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 -- 王威

共:💬88 🌺19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

    1、帝挚之废

    帝喾逝世之后,他的亲生儿子帝挚顺利接班。

    一说起上古之君位传承,很多人想起来就是禅让二字。

    然后感慨一番,看看古代人的那个道德水平,高啊!看看古代人的政治觉悟,强啊。

    其实呢?没这回事。

    应该说,这时候没人跳出来提禅让这个事。绝对不是因为帝挚的能力,他要是有能力的话,也不会仅仅在位九年,就被帝尧取而代之。

    当然了,也不会是因为大家爱戴老领导,而爱屋及乌的认同了小领导帝挚。

    政治,从来不谈感情的。谈感情的人,也不配谈政治。

    帝挚之所以得以顺利接班,无他。原因只有一个——

    帝喾事前的工作做的太好了。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知道,在上古时代,禅让已经都成为一种惯性了。帝喾突然告诉大家,这一回不禅让了,所引起的政治反弹肯定是很大的。

    我们知道,禅让这一政治制度的基础,乃是因为几个各大氏族势力都差不多,但是一旦一族独大了之后,这个政治制度就没意义了。

    我是老大,我一个人就能搞定你们,那就别唧唧歪歪了。

    也就是说,在帝喾的统治之下,没有一个氏族有能力挑战黄帝一族的威权,于是黄帝王朝之权力遂得以平稳交接。

    帝喾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设立五大行省,分了各大族的权。这是一。

    扶植帝挚母家邹屠氏的势力,一口气认了常仪(常羲)所生的八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有自己封地,则帝挚也就不那么孤单了。并让常仪主持了占月工作。这是二。

    下令羿组建强弓兵团。这是三。

    那么,帝喾这些事前工作是不是很完美?

    是。

    但只是看上去很美。

    因为帝喾选择了帝挚,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一个不可克服的、天生的缺陷——

    帝挚的母家邹屠氏,实在是太弱了。弱到了简直没办法拿不到台面上来。

    我们知道,帝颛顼之所以即位,很大因素是因为他的母家是掌有祭天权之信仰猪图腾一族。

    我们还知道,帝喾之所以即位,很大因素是因为他的母家是中原的地头蛇陈锋氏。陈锋氏和黄帝一族的关系,应该说是后者很仰赖前者。

    没了陈锋氏的支持,黄帝一族不要说和共工氏争霸了,就是要在中原立足都成问题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帝挚母家的情况,很要命,邹屠氏两条都不具备。

    就祭天权来说,常仪之所以得以再次得到占月之祭祀权,还是帝喾给争取到的。大家服不服呢,肯定是不服。

    帝喾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后来很无奈的又把占月之祭祀权,转给了(后土氏)黎氏之子噎鸣。

    再论其势力,邹屠氏本出自蚩尤之九黎部族,和黄帝一族的关系,属于被征服者和征服者的关系。

    那么邹屠氏它的根基呢,主要也是在山东半岛一带。而这一带,现在都在洪水里头浸泡着呢。

    当邹屠氏随着帝颛顼迁徙到濮,再随帝喾迁到亳定居在伊水、洛水一带。肯定本族之实力大大衰减了。

    要知道上古时代大族之实力,完全取决于本族之人口。人口越多,发言权越大。反之亦然。

    从来被扶植起来的势力,其美好的时光往往如镜中花、水中月,不会风光的太久。邹屠氏亦然。

    九年之后,帝挚就被赶下台了。将天下共主之位拱手让给了自己的弟弟、陈锋氏之子——尧。

    九年,对于陈锋氏可以说,实在是等待的太久了。

    如果说最初陈锋氏引而不发,乃是因为各大族震慑于帝喾之余威。陈锋氏若贸然异动,必然会被忠于帝喾的各大族族长当成出头鸟,第一个打压下去。

    此外,陈锋氏之所以能够一直隐忍,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能够带领本族一飞冲天、有着黄帝一族血统的尧,此时尚是个十一岁幼童。

    如果是在开了“家天下”传统的王权时代和皇权时代,就是刚刚出生的小孩子,登临帝位也不稀奇。

    可是要在“族天下”的上古神权时代,提出让一个十一岁岁幼童登临天下共主之位,即便陈锋氏再怎么敢想敢干,也是毫无胜算的。

    因此,陈锋氏只能积极的做各种各样的幕后工作,联络各大族,巩固彼此间的传统友谊。更倾心尽力接纳强弓兵团的首领羿。

    当然,陈锋氏一直在努力。而这九年的时间,各大族之间的合纵连横,也可谓无日无之。

    九年的时间,各大族都看清楚了,帝挚是个软弱的君主,其执政风格和乃父之铁腕手段相去甚远。

    于是,各大族族长大体达成了一个共识,帝挚当个族长、本族的族长,没问题。但是作为天下共主,不够格。

    帝挚也并不是了解自己帝位的基础不稳固,也不是不知道陈锋氏一直在他的背后捣鬼。他也努力过,也曾想化解开陈锋氏和邹屠氏两族明争暗斗之困局,

    因此,在帝挚在位期间,他下令封还未成人的尧为唐侯,以尊贵之。然而野心勃勃的陈锋氏却并不是一道人事任命可以安抚的。

    终于,在帝挚登基的第九年,在尧二十岁的这一年,陈锋氏已经联合了各大族,再次逼宫。

    在陈锋氏看来,尧虽然还小,但是帝颛顼不也正是在这个岁数登上天下共主之位么。

    这一次,帝挚再也无力应付陈锋氏排山倒海的压力,权衡再三,为了不至于让各大族兵戎相见,他决定让出天下共主之位。

    这一年,中国进入波澜壮阔的帝尧时代。

    你这个王八蛋,你太懒了,你为什么不去死,你为什么还不死。你早该死了。操

    关键词(Tags): #历史(廣雅疏證)#三皇五帝(廣雅疏證)通宝推:观望者,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13)

      魏晋时代有个中国文化史很重要的考古发现——

      晋太康二年 (281)124﹐汲县(今河南卫辉西南)人不准(人名)盗掘当地古墓﹐发现了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

      这个不准挖掘的古墓,后来当时学者考证了老半天,也没确定是战国时代的魏襄王墓还是魏安厘王墓。

      这也难怪,当时可没有啥碳十四。能推定是战国魏国的王墓就很不错了。

      那时候的盗墓者,注重的金银财宝,对于这些竹简一点也不爱惜,胡乱翻动。

      古代的竹简是用绳子穿起来的,日子久了,绳子肯定朽坏了,再加上盗墓者的破坏,竹简散乱了。

      盗墓者为了在幽暗的古墓中找到金银财宝,甚至烧起竹简,以为照明,这样的破坏就更大了。

      盗墓贼离开了古墓之后,古墓很快被发现了。

      等到官府派人去查勘的时候,整理这些散乱竹简是当地的小官员,那里知道这些竹简的宝贵之处,也不是很谨慎。

      于是,竹简的运命就更坏了,内容毁落残缺也就不难想见了。125

      这个古墓出土的古籍很多,比如以后我在《周天子》一书将提到《穆天子传》就是从这座古墓出土的。

      此外最为重要的就是《纪年》十三篇了,也就是这本书脚注屡屡引用到的《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记载了夏代以来,一直到西周覆亡之后的春秋战国时代,截止于三家分晋之后一直到魏国安厘王主政二十年的历史。

      应该算是魏国国史馆的档案文件了。

      这本《竹书纪年》在写到上古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和《尚书》等经传的传统说法大大不同。

      比如帝舜为了取得帝位,将自己的老板帝尧囚禁在平阳。

      不惟如此,帝舜还千方百计的阻拦帝尧的儿子丹朱求见自己的父亲。

      最后更派大臣后稷将丹朱放逐到了丹水。126

      又比如,夏王朝建立的时候,大禹本来要禅让天子之位给大臣伯益,结果给大禹的儿子夏启干掉了。127

      总之,要是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上古之禅让制度和后世王权时代皇权时代之政权更替没有两样,也是一片血泊。

      经传上对禅让制度美化的太过分了,不是不可以理解。毕竟最早的历史就是用来向当权者献媚的。

      可是竹书纪年就是真相吗,不见得。

      我们知道,中国的东汉王朝时代,不惟真的文献往往被人塞了私货,就是没有文献,也要伪造出一批来,干嘛呢,为当下的政治服务。

      整个东汉王朝,是啥稀奇古怪的伪书都有。

      到了魏晋时代,这是一个薄周孔非汤武的时代,上承的东汉王朝。

      此时又是魏晋时代距离上古时代已经两三千年了,魏晋之文人对上古政治制度的一知半解,不免以今类古,断为己意。

      他们眼见曹氏代汉,司马代魏之残酷之无情,自以为上古君主之大位之争斗,也必然也充满了血腥气。

      于是呢,对于这些零散的竹简的整理,指导思想本身就出了问题。

      整理过程中,如果整理人有了私心,大塞私货的可能性就暴增了。

      反正竹简都散乱了,做起手脚来是最方便不过的了。

      当然,我在这里的揣测比较恶意了。

      就我个人的判断,应该是经传写的比较靠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上古神权时代之君主大位,领有的仅仅是共主的美名。

      最要紧的反而是照顾本族的一亩三分地。

      帝尧帝舜这两个黄帝王朝的君主,所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困境。

      说实在,他们愿意在领导位置上多呆一天,那都不能仅仅以奉献精神来褒扬他们了。

      他们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了。

      是基于一种伟大的献身精神。

      看看后来大禹的父亲治水失败,不甘心接受诛杀的命运,便知道黄帝王朝之君主大位,实在是再凶险不过了。

      而到了后世王权时代和神权时代,中国政治制度已经成熟到了化国为家的地步。是以对于捍卫君主之位,往往不惜流血千里,残民以逞。

      用后世之情境套在上古时代的禅让制度上,则其荒谬不言可知,不辨自明了。

      禅让制度虽然是临时的政治制度,但是帝尧禅让给帝舜之后,帝舜紧跟着禅让给大禹。

      临时来临时去的,一不小心就成了正式制度了。

      这种情况今天还有,比如某地为了应付卫生检查,临时设了个卫生办。刚送走一个检查团,又通知下一个检查团要来。

      这个卫生办很可能至此以后就不临时了。

      于是,禅让制度在中国历史扎下根,以至于后世谈起政权更替,哪怕是再荒诞再血腥的篡夺,都要把过程打扮的像禅让一样。

      当然,真心实意的搞禅让,也不是没有。

      后世王权时代的战国时代就有一例,发生在燕国,其结果令人啼笑皆非。

      也正是这件事之后,大家开始把上古时代禅让制度这个话题当成一个神话、一个传说。

      从来谈得说得,确是摸不得也,做不得也。

      整个事情是这样的——

      战国最出名的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做苏代,也是一个超级大忽悠。

      苏代的忽悠对象是燕国国君姬哙。

      苏代告诉姬哙,齐国之所以不能称霸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齐国的君主不相信的自己臣子,刚愎自用。

      姬哙一听不错,恩,要信任自己的大臣才行,于是就把燕国的国政完全都交给了他喜爱的大臣子之处理。

      这位子之呢,就是苏代的深交。当然,朋友归朋友,苏代的这番忽悠,老实不客气的从子之那边拿到公关费(百金)。

      这还没完,为了将忽悠进行到底,子之又让另外一个人去讲上古禅让的大道理。

      这套说辞是这样的:

      尧把国政交给舜,天下大治。

      舜把国政交给禹,天下大治。

      不如大王现在让子之当相(相当于今天的总理)吧。千载之下,大家都赞扬帝尧的贤德,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真心的想把自己的国家都让给许由。

      许由当然不会接受啦,这叫做有让天下之名而实际上天下却从没有在帝尧手上失去过啊。现在大王要是把国家禅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而大王却能坐享帝尧让国的贤德之名。

      天下居然这等美事,姬哙欣然采纳。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来忽悠姬哙了,估计也是子之派遣,继续深化“禅让制度文化先进性”的意义,姬哙当然用心学习了。

      这一位又是怎么忽悠的呢——

      可是,禹禅让给自己的大臣伯益,是虚情假意的,他啊,表面上把王朝禅让给了伯益,可是私底下却为自己的儿子启培养势力,让启得以坐大,并最终夺去伯益君主之位。

      太虚伪了。

      所以呢,大王啊,你啊,要想燕国大治,就要真心实意的把君主之位禅让给子之。

        姬哙一听,猛拍大腿,对啊对啊。当下将君位“禅让”给了子之。

        战国那都是什么年代,七国争雄的王权时代,那还能行禅让。

        结果是燕国立马大乱。而它的强邻齐国自然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大举进攻,差点就把燕国给灭了。

        还好姬哙的儿子姬平争气,后来不但赶走了侵略者,还大举反攻,差点灭掉齐国。128

      总之,时代不同了,再美好的政治体制,也会变成大忽悠。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言,上古的禅让是不好的制度,虚伪的制度。

      帝尧好不容易打败了六大部族,随着时间的久远,只剩下《淮南子》上的一行字了。

      从这一行字中,后人往往看到帝尧屡战屡胜,打出了黄帝王朝的声威,想到往往不是帝尧的征战之苦。

      而是觉得帝尧取得胜利太理所当然了,太轻松了。简直不值得一提。

      因此后人往往会忽略他在武功上的成就。

      即便谈到这个话题,也往往断然认定帝尧是有道明君,仁德的很。

      有了“仁”这面旗帜,自然是无敌于天下了。

      Why?

      按照儒学大师们的历史观,他们总是用轻松的口吻告诉我们,以有道伐无道,从来手到擒来。拥有了“王道”,就能无所不能。

      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理论是在西周灭商之后流行起来的。

      当时,西周作为胜利者,要让天下人心服口服。所以在西周人官方文宣中,说起灭商战役灭的那么轻巧,完全是因为周文王周武王两代人有“德”的缘故。129

      《六韬》是这样记载的——

      在灭商大战之前,周武王姬发就找太公望商议,讨论怎么样彻底推翻商王朝,他问道:

      我不想发动战争之后,才知道胜算几何。不想经过占卜之后,才知道吉凶,不想任命一个人之后才知道他不是合适的人选,请问有什么办法?

      太公望拍胸脯保证,他着急啊,再不打战,他这块老骨头都快入土了。他说:

      “有,办法有的是。

      大王你得到天下人的拥护以图谋无道昏君,自然是战争还没有打响,胜利女神就向你招手了。

      就个人品德而言,大王贤德,推行善政,远胜于腐朽的商王朝,自然不需要通过占卜便可知道此行灭商之役的结果是大吉大利。

      他们感觉到为患为害的因素,正是对我们大大有利的因素,因为商王朝治下的百姓,虽然不是我们周人,我们却可以赢得商王朝的民心而驱使商人。130

      这一套“有道明君速胜论”,我们姑且称之为“仁者无敌定律”

      到了春秋时代,“仁者无敌定律”大大的发酵了,特别是孟子在他书上大肆宣扬,而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更替胜利者的统一文宣,孟子是这么吹牛皮的——

      统治老百姓靠封锁国界是没用的。

      巩固国防的基础不可能建立在山川险阻之上。

      扬威天下不是靠先进的军事科技就可以做到的。

      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 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 亲戚也会叛离;

      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

      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因此,有道明君不战则已,战则必胜。”131

      儒家的这套史观,不妨称之为正义史观。其实和今天好莱坞主旋律电影所宣扬的那一套——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儒家宣扬的这一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么?

