革开放又过了三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与三十年前日本有很大差距。从货币收入来说,日本实行高物价,高收入政策,其货币收入增长率,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比中国快得多。

              还有人认为,后三十年可能存在饱和效应,就是说到了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发展速度就下降。然而,直到现在,我们人均发展水平还低于日本六十年代末的水平,例如,人均发电量,2007年约为2340度(=32777亿度/14亿人),而日本1969年人均发电量约为3136度(3136亿度/1亿人)。而我们的后三十年发展速度仅相对日本六十年代发展速度一半。这说明我们还未到产生饱和效应的发展水平。

              建国前三十年的条件远远比不上后三十年。建国开始,国内还有大量土匪、蒋介石派遣的特务在进行各种破坏活动,被打倒的旧政府的官僚和地主还在时时刻刻想推翻我们的政权,国外的敌对势力一直封锁中国,还不断排出军队,从我们的周围动手,我们不得不同当时最强大的国际力量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对印自卫还击、对苏自卫还击战、在东南沿海,我们还不断与蒋进行战斗。我们的整个海洋被封锁,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发展速率仍然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相反,后三十年,我们已与美国建交,与整个西方关系正常化,它们对中国的封锁消除。十一年后,苏联垮台,我们北方的敌对势力消失,国内的敌对势力早已在前三十年被完全改造了,那些蒋介石嫡系分子,包括国民党战犯,都改造成为拥护我们的政权,支持我们事业的人了。我们处在非常好的发展环境下,我们应该在后三十年有更快的发展速率。然而,实际增长率下降一半左右,还出现了嫖娼、包二奶、吸毒、黑砖窑等丑恶现象。即使增长率变低,财富仍然是增加了,但财富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老百姓生活虽有提高,却远远低于经济发展速率。今年物价大幅度上涨,导致低收入家庭生活面临困境。人们理所当然要质疑现在的发展路线。

              造成改革后三十年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前三十年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偏离了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和消费应平衡,我们过分强调生产,导致生产能力大,老百姓却没有经济收入去消费,形成的生产能力为国外服务,换回白条美元近2万亿无法使用,换回产品无市场,换生产线同样只能停产。此外,引进外资,使人民劳动产生的财富都变成外国资本家的利润被拿走了;国内资本家也纷纷带着人民创造的财富投奔国外了。

              过去我们没有强大的生产能力,经济规模由生产能力决定,现在我们生产能力上去了,消费能力严重滞后,使生产能力无法发挥,从而降低经济规模。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社会保障系统,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这是一个西方二战前就开始应用,并且一直在西方普遍应用的手段,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的的手段。

              那些掠夺财富的少数人,利用掌握的媒体,大肆宣传后三十年,污蔑前三十年,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欺骗老百姓,人民终究会认清事实的,你们悔改吧,否则等待你们的将是新的风暴。

            补充附录:

              1、网友提供的日本发电量增长速度数据,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发电量增长速率高,在经济低速发展期,发电量增长速率低。发电增长率数据与经济发展速率的趋势是一致的。也间接证明了本文结论。(日本发电量增长率1950-1980 8.8%,1980-2006 2.7%)。(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61374&page=4)

              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7年的总产值也仅仅为1978年的4.96倍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10/55635.html,低于毛时代30年增长速率近一倍。与本文通过发电数据得到的结论一致。

              3、参考:黄卫东 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黄卫东 论发展国家经济的七大原则,驳斥主流经济学家卖国谬论

              4、参见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2/29412.html 附录,其中论证大跃进责任主要是刘少奇,提到的毛泽东的党内通讯原文如下,来自文革期间印制的《毛泽东思想万岁》(1958-1960).pdf

            • 家园 总觉得父母一辈比自己一辈贡献更大些,为国家付出更多些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鬼话连篇的文章

              关键产品的增长率来进行评价。主要关键产品应包括粮食,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进步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工业化最重要的是电器化,因此,电是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这里面进行了一个相当拙劣的交换。

              作者做了这个等式

              经济发展速度的比较=工农产品增长率的比较=工农关键产品的增长率比较=粮食和发电量的增长率比较。

              这里面进行四个交换,只有有一个不等价,就可以全盘推倒。可以说,这里面没有一个等价的。

              这里面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将工农关键产品的增长率比较等同于粮食和发电量的增长率比较。

