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资料】关于“两少一宽”的一些资料 -- 南方有嘉木

共:💬124 🌺3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资料】关于“两少一宽”的一些资料

    得了些闲腾出手来查点资料,没时间细读来写文字,就直接做个剪贴匠吧。

    1. 释义

    所谓“两少一宽”是指我国对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所实行的“少杀、少捕,量刑时一般从宽”的刑事政策。所谓“少杀、少捕”是指能够不杀的尽量不杀,能够不捕的尽量不捕。其含义与一般意义上“少杀、少捕”政策的内容是一样的,只是把握的标准更宽些。所谓“量刑时一般从宽”是指对少数民族犯罪分子的处罚一般情况下要比对汉族犯罪分子的处罚轻一些。

    ----肖扬《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页263.

    2. 渊源

    (1)“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武装叛乱,时局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西工委制定的《关于捕、杀、管、训政策界限的几项暂行规定》中确定了少杀的政策精神……1961年,平叛结束,民主改革胜利,社会稳定,中央提出西藏无论在内部或社会上必须贯彻少捕、少杀,管制也要少的方针。”

    ----肖扬《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页261.

    (2)1952年海关总署制定的《有关查禁走私几项具体政策》第4条第3款有“对少数民族,尚应结合少数民族从宽处理之”的规定。

    (3)1958年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处理走私案件十项原则》第7条规定:“对少数民族的走私……情节重大的,应同样按照上述有关处理原则严肃处理,但是处罚尺度应该比汉族为宽,对未改革地区少数民族走私的处理,可以再稍宽一些。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走私,应该联系民族事务部门处理。”

    (4) 1984年中共中央第5号和6号文件明确提出:对于少数民族中的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捕、少杀”,在处理上一般从宽;在藏族地区执法要特别慎重。

    (5)1957年和1963年《刑法草案》,以及1979年、1997年《刑法》都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其实际依法制定对刑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3. 特点

    (1)分散于不同文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

    (2)适用的普遍性:少数民族公民犯罪不问其他条件和背景,都可以获得此项政策的照顾,而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照顾力度犹大。

    (3)仅有政策,没有法律。

    4. 效力范围----四种意见

    (1)双重限制说:该政策在适用时应做两方面的限制:一方面从地区上限制,“只限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即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公民,而不是已长期生活于汉族地区和汉族人民中间的少数民族公民。”另一方面还要从犯罪人的个人素质上限制,对那些受过相当程度教育,具有刑事法律知识的少数民族不应适用,而对那些文化程度很低法律知识匮乏的少数民族公民则应加强适用。

    ----赵秉志《论少数民族的刑事责任问题》,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5期, 页68.

    (2)一个对象说:认为该政策只适用于实际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公民。

    ----张坚《如何理解少数民族地区“两少一宽”的刑事政策》,载《法学》1989年第4期,页25.

    (3)普遍适用说:认为应以民族身份为标准,不分聚居、散居、杂居都适用。

    ----马克昌《中国刑事政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426.

    (4)区别对待说:认为应该区分不同的情况分别决定是否适用“两少一宽”,其中从民族种类上看,已经很少保留本民族特有风俗习惯的或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等各方面已经摆脱落后状态的就不需要特别对待;“两少一宽”的适用大多限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别是民族自治地方,出民族自治地方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也可以执行这一政策,对于散居的少数民族,有些仍相对集中居住,仍然保留着其独有的风俗习惯,在执行政策时应给以恰当的考虑;对党员、干部要强调依法办事,有的不能实行“两少、从宽”。

    ----肖扬《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页268-9.

    5. 实践一瞥

    (1)笔者在天祝藏族自治县法院调查过程中,却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一部分法院干警根本不知道党的这一政策,说“自己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一部分干警告诉我,在司法活动中,他们基本不考虑民族因素,不适用“两少一宽”政策。原因在于一是他们认为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藏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随着和汉族的广泛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与汉族无明显区别,不存在适用“两少一宽”的基础;原因二是少部分干警认为党的民族政策一贯提倡各民族平等原则,而且刑法的基本理念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如果适用“两少一宽”政策反而会加深民族矛盾,不利于社会安定和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有干警说少数民族和汉族发生刑事案件,我们对少数民族可以适用“两少一宽”的政策,但是如果不同少数民族之间发生刑事案件,那如何适用呢?偏向哪一边都很为难,还不如一刀切,严格按法律办事。

    (2)1981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藏族牧民拉白强奸一案,在此案中,同德县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拉白拘役6个月。宣判后,同德县人民检察院以“量刑畸轻”向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后自治州法院采纳了抗诉意见,改判拉白有期徒刑3年。在本案中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应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县法院却在法定刑范围外任意创设刑罚,随意从宽,判处被告人6个月拘役,这种做法损害了国家法律在民族地区的威力和尊严,是和“两少一宽”政策的原则和精神背道而驰的。

    -----康耀坤《论“两少一宽”刑事政策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适用》,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页39-41.