      应该说,不是。

      基本上现在各国的教科书上,谈论起各自历史上的战争,肯定都隐含如下逻辑——

      正义势力代表历史潮流、发展趋势,代表民意,必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而邪恶势力逆流而行,违背民意,最终肯定会被正义势力彻彻底底的打败。

      简而言之,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更简而言之,则是“仁者无敌”。

      正义势力这边,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利益。而邪恶势力那边,代表的少数人的利益。

      之所以正义会战胜邪恶,就是多数人打倒了少数人。

      官方的正常都宣扬“仁者无敌”。

      可是老百姓未必买账,中国历代的话本小说、各种各种演义,则用另一种语言告诉我们,中国从来就是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

      我们知道,有一种牌局游戏,每一轮牌局到了最后,只有一个人能赢,而所有人在这副牌局中赢到的点数都归那个唯一的赢家。

      这个游戏的规则就是所谓的“赢家通吃”

      把这个术语用到政治学上,指的就是政治斗争的胜利者,不惟独占政治权力,控制一切社会资源,还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上。

      应该说,这两种史观,都很流行。

      帝尧之胜利,到底属于仁者无敌,还是赢家通吃,今天已不可晓。

      无论从哪一种逻辑出发,他都在中国历史属于笑到最后的胜利者了。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人对胜利者的讴歌,尽管这讴歌声中,我们很难分清楚到底是人民对统治者的由衷赞美,还是统治者对自己涂脂抹粉,而否两者兼而有之。

      中国古代历史,乃至于近现代,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总是如此的“和谐”,“和谐”的有时候让我们这些做历史研究的无语。

      现在,大旱过去了,干戈止息了,天下太平了。

      帝尧终于得以腾出手来推行他的清明政治了。

      他着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公平的法律(刑法)。132

      大致而言,人类早期社会,一个人做了坏事,被抓到了,就成了坏蛋,处理都是比较简单的。

      族长召集所有族众,开个会议,商量一下,就决定该怎么惩处坏蛋。

      不同部落对同一罪行的惩处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同样的强奸女人,这个部落可能是把坏蛋从部落流放了。那个部落可能命令坏蛋要对怀孕的女人负责。当然,下令大家一人一块石头砸死的也有。

      这些不同的不成文法,在孤立的部落可以千百年传承下去。

      然而当他和别人部落融合的时候,并合并为一个大的部落时候,肯定不可能各搞一套,当然要有所折中,以便双方都是接受。

      而当有人要把一盘散沙的各部落整合起来,那么制定刑法,就成了第一要务了。

      东夷集团首领蚩尤,为了挑战挑战黄帝王朝开国君主黄帝,整合东夷、九黎,发明了刑法。

      这一伟大的发明,随着蚩尤失败,而一度沉寂,无法提起了。

      现在,帝尧再次整合了黄帝王朝各族,声威达到巅峰。在这种情况下,最难处理的,便是各族之间的冲突。

      而各族之所以冲突,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在处理坏蛋的时候各搞一套。

      比如有人做了杀了人,从甲部落跑到乙部落,在那里生儿育女了。

      甲部落发现了,前来乙部落,说杀人偿命,把人交出来,杀了。

      乙部落说,不行,杀人罪在我们这里的规矩,是砍手。他已经是我们部落的人了,要按我们部落的规矩办。

      两个部落一争执起来,难免发展到两族械斗。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对黄帝王朝的稳定是个很大的威胁。

      因此帝尧决定再次制定刑法,他的这个想法可能是因为拜访苗蛮集团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首领善卷,而萌生出来的。

      善卷就是前面提到的,既是帝尧的老师,也是帝舜曾经想禅让的人选。

      这个人的生平事迹不清楚了,只知道他大约活动在今天湖南常德一带133。

      苗蛮集团是由打不过黄帝又不愿意屈服的蚩尤遗族组成,自然保留了蚩尤时代的种种政治典章制度。134

      帝尧在请教善卷治国之道的时候,了解到蚩尤创制的刑法是很自然的。对他的触动也应该是很大。

      当然帝尧最初制定刑法也未必是单纯为了使各族和睦,而是用在战争上。

      关于刑法的起源,二十四史中的《辽史·刑法志》有个说法颇为有趣——

      刑法的起源,是起之于战争。135

      为什么这么说呢?

      组织一支军队,要让军队保持战斗力,单纯依靠军官的威严、魅力是不现实的。还需要一个东西——军纪。

      有了军纪,才能号令严明、指挥如意。

      帝尧时代黄帝王朝的国防军能征善战不稀奇,但是战无不胜,那肯定就是一支军纪严明的铁军了。

      以前黄帝王朝的各族一致对外,人民矛盾自然少了。

      现在硝烟散去,和平来临了,人民矛盾就成了主要矛盾了。

      于是,帝尧就开始探索就军事活动中产生的军法转换为统治人民之刑法的可能性。

      具体的效果如何呢?《荀子》是这么记载的——

      上古时代帝尧之治理天下期间,仅仅诛杀了一个人,用刑法惩处了两个人,天下便得到大治。136

      治理那么大一个国家,这样就能搞定?

      当然不可能。

      儒家也是吹牛不上税。

      这是中国历史上,儒家被诟病的一个原因。

      后儒对前贤这种美化,有时候都成了惯性发作,举个例子——

      东汉王朝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有一次处理一位叫做贲光的臣子上的书,内中有一句话:

      “当年西汉文帝住在明光宫,全国只判过三个人的刑。”

      这人的用意当然是好的:西汉文帝是个好皇帝,好榜样,皇帝啊,你应该学习他的做法,仁德为怀。

      问题是刘秀布衣而得天下,自己是汉室宗亲,喜欢读书,对前朝历史很熟悉,当即答复:

      前朝西汉文帝不住在明光宫,当时全国判刑的也不是三个人。137

      当然了,像光武帝这么和城下较真的很少。别的皇帝的处理方式对于臣下这样的胡说顶多也就是“欣然笑纳”。

      但是也应该指出,贲光太笨了,要举例子,举的远一点嘛,上古时代的尧舜禹时代,你爱咋编都没事。

      宋代苏轼就干过这么一出——

      苏轼是宋代大牛人,今天大家都知道。

      当然了,多数中国人观念是死后牛不算牛,生前牛才算牛。

      在苏轼那个时代,要想成为大牛,就得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之位。

      苏轼去参加了,主考官是宋代另外一位大牛——欧阳修。

      这次科举考试,苏轼上交的考卷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大才子大笔一挥,中举了。

      这当然是欧阳修慧眼识珠了,可是欧阳修编撰过《新五代史》,对史学研究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对苏轼的考卷上引证的一个例子,怎么也想不起出处。

      苏轼是这么写的——

      当帝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他任命的大法官打算诛杀一个罪犯。一次又一次固执请求帝尧批准死刑。而帝尧则一次又一次批复:减轻这个人的刑吧。

      于是,天下人在畏惧大法官皋陶执法如山的同时,也忍不住赞美最高统治者帝尧的仁慈宽大。138

      欧阳修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个典故出自那本书上,再则根据经传记载,皋陶可是帝舜的臣子,帝尧时代估计还没出生呢。

      于是把苏轼叫过来,不耻下问。

      这本就是瞎编的,苏轼绕了好几个圈子,绕过去,只好老实回答:

      想当然尔。

      中国儒家的这种想当然尔的作风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大大爆发,孔子孟子荀子吹捧起尧舜禹,那都是一套一套像顺口溜一样的,很是误导后人。

      是以我们大可不必把《荀子》的那句话当真。

      但是多少也反映了,帝尧之时,黄帝王朝的刑法应该是比较粗略,可能大致也是杀人之类的重罪那么几款,粗略到实际上受到刑法制裁的人并不多。

      此外,还要强调一点,刑法和法律是两回事。黄帝王朝到帝尧时代,其实还处于有刑无法的阶段。

      对于中国法律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西汉的一个法学家郑昌总结的比较好——

      上古时代贤明的圣人们,之所以立下法律,确定刑法,乃是为了在王朝陷入衰乱世之困境的一个补救措施。

      人类啊,只要有血气,一定会有彼此起争竞的心。

      在原始时代,先民们通过群居协作来战胜自然,在遥远三皇时代并没有什么法律。进入黄帝王朝,有了君主官长,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统治者着手拟定了刑罚。139

      黄帝王朝之法律真正成型,还有待于帝舜任命的大法官皋陶。(这个后文再讲)

      盘点帝尧最伟大的贡献,比拟定刑法意义更重大的,可能也就是“教化”。

      教,比较好理解。即指教,教导,教育等。

      化,复杂一些。不单纯是感化、开化。

      首先,化有变化之意。转移人心风俗;

      其次,化有渐变之意。潜移默化。

      第三,化有及时之意。有针对性、及时施教,春风化雨。

      以上的化的三种定义,其实都是从褒义的角度去谈的,如果换个难听的角度去看,又是什么呢?两个字——洗脑。

      要是按照今天人的角度来看,教育一个人已经很困难了,再要给一个彻底的洗脑,就难上加难了。

      当然,上古时代和今天是很不一样的。

      今天资讯异常发达了,政府要给公民洗脑就难了,所以教化这个词的用途往往是用在对一个被囚禁的罪犯进行洗脑教育。

      毕竟一个人被囚禁了,自然接触不了外部信息了,洗脑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大大提高了。

      黄帝王朝历任君主,说起来对各种文物制度,还不是留心。对于抗拒黄帝王朝的各族,采取的措施就是武力征服。

      可是武力征服向来是不得人心。

      要让各族形成对黄帝王朝的向心力,那么统治者第一要务,当然是对全民进行洗脑教育,使得各族增加对黄帝王朝之国族认同。

      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进行爱国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

      帝尧呢,便是第一个有意识去这样做的君主。

      在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统治者已经莫不将“教化”当成长期之国策。

      关于教化的效用,《礼记》说的很好——

      所以啊,礼作为给人民系统洗脑(教化)的一种手段,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教化)可以将那些和官方意识形态对着干的异端思想扼杀在摇篮中。

      不用费多大劲就能让老百姓渐渐的明白什么是对国家有利的,什么是对国家有坏的。140

      后世之“教化”是立体的多方位的,综合了各种有形无形的手段,既有君主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

      总之,是个很系统的洗脑工程。

      西汉的贾谊是这样总结的——

      如果统治者不致力于推广官方意识形态,那么各种异端思想就会都跑出来迷惑老百姓。

      到那个时候,统治者即便动用残酷的刑罚,也无法吓阻老百姓了。

      这是因为啊,统治者辛辛苦苦设定的第一道堤防被冲垮了。

      上古时代,贤明的君主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他们坐上宝座治理天下,没有一个不以推广官方意识形态为第一要务。

      他们为此拟定的具体措施就是在京城设立了国立大学,在郡县一级设立普通学校。141

      注意贾谊的最后一句话,很重要。

      因为设立学校以教化万民这个点子,就是帝尧想出来的。

      124一说咸宁五年(279)或太康元年﹐

      125汲郡收书不谨,多毁落残缺。虽其言不典,皆是古书,颇可观览。谨以二尺黄纸写上,请事平,以本简书及所新写,并付秘书缮写,藏之中经,副在三阁。谨序。——晋 荀勗 《上<穆天子传>序》

      126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竹书纪年》

      127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厘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

      ——《晋书·卷五十一束皙传》

      128苏代为齐使於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於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於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於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於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於子之。——《史记·燕召公世家》

      这个小故事中,提到大禹禅让给伯益的故事,真实情形如何,后文再为读者诸君细细说来。

      129从历史上看,商王朝垮台确实垮的很快,但如果仅仅从军事角度上去考察,主要原因还在于商王朝当时正用兵于东夷,国都空虚,被西周很顺利的偷袭了。

      130 “武王将伐纣,召太公望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为之有道乎? ’

      太公对曰:‘有道。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则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虽非吾民,可得而使也。’”——《说苑·指武》

      1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孟子》

      132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衍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

      133 今日湖南常德有善卷垸、善卷钓台、善卷坛,善卷居于此地的传说。

      明清以来历次纂修的常德府志、县志中都有记载。

      常德德山之得名与善卷有着直接的关系。德山,隋代以前本叫枉山,又名枉人山,

      134 直到今天,南方苗族尚且保留了很多蚩尤与黄帝争霸失败的传说。

      蚩尤虽然失败,苗族人却对他尊奉至今,认同他是本族之先祖。

      135刑也者,始于兵而终于礼者也。——《辽史·刑法志》

      136古者帝尧之治天下也,盖杀一人刑二人而天下治。 ——《荀子·议兵》

      137光武皇帝之时,郎中汝南贲光上书,言孝文皇帝时居明光宫,天下断狱三人。颂美文帝,陈其效实。光武皇帝曰:“孝文时不居明光宫,断狱不三人。” ——[东汉]王充《论衡·艺增》:

      138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139圣王立法明刑者,救衰乱之起也。夫有血气,必有争心;群居胜物之始,三皇无为之代,既有君长焉,则有刑罚”。——西汉郑昌《上疏文》

      140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礼记·经解》

      141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贾谊《全汉文》

      ---------------

    • 家园 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12)

      帝尧没能搞定许由,于是就把目光转移黄帝王朝的另一个大族长子州支父。

      子州支父倒没有一口拒绝。

      子州支父说道:“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幽忧之病)118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空闲时间来治天下。”

      庄子记载这一段故事的,还很发了一通感慨,认为子州支父太牛逼了,太人性了,太懂的养生了——

      统治天下是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了,却不能因此而妨碍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其他的一般事物呢?

      只有忘却天下而无所作为的人,方才可以把统治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119

      庄子自己可能是热衷养生的人,所以推己及人,严重的“同情”起了子州支父。

      不过要是照我个人看法,子州支父之所以拒绝的这么艺术,这么后现代。

      完全是顾忌到帝尧是天下共主,是老大中老大,不小心惹毛了帝尧,自己没好果子不说,还要连累族人。

      为了全身保命,远离政治职场,向来中国古代官僚都是以托病为借口。直到今日之中国,还有很多政坛都是这么干的。

      因此,在这里,我郑重的声明一下,“托病”的专利权完全归属于子州支父。

      回顾黄帝王朝自立国以来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任君主之任期制为终身制。

      到了帝尧时代,大旱之后,继之而来的大洪水,再加以年年征战。国事艰难,是以帝尧首开禅让之新制度,希望得以息肩弛担,尽早退离苦海。

      应该说,这本是一个临时的不能再临时的制度。

      然而帝尧时代的大洪水所带来危害,远远超过了帝颛顼时代,洪水泛滥之时间跨度,历经帝尧、帝舜、帝禹三任。

      帝尧时代之中国所有政治家,最痛苦莫过于帝尧。

      同样的,帝舜时代之中国所有的政治家,最痛苦的莫过于帝舜。

      从帝尧手上接掌过黄帝王朝的帝舜,到了其统治末期,也扛不住了。因为除了大洪水之外,还要和三苗之国天天打战。

      因此帝舜也学起了帝尧,提前寻找起接班人。

      和帝尧一样,帝舜也不是一下子就很顺利的找到接班人,他找到了几个人选。

      一个是子州支伯,120一个是善卷,一个是百户之农。

      庄子是这么记载的——

      舜让天下给子州支伯,子州支伯说:“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幽忧之病),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多余时间来治理天下。”

      看来这个子州支伯如果不是子州支父的后人,也是一个家族,不然怎么可能得同样的疾病,一定是遗传啊。

      关于这次不成功的禅让,庄子照例是发了一通感慨——

      由此可见,天下应当是最为贵重的东西了,可是却不能用它来替换生命,这就是怀道的人对待天下跟世俗大不一样的原因。

      于是,帝舜就打起了善卷的主意。

      善卷是帝尧时代的一个能人,可能长于谋略,据《吕氏春秋》的说法,帝尧很是看重他的意见,并不把当成自己的臣子,而是以老师礼遇之——

      尧不用帝王的身份去会见善绻,面朝北恭敬地向他请教。尧是天子,善绻是平民,尧为什么这样过分地礼遇他呢?因为善绻是得道的人。对得道的人,不可傲视。尧衡量自己的德行智谋不如善绻,所以面向北恭敬地向他请教。这就叫做无比公正。不是无比公正,谁又能礼遇贤者呢???121

      善卷作为帝尧“帝王师”,帝舜对于善卷的名声自然是有所知的,因此他把禅让的主意打到善卷的头上并不稀奇。

      善卷又是怎么对待帝舜的禅让的呢?

      善卷不能接受。当即发表了一通政治宣言,说道:

      “我处在宇宙之中,冬天披柔软的皮毛,夏天穿细细的葛布;

      春天耕地下种,形躯能够承受这样的劳作;秋天收割贮藏,自身完全能够满足给养;

      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

      我又哪里用得着去统治天下呢!帝舜啊,你真可悲啊,你不了解我!”

      于是善卷离开了家而隐入深山,再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住处。122

      帝舜碰了两次壁,是不是绝望。

      没有。

      帝舜坚信,帝尧能找到他这样的大傻瓜接班,他肯定能找到一个更傻的。

      于是一位生活在石户(今地不详)的农夫,又进入了帝舜的视野。

      石户农夫一听帝舜的恳求,说道:“帝舜啊,作为一个君主,需要尽心尽力了,真是个勤苦劳累的人!”

      他似乎对帝舜的政治观点很不认同,所以话中带刺,为了避免帝舜再来纠缠,于是和自己的老婆一商量,两个人背的背、扛的扛,带着子女逃到海上的荒岛,终身不再返回。123

      总之,这些人是避帝舜如避虎,一个比一个像兔子跑的快。

      没有金刚钻,谁敢揽瓷器活。

      之后,帝舜咬咬牙,狠狠心,把天下共主之位交给了帝禹,可是说是万般无奈,因为帝舜再怎么度量恢弘,可是选中的这位帝禹,帝禹的老爸鲧可说是因他而死的。

      那么禅让制度,到了大禹时代,为什么又变得行不通了呢?

