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实施全面预算的几点体会1 -- wqnsihs

共:💬72 🌺4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学习心得

        1.平衡问题只能由总经理解决么?

        BSC能否建立起一个部门经理相互间自行平衡的企业文化?

        我前文有说过中国企业往往会形成一个部门间对抗性的企业文化,然后有人反驳说内斗不是中国文化,或者反驳说欧美也是如此.

        总经理的时间总是不够用的,大单的跟进,key account的关系保持,很多时候对内部的张力消耗,都是尽量大事化小.还是说要设一个专门的COO?

        部门间因为本位利益而形成的博奕与内斗,是使得信息能充分批露给总经理,所以是必要的,还是加强了内耗和效率损失,所以是不必要的?

        事实上各个部门有一种天性,就是不关心部门以外的事,认为那不关我的事,是你们部门自己的事,我只管我这一摊.销售部门的促销开支,财务部很少有动力去学习掌握相关的市场信息,事实上对自己部门以外的事的专业知识是零.

        2.对组织的考核如何落实到个人?

        而很多企业把对组织的绩效考评弄成对个人的考评,同时在让员工对自己不能控制的结果负责

        不能量化,就很难考核.如果把对组织的考核,落实到部门/项目负责人头上,他又如何分解下去?或者说无法分解?他负全责的话,收入差距就要反映这个风险,不然某个层级的中层干部就会流失.

        3.预算的执行监督靠谁?

        执行力的加强,用开会学习的方式?换人来做这个位子?专人跟进?跟进的人的权限应设多大,不至于干扰正常营运?

        原有的部门的执行力就弱,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加强执行力么?靠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预算的删改,以及对报销的控制,怎样区分/确认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开支?用比例控制和额度授权?

        • 家园 具体情况不了解,就一般情况回答

          1、预算平衡只有一个点,就像跷跷板只有一个支撑点。所以只能靠最终负责决策的人来平衡,就像军队下决心只能是司令,而不是参谋长。各个单位有其局部利益,所以不可能让平等的其他单位相信他是公平的:为整体最大利益服务的,就算他真是有全局眼光也没有人相信,屁股决定脑袋。BSC的平衡主要是经营团队与所有者博弈的结果,与部门无关。是一个高层次的平衡。BSC弄出这么多指标,是经营团队发明出来试图说服所有者不要急功近利,要从长计议,否则欲速则不达的工具。所以BSC极为在美国受欢迎,因为那里实际上是经营者的天堂,所有者是被动的。只要看看巴菲特给股东的报告,就会发现在美国一流的经营团队在股东面前就像上帝在布道。而BSC在欧洲和日本并不受欢迎,因为他们是股东拥有最终决定权,股东还没有被经营团队绑架。在我国也不行,我曾经在某股份公司介绍过BSC,结果一位很开明的股东,也是我的校友,说:不需要你来平衡这些关系,你就是个船长,把船开到目的地就行了,至于如何造船,如何集货、销货,如何分钱跟你没有关系,你不要瞎操心。这位是在斯坦福读的博士。所以千万不要试图在中国推行BSC,股东会觉得你想犯上作乱。

          2、合格的COO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在中国,有执行力和专业素养,又有职业道德的人,不是自己想创业,就是想自己做总裁,怎么可能愿意给你打下手。找个不合格的家伙,除了添乱还有什么。说实在的,在江湖上这么久,真正愿意终身只作管理者而不打算自己创业的人,除我自己以外,只发现过一位。大多数中国人更喜欢当老板而不是打工的,尤其有点本事和资源的更是如此。当然有合格的COO我是求之不得。

          3、部门博弈或内斗是客观存在,就像西西河有人吵架一样,只能接受,不能拒绝。就像夏天的暴雨,来时你只能躲雨,除此之外毫无办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说不上损失,就像你不能把你需要睡觉当成浪费时间一样。当然总经理必须善于控制和利用,就像黄河洪水是客观存在,但是防洪也是必须的。不能在企业内部整成水灾,否则完不成预算,就是你的责任,你就该走人了。

          4、部门就是专家,不需要他们懂太多东西,否则人人都是总经理,你的办公会都无法开下去。

          5、我觉得预算考核与个人绩效考核应该分开(但是实施难度极大,因为我们现在人力资源部门除了考核个人绩效不会其他的),个人绩效考核基于其目标责任书或业绩合同,也即只考核他是否尽职尽责,是否完成预定工作,是否履行了分配给他的责任,是否把分配到他头上的指标完成:例如工作数量和质量(对不可计量工作有一个公允的评价)即可。但是个人绩效考评无法反映企业效率,例如一个公司所有人都极为敬业,极为勤奋,但是他们可能在干不产生任何价值的事情,例如在天安门广场建水库。这是个人绩效考评可能是合格的,但公司效率可能是负的。预算考核就是考核企业绩效的。个人绩效考核现在可能有几千种方法,企业绩效考核方法极少,主要集中在:资金周转率、库存周转率、ROE、NPV、现金流量等等一些财务指标上,其他很少。

          6、至于说因为分配不均导致人才流失,这个在一个善于平衡各种关系的总经理手里不会发生,因为他会判断如何才能保持四个轮子转同样的速度。

          7、预算的执行监督靠总经理,这是他的主要工作,所以又叫工头。当然他会聘请很多各种专业人才,来增强自己的耳目能力,这些专业人才仅对他负责,只看,只问,而绝对不准介入运营流程。就是一些专业的观察家和包打听。所以他们没有任何指挥、控制、协调和决策权。实际上只要事先向所有相关人员讲明游戏规则,不会干扰系统运营。