              讲农业为什么单单讲粮食,肉蛋菜不算发展?棉花呢?况且人不能消耗无穷的粮食,粮食只要能够满足供应,满足人们吃饱,吃好,他的增长的压力就很低了。前三十年我们始终是在吃不饱的阴影下搞农业,而后三十年,我们大部分是在粮食不是问题的搞农业。

              这也罢了,以粮为纲么。

              可是工业的时候怎么不提那个以钢为纲了?整出个发电量来。

              按照这个说法,我们是不是应该也可以以高速公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来计算啊。

              说白了,不过是剪裁数据罢了。

              • 家园 找了一下农业数据

                1952年粮食6392万吨;棉花130.4万吨;油料419.3万吨;肉类338.5万吨

                1978年粮食30477万吨;棉花216.7万吨;油料521.8万吨;肉类856.3万吨

                2007年粮食50160万吨;棉花7623.6万吨;2461万吨;肉类6865.7万吨

                计算结果是,粮食前一段增长率6.1%,后一段1.7%;棉花前一段2%,后一段13%;油料前一段0.8%,后一段5%;肉类前一段3.6%,后一段7.4%

              • 家园 钢铁数据类似

                参见: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27&articleId=10727

                前30年15。27%对后30年9。16%

                抱歉将发电数据当 钢数据,这里给出具体数据:

                年度 产量

                万吨 增长率1 增长率2

                1950 59.58

                1951 85.96 44.28%

                1952 128.49 46.85%

                1953 165.46 40.56%

                1954 207.10 36.54%

                1955 257.70 34.03%

                1956 411.40 59.64% 37.99%

                1957 499.00 39.15% 35.47%

                1958 800.00 45.88% 38.36%

                1959 1246.00 48.29% 40.19%

                1960 1672.00 45.35% 39.58%

                1961 831.00 21.55% 27.07%

                1962 633.00 13.70% 21.77%

                1963 725.00 13.80% 21.19%

                1964 917.00 15.15% 21.56%

                1965 1176.00 16.39% 22.00%

                1966 1461.00 17.09% 22.14%

                1967 973.00 11.71% 17.86%

                1968 891.40 10.02% 16.22%

                1969 1288.30 12.18% 17.56%

                1970 1753.10 13.64% 18.42%

                1971 2016.00 13.72% 18.26%

                1972 2230.00 13.53% 17.90%

                1973 2386.70 13.16% 17.40%

                1974 2003.00 11.40% 15.77%

                1975 2345.00 11.67% 15.82%

                1976 1937.00 10.08% 14.33%

                1977 2211.00 10.26% 14.32%

                1978 3112.00 11.44% 15.17%

                1979 3448.00 15.02%

                1980 3712.00 7.66% 14.77%

                1981 3560.00 1.61% 14.10%

                1982 3716.00 2.53% 13.79%

                1983 4002.00 3.80% 13.60%

                1984 4337.00 4.69% 13.44%

                1985 4666.00 5.17% 13.27%

                1986 5205.00 6.06% 13.22%

                1987 5602.00 6.25% 13.07%

                1988 5918.00 6.19% 12.86%

                1989 6124.00 5.91% 12.61%

                1990 6604.00 6.09% 12.49%

                1991 7057.00 6.15% 12.35%

                1992 8000.00 6.69% 12.37%

                1993 8868.00 6.98% 12.34%

                1994 9153.00 6.73% 12.12%

                1995 9400.00 6.47% 11.90%

                1996 10110.00 6.53% 11.81%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8155 9.48% 11.63%

                2003 22234 9.73% 11.82%

                2004 27279 9.98% 12.01%

                2005 35239 10.34% 12.30%

                2006 42266 10.52% 12.44%

                2007 48966 10.62% 12.50%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到1979年,前30年年平均增长率是15.02%,后30年,到2007年是10.62%, 比发电略好。

                主要数据除硫酸来源于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理论资料研究室编,《我国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录编(1949-1981)》,文革前其他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文革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b/)。增长率1代表以1955年为基准毛泽东时代的年均增长率,和以1979年为基准的改革开放时代的年均增长率,增长率2代表以1950年为基准解放后每年的年均增长率。

                  从表可以看出,主要工业产品均是毛泽东时代明显大于改革开放时代,发电量增长率在毛泽东时代>14%,改革开放以后<9%,钢产量增长率在毛泽东时代>10%,改革开放以后,大部分时间仅6%左右,近几年大搞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增长较快,达到10%,硫酸产量增长率在毛泽东时代>13%,改革开放以后<8%。粮食产量在改革开放初还与之前相当,近几年明显比毛泽东时代低。然而,两个时代更重要的区别是,毛泽东时代创造的财富都归中国人民,现在中国人民生产的财富还有多少归中国人民。