      没别的。

      帝禹可是牛人中牛人,不但把大洪水都治理好了,还把一切挑战黄帝王朝的敌对势力都一锅端了。

      到了帝禹的统治末期,黄帝王朝太平的不像话,管理起来,轻松的很。在这种情况下,帝禹当然不甘心禅让了。

      一口气谈了那么多不成功的禅让,之后,大家还要听我大讲特讲两次成功的禅让。

      那么如何理解禅让制度呢?

      由于尧舜禹时代被视为中国人最美好的童年,因此呢?中国人历来对于禅让制度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当然。

      与至于今天,21世纪的我们,还被各种不客观的想象所包围,比如上古多么民主,禅让多么迷人,尧舜禹的各种美德。

      这是很不应该。

      其实禅让制度乃是一种政治制度。

      设计出来的,其首要任务乃在于权力之分配与平衡。

      谈不上所谓的仁与不仁。

      现在专家学者谈论起禅让制度,往往断言禅让制度乃是儒家知识分子为了宣扬其“仁者无敌”的史观而伪造出来。

      孔孟虽然有其儒家史观,不必否认。

      然春秋战国游学之士,得以纵横天下,必不做无根之谈。

      他们可比今天的所谓学者,更加百倍在乎自己的名声。

      因为他们游说的乃是君主,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典章制度皆以完备,列国都有各自的国立图书馆档案。像鲁国这样的国家,甚至保留了四代(虞、夏、商、周)之文献。

      因此,诸子谈及上古之事,态度往往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比如孟子谈到三代礼仪,就承认自己知道的不多。

      他对于《尚书》关于武王伐商的记载就很不满意,说“以至仁伐至不仁”,怎么可能“血流漂杵”,“尽信书不如无书”。

      但他只是质疑,并没有改写尚书的嫌疑。

      因为降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有各自的国立图书馆档案,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质疑可以,但是抹杀文献这种事情,还真没人做出来。

      因为那等于是在砸自己的饭碗。

      孟子可以说尚书是乱写的,但不能说尚书上没有这回事。

      中国造伪书的时代,并不起之于战国,零星个别行为也许有之,但是那时候未经秦始皇焚书,文献俱在,

      胡说是什么前途,反而会被君主鄙视。

      现在考古发现,很多疑古派史学家所认为的伪书,其实一点也不伪。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尉僚子》一书出土之前,明清时代以来,一直被各大学者定义为伪书。

      总之,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们没有作伪的动机,也没有作伪的空间,间有庄子韩非的寓言之谈。

      但是大家还是能分清他们在乎的是讲理,而不是史实。

      118 关于这个幽忧之病,现代有专家断言是忧郁症,只是不知道是怎么考证出来,反正我个人是好奇,很好奇哈。

      119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120 关于子州支父和子州支伯的关系,历代有认为是一人,也有认为是二人的。

      我个人认为当是两个人,因为庄子没有必要搞这个花头。

      121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吕氏春秋·慎大篇》

      122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庄子·让王》

      123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反也。——《庄子·让王》

    • 家园 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11)

      春秋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是,再怎么崩,再怎么坏,很多的政治制度还是沿袭上古时代的传统。

      或者说,任何新时代再新,也只能在旧时代的基础上奠基。

      正所谓“周因于殷礼”,“殷因于夏礼”,春秋时代的巡守制度,其实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更是对夏商周巡守制度的直接承继延续。

      虽然此时的巡守制度,多数已经一脚踢开周天子,由霸主主导之。但是,巡守制度中的“会”与“朝”的内涵并未改变,而且重要性还大大的上升。

      每一次霸主的兴衰、每一个诸侯国的存亡,都凛凛牵系于这些国际多边、双边会谈之中。

      这里,不妨以春秋时代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楚国发起的申地(今河南省南阳市北)会盟考察之。

      是年夏季,蔡、陈、郑、许、徐、滕、顿、胡、沈、小邾等各国元首以及宋国的太子子佐和淮夷部落的首领等前往楚国的申地(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出席多边会议。

      鲁、卫、曹、邾四国都没有参加。

      曹国和邾国均以国内不安定推辞。

      鲁昭公以当时正有祭祀活动推辞。

      卫襄公以患病推辞。郑简公先期到达申地。

        六月十六日,楚灵王在申地与各国代表团会晤。伍举(春秋名将伍子胥之父)在会晤开始前对楚灵王说:

        “卑职听说,列国没有固定的归服对象,只归服于礼。

        如今元首刚得到列国归服,对礼要谨慎啊!称霸国际的事业是否能成功,全在这次会晤了。

        考察前代,夏启有钧台的盛大宴会(钧台之享28),

        商汤有景毫的伐桀宣言(景亳之命29),

        周武王有孟津的讨纣盟誓(孟津之誓30),

        周成王有岐阳的军事检阅(岐阳之搜31),

        周康王有酆宫的万国朝觐(酆宫之朝32),

        周穆王有涂山的多边会议(涂山之会33),

        齐桓公有召陵的武力炫耀(召陵之师34),

        晋文公有践土的国际公约(践土之盟35)。

        元首打算从这些国际称霸惯例中选择哪一种?

        宋国的向戌和郑国的子产都在这里,他们全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优秀人物,您也可以向他们咨询。”

        楚灵王说:“我采用齐桓公的成例。”

        楚灵王派人向向戌和子产请教有关举行国际会晤的礼仪,向戌说:

        “小国学习礼仪,大国使用礼仪,岂敢不把我所知道的全奉献出来?”

        即向楚灵王呈献了公侯爵级国家元首与他国元首会见时的六种礼仪。

        子产说:“小国供奉职守,岂敢不克尽职守?”

        即向楚灵王呈献了伯、子、男爵级国家元首会见公侯爵级国家元首的六种礼仪。

        君子认为,向戌善于保持本国的传统礼仪,子产善于辅佐小国(宋以公爵级立国,郑以伯爵级立国)。

        当楚灵王使用新学会的国际礼仪同各国元首会见时,特意让伍举侍从在他身后,以随时纠正失误。

        但直到会见仪式结束,伍举没有任何规正。楚灵王问他缘故何在,他回答说:

        “国际交往礼仪中,我从未见到过的就是这六种,又怎么能有所纠正呢?”

        ……

        楚灵王在国际会议上表现骄纵。

        伍举说:“夏启、商汤、周武、周成、周康、周穆、齐桓、晋文这六王二公主持国际活动的成例,都是用以向列国显示礼仪的,也是列国所以会拥戴他们担任国际领袖的原因所在。

        夏桀召集仍地多边会晤,缗国背叛了他;

        商纣举办黎丘联合军事演习,东夷背叛了他;

        周幽发起嵩山国际会议,戎狄背叛了他,都是在列国面前表现出骄纵的缘故。

        现在元首太骄纵了,大概难以取得成功吧!”楚灵王不听他的劝谏。

        子产见到向戌说:“我不担心楚国了。楚国元首外示骄纵,内拒劝谏,过不了十年。”

        向戌说:“是啊,骄纵的人维持不到十年。他的罪恶还未广传远播,等罪恶远播后就要被抛弃了。美好的德行也是这样,德行远扬后就要兴盛了。”36

      从这次会议各国君臣在台前的表演,幕后的种种小动作不断,可以看出,这种会盟,虽然由强而有力的霸主主持,树立声威。

      然而,各个诸侯国也借此考察霸主实力之虚实,观望政治风向,以决定在维护本国最高利益的前提,是否继续对霸主保持有限度的“忠诚”。

      此次的申地会盟,楚灵王虽然遂了霸主的心愿,可是慕虚名而处实祸。

      以至于在不久远的未来,吴国攻打楚国,进占楚国之国都之时,中原列国却各个无视盟约之义务,幸灾乐祸的观望,无一伸出援手。

      巡守制度内涵的改变,在于秦王朝大一统之后,大力推行郡县制37,中国历史自此进入了皇权时代,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其特征则为帝制主义。

      上古分封制,很多事情上,老大要和小弟商量办,等于是联合控股公司。

      有了郡县制,老大就可以踢开所有的小弟,老大之下,所有人都是打工仔,没有资格和老大讨价还价了。

      也就是说,这个联合控股公司的所有股份也就归老大一人所有了。

      当然了,老大一人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忙,肯定是忙了一点,可是再也不用担心诸侯不来“朝”,更不用担心自己开“会”人不齐了。

      于是,作为君主对部落、方国以及诸侯封国巡察、征伐的政治军事活动,并成为控扼天下、巩固王权的重要举措的巡守制度。在皇权时代意义不大,纯属摆设。

      然而要取消巡守制度也不可得,因为还有很多人,特别是儒家知识分子要靠这个吃饭啊。

      怎么办呢?

      儒家知识分子根据“天子非展义不巡狩”的思想,对巡守制度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并制度化之、礼仪化之。

      同时与新发明的“封禅”之说相结合,居然成为后世一大显学。

      封禅之封,为“祭天”

      封禅之禅,为“祭地”

      合而为一,即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这个封禅制度,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之中——

      齐桓公既成霸业,在葵丘大会诸侯之后,好大喜功他就想要举行祭祀天地的封禅大典。

      辅佐他成就霸业的管仲却不支持,劝谏说:“古代封泰山祭天,禅梁父山祭地的有七十二家,而我所能记得的不过只有十二家。

      这就是古代的无怀氏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

      伏羲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

      神农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

      炎帝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

      黄帝封泰山祭天,禅亭亭祭地;

      颇项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

      帝喾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

      尧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

      舜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

      禹封泰山祭天,禅会稽山祭地;

      汤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

      周成王封泰山祭天,弹社首山祭地。

      他们都是承受天命然后才举行封禅大典的。”

      桓公说:“我北伐山戎,远过孤竹国;西伐大夏,涉渡流沙河,束战马,悬兵车,攀登卑耳山,南伐到了召陵,登熊耳山以望长江汉水。与各诸侯国兵车之会有三次,乘车之会有六次,做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各国诸侯没有敢违抗我的。这同古时夏商周三代承受天命,有什么不同呢?”

      管仲看到不能用道理说服桓公,因而只好举出事实来,说:“古时举行封禅大典的国家——

      盛在祭器里的是郁山上的黍和北里长的禾;

      铺在地上作为垫席的是江淮之间特产的三脊茅草。

      东海送来比目的鱼,

      西海送来比翼的鸟,然后,不召而自至的东西还有十五种之多。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凤凰麒麟不来,象征祥瑞的嘉谷不生,然而蓬篙蔡莠等杂草却很繁茂,鸱枭之类的凶禽恶鸟却不断来临,还想要举行封禅的大典,岂不是不应该么?”

      于是,齐桓公只好打消了封禅的念头。38

      实际上,管子的这些说法完全是在蒙不读书、没文化的老板。

      封禅这种事情,上到天子,下到平民,个个都得做,祭天拜土地嘛。有啥稀奇,无非是什么样的级别,搞什么样规格。

      齐桓公那时候已经是天下霸主,论起实力,比天下共主周天子只高不低。他要真的固执去封禅,诸侯估计也就是动动嘴皮子,也不能拿他怎么办。

      封禅就实际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君主觉得自己政绩不错,拿的出手,自动向天地神灵请功。

      他们在祭祀中,口中念念有词,无非是说——天老爷,你最大,我是你的好学生,是你最卖力的打工仔,今天请你给我打个分吧。

      所以,后世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要上泰山封禅。

      汉武帝要结束有汉以来70年边患,也要上泰山封禅。

      这个封禅,可以说,不论对国际舆论、对国内民众的影响力都很大。今日中国类似之活动,也就是2008年搞的奥运会。

      正因为封禅类似2008奥运,属于一个国家的成人礼,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古代人个个都想挤上这列幸运快车。

      以《史记》作者司马迁的老爸司马谈而论,当司马谈因故没能随从汉武帝封禅泰山,因而抱憾终生,直到临终前,还紧紧的握住儿子的手不放,泫然泪下,说道:

      “现在圣明的天子(汉武帝)继承千年以来光辉的文化传统,举行封禅泰山的国家大典,我却不能从行,是命运的安排啊。我命苦,我命薄啊。”39

      司马谈由于没能亲历封禅大典,其痛心疾首、无限悔恨之状,和今天那些2008年没能亲到北京观看奥运会的人没两样。

      对于封禅之功用,总结的最好的,算是汉人刘向,他说——

      中国之改朝换代,有了新的主人了。在英明君主的治理下,实现了太平盛世。有了这样的功绩,君主一定要登上泰山之巅祭天,来到泰山脚下(梁父)祭地。

      同时昭告天下,他之所以成为人王,乃是出自天命,是老天爷安排了他来人世间治理苍生。

      现在举行封禅大典的目的,是要把人间已经是太平盛世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天爷,回报和酬谢天地诸位神灵对人间新人王的帮助。40

      一谈起巡守、封禅,又浪费了大家很多时间。

      当然了,生命太长了,本来就是用来浪费的,不然大家那会来看我的书呢?

      之所以和大家扯了这么多,乃在于我计划写的这套书,分四部。

      《族天下》讲的是自黄帝立国一直到大禹治水这段时间的历史。

      《王天下》将的是夏启开“家天下”之传统,至商王朝灭亡这段时间的历史。

      《周天子》讲的是西周王朝兴起、中衰、至镐京陷落这段时间的历史。

      《霸春秋》讲的是东周继立,至三家分晋这段时间的历史。

      前前后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千头万绪,要说清楚,是很浩大的工程,特别是其中政治制度之创设、承继、沿袭、改良,分开了讲,大家更头晕,因此先在这里做个小总结,以后可以省事哈。

      现在,坐上时空穿梭机,再次回到黄帝王朝帝尧时代。

      帝尧与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六大部族之旷日持久的战争,今天从纸面上来看文献,也就短短的一行字。

      从这一行字里头,上古时代,一切中国人在大旱之年所承受战乱之苦被轻巧的抹平了。

      在这些战役中,黄帝王朝的唯一优势,也许就是最不缺少兵员,无数的饥民源源不断的补充到军队之中。

      然而,要使这支军队保持战无不胜战斗力,后勤供应肯定是重中之重。

      而为了保障后勤供应,帝尧只有一次次的向各大族低头,几乎将巡守制度发挥到了极限。

      因为在其时,中国国家刚刚建制,对于统筹天下财政,管理上并没有太多的经验。

      所谓的“贡赋”这种国家固定的财政收入,还有待黄帝王朝在进入大禹时代,大禹借治水之名,方能一举创设之。

      而帝尧此时只能仰赖各大族的支持。

      只是各大族本身也苦于大旱,要在从他们手上榨取出多余粮草,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大国小家之间的矛盾,靠帝尧个人的领袖魅力,他的个人品德,所推行之善政,所能取得的效果至为有限。

      于是帝尧只能看着整个政局往自己不希望的方向发展,他只能一次次打出“军事牌”,帝尧告诉所有人——

      他拥有黄帝王朝立国以来,战力最强悍的军队,由羿领导的强弓兵团。

      更以被歼灭的部族来,警告所有不予合作的部族。

      如果帝尧真的后世传说中具有高尚美德的仁君,他一定一次次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一次次挣扎道德和良心的边缘。

      作为黄帝王朝的最高领袖,作为天下之共主,不惟做不到爱民如子,而且还要一再的压榨自己的人民。

      是,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持自黄帝立国以来的黄帝王朝。

      帝尧每次在崩溃的边缘,一次次的告诉自己确实是情非得已,这并不是托辞,

      应该说,在人类文明史上,他并不是第一个面临这一两难决断的君主,也从来不会是最后一个。

      明末的崇祯帝便是其中一位,他在内忧外患中,下罪己诏的同时,一次次加征赋税,一次次的说: “再苦吾民一年”.又一次次的说“不忍再苦吾民。”。

      直到临死之前,他才放弃了最后的努力。41

      任何一个力图有为的君主,从来不会不把他的民众放于自己的心上,放于自己的良心之上。

      而一个君主,往往一身而兼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双重代表,即便现代社会之国家领导人,不论民选还是专制,也概莫能外。

      我们考察历史,不难发现,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往往一致,君主做出决策并不太难。

      而在板荡乱世,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却往往背道而驰,那么在这个时刻,越是力图有为,越是将民众放在心上的君主,其身心必然诚然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

      这,也是当我们翻阅明末历史,不由对最后一任君主崇祯升起无限之同情。崇祯自身才具再加上种种无法克服的客观因素,成了失败者。

      帝尧则是幸运的,虽然在最困难的时候,一次次做出无奈而痛苦的的抉择,然而他最终胜利。

      作为后人,当我们注视他身上胜利的光环之时,也要对他的内心所承受之宽广浩瀚无边界的痛苦有所体察,进而理解之。

      因为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人民利益,帝尧无论如何抉择,都实在是太难了。

      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他为什么甄选优秀的人才,要将天下共主之位让出去,而且是一次又一次,直到黄帝王朝的第七任君主帝舜挺身而出,他才如释重负。

      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我要谈的就是上古历史最让无数中国人感动的一页——禅让。

      把天下共主之位让给贤人,为什么叫做禅让。

      禅,前面说过了,是一种原始宗教礼仪,类似于今天向土地公拜拜。上古君主向土地公拜拜,就是向大家表明,我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禅让,听起来神神秘秘的,其实也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办理土地产权转让手续。

      帝尧第一个要禅让对象是许由。第二个是子州支父,都没有成功。第三个则是他未来女婿帝舜。

      帝舜的故事还很长,暂时不谈他,先说许由和子州支父。

      许由是何方神圣今天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应该是黄帝王朝之中一位比较牛逼的部族族长。42

      毕竟,国难当头,要挑出黄帝王朝这样的重担,肯定得是一位能文能武、大家都信服的、本身又拥有强大部族支持,才有可能。

      战国时代的庄子对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当然他是写寓言的高手,至于他的学风吗,是很靠不住的。

      司马迁就曾经痛批《庄子》——码了十几万字,都是寓言,很多章节,根本就是瞎掰,一点事实依据也没有。43

      所以呢?对于他书中提到的这段小故事,我们不可不关注,但也不能全信。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升起来了,而小小的烛火还不熄灭,它和日月的光亮比起来,不是很难吗!