          8、原有部门执行力不够,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如果是领导太面,只好换人。如果是流程设置问题,制度问题,改流程,改制度。如果是普遍培训不足,加强培训。如果是普遍没有责任心,只好请他们集体休息,进行再教育,如果还是不能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不按游戏规则做事,只好请去人才市场,让他们自己自谋生路。

          9、财务一支笔。所有有关钱的决策权在总经理,财务只有审核权和执行权。预算修改要经过复杂的论证程序,最后由总经理报董事会批准才行,不能随便改。

          通宝推:照山白,
      • 家园 花赞管理的第五元素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外的平衡。

      • 家园 哎,民营的悲哀就在于此啊

        话说就算亲友团们悉心合作,预算顺利落实,最后利润能否落袋为安还是未知数呢(需要打点的各路神仙多着呢),所以也怪不得个个自以为是自作主张,究其原因还在于民营实在是亏不起的,国企亏来亏去不过左手右手的折腾,民企一倒那就是真的倒了,所以有资格赌的只有老板一人,而如果老板本身是门外汉,那么最大甚至唯一的可能就是成为试验田,或者说是长见识的行为。(本例中老板从第一天起就没相信总经理,亲友团们只不过是揣摩着意思跟进而已)

        • 家园 我没有与真正的民营企业打过交道,

          道听途说的居多,不知第二代是否好一点,总不能永远只靠行贿和偷漏税来运营(不一定正确),现在趋势是非垄断行业央企将逐步放弃,地方国企目前大多奄奄一息,所以民企是有生长空间的,能否长大,关键看他们自己心态和有无竞争的独门武功。如果有一批真正的民营企业成长起来,从微观上改变整个经济结构,例如占国家GDP50%左右,整个国家上层建筑都会变化。不至于导致国家逐渐走向拉美化:威权个人化+财富精英化。

          • 家园 民营本质上对政府并不信任

            虽然平时各方面打点足够,消息渠道也广,但是要说和政府同心同德,那就是笑话了.盖因奋斗过程并不轻松,地位也不高(地位完全靠钱撑),钱是自己拼来的,小花很随意,大项目,那是心里七上八下,总是想着尽快回本或者尽快脱身.所以象你文中的例子,民营老板一开始就是以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在进行操作的,他更多的是想试点,真成功了,自己也摸到诀窍了,自然就会血本投入,所以国企精英要想在民企立足,首要任务是让民企老板明白成功的关键诀窍在哪,以及要冒的风险有多大,千万别自己埋头干.

            另偷税漏税问题其实是个思维定势,盖因民企发家时,如果不偷漏税几乎必然活不下去,这几乎已是"转变思想"的必由之路,而民企的胆子也大多是这么练出来的,所以你说要让他们立刻脱离这种思想,是有点强人所难的,呵呵.(话说这也是政府揪民营辫子的法宝啊)

            • 家园 请教。看来老兄比较熟悉民营企业

              我曾经也碰到过民营企业来邀请,但是其老板都过于急功近利,例如要求三月初见成效,6月大见成效。如果是感冒,可能还差不多,但如果患的是乙肝,6年也不见得见效。所以我都婉拒,所以没有机会了解他们。我的问题是就一般民营企业而言,你认为他们的竞争力在何处?从长远来看在与外资和国企竞争中有没有戏?

              • 家园 民营的局部竞争力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主要就体现在一个快字,民营的理念是有钱就做,没有不可能的事,一般他们追求的是相对最高性价比,所以只要你提出的方案里让他们看到卖点有超过现有市场主力产品的可能,他们就会如同鲨鱼闻到了血腥,行业规则远景规划什么也就通通成了次要.也许你还在苦苦为这个思考的时候,民营老板已经搞出样品,然后迅速开建工厂准备批量生产了.

                • 家园 那他们考不考虑持续的竞争力培养呢,

                  换句话说,他们难道永远只是过吃了上顿不管下顿的日子吗?那他们赚钱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不考虑百年老店之类的目标吗?那跟绑票抢劫又有何区别呢?难道奋斗的目的就是看着存在海外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吗?我从未与此等人物深交,不知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 家园 不宜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企业有多种形式,归根结底企业的存在只是为了迎合一种社会需求,当需求消失或转变的时候,企业也就随之产生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去做百年老店,也不可能。

                    其次百年老店并不是企业的常态,只是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行业的一种产物。以中国之悠久,能够屹立300年不倒的政府尚且尔尔,何况一个企业?企业存在的根本在于产权,一旦产权(制度)发生变化,企业不变几乎不可能。

                    追求财富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如W兄所说,如果法律允许,绑票抢劫是企业最想干的。比如说每一个企业都梦寐以求的定价权和行业垄断,可不就是合理合法的从客户那里掠夺暴利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主如果不爱财如命,企业是办不好的。

                    中国舆论目前动辄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云云,实际上是一种泛道德化,政府推卸责任的行为。一个好的企业,注定是一个嗜血的经济动物,否则就像是拔掉牙老虎,撑不了多久。当然我不否认企业应该去承担社会责任,但企业无疑应该把最大限度的盈利视为首要责任,否则如何对其雇员负责?

                    还有,实际上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并不是很好,法律、道德、政策实际上都对民营企业不利。大凡中国做大的民企,多多少少都要和政府来一腿,有些甚至主动邀请政府入股。毕竟在一个私有制属于过街老鼠的国家,明火执仗的为小团体谋利是一个政治上不怎么正确的事。一个"补充"充分说明了民营企业的二奶身份。

                    最后,W兄可能是没在社会底层呆过,不太了解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如果用杜月笙的话来说,就是"W兄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500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温州小老板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1000年变成了鲤鱼 ;然后在修炼500年才跳了龙门,倘若一起失败那W兄还是一条鲤鱼而温州小老板可就变成泥鳅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