                • 家园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产品增长率

                  年度 发电量亿kwh 增长率1 增长率2 钢产量产量万吨 增长率1 增长率2

                  1958 261.93 29.36% 24.39% 800.00 45.88% 38.36%

                  1959 397.43 34.62% 27.17% 1246.00 48.29% 40.19%

                  1960 554.17 35.57% 28.34% 1672.00 45.35% 39.58%

                  1961 434.40 23.74% 22.72% 831.00 21.55% 27.07%

                  1964 515.95 17.48% 18.90% 917.00 15.15% 21.56%

                  1965 659.41 18.48% 19.48% 1176.00 16.39% 22.00%

                  1966 758.51 18.16% 19.19% 1461.00 17.09% 22.14%

                  1967 711.00 15.90% 17.52% 973.00 11.71% 17.86%

                  1968 664.00 13.99% 16.03% 891.40 10.02% 16.22%

                  1969 870.00 15.13% 16.77% 1288.30 12.18% 17.56%

                  增长率1代表以1955年为基准毛泽东时代的年均增长率,和以1979年为基准的改革开放时代的年均增长率,增长率2代表以1950年为基准解放后每年的年均增长率。

                  1976 1924.00 14.08% 15.47% 1937.00 10.08% 14.33%

                  2007 32777 9.16% 12.23% 48966 10.62% 12.50%

                  钢铁产量是要快于改革前的哦。

                  离您所说的快出两倍差的好远啊。

                  尽管你提供的这个数据很别扭,不过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些规律。

                  1956 155.46 28.48% 22.64% 411.40 59.64% 37.99%

                  到60年时

                  1960 554.17 35.57% 28.34% 1672.00 45.35% 39.58%

                  增长率是上升的,说明国家是加速发展的。

                  而到了66年

                  1966 758.51 18.16% 19.19% 1461.00 17.09% 22.14%

                  增长率1的数字下来了,国家发展的速度并没有维持下去,还下降了。

                  而到了76年

                  1976 1924.00 14.08% 15.47% 1937.00 10.08% 14.33%

                  增长的速度是大幅下降的。

                  结论是什么,从60年到76年的发展速度呈现减速发展的态势,而对平均增长率来说,主要的贡献来自于60年前。

                  而改革后,

                  1980 3006.00 6.63% 14.97% 3712.00 7.66% 14.77%

                  1981 3093.00 4.75% 14.56% 3560.00 1.61% 14.10%

                  1982 3277.00 5.15% 14.28% 3716.00 2.53% 13.79%

                  1983 3514.00 5.66% 14.06% 4002.00 3.80% 13.60%

                  2007 32777 9.16% 12.23% 48966 10.62% 12.50%

                  增长是大体平稳的,而且电力还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 家园 还是相近,你看东西太粗了

                    见楼上给出具体数据:

                    前30年年平均增长率是15.02%,后30年,到2007年是10.62%, 比发电略好。

                    • 家园 我粗?不过又是数字游戏,我还跟你拼上了

                      他的计算反映的是增长率的变化,但是在底数上作了马脚。

                      例如钢铁

                      1976 1937.00 10.08% 14.33%

                      2007 48966 10.62% 12.50%

                      以以上两组数字为例呢,他说明什么呢,以蓝字表示的是同样以50年为底数的增长。红字说明以55年为底数到76年的增长为年均10.08%,而以79年为底数到2007年的增长年均10.62%。这其实已经反映出改革后的增长是快于改革前的。这似乎并不具备说服力。