      季雨及时地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溉,这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禾苗,不显得是徒劳吗?

      先生如果你立为天子,天下一定会安定。

      然而我还主持天子的政务,我自己觉得缺乏能力,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吧。”

      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安定了。

      而我还来代替你,难道我是为了出名吗?

      名是从属于实的,难道我还去求取从属的东西吗?

      巧妇鸟筑巢在深林中,不过只占一根树枝罢了;

      偃鼠到河里饮水,只不过喝满肚子罢了。

      你请回吧!算了吧!

      我的君主!我是不想对天下有所作为的!厨师虽然不下厨房,主持祭祀的人也不会逾越厨师的职位而代替厨师去烹调的。”44

      这段对话颇有意思,帝尧为了顺利的禅让,是猛给许由戴高帽。

      许由也很聪明,知道自己要是接受了黄帝王朝眼前的烂摊子,那等于脱下裤子坐在火炉上烤。真坐上去,罪可就大大有的受了。

      于是许由连声高呼,黄帝王朝万岁,万万岁。帝尧领导英明,一句顶一万句,万岁万万岁。现在天下都安定了,我许由何德何能,怎么能当天下共主,再说了,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啊。

      总之,许由是死活不答应帝尧的安排。

      由于上古文献一来记载简约,二来因各种原因失传,因此到春秋战国,后世的学者就不大了解帝尧当时的处境,面对的困局。

      因此各种奇谈怪论,往往有之。比如韩非子就想当然的认为——

      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住的是没经修整的茅草房,连栋木椽子都不曾刨光;

      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场;

      冬天披块小鹿皮,夏天穿着麻布衣。就是现在看门奴仆的生活,也不比这差。

      禹统治天下的时候,亲自拿着锹锄带领人们干活,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都磨没了,就是奴隶们的劳役也不比这苦。

      这样说来,古代把天子的位置让给别人,不过是逃避看门奴仆般的供养,摆脱奴隶样的繁重苦劳罢了;

      所以把天下传给别人也并不值得赞美。

      如今的县令,一旦死了,他的子孙世世代代总有高车大马,所以人们都很看重。

      因此,人们对于让位这件事,可以轻易地辞掉古代的天子,却难以舍弃今天的县官;原因即在其间实际利益的大小很不一样。45

      其实黄帝王朝再怎么差,帝尧作为天下共主,真要搞一套小别墅,让很多人来服侍他一个人,又有什么难的,谁能有脾气啊。

      其实人类之有历史,每一页书写的无一不是在人类如何追求权力。

      无论是那个文明,那个国家,那个社会,大人物都在追求属于他们大的权力,小人物追求都在属于他们小的权力。

      这是因为权力可以说是在任何领域内都可以兑现其价值的硬通货,有了权力,金钱、地位、名利、富贵,挥手可至。

      这也正是为什么权力魔力如此惊人,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缘故。

      至于韩非子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完全是因为他是破落户出身。

      虽然谈起权谋之术头头是道,其实自身根本没有当过官,尝过富贵的滋味,所以才会这么的想当然。

      只是韩非子的这个思路,似乎很对中国古代老百姓的胃口。

      中国古代是个农业社会,社会交流异常封闭,多数的老百姓对于统治者的奢华生活的想象,往往难以离开自身的经验。

      比如老百姓追求温饱,对于自己的生活满足感也就是一日三餐有一张大饼,那么对最高统治者生活的想象,可能也就是他们每餐都能吃上十张大饼了。

      老百姓的这种想象,如果附上了精英知识分子的宣传,所出来的结果有时候是令人极为惊奇——在上古时代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以贤德著称的君主,一个个毫无例外的成为穷光蛋,一个比一个更穷的穷光蛋。

      仿佛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道德。这里不妨看看《淮南子》一书是怎么说的——

      帝尧原先都没有百户人家的城郭;

      帝舜原先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但后来却拥有了天下;

      帝禹原先连十个人的势力都没有,汤原先也没有哪怕是七里大的封地,但后来还是称王于诸侯。

      周文王原先处在的岐周一带,土地方圆也不过百里,可是最终立为天子。46

      看起来,上古时代的列位施行德政的大佬们明显是穷鬼大集合啊。

      可是穷鬼们怎么一下子就暴发了,暴发的那么快,一下子就统一天下,统统成了天下共主呢?

      淮南子给出一个很大胆解释——“有王道也”。

      只要有了王道,一夜暴发不是梦,竟可以说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淮南子》这些话,是事实吗,不是。

      以帝尧而论,他的统治疆域并不弱于前代,而且在大旱之年,经过六场大规模的战役,势力范围还大大的拓展了。

      同样还是淮南子一书就说了——

      尧帝确立奉行孝慈仁爱,对待人民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他亲自西临沃民国,东至黑齿国,北到幽都,南达交趾。47

      这里提到的幽都和交趾,我们在帝颛顼时代已经讲过。

      西方之沃民国,根据山海经记载:

      西王母居住之山、壑山、海山。有个沃民国,沃民便居住在这里。

      生活在沃之野的民众,吃的是凤鸟产的蛋,喝的是天降的甘露。

      凡是他们心里想 要的美味,都能在凤鸟蛋和甘露中尝到。

      这里还有甘华树、甘柤树、白柳树, 视肉怪兽、三骓马、璇玉瑰石、瑶玉碧玉、白木树、琅玕树、白丹、青丹,多出产银、铁。\r

      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还有各种野兽, 群居相处,所以称作沃之野。48

      这个沃民国今在何处,已经不详了。但是根据《山海经》的这些描述,极有可能位于今天成都平原附近。

      而后世商代之贵族中,有一支“沃”姓,商人自称是帝喾的后裔,因此这个沃民,极有可能是帝喾时代之国都亳之居民。

      他们在帝尧时代,迁移至成都平原,在那里繁衍生息,从而形成的新的部族。这些伸展黄帝王朝边疆的移民,服庸帝尧的领导,也不是很大的意外。

      至于黑齿之国。记载首见于《山海经·海外东经》——

      黑齿国在它的北面,那里的人牙齿漆黑,吃着稻米又吃着蛇,还有一条红蛇和一条青蛇,正围在他身旁。

      另一种说法认为黑齿国……那里的人是黑脑袋,吃着稻米驱使着蛇,其中一条蛇是红色的。49

      这一说法,历来被认为神话,然而今天广东曲江县石峡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曲江石峡墓地的墓主可能正是黑齿之国国君黑齿及其家族墓地。

      他们之所以黑齿,并非天生。乃是嗜食产于亚热带的槟榔果所致。

      他们之所以黑首,乃是因为身处南方,承受更为炽烈之太阳光照晒所致。

      当然,这个黑齿之国,最初并不是一下子就跑到南方去了,而是在黄帝王朝的东边,大约在今天的江浙一带。

      关于这个黑齿之国,同样是在《山海经》中,还找到这样一条资料:

      有个国家叫黑齿国。帝俊的后代是黑齿,姓姜,那里的人吃黄米饭,能驯化驱使四种飞禽。50

      可见这个黑齿之国,姓姜,极有可能炎帝之后裔,他们拥有“使四鸟”之特权,又与信仰鸟图腾的少昊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帝尧治下之势力范围是如此广阔,其背后自然是一场场惨烈的血战。

      如果说帝尧的这一成绩,仅仅是单纯奉行“王道”,仅仅凭着“一百户”起家,就能开疆拓土,万国来朝,那无异是痴人说梦。

      至于淮南子说帝舜原先连立锥之地都没有,更是扯的没边了。

      因为帝舜在没有接受帝尧的禅让之前,可是一位黑白两道通吃的主。

      帝舜所拥有部族擅长农耕,其所耕作之地历山,是当时唯一大片不受大旱影响的良田。

      帝舜本人作为部族之首领,很会经商,大发特发国难财,这才由一位不起眼的部族族长,一跃而成黄帝王朝最耀眼的政治明星。

      帝尧的每一次军事行动,都要得到帝舜在经济财政上支援,才能进行。

      也就是说,帝舜是一位类似清末红顶商人似胡雪岩的牛人。

      这样的人,用富可敌国来形容还差不多。

      总之,淮南子为了宣扬所谓的“王道”,不顾事实,完全是一种建立在人民对圣明君主的美好愿望之上的胡说。

      事实上,即便是儒家信徒,口中虽然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可是当他们严肃的讨论国事之危机的时候,也会实事求是,一不小心,戳破“王道”之真相。

      在西汉武帝年间,汉武帝为了解除汉王朝北部匈奴之威胁,发动一次次的北伐。

      虽然汉武帝继承的文景之治后的殷实的汉王朝,但是随着战事一再扩大,再加他本人穷奢极欲,国家财政出现严重危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起用了法家知识分子桑弘羊,行均输、平准之法,为国家理财。

      然而由于官僚系统的腐败,理财变为敛财,天下生民为之困苦。

      随着一代强人汉武帝的去世,其子汉昭帝继承遗产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

      为了化解这一危机,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

      会上,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

      根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学者桓宽在事隔30年之后,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详尽地记述出来,写成《盐铁论》。

      在这次讨论中,一位儒家高级知识分子(文学)就说:

      大禹治水,平定天下九州,于是四方之诸侯各自以土地之所产出缴纳给中央王朝。这些贡赋足以充满大禹的宫殿仓库,任由人主一个人挥霍,满足人主最奢侈的欲望。51

      既然诸子们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愿望,合力编造出一大堆包括帝尧在内的中国上古历史最牛逼的穷鬼。

      那么穷鬼要禅让自己的天下,显然也要选择另一个至少不能比他富的穷鬼。

      于是,在后世之传说,黄帝王朝非常牛逼非常拉风的大族长许由,慢慢就变成了一位跑到山上居住的乡巴佬。

      这个传说传到魏晋时代,因为魏晋时代士人们最美妙最时髦的时尚就是跑到山上去当隐士,于是许由自然也成了一个跑到山上去居住的隐士。

      为了让这个传说可信度提高,还增加了一个可爱的配角,现在,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这则古老的传说,每个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传说——许由洗耳:

      许由字武仲。52

      黄帝王朝的君主帝尧听说他贤德的名声,要把天下共主之位禅让给他。

      许由拒绝接受,为了避免帝尧的“骚扰”,他跑到了嵩山附近的一条河流——颍水的背后,那里有一座箕山(位于今河南登封市南部)53。

      许由就在箕山山脚下隐居了下来。

      然而,帝尧并没有许由死心,而是继续纠缠。

      他再次找到许由,恳请他出任九州长(相当于今天国务院总理,也是古代人想象出来的官职,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一职。

      许由一听,立马感觉到自己受玷污,耳朵失去贞操,大喊一声“我靠”。当即一溜烟的跑到颍水边清洗自己受了玷污的耳朵。

      正巧,他的老朋友巢父牵着一头牛来河边饮水。

      巢父看到许由在清洗耳朵,好奇了。(因为魏晋时代的隐士是不洗澡为自豪的,更不用说洗耳朵了。)问道:许由,你好变态,你这是干嘛呢这是。

      许由停止了清洗耳朵,抬起头来,委屈的解释道——

      “君主帝尧要召唤我去当九州长,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说出来都丢人。嗨,帝尧的声音实在太讨厌,不得不过来清洗我的耳朵啊。”

      巢父一听,眼睛瞪的比牛还大,劈头盖脸的痛骂许由:

      “我靠,许由,你有病啊,你犯贱,你明明知道帝尧那个家伙就是个变态。你要是真想躲开他,还不简单啊,跑到高山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藏起来,谁他妈的能找到你啊。

      我看,许由你也是大变态,并知道人家纠缠你,你还不躲起来,明摆着就是热衷名誉,装什么纯洁啊。

      还洗耳,奶奶的,早知道你就不是处。啥不也说了,我这就把牛牵走,免得你洗过的河水玷污了我家的牛的嘴巴。”

      巢父恶狠狠的说完,牵着自己的牛,到河的上游引水去了。

      后来,许由去世就葬在这座山上,因此,箕山又叫做许由山。54

      • 家园 齐桓公倒未必是被蒙住了

        重点是朝中一把手管仲不同意,桓公总不能绕过他搞封禅,要谮越周天子的这件事情没有他的辅助是不好办的,如果仅仅是个礼仪官员提出反对意见这事还不见得黄。后来宋真宗搞跳大神时也贿赂了宰相王旦。

      • 家园 (11)之脚注

        28夏启灭了有扈氏后,下令各地诸侯、方伯前来钧台(在今河南禹县南)相会。

        启本来的个人威望就不小,加上各地诸侯、方伯感戴禹的功德,又看到有扈氏的悲惨下场,都一致拥护新建的夏王朝。大家根据各地所出的特产,备办了朝贡物品,到钧台来朝见。

        ??? 启为了显示天子的威仪和夏王朝的富有,一改禹生前节俭朴实的作风,特设“享礼”招待大家。

        所谓“享礼”就是在接受诸侯、方伯们的朝见和进献的礼物时举行祭祀,然后设酒食大宴君臣。

        这次盛会有三百位诸侯参加,启在每位诸侯席前摆了五个筐、五个高脚盆和五个大铜鼎,里面盛满了美味佳肴。宴席上使用的都是青铜酒甄、玉雕盏、角制觞,琢有龙纹的勺等贵重酒器。大典进行过程中,乐队还奏起《九辩》,诸侯和唱《九歌》,夏民随曲起舞,气氛十分热烈。

        29大约在公元前1766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在鸣条一役中摧毁了夏王朝的主力,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其主的地位。就这样,在夏王朝的废墟之上,一个新的强盛的统治王朝——商建立了起来。

        30约前1070年周文王称王九年之后病亡,继位的是太子姬发,也就是周武王,武王掌权之后,积极为进攻商朝作好准备。约前1068年,为了检验和证实自己的实力,同时考验追随周人的各诸侯国的忠诚程度,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史称“孟津观兵”。据说,参加阅兵的诸侯有800家之多,都认为“纣可伐矣”,可武王却说"未可",认为灭商条件尚未成熟,退师而归。武王的观兵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立即讨伐纣王,而是要验证自己的力量。在这里,周武王发表了历史上著名的“孟津之誓”。

        31指的是周成王在岐山南面主持的一次诸侯大会。当时周王朝统一天下未久,周成王此举,显然在于检阅各诸侯国的忠诚度。并警告那些“反周复商”的政治势力

        32周康王,姓名姬钊,中国西周第三代国王,谥号康王,周成王之子。

        成王和康王统治时期,天下安宁,四十馀年不用刑罚,后世称为成康之治。

        周康王主持的“酆宫之朝”,规模不详,会盟地址据考证在今陕西省户县东五里。

        33上古时代的涂山之会有两次。

        第一次由夏禹主持,涂山位于今天安徽蚌埠怀远县,传说禹建都阳翟(河南禹县)后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与涂山,史称涂山之会。前来参加这次大会的诸侯,据说大约有一万(“执玉帛者万国”)。

        第二次则是由周穆王主持,周穆王(又作周缪王),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代天子。他一生喜好游历,热衷巡守,武功赫赫,所以召开一次叫板大禹的“涂山之会”倒是很在情理之中。

