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 老光

共:💬8 🌺6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二. 秤秤tia,筒筒刮,四两只有三两八

    老一辈的人都记得,这是当年兴公共食堂时的一段顺口溜。说的是食堂工作人员为了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想方设法,克扣老百姓口粮的事情。

    食堂刚兴办的那几个月,老百姓的日子的确好过,不仅吃饭不要钱,还可以扯开肚皮胀。那段好日子真的是共产主义大锅饭,巴不得能吃上个子孙万代万万年才好!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因为,按照马克思的学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的:

    第一, 必须消灭阶级。这个问题好说,因为阶级本身便是人为划分的嘛!我说你是

    什么阶级,你就是什么阶级。要说如今消灭了阶级,也是嘴皮子一动的事,只要宣布一下就作了数的。

    第二, 人的思想觉悟大为提高。这个也好说,如果领导认为全国人民的思想觉悟高,

    那就是高,也是嘴皮子动一动的事,口头说一下就作了数的。

    第三个条件是,物质生产要像泉水般地涌流。至于这个问题嘛,倒是有些作难。因为,这物质生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你想亩产一万斤就产一万斤的。人终究还当不得天老爷的家。直到如今,我们还得靠天吃饭!因为地里头产不出,人的嘴巴和肚子又不听商量,不到年底,便开始实行定量配给。

    正式劳动力每人每月21斤,不是劳动力的老弱青壮,每人每月15——18斤。我当年12岁,每月只有13斤,平均一天六两米。十二,三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吃长饭的时候,六两米一餐吃了还差不多,可要管上一天又怎么够呢?

    就是这每天少得可怜的几两米,你也休想吃到足数。么得原因呢?因为食堂内部的工作人员,他们也想吃饱,还得顾及家里人的肚子,大难当头,同舟共济便成了同舟共“挤”,便不得不打起别人的主意啰!

    在那个饥肠辘辘的饥荒年月里,谁又不想活命,又有谁顾得上谁呢?工作人员想吃饱,那就只有挖人家的肉,补自已的疮。这挖肉补疮的方法,实在是奇巧得很。

    当年公社食堂蒸饭用的是陶土制成的缽缽,三两,四两一缽。每餐饭开完之后,司务长便把下一餐需用的米秤出来,交给工作人员用水一泡,泡个点把多钟。

    米粒经过水一泡便发胀,体积变得膨大起来。原先四两米的体积,能达到五两的堆头。泡过水的米沥干后,打米的人用定制的竹筒,比如四两,五两,三两的竹筒,一下子舀满,然后,用手指刮平,再一筒一筒地倒在每一饭缽里。

    经过过称时的克扣,总的斤两已不足数;米通过发水,体积膨胀,定制好的竹筒装入的米已经少于实际。再又用手一刮,这个时候,落到缽里的米已经经过多次的盘剥,根本不足斤两了。故而,老百姓对食堂工作人员克扣粮食的行为,恨之入骨。于是乎,便有了这“秤秤tia,筒筒刮,四两只有三两八”的口号,以发泄自已的不满和怨恨。

    最令人可恨的还有打菜的那一道关卡。如果是你平日里头得罪了那打菜的伙计,这当儿便看他如何地整治你:

    先是给你满满地舀上一满瓢的菜,给你一个惊喜!然后,将瓢拿在手上,许久都不倒下来,瞪着眼睛,像猫戏老鼠一样,对你一把望着。看到你期盼得急不可耐的神情后,再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菜簸掉,簸得瓢子里头只剩下那么一点点时,便死命地一下,匡在你伸出的碗中。哪怕你恨得牙痒痒的,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不敢吱一声。因为,那年头,他便捏住了你和你一家人的生死!

    (注:tia,读三声,意为秤杆的尾巴向下方,表示数量不足。)

    三.节约奇葩——“双蒸饭”

    “大跃进”年代是个发明创造的年代,那时候时兴“放卫星”,天天有敲锣打鼓送“喜报”的,不是发明了什么新东西,便是创造了什么新奇迹,又放了个“大卫星”!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头版头条便登出:“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套红)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这双蒸饭也是当年的一大创造,可说是做饭艺术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朵奇葩。如今的年轻人可能不知就里,不晓得双蒸饭是个么得东西。

    而当年出现这个双蒸饭之后,煞是热闹过一阵,好多的食堂都到这发明地来学习取经,发明人呢,也到处传经送宝。熙熙攘攘,着实闹腾了好一阵子。

    这双蒸饭到底是个么得东西呢?说穿哒,也就不值钱了!就是先把米放入陶缽子里面蒸一道,然后,再把缽子里的饭刮出来,又放入布口袋里头扎紧起再蒸它一道。

    据发明人说,用这种方法蒸过两次的米饭,比只蒸过一次的要发饭些,数量增加了。不错,蒸过两次的米饭,颗粒确实比只蒸过一次的要大,其堆头也多一些。

    可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物质不灭的原理,不管你如何想办法去搞,一两米总归只是一两米,绝对变不出二两米的东西来。这就真的是,马克思主义开起马克思主义的玩笑来了!

    这双蒸饭闹腾了一阵,也就揠旗息鼓,鸣金收兵了。

    如今仔细想来,这的确是个笑话。不过,这种笑话也只能出在那个荒唐的年月里头。

    关键词(Tags): #饥荒岁月里的记忆(橡树村)#饥荒岁月里的记忆(之二#之三)通宝推:三儿,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句话不是说……

      吃食堂的,瘦了

      吃食堂这碗饭的,肥了

    • 家园 篇篇花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我妈说过

      食堂的人黑良心,欺负我两个舅舅还是小孩,给他们的饭少。所幸后来我外婆发现了,带他们去打饭才好一点。我舅舅是明显没发育好,比我外婆和外公还要矮。

    • 家园 这个贴还是发到青史比较好.
    • 家园 有宝,速来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忘了给出标题了
    • 家园 沉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