                      但当我们处理掉两个因素,即建国后的高速恢复性增长和一五期间,从无到有的高速增长后,我们看看如何。

                      57年底数 以58年 以59年 以60年 以65年 76年 79年

                      1957 499

                      1958 800 60.32

                      1959 1246 58.02 55.75

                      1960 1672 49.64 44.57 34.19

                      1961 831 13.6 1.28 -18.33 -50.3

                      1962 633 4.87 -5.69 -20.21 -38.47

                      1963 725 6.42 -1.95 -12.66 -24.31

                      1964 917 9.08 2.3 -5.95 -13.94

                      1965 1176 11.31 5.66 -0.96 -6.8

                      1966 1461 12.68 7.82 2.3 -2.22 24.23

                      1967 973 6.91 2.2 -3.04 -7.44 -9.04

                      1968 891 5.41 1.08 -3.66 -7.57 -8.84

                      1969 1288 8.22 4.42 0.33 -2.86 2.3

                      1970 1753 10.15 6.76 3.15 0.47 8.31

                      1971 2016 10.49 7.37 4.09 1.72 9.4

                      1972 2230 10.5 7.6 4.58 2.43 9.57

                      1973 2386 10.27 7.56 4.75 2.77 9.25

                      1974 2003 8.52 5.9 3.22 1.3 6.1

                      1975 2345 8.98 6.53 4.03 2.28 7.15

                      1976 1937 7.4 5.04 2.63 0.92 4.64

                      1977 2211 7.73 5.5 3.24 1.66 5.4 0

                      1978 3112 9.11 7.03 4.94 3.51 7.77 18.64

                      1979 3448 9.18 7.2 5.22 3.88 7.99 15.96

                      1980 3712 9.12 7.23 5.34 4.07 7.96 13.83 7.66

                      1981 3560 8.53 6.71 4.89 3.66 7.17 9.99 1.61

                      1982 3716 8.36 6.61 4.87 3.7 7 9.04 2.53

                      1983 4002 8.34 6.65 4.98 3.87 7.04 8.85 3.8

                      1984 4337 8.34 6.72 5.12 4.05 7.11 8.79 4.69

                      1985 4666 8.31 6.75 5.21 4.19 7.13 8.65 5.17

                      1986 5205 8.42 6.92 5.44 4.46 7.34 8.94 6.06

                      1987 5602 8.39 6.94 5.52 4.58 7.35 8.82 6.25

                      1988 5918 8.3 6.9 5.52 4.62 7.28 8.55 6.19

                      1989 6124 8.15 6.79 5.45 4.58 7.12 8.15 5.91

                      1990 6604 8.14 6.82 5.53 4.69 7.15 8.13 6.09

                      1991 7057 8.1 6.82 5.57 4.75 7.13 8.04 6.15

                      1992 8000 8.25 7.01 5.8 5.01 7.36 8.37 6.69

                      1993 8868 8.32 7.11 5.94 5.19 7.48 8.51 6.98

                      1994 9153 8.18 7 5.86 5.13 7.33 8.21 6.73

                      1995 9440 8.04 6.9 5.79 5.07 7.19 7.94 6.5

                      1996 10110 8.02 6.9 5.82 5.13 7.19 7.9 6.53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8155 8.31 7.35 6.43 5.84 7.68 8.44 7.49

                      2003 22234 8.6 7.67 6.77 6.2 8.04 8.92 8.08

                      2004 27279 8.89 7.97 7.1 6.55 8.4 9.39 8.63

                      2005 35239 9.27 8.39 7.54 7.01 8.87 10.02 9.35

                      2006 42266 9.48 8.62 7.79 7.27 9.13 10.34 9.73

                      2007 48966 9.61 8.76 7.95 7.45 9.28 10.51 9.94

                      1978 3112 9.11 7.03 4.94 3.51 7.77

                      2007 48966 10.62

                      以57年,58,59,60,65年到78年分别是年均百分之9.11, 7.03,4.94,3.51,和79到07年间的比较,发展快还是慢了??

                      更让人难堪的是蓝色字标记的1976年,若和最高峰的60年相比,仅仅年增长0.92%,这叫增长的快?

            • 家园 这个题目我在乌有之乡看过

              今天不看内容了。我也不大想看。用田忌赛马的方式作比较,那么你们看见的今天是一团黑暗乌七八糟没有希望,如果现实如你们说的那么不堪,你们有机会在这里坐而论道吗?

              乌有之乡,看名字就是一个务虚的网站啊。你们对于很多现象的批评,我都赞成,你们的方案我看看也是对的,可是你们要怎么去实现?你们也去弄一个南街村、华西村嘛,人家以色列都存在公有制的村社组织,虽然右派当权,也没有堵塞你们搞更好的社会试验的渠道啊。光说不做,我们这些群众是要腹诽的。

            • 家园 看来又要革命了啊,哈哈

              不过有一个问题:您等掌权了以后,能保证不腐化变质吗?呵呵。靠什么呢?难道是靠您等的革命自觉性吗?呵呵,这点上,您能比过TG?呵呵

          • 家园 49年中国钢铁产量60多万吨

            de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