        伍举这里提到涂山之会是周穆王主持的。

        34桓公三十年春(前656年),齐桓公带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伐蔡,蔡国臣民反叛。又讨伐楚国,楚成王起兵迎战,问:“为什么来到我国?”。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对我国先君太公说:‘你要讨伐诸侯,辅助周室。’给我们先君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的土地。楚国没有进贡包茅,使周王祭祀时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周昭王南征没有回来。是因为这些来责问。”楚王说:“没有进贡,实有此事,这是寡人的过错。昭王南征没有回来,你问汉水去吧。”齐军打到陉。夏,楚王派屈完带兵抵御,齐军退回召陵。屈完对桓公说:“你讲道理就算了。如果不,那么楚用方城山作为城墙,长江汉水作为护城河,跟你们拼了.”于是齐国和屈完盟誓退兵。

        这就是伍举口中的召陵之师,正是因为吃了这次大亏,楚国这个“蛮夷之邦”才依样画葫芦,学起了中原礼仪,大搞会盟。

        35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晋国大败楚国,之后,晋文公又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莒等国,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盟约规定中原列国应当:“皆奖王室,无相害也。”史称“践土之盟”。

        晋文公自此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

        36夏,诸侯如楚,鲁,卫,曹,邾,不会,曹邾辞以难,公辞以时祭,卫侯辞以疾,郑伯先待于申,六月丙午,楚子合诸侯于申,椒举言于楚子曰,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王曰,吾用齐桓,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左师曰,小国习之,大国用之,敢不荐闻,献公合诸侯之礼六,子产曰,小国共职,敢不荐守,献伯子男会公之礼六,君子谓合左师善守先代,子产善相小国,王使椒举侍于后以规过,卒事不规,王问其故,对曰,礼吾未见者有六焉,又何以规,宋大子佐后至,王田于武城,久而弗见,椒举请辞焉,王使往曰,属有宗祧之事于武城,寡君将堕币焉,敢谢后见,徐子吴出也,以为贰焉,故执诸申,楚子示诸侯侈,椒举曰,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皆所以示诸侯,汏也,诸侯所由弃命也,今君以汏,无乃不济乎,王弗听,子产见左师曰,吾不患楚矣,汏而愎谏,不过十年,左师曰,然,不十年侈,其恶不远,远恶而后弃,善亦如之,德远而后兴。——《左传·昭公四年》

        37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经过朝廷上的两次辩论,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帝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8 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兵车之会三,而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管子·封禅五十》

        39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40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

        41 户部疏请开采,帝言:‘览卿奏,自属公论。但念国用告诎,民生寡遂,不忍再苦吾民。——《崇祯长编》 (明清)无名氏

        42西西周初年,周武王访三皇五帝之后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后,四岳伯夷的裔孙姜文叔,把他封在许地(今河南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

        古今许多学者均认为黄帝王朝大禹时代之四岳中之伯夷,就是许由。文叔和许由一脉相承。春秋时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辗转迁徙,前506年迁于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到战国初,传至国君元公结时,被楚国灭掉(一说灭于魏),子孙为纪念故国,以国名为氏,又形成了一批许姓居民,是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上说:

        “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

        伯夷,就是前面发明挖井技术的那个伯益(也写作伯翳),是皋陶之子,关于他的故事,后面会写到。

        只是考察许由和伯夷的各项文献记载,生平事迹大大不同,明显就是两个人。

        但是不管怎么说,许由应该是黄帝王朝帝尧时代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43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皆空语无事实。——《史记》

        44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

        45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韩非子.五蠹》

        46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人之众,汤无七里之分,以王诸侯。文王处岐周之间也,地方不过百里,而立为天子者,有王道也。——《淮南子·氾论训》

        先秦诸子中与之相似的论调颇多,比如《庄子·盗跖》也说——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47 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西教沃民,东至黑齿。北抚幽都,南道交趾。——《淮南子·修务训》

        48西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民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甘柤 、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瑶碧、白木、 琅(l2ng)玕、白丹、青丹,多银、铁。鸾(凤)[鸟]自歌,凤鸟自舞, 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山海经·大荒西经》

        49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齿],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山海经·海外东经》

        50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山海经》

        51文學曰:“禹平水土,定九州,四方各以土地所生貢獻,足以充宮室,供人主之欲。——《盐铁论·未通》

        52“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是对名的一种补充。《礼记·曲礼》上就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这种习俗当是起至于春秋战国时代,上古时代的黄帝王朝,很多牛人顶到天了,也就是加个“号”,称为“氏”。

        许由也算是时空穿梭人了,为自己提前千年取了个“字”了。

        53 今箕山山巅有许由墓。墓的对面的山羊关有巢父之墓,中间有溪谷相隔,倒很符合中国人对朋友之情的最美好想象,生为知己,死则守望。

        对于箕山,隋朝王绩有诗曰:“家住箕山下,门临颍水滨,不知今有汉,惟言昔避秦。”

        许由的故事虽然并不真实,但是大抵迎合了中国人内心最质朴的愿望。

        54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於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颍水滨。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殁,葬此山,亦名许由山。”在洛州阳城县南十三里。——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

    • 家园 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10

      孟子通过对上古时代巡守制度的回溯上。孟子指出这个时代,列国之所以君不君臣不臣之乱象纷纭,其来有自。

      这个巡守制度,孟子说的明白了。那么巡守制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他是怎么样一步步发展起来?

      到了最后,又因为什么原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被彻底无视掉呢?

      要说清楚这些,至少要一本专著才能搞定,所以在这里只能长话短说了。

      正所谓——

      纸扇长,醒木方,穿大褂,站桌旁;祖师爷留下说学逗唱,洒向人间笑一场。

      梅花雪,绿茶汤。金牌匾,粉皮墙。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一吐为快心舒畅,一壶热茶慨而慷!东西南北超级棒,管什么世态炎凉!

      说的不好,嘿嘿,大家见谅。

      巡守制度在上古时代,是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

      应该说,不是。

      当时全世界各大文明几乎都一样,能够发展起来民族,都是靠近河流一带。

      埃及有尼罗河、巴比伦有两河流域,印度有恒河,等等等。

      别看地球很大,真正能发展起来的,也就这么几块地方。

      这些地方的发展,和中国文明都有一样的规律——

      最初都是多民族多中心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星罗棋布的城邦,城邦之后,又有邦国,进而则有邦国联盟。

      邦国联盟这个名词看起来很洋气,其实啊,我们这本书讲的黄帝王朝,就是邦国联盟。

      我们不妨看看埃及的例子——

      传世的利比亚人调色板属格尔塞后期(前王朝),刻着代表七个邦国的图象,显然是七个邦国组成的邦国联盟之物。

      是不是和黄帝之合符釜山挺像的。

      邦国联盟建立起来了,问题也来了。

      上古时代,交通不发达,即时通讯更谈不上了。怎么样大家一起进步、共同提高呢?

      总不能老大吃饭,大家喝粥,那邦国联盟就没有意义了。

      再说了,偶尔高兴起来,约好一起到外面去抢钱抢粮抢女人,结果人没到齐,岂不扫兴。

      因此呢,要维持并巩固邦国联盟体制,途径只有两条:

      一是,做老大要有做老大的样子,让小弟定期都来自己总部参拜。

      当然,小弟不能白来,要带着东西来,老大也不会让小弟白来,一定要让小弟在自己的地盘吃好喝好,宾至如归,并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当老大嘛,不容易啊。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二是,各地分舵的小弟在自己的地盘上,是不是坐大了,与至于坐的太大,也想当起老大,还是混的不好,和其他小弟火拼。

      要了解这些情况,只能靠第一手的情报,所以老大也不能老是呆在自己的总部不动,而是要定期到下面看看。

      当然了,分舵太多,也是个麻烦事,那时候又没有飞机,就算有飞机,也不可能一个个的看过去。

      因此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接着小弟来朝拜、或者老大去巡视的时间,集合某个大区域的小弟,搞个联盟大会。

      比如苏美尔地区出现的尼普尔邦国联盟里,无论谁作联盟的老大,他都不仅要在本邦接待小弟的造访。

      而且,老大还要到尼普尔去为恩利尔建立神庙,履行各项职责,到各地去为小弟们排解纠纷、竖立界碑等等。

      看看,和黄帝王朝的巡守制度没两样。

      实际上,早期国家初期邦国联盟要想控制盟邦,除了巡守,没别的好法子。

      孟夫子上面的那段话,只要是为骂人服务的,所以呢,对于巡守制度,说的并不是很完整,属于删节版。

      那里有无码版本呢?

      在《礼记》中的一篇《王制》之中。

      《礼记》被儒家尊崇为极为神圣的经典。在中国历史上,从所起作用的大小来估计,《礼记》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而远远超过《荀子》。

      然而,究其实际,是一本大杂烩。

      作者很多,成书之时间跨度自战国而至于秦汉,是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也正因为他是大杂烩,所以反而靠谱的多,因为它最初的地位不是很高,只是正规教科书配套的参考资料。所以呢?夹带的私货相对少些。

      《礼记》是怎么介绍巡守制度的呢?

      诸侯对待天子,每年派遣大夫为代表觐见,三年以卿为代表觐见。五年诸侯亲自朝见天子。

      天子每五年出外一次,去巡察诸侯,称之为巡守。

      巡守出发的时间是在那一年的二月,东边巡察到了泰山。就在山上烧起柴火,依次序遥望,一方之名山大川而祭祀之礼拜之。

      同时,就在这里接见诸侯,兼问候德高望重已经退休的贵族。

      一面下令太师展示从民间收集而来的歌谣,用以考察风土民情。

      一面命令管理市场的官员,报告当地的经济状况,以了解人民的生活情况。判定老百姓是不是热衷于追求奢侈,喜欢标新立异的东西。

      其次,是命令典礼之官员,纠正大家历法上的错误,使得礼乐、制度、衣服标准化,保持全国一致。

      当地山川神诋之祭祀,该举行而没有举行,就是不敬。发现了这种情况,就要剥夺或者消减诸侯的封地。

      对于祖先宗庙之祭祀,各有备分,如果有人不接受安排,错乱了辈分,就是不孝。发现了这种情况,就要贬降诸侯的爵位等级。

      如果诸侯改变了天子制定的礼乐,等于是搞独立王国,对于这样的诸侯,一经发现,即行驱逐。

      如果诸侯敢于变革制度,改变服色,那就是公然挑战天子的威权,等同于叛乱。对于这样的诸侯,一经发现,天子当立即下令天下诸侯共同讨伐之。

      当然,对于那些有大功德施于人民的诸侯,则或增加他们的封地,或提高他们的爵位以褒奖之。

      同年五月,天子车驾抵达南岳,所有礼仪,都与巡察东岳相同。

      同年八月,天子车驾抵达西岳,所有礼仪,都与巡察南岳相同。

      同年十一月,天子车驾抵达北岳,所有礼仪,都与巡察西岳相同。

      这样,四岳巡察周遍,天子车驾回返国都,用最高级规格——宰杀公牛作为牺牲,到祖先宗庙去祭告。 23

      天子每巡察一个地方,都要登山,当然不是为了锻炼身体。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心中,山林、川谷、丘陵都是很神秘的地方,有很多的自然现象,他们无法解释,比如为什么云朵总是从山上飘出来,风雨是怎么形成的,当黑夜降临,这些地方又似乎隐藏着种种的怪物。24

      基于此,自然而然形成了对山川之崇拜,并视之为神灵,倘若不认真祭祀就会带来灾祸。

      山岳因为其高度让人类可以更接近上天,而享受最高规格的崇拜并不意外。

        这里说个春秋时代的小故事:

        春秋时代鲁成公五年(公元前586年),晋国境内的梁山(在今陕西省韩城县)突然崩塌。晋景公忙用递送公文的专车召唤官员伯宗进都。

        伯宗乘坐的专车在进绛都的大路上遇见装载货物的大车挡道,伯宗说:“快给我的车让路!”

        押送货车的人说:“与其等我让路,您还不如另走捷径快一些!”

        伯宗问他是哪里人,押车人说:“我是绛城人。”

        伯宗向他打听绛城的事,押车人说:“梁山崩塌,元首准备召伯宗先生商量应变措施。”

        伯宗忙问他应该怎么办,押车人说:

        “山土松了便会崩塌,又能怎么办?

        但国家以山川为主,所以如果发生了山陵崩塌、河流枯竭这类情况,元首就该不吃丰盛的菜肴,不用音乐助餐,不穿华丽的衣服,并乘坐简朴的车子,停止一切娱乐,居住到郊区,让典礼局长(祝)陈列好献给神祀的礼品,由档案局长(史)恭读祭神的文辞。

        能够做的事情如此而已。除此之外,就是把伯宗召来,又能怎么办?”

        伯宗请求这位押车人同自己一起去见晋景公,那人不同意。伯宗便在景公向其询问应付梁山崩塌的对策时,把押车人提供的方案端了出来,晋景公便照此办理。25

      看看,像晋国这么大的国家,对于境内神山之山崩,政府高度重视,国君当即召回大夫,大夫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日月兼程。

      这些,在押车人的一句话里头总结的明明白白——国主山川。

      国家的命运和神山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

      而晋景公之所以如此紧张,更不是没有缘故的。

        因为在60年前,晋国晋惠公时代也发生一起山崩。

        公元前646年秋季八月初五,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突然崩陷。

        对于这次意外的天灾,晋国信息研究员(卜)郭偃在占卜之后,认为:“一年后将有大难,几乎要亡国。”

        结果,次年,晋惠公果然在战场为秦国所俘虏。

      这在现代人看来是巧合,而在古代人看来,则是必然。

      一般来说,天子在名义上拥有天下,而诸侯只拥有自己的领土。

      诸侯只能祭祀自己领土上的山川,而天子则可以祭祀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

      因此,诸侯到了另外一个诸侯的领地,登山去玩玩问题,但是要去拜拜,就不行喽。

      继续举例,还是举春秋时代的例子,公元前671年的夏季,已经即位二十三年的鲁庄公决定跑到齐国观光祭祀社神的盛典。

      一国之君,跑到别的国家凑这个热闹干嘛,《春秋谷梁传》的报道指出,鲁庄公是借观社名义,欣赏齐国姑娘的美色——亦为“观色”。

      (当时齐国的社祀,略同宋之桑林、楚之云梦,皆为男女同欢的民俗文化活动。男女要是在活动中看对眼了,立刻可以一起去爽了。谷梁传说的含蓄,可能鲁庄公就是冲着这个去的。)

        鲁国君子当然不能接受自己的国君胡闹,于是站出来了劝谏了,这一位大家都熟悉,中学课本上有,就是喊出肉食者鄙的那位曹刿。

        曹刿劝谏道:“不可以这样做呀!

        礼,就是用来整治民众的。所以列国会见时,它是训示上下的法则,制定礼单的标准;

        朝觐天子时,它是矫正班级的仪注,排定长幼的秩序;

        举行征伐时,就是讨伐抗命的贼子。

        列国朝觐天子,天子巡视四方,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和领会这个礼。

        如果不是这些体现礼的活动需要,作为元首是不该随便行动的。

        元首的行动,史官都要记载在简策上。记载在册的行动与法度不符合,后代看到的是什么?”26

      只是正在兴头上的鲁庄公那里理会。

      不过通过曹刿劝谏,间接让我们知道天子之巡守,主要抓三件大事。

      一是“会”,天子会诸侯。

      二是“朝”,诸侯朝天子。

      三是“征伐”。

      目的呢,有二。

      一是,天子在这里重申,我还是老大。我来了。

      诸侯则向天子保证,老大您来了啊,我永远是你的小弟。这就叫做——“训上下之则”

      二是,做老大肯定有做老大的好处,那就是要来向小弟收保护费。

      当然,做小弟也有小弟的难处,今年收成不好,山南有大旱,山北有大水,老大,今年的保护费能少交点嘛。

      老大想了一会,说,这样吧,给你打个九九折,小弟当场晕了。

      这叫做——“制财用之节”

      23 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礼记·王制第五》

      24 “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礼记·祭法第二十三》

      25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伯宗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

      问其所,曰:“绛人也。”问绛事焉,曰:“梁山崩,将召伯宗谋之。”

      问:“将若之何?”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其如此而已,虽伯宗若之何?”伯宗请见之,不可。遂以告而从之。——《左传·成公五年》

      26 二十三年,夏,公如齊觀社,非禮也。曹劌諫曰:「不可。夫禮,所以整民也。故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朝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征伐以討其不然。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習之。非是,君不舉矣。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

    • 家园 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 (9)

      这一役之后,邹屠氏是否甘心失败呢?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邹屠氏虽然是五大家族中比较弱小的势力,让其历史绵长,和很多族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是到了动用这些关系的时候了。

      邹屠氏自身是蚩尤之后,黄帝打败蚩尤之后,曾将不愿意臣服黄帝王朝的蚩尤余部,一支放逐到长江、汉水一带,是为三苗。

      现在僻处南疆、日渐兴盛的三苗,作为蚩尤之后,秉承蚩尤余志,有意恢复故土,再次问鼎中原。

      三苗藉由邹屠氏传递的情报,得知帝尧统治下的黄帝王朝正苦于大旱,

      于是开始整军备武,蠢蠢欲动。当然,军国大事,要当期之长远。是以,此时的三苗并未全面发动起对黄帝王朝之天下共主名号的挑战

      然,在不久的将来,三苗之国成了尧舜禹三朝最大外患。

      羿打败的第三个强大的族群,名为九婴。

      九婴氏一族是什么来历,出自那里,今天已不可考,只知道他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称雄于凶水。15

      他们所盘踞的河流,让周边各族望而生畏,名之为凶水,不敢靠近停留,则此一族必然残暴好杀,战斗力大有可观。16

      羿能够带领黄帝王朝之强弓兵团征讨并打败之,实在是相当的不容易。

      至于第四个被打趴下的,则是大风氏。

      上古文字,风与凤通,是以这个大风氏是信仰凤图腾的大族,看来也和东夷集团的少昊氏脱不了干系。

      至于是不是因为邹屠氏的同情者,因为帝挚退位之故,而起兵叛乱,已不可考了。

      这个大风氏军队推进的时候,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沿途将老百姓的屋舍破坏无余。因此激起黄帝王朝最强烈的反弹。17

      黄帝王朝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大风氏大败亏输。

      被打败的大风氏一路北逃,进入黄帝王朝故都涿鹿之旁的青丘之泽。

      追踪而来的羿率领强弓兵团,在这里围歼了大风氏。

      也就是说,大风氏只露了一个小脸,还没来得及风光,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五个挑战者是修蛇氏。

      这一支族群来历,不晓得。

      当然,用一个不晓得来搪塞读者,有点过分。所以我这里这里展开不找边际的想象,大家就当是胡说啊。

      很有人以为是修蛇氏是《山海经》中的巴蛇。

      《山海经》上说:

      巴蛇能吞下大象,吞吃后三年才吐出大象的骨头,有才能德品的人吃了巴蛇的肉,就不患心痛或肚子痛之类的病。这种巴蛇的颜色是青色、黄色、红色、黑色混合间杂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巴蛇是黑色身子青色脑袋,在犀牛所在地的西面。18

      巴是上古时代中国一块地盘的称呼,大致在今川东、鄂西一带。这块地方附近除了盛产大蛇之外,临近还有犀牛出没。

      犀牛不是热带动物吗?

      其实上古时代,这块地盘的气候接近今天的热带,有犀牛并不奇怪。

      因为决定修蛇氏一族命运的最后战役发生在洞庭湖19,所以有人将修蛇氏和巴蛇联系了起来。

      我个人觉得吧。

      这个修蛇氏,和巴蛇可能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挑战帝尧的六大族群,个个都有来历,断乎不会突然冒出一个动物来。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帝喾时代五大家族之中,有一个玄冥氏又分出了两个大族,一个是修氏,一个是熙氏。

      中国人行文,讲究对仗之美,挑战帝尧的六个族群,都是两个字的,这个修氏偏偏是一个字。

      怎么办呢。

      简单啊,修氏是信仰蛇图腾的,合而称之,是为修蛇喽。

      挑战帝尧的六大族群,最为尊崇的当是封豨氏。这是前面说过的。

      正因为封豨氏地位不比寻常,不彻底消灭肃清,可是说帝尧的统治就不会安稳。

      是以羿在帝尧的督促下,只能穷追不舍,对于封豨氏发动灭族性的攻击。

      (要是在今天,可算的上是种族灭绝主义啊。)

      封豨氏一路败退到桑林,在此宣告他们覆灭的运命。

      桑林可能就是少昊氏的兴起之地穷桑。也可能是一处祭天的神社所在。

      (在上古时代,最高级的神社都奠基于桑林。)。

      帝尧时代讨平六大族群的战争,时间跨度至少长达四五十年。

      之所以告成大功,从军事层面来说,当然要归功于强弓兵团战斗力的强悍和羿超天才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远征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此外,帝尧坐镇中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是一大关键。

      然,在太平盛世,要打这么长时间的战役,国家经济肯定会被拖垮的。更何况是在大旱之年。

      如何让前线作战的战士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又使得黄帝王朝之政局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动荡,可是说最大程度的考验帝尧的执政能力了。

      帝尧是如何做到的呢?

      商王朝末年,兴起取而代之之心的周文王励精图治,问计于自己智囊姜太公——

      “古时贤君的事迹,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姜太公回答说:“从前帝尧统治天下,上古的人都称道他为贤君。”

      文王问道:“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姜太公回答说:“帝尧统治天下时——

      不用金银珠玉作饰品,不穿锦绣华丽的衣服。

      不观赏珍贵奇异的物品,不珍视古玩宝器。

      不听淫佚的音乐,不粉饰宫庭墙垣。

      不雕饰甍桷椽楹,不修剪庭院中的茅草。

      以鹿裘御寒,用粗布蔽体,吃粗粮饭,喝野菜汤。

      不因征发劳役而耽误民众耕织。约束自己的欲望,抑制自己的贪念,用清静无为治理国家。

      官吏中忠正守法的就升迁其爵位,廉洁爱民的就增加其俸禄。

      民众中孝敬长者、慈爱晚辈的给予敬重,尽力农桑的予以慰勉。

      区别善恶良莠,表彰善良人家,提倡心志公平,端正品德节操,用法制禁止邪恶诈伪。

      对自己所厌恶的人,如果建立功勋同样给予奖赏;

      对自己所喜爱的人,如果犯有罪行也必定进行惩罚。

      赡养鳏寡孤独,赈济遭受天灾人祸之家。

      至于帝尧自己的生活,则是十分俭朴,征收赋税劳役微薄。

      因此,天下民众富足安乐而没有饥寒之色,百姓拥戴他如同景仰日月,亲近他如同亲近父母。”

      文王说:“伟大呀!帝尧这位贤君的德行。”20

      应该说,帝尧的这些治国之法,几乎是每一个最高国家领导人都了解的常识。

      常识人人都懂,可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几乎没有一个不在常识上栽跟斗的。

      为什么呢?

      无它,正因为是常识,人们往往会漠视之。

      当然,君主治国,即便重视常识,只能做个平庸君主。而帝尧则是中国历代君主的偶像,本事显然不止程咬金的三板斧。

      在大旱之年,帝尧要让民众支持军队,将战争近乎无限期的打下去,那么和各族和民众沟通就很重要了。

      当然,如果是仅仅沟通了,各族和民众就心悦诚服的接受了,那治国也就太简单了。

      沟通,肯定是有前提的。

      特别是作为国家领导人,即便自己有诚意和下属和老百姓沟通,可是下面的人会和你推心置腹,吐露真情嘛,难啊。

      前面说过了,帝尧创建了上访制度,使得下情得以上达。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在了解了天下之利害、百姓之疾苦后,拟定出各项应对政策,是不是能够延展到基层,又是一个要命的大问题了。

      政令通畅向来是最考验政治家的。今日之中国,最高之国家领导人尚且无奈的认识到“政令不出中南海”。21更不用说在帝尧时代。

      于是黄帝王朝立国之初,黄帝所指定的巡守制度再次焕发新容了。

      这个巡守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即便到了后世之清王朝,尚有康熙、乾隆南巡故事,因之衍生的戏剧文艺作品颇多,因此上,在这里说上一说。

      什么是巡守制度呢?

      春秋时代好做惊世之语,以动君王的孟夫子。

      有一次,可能是因为他老人家周游列国,老坐冷板凳,坐到全身肝火旺,于是开口将那个时代所有国家的君主贵族都彻彻底底骂了个遍。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像这种骂法自然就不够奔放了。

      像孟子这样有学问的老愤青,骂起人来,要让被骂的人恼怒,肯定要有根有据。也就是彻彻底底的揭短。

      而孟子的这一通揭短,正是建立对上古时代巡守制度的回溯上。

      孟子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现在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现在的大夫是现在诸侯的罪人。

      (这句话是破题啊。所谓好文章全在起首,孟夫子真是我们这些写文章的偶像,看这气势,牛啊。一杆打翻一船人,棒啊。)

      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

      天子巡狩,春天视察耕种情况,补助种子、劳力不足的农户;

      秋天视察收获情况,救济缺粮农户。

      进入某个诸侯国,那里土地开垦得多,田野整治得好,老人得到赡养,贤人受到尊敬,有才能的人在位做官,那就有奖赏,拿土地奖赏。

      进入某个诸侯国,如果那里土地荒芜,遗弃老人,排斥贤人,贪官污吏在位,那就给予责罚。

      诸侯一次不朝见天子,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

      所以,天子对于有罪的诸侯,只是发布命令声讨他的罪行,而不亲自征伐;

      诸侯是奉天子之命去征伐而不声讨。

      五霸却是胁迫诸侯去讨伐别的诸侯,破坏了三王规矩,所以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

      五霸中,齐桓公最强。在葵丘盟会上,诸侯们捆绑了牺牲,把盟书放在它身上,并不歃血。

      盟书第一条说,责罚不孝的人,不得擅自改立太子,不得把妾立为正妻。

      第二条说,尊重贤人,培育人才,用来表彰有德行的人。

      第三条说,要敬老爱幼,不要忘了来宾和旅客。

      第四条说,士人不能世代做官,公职不能兼任,选用士人一定要得当,不得擅自杀戮大夫。

      第五条说,不得到处修筑堤坝,垄断水利,不得阻止邻国来买粮食,不能私自封赏而不报告盟主。

      盟书最后说,凡是我们同盟的人,盟会之后都恢复友好关系。

      现在的诸侯都违背了这五条誓约,所以说,现在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

      因为顺从君王而助长了君王的过错,这个罪行还算小的;故意逢迎君王的过错,这个罪行就大了。

      现在的大夫都逢迎君王的过错,所以说,现在的大夫是现在诸侯的罪人。”22

      孟子口中的三王,指的是指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夏禹﹑商汤﹑周武王。至于五霸,大家都熟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公。

      15 《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北狄之地有凶水。”

      狄有强悍有力,行动疾快等含义。《尔雅·释兽》说:“麋、绝有力,狄”,邢昺《疏》:“绝异壮大有力者,狄。”《礼记·乐记》说:“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郑玄《注》:“狄、涤,往来疾貌也。”

      中国史书自周王朝开始,对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名之为北狄。

      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北及山西、河北两省的中部与北部,有许多强悍有力的部落,是对中原诸夏的威胁,但当时仍与西戎及伊洛地区之戎统一称为戎,只在方位上称为北戎。至春秋中叶,出现了称上述地区各部落为狄的记载,因其在北,称为北狄。在狄的族称出现以后差不多100年间,又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许多称号。

      16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这样的说法,不知何据:

      北方有一条大河,水深千丈,波浪汹涌,人称凶水。凶水中有一只九头怪物,名叫九婴,既能喷水,又能喷火。十日并出时,凶水也沸腾了,九婴嫌水中太热,就跳上岸来,见人就吃,吃的时候,必须有9样食品同时供它吃,因此成为后羿第3个斩杀目标。

      17《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曰:“大风,风伯也,能坏人屋舍。”

      18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 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山海经》

      19今日之洞庭湖局限于湖南境内,其实古代的洞庭湖是很大的,约有6000平方千米。(现在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

      20文王曰:“古之贤君可得闻乎?”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下,上世所谓贤君也。”

      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曰:“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佚之乐不听,宫垣屋室不垩,甍、桷、橼、楹不斫,茅茨偏庭不剪。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粝粮之饭,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慝,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共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文王曰:“大哉,贤君之德也。”——《六韬》

      21 1972年2月21日下午2时40分,毛泽东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会面。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共产党领袖,一个是资本主义世界领袖,这次会面意义非同寻常。

      在这次会面中,尼克松对毛泽东说:“毛主席的著作感动了全国,改变了世界。”

      面对这一超级马屁,毛泽东很淡定,他的回答是:“没有改变世界,只改变了北京附近几个地方。”

      22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

    • 家园 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8)

      大旱给人民生存带来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缺水。

      帝尧之所以定都平阳,乃在于平阳地临汾水(所以现在平阳就叫做临汾)。

      旱情严重的时候,汾水断流了。

      缺了水的庄稼,就没有了收成,没有了收成,再要养活汹涌而来的难民,就成了无解的难题。

      因此上,在女巫女丑求雨失败之后,帝尧应对旱灾第一步即是寻找水源。

      这时候,黄帝王朝立国之初研发出来的高科技“穿井”,提上了议事日程。1

      这种「穿井」的挖掘,大多选在“地下水源丰富”的地质里。

      利用人工,向下挖土掘坑,开凿出一个深约七、八米的「锅壶形水坑」。

      周围再以木桩打入土中,作为水井墙壁,以防止土石坍方。2

      应该说,凿井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一场巨大的“生活革命”。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约6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水井的雏形。

      凿井技术的出现,民众再也不用四处逐「水源」而居,摆脱了对江、河、湖、泊、泉等水源的依赖,可依自己的意愿,往内陆活动、定居;

      这就为农业聚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19世纪末,在华北的一位西方传教士曾写道:“水井确乎是中国乡村外部装备的一个重要特征。”3

      直到今天,北方村庄内外分布着数量不等的水井,用于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尤自是北方乡村社会的一大特色。

      当然,每一场革命的主持者往往在最初并没有意识到革命的意义。

      凿井技术专利持有人黄帝也是一样的。

      因为黄帝最初定都涿鹿,是块大平原,地下水位低,凿井容易。再加上周边水源有的是,是以这项科技,属于可有可无。

      到了帝颛顼时代,是个大洪水时代,人民不缺少,只恨水太多了。

      帝喾时代,定都于亳,伊水、洛水环绕,也没有缺水的问题。

      现在,帝尧重新发现了“穿井”技术,要在大旱之年,要在首都平阳大规模运用。

      这是好事,但是问题也来了。

      平阳位处于黄土高原,这种地方是最不适合穿井的,有的地方,掘井数十尺仍未见地下水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叫做《老井》,张艺谋主演的,他本人凭此片在连续在东京电影节、金鸡奖和百花奖拿下3个影帝,很是风光。

      (推荐一下,当年看这个片子,真是看的热泪盈眶啊,只有一个感受——中国人,太难了。这个感受,也是支撑我讲这本族天下写完的动力,这本书真他妈的太浪费时间了。)

      这个片子讲的故事其实很简单——

      黄土高原的老井村祖祖辈辈打不出一眼井,为了打出一个井,男主角的父亲被炸死在井下。

      老年人把打井的希望寄托在年青人身上。

      于是男主角把全部精力都投在打井上,在省水利局孙总工程师的推荐下,男主角参加了县办水文地质学习班。

      学成归来,,老井村历史上第一口以科学方法测定的井位终于破土动工。

      在全村人日夜奋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塌方事故,又有人牺牲了。

      历经磨难,井,终于出水了。

      村民们集资刻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镌刻着“千古流芳”和《老井村打井史碑记》。刻上了老井村几百年来为打井而死去的一长串祖辈的名字。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在帝尧时代,要在黄土高原上挖出几眼冒水的井,是可能的。

      但是大规模的运用穿井技术,是不可能的。

      黄土高原不好对付啊。

      到了大禹时代末期,大禹在治理大洪水之后,又出现了长达八年的大旱。

      这时候,他的一位臣子伯益,在黄帝王朝历代对穿井技术的重视这一基础上,再次完善这项对于那个时代而言,堪称科技含量最高的“穿井”技术,才大致解决了大旱之年的饮水问题。

      是以后人将“穿井”这一专利由黄帝、尧、伯益三人分享。

      中国人自此进入了围井而居的时代。

      今天,中国人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典故即出于此。

      帝尧之大规模普及“穿井”技术,想藉此解决大旱问题,属于典型的临时抱佛脚,而向来临时抱佛脚,只能越抱越是心慌。

      当民众在“穿井”上人力物力投入越多,而成效却是那么的少,对于帝尧的不信任感就更加强烈了。

      同时,帝尧还要应付的第二个问题,要命的大问题——外来难民汹涌而至。

      这些难民都有自己独到的族群意识、文化历史、语言风俗,如果是太平世界,要和本地人融合并很好的相处,花上漫长的时间,也不是不可能的。

      然,在大旱之年,以黄帝王朝有限的食物储备,各大族之间的明争暗斗,要应付这一局面,就太难了。

      这里不妨先和大家讲个笑话:

      有一个人,姑且称之为甲,来到一座小岛上。小岛上世代居住着的一个人,姑且称之为乙。

      甲在这座小岛上定居了下来,闲下来一挖,挖出了个大宝藏。

      甲心想——

      要是乙不存在就好了,这么好的大宝藏就可以独有了。乙真笨,在岛上那么多年,居然没发现这座大宝藏,我现在挖出来,居然要分他一份,真是好不甘心啊。

      乙心想——

      要是甲不来小岛就好了,这么好的大宝藏就可以独有了。没有甲,以后这个大宝藏总归是要背我发现,现在他挖了出来,没办法,只好分他一分,真是好不甘心啊。

      在这个故事中,甲乙双方都知道,宝藏肯定是分的,可是这个大宝藏该怎么分配,就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两方平分,相安无事,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然而现实的情况,则大谬不然。

      如果以小岛视之为今天之台湾岛,则我们不难发觉——

      今天台湾一切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什么所谓的统独之争,所谓国民党与民进党之争,其实归根到底,乃是外省籍(外来移民)与本省籍(原住民)之争。

      外省籍认为,台湾之所以有今日,乃在于他们带来先进科技制度。

      本省籍认为,没有台湾这块地,外省籍连落脚之地都没有,因此原住民应该得到更多。

      台湾的问题,是不是特例呢?不是。

      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时代,只要有移民,就会有移民问题。就会有外来移民和原住民因分配资源进而争斗的问题。

      要解决这种问题,勉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分蛋糕理论。

      外来移民和原住民不应该为如果公平的分蛋糕而烦恼,而是大家一起努力先把蛋糕做大了再说。

      如果蛋糕一直就是原来那么大,再怎么分,谁都觉得不公平。

      蛋糕大了,大到超越原来蛋糕的三四倍,乃至于十倍百倍,再怎么分,多少都能分到比原来更大的一块。

      因此,帝尧时代遇到外来移民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蛋糕做大。

      但是且慢,帝尧没办法把蛋糕做大,更要命的是,在大旱之年,这块蛋糕还变小,小的即便再怎么公平分配,几乎所有族群,无论是外来移民还是原住民都不能接受。

      于是,其后几十年,黄帝王朝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战乱漩涡。

      这些战役,有些是五大家族不满自己权力旁落,而煽动自己的族人,起来驱赶外来难民引起的。

      有些,则是外来移民在饥渴难耐的情况下,向帝尧统治的黄帝王朝主动发起掠夺性攻击的。

      于是黄帝王朝的射正(国防部长兼强弓兵团司令)羿只能一次又一次带领军队,像救火员一样,转战于各地。

      今天,我们只能从《淮南子》一书,约略知道帝尧大旱之时,羿曾经与六大族群作战,屡战屡胜,堪称上古时代最为拉风的军神。

      《淮南子》一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猰 貐氏、凿齿氏、九婴氏、大风氏、封豨氏、修蛇氏这些族群一个个出来残害百姓。

      于是尧帝让羿在畴华这地方打败了凿齿氏,在凶水这地方打败了九婴氏,在青丘之泽射杀了大风氏。此外,羿还射落天上的九个太阳,在地下杀死猰貐氏,在洞庭斩断修蛇氏,在桑林擒获了封豨氏。

      这样,百姓都高高兴兴,推举尧为天子。于是天下不管是广阔的地方还是险峻的地方、不管是远的地方还是近的地方,都有了道路和村落。4

      按照很多传统的说法,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都被认为是上古时代各种猛兽的叫法。

      是以出动正规国防军,为民除害,到处射杀猛兽。

      这个说法说的通嘛?

      说不通。

      大旱之年,人找到食物很困难,都在啃树皮,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也不稀奇。野兽只要一出现,根本不需要得到国防军出现,饥民早就一拥而上了。

      因此呢,羿征战的对象,只能是以各种猛兽为图腾的族群。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这六大族群中,关于封豨氏,我在上卷书已经详细的说过了,这是一个信仰猪图腾、地位尊崇的族群。

      其他的五个族群则是第一次出现。

      由于古代文献的缺失、记录的极简主义还有地名人名的失考。我在这里也只能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和大家说上一说。

      至于各种战争的性质,是安内,还是攘外,可就没办法说清楚了。

      猰貐氏,又称 “窫窳”。关于这一族,《山海经》为我们留下如下几条记载:

      一曰:

      少咸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青石碧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却长着红色的身子、人的面孔、 马的蹄子,名称是窫窳。

      它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5

      二曰:

      窫窳长着龙一样的头,住在弱水中……它的形状像貙,长着龙头,能吃人的。6

      三曰:

      贰负神的臣子叫危,危与贰负合伙杀死了窫窳神。帝尧于是就把贰负拘禁在疏属山中,并给他的右脚戴上刑具,还用他自己的头发反绑上他的双手,拴在山上的大树下。这个地方在开题国的西北面。7

      从以上的描述可知,猰貐氏乃是一支居住于少咸之山、弱水之中的强大部族。

        少咸之山,今地不详。弱水据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说法,则是源自今天甘肃的一条河流。8

      在古典文学中,弱水是很出名的。9

      据说这条河流,由于水没有足够浮力,而不能载舟,因此称之为弱水。10

      这一族的图腾,最重要的特征是龙首,可能也是上古伏羲氏一个分支。因为伏羲氏之起源,据说本出自甘肃。

      当这一族出现在黄帝王朝的视野之内,带给民众无穷的惊骇,因为这是一个吃人肉的族群。

      当然,也可能大旱之年,部分族人熬不过了,吃起人肉来了,让别族的人看见了,一传十,十传百,误传成了“食人族”。

      猰貐氏作为一族之长,被羿大败之后,结局很惨——

      他有一个同盟战友,也可能是属下贰负。这个贰负看着大势已去,就和自己的一个属下危,联手做掉了大老,投降了帝尧。

      帝尧对于这种窝里反的行为大是鄙夷,他把贰负拘禁在疏属山中,并给他的右脚戴上刑具,还用他自己的头发反绑上他的双手,拴在山上的大树下。

      贰负的窝里反,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从此,在中国汉字里头,贰和负都成了贬义词。像贰臣、贰心,负国、负心之类的,都是。11

      羿打败的第二个强大族群是凿齿氏。主战场是在寿华的荒野(今地不详)。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发挥了各自军事装备上的优长。

      《山海经》对此也有专门记载——

      羿与凿齿氏在寿华的荒野交战厮杀,羿射死了凿齿氏。地方就在昆仑山的东面。在那次交战中羿手拿弓箭,凿齿手拿盾牌。另一种说法认为凿齿氏拿着戈。12

      凿齿氏不惟知道帝尧的国防军编制乃是强弓兵团这一重要军情,还发展出针对强弓、克制强弓的盾牌兵团。

      可见凿齿氏此番挑战帝尧,乃是有备而来。

      而要组建一支盾牌兵团,自然非一日之功,当是在发生大旱之前,已经开始秘密筹划,整军成师了。

      也就是说,凿齿氏也必是黄帝王朝的一份子。

      也就是说,羿之强弓兵团与凿齿氏之盾牌兵团双雄对决,是彻彻底底的内战。

      那么这个凿齿氏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凿齿是原始社会时期某些民族的习俗。有敲折、拔除、锯平、毁损等方式,多在青春期对称地拔、毁中间或两侧上牙门齿或犬齿。

      60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凿齿之风大盛于大汶口早期文化分布地区。

      大汶口文化辐射地区,是谁的地盘。

      东夷集团之少昊氏是也。

      少昊氏势力在帝尧时代已经中衰,现下勉强维持局面的领军人物乃是已经退位的帝挚之母家邹屠氏。

      也就是说,凿齿氏此次起兵叛乱,幕后之主使者,极有可能是不甘大权旁落的邹屠氏。13

      凿齿氏兵败之后,由于特征明显,在黄帝王朝自无立足之地,于是不得不自我放逐。

      凿齿氏遗民流亡到那里,就将凿齿风俗也带到那里。

      是以凿齿之风其后流行在中国东南部、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广为传布。在越、僚、乌浒等古族中也长期流行。14

      1 黄帝「穿井」——《周书》

      黄帝见百物,始「穿井」——《世本》

      2距今五千多年前,浙江余姚的「河姆度文化」,就发现,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古井”;尔后,在江苏「良渚文化」的遗址中,也有类似的水井发现。

      3[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

      4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 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 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陕险易远近始有道里。”

        ——《淮南子 本经训》

      5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山海经?海内西经》

      6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其状如[貙] ,龙首,食人。——《山海经》

      7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山海经》

      8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郑康成曰:‘弱水出张掖。’”

      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9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西游记》,

      这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

      10 “弱水出吐谷渾界窮石山,自張掖郡刪丹縣,西至合黎山與張掖縣河合,旣西者導之西流也,栁宗元曰:‘其水無力,不能負芥,投之則墊没及底,故名弱水’。”——《書纂言》卷二

      11贰负在古汉语中,其意即叛贼或罪囚。

      “近者泰阶未平,四郊多垒,贰负尚活,三苗未死。”——唐·吴融《沃焦山赋》

      12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山海经·海外南经》

      “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晋·郭璞注。

      13 以上为笔者之揣测,如果大家要和我拿证据,我只能双手一摊,啥也没有。

      14直至20世纪30、40年代,部分仡佬族、高山族仍行此俗。

    • 家园 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7)

        

      帝尧的政治嗅觉异常之灵敏,自然对此也有所察觉,于是命令射正(相当于国防部长兼首都卫戍司令)羿加紧训练他的强弓兵团。44

      经过十余年之执政,帝尧进入而立之年,正当他踌躇满志的规划整个黄帝王朝的未来,一场自黄帝王朝立国以来所未为的大旱灾横空而至。

      对于这场旱灾,《淮南子》上是这样记载的:

      到了帝尧时代,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农作物都被烤焦了,于是出现了罕见的大饥荒,人民找不到一点食物维持生存。45

      记载很粗略,这当然和中国记录时间的“极简主义”有关。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紧随其后的大洪水一直延续三朝,直到大禹时代方才结束。

      因此上,对于大洪水的记忆反而比这场旱灾更为深刻。

      而究其实,大洪水之起,和帝尧时代长期的大旱是脱不了干系,中国民间不是有句老话,大旱之后,必有大水。

      今日之中国,已经跻身于现代国家之行列,对于旱灾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

      以2008年末至2009年初之中国中部和北部经历的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而论,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都为历史罕见。

      然而事实是,除了受灾地区,多数民众几无知觉,一些大城市之市场粮食价格涨幅也不过在3%之间。

      也就是说,现在我在这里和大家谈起旱灾,估计很多读者是一点感觉也没有的。

      旱灾嘛,不就是天气热点嘛,田地里头的农作物减产了嘛。

      因此呢?不得不为大家补上一课。

      当然,我给大家补课,并不是说我比大家高明,只不过是因为我写文章涉及到了,查的资料多了,所以来和大家说上一说。

      一般来说,一场大旱往往持续数年。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在威力无穷的太阳的照射下,土地焦热,干裂,水源干涸,树木苟延残喘,天空不见一丝云彩。

      虫鸟、牲畜、树木,人类所能目见的一切都没有一丝生命的气息,包括自己。

      当气温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热,茂密的山林在久经烤验之下,突然自燃。

      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大火在平原上蔓延,燃烧中不断积聚气流,形成一条火龙。烈火席卷了平原又直捣群山,然后势如破竹冲过一条条河道。

      大火横扫大地,一切都惨遭其害。

      和大洪水不同,人类在大旱灾面前无处可逃。

      俗话说"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

      在大洪水之中,幸存的人类可以往着高处去,但是天上的太阳,每天都出现,所照耀的则是无边的大地。

      无论人类挣扎着往何处迁移,归根到底都是死路一条。

      对于以上的文学修辞,读者可能感受到了,可是真的对于大旱之年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有多深,是否真的明了。

      这里不妨举个民国时代的两次大旱为例。

      一次是公元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死1300多万人。

      这是一次以旱为主,蝗、风、雪、雹、水、疫并发的巨灾,造成的逃荒人流无法数计,仅仅倒毙在荒原上的饿殍大约1000万。

      另一次则是公元1934年,全国大旱灾,导致饥荒,饿死过600万人。

      民国时期总人口为四亿之众,第一次旱灾之惨重,相当于是三千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大旱。

      第二次旱灾之惨重,相当于七千个中国人之中,就有一个死于大旱。

      中国之旱灾,乃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决定的。中国是季风气候,最容易产生气候异常,大旱大涝。

      特别是中国西北之地,人口多,耕地少,一有干旱就会造成粮食短缺。

      旱灾之中,饿死人无数,旱灾之后,瘟疫横行,又病死人无数。

      这就完了,没有。

      旱灾前脚刚走,大洪水就跟着来了。

      依着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统计:“中国每6年有一次农业失败,每12年有一次大饥荒。在过去2200多年间,中国共计有1621次大水灾,1392次大旱灾,很多时候旱灾和水灾同时出现”。

      那么在四五千年前,中国人之国家机器运作尚在初始阶段,对于应付旱灾,可以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听天由命。而如果天灾加以统治者失政之人祸,那么中国人的苦难就没有尽头了。

      在旱灾这样频繁的国度和时代,中国人也学会了观察各种动物,以预测大旱大年。惜墨如金的《山海经》,对此记载颇多。

      鲭鱼,见则天下大旱。颙,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南次三经》

      此鼠,见则其邑大旱。庸,见则其邑大旱。——《山海经·东山首经》

      獙獙,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东次二经》

      薄鱼-见则天下大旱。骨鱼-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东次四经》

      朋蛇,见则其邑大旱。——《山海经·北次三经》

      肥遗,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西山首经》

      崦嵫山鸟,见则其邑大旱。——《山海经·西次四经》

      不过在那个时代,观测到大旱也没用。就是想逃也不知道往哪里逃。

      今日受灾之国际难民,在逃难过程中,都一起往富庶的地方跑。

      上古时代,灾民也不例外,于是很快的黄帝王朝平阳一地,举目皆是难民。

      人口聚集的越多,粮食消耗的就越快。

      人心惶惶之际,安稳了多年的黄帝王朝终于被旱灾摇撼了。

      正当帝尧手忙脚乱的安置难民的时候,五大家族也在一旁蠢蠢欲动。

      更糟糕的是,大旱之年,天空居然出现了从来没有过异象——十日并出。

      这种天文异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46。

      现在很多人都把上古文献的这段记载当成是神话传说,

      其实不然,中国人观测天象态度是极其严谨的,天文之官代不乏人,是断不会在这样事情上胡说的。

      此类天文异象后世还有没有呢?

      如果没有,当然就是神话传说,不可重现、验证嘛

      如果有,那么我们就得重新考虑了。

      距离帝尧时代最近的记载,是在一本叫做《竹书纪年》的书上,上面写明——

      夏王朝第十三任君主帝厪(一名胤甲)在位的第八年,天空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也许是受到这一天文异象的刺激,帝厪当年死去。47

      当然,夏王朝和黄帝王朝一样,都是无法考信的传说时代。

      因此我们再把时间往后推,再来看看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在《愍帝本纪》提到了公元317年(西晋愍帝建兴五年)正月庚子的这一天,出现“三日并照”的天文异象。48

      如果读者还是觉得晋代太远了,那么再看清夏燮编撰的《明通监》一书:

      公元1621年(明熹宗天启元年)二月廿二日,辽阳有数日并出。49

      虽然后世“并出”的太阳数量上没有超过十个,然而这种天文奇观对于古代中国人心灵的震撼可想而知,而它在政治上所引发的海啸一般的震荡,也是必然的。

      在黄帝王朝时代,任何君主作为超级大巫师都得为各种天灾总其责,这种情形我们在帝颛顼时代已经描述过了。

      大旱再加上十日并出,五大家族在幸灾乐祸的同时,更是大有文章可做了——

      看看,伊祁放勋的倒行逆施,连老天爷都出手干预了。以前我们五大家族辅佐帝喾的时代,可没有这样的事情。

      帝尧该如何处理,才能度过这道难关。

      在人类早期的想象世界中,一应的天灾,诸如旱灾、水灾、火灾都有神灵主管,中国人也不例外。

      在这种想象中,神灵与人类之间,并不是完全大门紧闭,神灵并非对人类之所承受之苦难,一无所知,一无所见。而是神灵愿意不愿意伸手管上一管。

      而要把人类之心意传递给神灵,则有赖于能与神灵沟通的大巫师。大巫师为了表达自己请求的诚意,往往以自己的血肉,乃至于自己的生命,献祭给神灵。

      根据《山海经》上记载,大旱之时,帝尧最初也是找寻到一位叫做女丑的女巫主持祈雨大典,率领民众,唱歌跳舞,以悦神灵。50

      这位女丑得以担此重任,可能和她养了一只特别大的蟹类动物有关。蟹类动物属于水生动物。能养活那么大一只蟹,那借助这只大蟹,向老天爷求点雨,似乎理论上说的过去。51

      当然,理论上说的过去的事情,现实生活往往行不通。

      在整个求雨的仪式中,女丑本人坐在大日头下,不进饮食,接受太阳的暴晒。52

      一天过去,两天过去,女丑已经奄奄一息。

      不过神灵似乎一点也买账。

      不买账也就算了,还变本加厉,天空一下子出来了十个太阳。

      于是大家都着慌,一个太阳都几乎没有活路,十个太阳出来,那不要让人类死绝么。

      难道,是女丑和神灵沟通的过程,激怒了神灵。难道,是女丑之主持不够虔诚。

      不管到底是那个难道,总之,女丑身当其事,难逃一死了。

      民众在击杀女丑之后,将她的尸体抬上了丈夫(今地不详)之北,还将女丑的尸体摆放出一个奇怪的姿势,用她的右手遮盖住自己的脸。

      这一姿势可能是代女丑向神灵悔过,让神灵体察苍生之苦,早降甘霖。53

      天下十个太阳消失了么?

      依旧还高挂于天空。

      民众祈盼的雨水下来么?

      没有,滴落于土壤中,唯有汗水,而这汗水也行将枯竭了。

      等待的人群陷入绝望之中。

      站立在人群的前头帝尧,忧心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在天灾之前,人力有如而穷。

      即便是掌有人间权柄最为贵重的君主,也在老天爷的威压下,也只能体认自己的渺小了。

      女丑已死,民众现在都指望着他。

      他又能指望谁呢?

      帝尧自问,我是谁。

      我是黄帝王朝的第六任君主啊。

      这时候,帝尧会想起黄帝王朝历朝以来,对付各种各样天灾的教训。

      这时候,帝尧会想起第三任君主帝颛顼当年是怎么对付大洪水,怎么引领民众,并让民众信任自己,那就是——

      展示人间君主强而有力的形象,挑战给苍生带来无尽苦难的老天爷。

      拼了。

      帝尧下令身旁射正(国防部长兼强弓兵团总司令)羿和他的部队,拉开手上之强弓。

      无数支利箭有如飞蝗一样,射向了天空。54

      奇迹出现了。

      天空中并立的太阳,消失了九个。

      只剩下一个太阳了。55

      大旱虽然依旧,可是民众欢呼声传遍了整座高山。

      人们再次找到生存下去的信念——九个太阳都被射落了,大旱应该也会过去的。

      而帝尧的威信也因此空前高涨。羿也成为人民心中的大英雄。

      当然,射日之后,大家都会琢磨为什么天空会同时出现十个太阳这种怪事。

      在黄帝王朝,大家根据古老的传说,都知道太阳本来是住在东方的汤谷的扶桑神树上。

      现在,出现了新情况了,观念得更新了。

      恩,看来汤谷里头住的不只一个太阳,而是十个,他们本来是照着着规矩轮流值班,每天经由神鸟“三足乌”的托举,一个太阳出来,一个太阳就回去。

      他们既然不照着规矩来,人类也不用跟他们客气,射落他们是应该的。

      总之,中国人对民间宗教的典型态度就是这样——

      神灵也要守规矩,守规矩了,我们就信你。你不守规矩了,我们也不用跟你客气,给你面子,直接把你射下来就完事。56

      44 (帝尧)十二年,初治兵——《竹书纪年》

      45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淮南子》

      关于十日,下文当申论之。

      46 甚至有好事者认为是上古时代,外星人之ufo已经光临中国。

      47(帝厪)八 年 , 天 有 祅 孽 , 十 日 並 出 , 其 年 陟 。——《竹书纪年》

      48 《晋书·愍帝本纪》:“西晋愍帝建兴五年(317年)正月庚子,三日并照,虹蚬弥天,日有重晕,左右两珥。”

      49明熹宗天启元年)二月廿二日,辽阳有数日并出。又日交晕,左右有珥,白虹弥天。”——《明通鉴》

      50 《说文解字》载:「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 舞形。」

      《尚书》亦载: 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疏曰: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觋之风俗也。

      《周礼》载有: 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

      在原始人眼中,歌舞作为一种神秘力量,一种足以娱神进而控制神灵,使神灵降福免祸的力量。

      巫者在行巫术时,得配合咒语及仪式性的动作——歌、舞方能通神、感神、装神、娱神。其中,巫舞可说是巫术行为中极重要的部份。

      综而言之,可知中国人在上古之时,至少在周朝,即设有“巫”官,并在国家大旱时,由群巫之首率众巫,藉由舞蹈的方式来祈雨。

      51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山海经.大荒东经》

      52 上古时代之求雨,其理论大致是巫是神人之间的使者与代言人,则藉由暴巫、焚巫,可传达凡间祈雨的迫切渴望。

      考诸典籍,《左传》载有:「夏大旱,公欲焚巫尪。」

      《庄子》则曰:「昔宋景公时大旱,卜之必以人祠乃雨。」

      即便到了汉代,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求雨篇》中尚言:「春旱求雨……暴巫聚尪……秋暴巫尪至九日。」

      可见这套求雨仪式影响之深远。

      53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山海经.海外西经》

      「有人衣青,以袂遮面,名曰女丑之尸。」《山海经·大荒西经》

      54 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

      55 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实帝尧时代的羿和夏王朝时代后羿实是两人,后人混为一谈了。

      不过据学者考证,羿所射之十日,可能是羲和一族所生之十日族。

      据《山海经》记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

      可知在黄帝王朝,十日族是一个颇为显赫之大族。他们可能借助大旱,起兵挑战帝尧之威权,被帝尧派遣羿一一扑杀之,该族大败之后,十个支脉仅仅剩下一个支脉。

      此说也颇能自圆其说。

      笔者只能择一而从,此处还是采传统之说法——十日并出乃是天文异象。

      56 “汤谷上有扶木, 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 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

    • 家园 【原创】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6)

      一个君主是有着莫大的权柄,就像手上举着一支巨大的火把,火焰越是明亮,越是能够鼓舞人民信心。

      然而,举着火把的人,若然一不小心,这火焰恐怕又会反过来吞噬了自己。

      该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权柄呢?

      每个君主都有各自的答案。

      帝尧是这样勉励自己的——

        战战栗栗,

        如履薄冰。

        人啊,往往不会在大山上翻倒,

        而是跌倒在小土堆上。35

      为了不让自己跌倒在小土堆上,帝尧想出一个办法,在自己的宫殿前,树立了一根大柱子,上面再挂起一面旗子,让老百姓有什么意见,可以站在下面宣讲。

      如果要是他在宫殿里头没有听见,老百姓还可以敲响宫殿门口设立的一面大鼓。

      这根大柱子,叫做诽谤之木。

      后世的诽谤之义,是恶意攻击,毁坏别人的声誉,而这里的诽谤,则是表达不同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36

      这面旗子,叫做进善之旌。

      进善的意思,就是请告诉我一个好点子。37

      这面大鼓,叫做敢諫之鼓。

      敢諫,就是有什么意见,大家就大胆的说吧。38

      诽谤之木、进善之旌、敢諫之鼓的设立,应该说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发明。

      论起帝尧的初心,可能是因为黜退了五大家族之后,心不自安。

      因此呢?他特别需要掌握情报,知道五大家族的动静,如果他们有所异动,希望了解内情的人,前来告密。

      老百姓纷纷进言,结果让帝尧在施政上得益不少,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要知道上古乃是神道设教,君主裁决民政,对于老百姓的各种疑难。往往借助本人超级大巫师的身份,一言而决。

      就像今天自认为有“特异功能”的大师们,那是绝对没有耐心听你絮絮叨叨的讲一件事情的经过,是非曲直。而是不容置疑直接给你一个答案。

      既然超级大巫师有通天彻地之能,则洞察事情的真相自然是理所当然之事。如果是在倾听之后,才得出结论,反而会让老百姓怀疑,进而丧失了威信。

      帝尧之所以特异于黄帝王朝之前的所有君主,乃在于他身上人王的气息浓烈起来了,而作为超级大巫师的色彩则变得平淡了。

      他的执政风格则是谨慎而又有耐心,创设了这套上访制度之后,在倾听中,对于民间的疾苦就有了深切的同情与理解。

      于是他所作出的裁决是那么的通人情,让老百姓感激。因此,对于帝尧之政绩,自然是大加鼓吹了。

      这套上访制度是那么有效用,其后黄帝王朝的继任君主,帝舜帝禹都继承了。

      这对中国的政治影响极大,作为后来之君主,再也用不着以超级大巫师的身份去装神弄鬼。

      中国人也得以从容的自神权时代迈进王权时代。

      到了夏王朝,君主就不仅仅是坐在宫殿里头,等着老百姓来上访了,而是设立一个叫做遒人的官职,派遣他们巡行于各地,宣达政令的同情,也探寻老百姓之疾苦。

      遒人们肯定不可能抱着大柱子到处走,于是将诽谤之木简化成一种可以握在手上的乐器——木铎39。

      从被动的等待上访到主动走访民情,又是一次很大的进步。

      上访制度是自下而上,走访制度则是自上而下,两相交互,国家机器遂得以将触角深入基层,无远弗届,于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便不再是一句空话。

      准此,中国人在三四千年已经设计了这样政治制度,水平之高,置于世界各大文明中,也至为罕见,老祖宗之政治智慧,再次让今天的我们叹服。

      当然,进入王权时代,随着中国人之疆域拓展,国家治理人口之多,而君主之威权又不容假借,则君主对上访之老百姓要个个接纳,也不现实。

      于是黄帝王朝之诽谤之木、进善之旌、敢諫之鼓,到了周王朝,则演变成了肺石。

      肺石设置于西周王朝之都城,古人认为肺主声音,其石颜色赤红,长达八九尺,形状如下垂的肺,故名之。

      根据文献记载,有冤屈之上访者,不论从多远的地方来,不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必须要在石边站上三天三夜,不允许饮食,也不许有休息的举动。

      这时候,西周朝廷之贵族才出来听取上访者之说辞。40整理之后,将上访者的冤屈告诉君主,并惩罚那些使上访者蒙冤的官长。

      之所以要让上访者苦等三天三夜,无它。因为只有真正受到冤屈乃至于忍无可忍的人,才会有耐心站在肺石之下三天三夜。

      目的当然是为了避免很多纠缠于鸡毛蒜皮小事之恶意诉讼。

      清末有一大案,即今天之戏剧舞台还在搬演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

      在杨乃武被定成铁案的情况下,杨乃武的姐姐为了给弟弟伸冤,不得不滚钉板,以示自己上诉的决心,然后,她的状纸才被接受,案件才得以重审。

      这个滚钉板,其实功用颇类于肺石。

      因为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司法机构都无法承受恶意诉讼之成本。正常来说,政府希望官司一审而决。

      在清末,原告如果不服判决,决定越级告官,正常程序是到府衙擂鼓告状,但是官员对于已经审决的案件,也有权不受理。

      于是,原告在沉冤难雪的情况下,只有滚钉板一途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天大的冤屈,谁会来受这份罪?

      古代之上访制度,和现代法制相比较,就好比是一间深黑牢房之中仅有的一丝亮光。

      然即便如是,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案在种种机缘之下,终得以翻案。

      此案之结局乃是慈禧太后施展霹雳手段,一下子处理了两浙150多名官员。

      相关涉案之官员,巡抚被免职,知府、知县入狱的入狱,削官的削官,甚至有人不堪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自杀了事。

      又可见,上访制度之威力,即便是在清末极其腐败的政局,也能彷如原子弹一般,造成官场之大地震。41

      帝尧能够设立上访制度,不论初心如何,他让自己随时都能听到老百姓的意见。

      一个君主,能够倾听老百姓的意见,自然对于臣下的意见,会虚心接纳,从善如流。

      帝尧之所以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认可并崇敬之圣王贤君,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早年曾为左拾遗(杜甫也当过这官),这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芝麻官,大概居于七、八品左右。

      这个官职,顾名思义,就是检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份内工作只有一件,就是挑皇帝的毛病

      有了这段工作经验,后来白居易在总结自己的工作心得的《策林》一书中,谈到君主为什么要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

      我听说君主个人所接受的信息并不是很多,只有依赖臣下的报告,才能不被蒙蔽。

      君主的个人视野也很有限,只有虚心听取臣下的报告,才能够开阔视野。

      君主也只有一颗心,智慧是有限的,只有在臣下的帮助下,才会有真正的大智慧。

      如果一个君主,仅仅依靠自己的两只耳朵去听,一双眼睛去看,一颗心去体察——

      十步之内的距离,君主也有听不到的时候。

      百步之外的距离,眼睛也就有看不到的所在。

      宫殿之外发生的事情,更不可能洞察。

      更何况天下之大,每天发生的事情是那么多。

      英明的君主帝尧正因为这个缘故,才设立了专门给皇帝挑毛病的监察官员,这样才能开辟出一条让臣下献善除恶、竭诚辅佐君王的大道。

      使得政策失误的地方得以改正,并让君王不受蒙蔽。

      但是,帝尧还是担心自己不能真正的洞察民情,于是下令安设设敢谏之鼓,高扬进善之旌旗,树立诽谤之木。让工人商人可以尽情的对国事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士大夫和平头百姓都能在政治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于是,君主每一天,见闻都在增长,德行也与时俱进。42

      这一制度,说起来,对中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基因,影响是非常大的。直到今天,还提醒当权者,要随时重视天下百姓的意见,广开言路。

        

        帝尧想方设法征求民众的意见,欢迎大家公开指出他的过失,即便是说错了,也不加罪。

        这一做法深受老百姓的怀疑,却更加激起黜退之五大家族的嫉恨。

        为什么呢?

        因为按照传统,从伏羲王朝乃至于今的政治传统,天下共主之权柄主掌乃在于对外征伐、外交,对内调停各族纷争。

        然,对于各族之内政,则归于本族之族长裁决。

        这是一种默契,有了这一默契,各族才愿意尊崇黄帝一族为天下共主。

        现在,默契不复存在。

        帝尧的这一亲民做法,在他们看来,显然是手伸的太长,让他们忍无可忍了。

      35战战栗栗, 如履薄冰。 人莫踬于山, 而踬于垤。

      ——《古诗源·尧戒》,相传为帝尧所作。

      36对于诽谤之木,《史记》一书之诸家注解都有提到。

      集解服虔曰:“尧作之,桥梁交午柱头。”

      应劭曰:“桥梁边板,所以书政治之愆失也。至秦去之,今乃复施也。”

      索隐按:尸子云“尧立诽谤之木”。诽音非,亦音沸。韦昭云“虑政有阙失,使书於木,此尧时然也,後代因以为饰。今宫外桥梁头四植木是也”。

      郑玄注礼云“一纵一横为午,谓以木贯表柱四出,即今之华表”。

      也就是说,今天天安门前的华表,其实就是古代的诽谤之木。

      37 《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旌,幡也。 尧 设之五达之道,令民进善也。’ 如淳 曰:‘欲有进善者,立於旌下言之。’”

      38 《吕氏春秋·自知》:“ 尧 有欲諫之鼓, 舜 有诽谤之木, 汤 有司过之士, 武王 有戒慎之鞀,犹恐不能自知。” 高诱 注:“欲諫者击其鼓也。书其过失以表木也。”

      (帝尧)师于善绻、许由、尹中,而学于务成子附,询政行人,问老衢室,立建善旌,廷置敢谏之鼓,博咨刍荛,以成盛勋,涂说巷议,咸所不废。——罗泌《路史》

      尧置敢谏之鼓,使天下得尽其言;立诽谤之木,使天下得攻其过。——《唐史纪》

      39 “铎”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以木为舌者称为木铎。由于遒人有宣扬政令之责,日后木铎又成了教师之代称,春秋时代之孔子便自称为木铎。

      《论语·八佾第三》之上,孔子有云:“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40 “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周礼·秋官·大司寇》

      41 今日之中国,上访制度作为一种现代法制之必要补充,对基层官员有极大之震慑力。

      基层官员生怕群众“越级上访”,竟至于派员常驻北京,拦截上访群众,进而形成一种奇怪的产业。

      与之最新相关的时闻是2009年8月4日,安徽籍女青年李蕊蕊因上访,而被软禁于北京丰台区聚源宾馆,竟至被看守强奸。

      走笔至此,宁无喟叹。

      42天子之耳不能自聪,合天下之耳听之而后聪也;天子之目不能自明,合天下之目视之而后明也;天子之心不能自圣,合天下之心思而后圣也。若天子唯以两耳听之,两目视之,一心思之,则十步之内,不能闻也,百步之外,不能见也,殿庭之外,不能知也,而况四海之大,万枢之繁者乎?圣王知其然,故立谏诤讽议之官,开献替启沃之道,俾乎补察遗阕,辅助聪明。犹惧来未也,于是设麻敢谏之鼓,建进善之旌,立诽谤之木,工商得以流议,士庶得以传言,然后过日闻,而德日新矣。——白居易《策林》

      元宝推荐:铁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