    6. 学者意见

    “两少一宽”政策见于中共中央1984年第5号文,其本身并不属于刑事法律,因此对刑事立法和刑事执法只具有指导作用。就定罪量刑而言,该政策也只是属于酌定情节,而非法定情节。特别是我国刑法在1997年修订时,已经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因此,该政策作为办案依据于法无据,实质上是在刑法所确立的严格罪刑标准之外由司法人员另外树立了一套罪与非罪、最轻与罪重的标准。而且这种做法一直停留在经验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尺度,难以正确把握。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官员素质参差不一的现实情况下,难免会出现量刑畸轻畸重的现象。因此不应提倡。同时,该政策的文字表述本身也是含糊不清的,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法律语言。

    ----梁华仁,石玉春《论刑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变通》,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资料】就“两少一宽”适用的建议

    此篇列出了部分参考文献

    【资料+翻译】一本西方学者写的关于维汉关系的书

    关键词(Tags): #法言碎笔元宝推荐:宁子, 通宝推:造船厂,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在广西碰到的基本情况

      广西在各类判决中,都是一刀切的,这个两少一宽,提都不提。这边的超生,也是和地方有关,管不到的,不管那个族的,都生个2-4个,和离城市的远近有关,离的越远,管的越难,生的越多。所以我看到网上一些民族贴,都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的,把执法问题扯到民族问题,感到很生气。

      但我也注意到,在长三角有一起广西少数民族做惯偷,不抓的,不过那帮人都是疯子,都吸毒感染了艾滋病。

      • 家园 壮族和汉族其实没啥区别。当初不设置这个民族就好了
        • 家园 有壮语吧

          壮语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但壮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普及;现在散居于部分县城和城市的部分壮族人改以汉语为日常语文,不过城镇壮族在壮族总人口当中比例不大,总体上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人仍然占壮族人口的九成以上。

          维基百科

      • 家园 两少一宽本来就是区别对待的权宜之策。

        男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两广地区,有多少会哭,且哭得响的孩子?tg又不是傻子,没有压力,平白送你优惠?

    • 家园 两少一宽是不是也有历史残留原因呢?解放初剿匪

      对于少数民族也是网开一面。尤其在西南和中南。

    • 家园 嘉木水平就是不一样

      这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

    • 家园 嘉木教授,哈哈

    • 家园 难得大姐关心这个问题,我就“两少一宽”说几句

      在民族地区,根据少数民族的一些习惯,对其民族内部的一些较轻的案件实施从宽,这根本不是问题,没人会在乎。

      在民族、汉族混居地区,对跨民族案件中的少数民族当事人实施轻判,这是不公平的,但也不是最核心的问题,目前还能解决

      (维族捅了汉族可以轻判,汉族捅了维族也不见得判得很重)

      而最近在乌鲁木齐发生的事情,从法理上和事实上都不可能适用“两少一宽”,因为那是针对国家安全的严重犯罪,不会考虑“两少一宽”这种小事的。抓的人、杀的人数量不能令大家满意,是出于别的原因。杀人少因为警察没有能把凶手都抓住(他们的组织性真的太强了),抓的人少则是因为犯罪的人太多,没法都抓。

      真正的问题在于,民族地区来的的民族人在内地犯罪时,法院还套用“两少一宽”来判。

      法院这样判的背后是监狱的压力,而理由是他们不愿意关押维族人犯。维族人犯和汉族吃的不一样,语言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性格又急躁,再加上(中国法律不答应的)每日礼拜五次的宗教要求,很容易和汉族人发生冲突。如果和重罪犯关在一起,弄不好要出人命。监狱里出了人命是谁的责任,不言而喻。现行制度不允许跨地关押,把新疆人犯集中起来关更是任何监狱都不可能做的事情(想让他们扎根吗?)于是监狱往往做法院的工作,把新疆犯人轻判点,或者干脆不判。

      其结果就是,受到高失业率困扰的维族人发现,还存在这样一种利润丰厚,而风险也并非大的不能接受的行业,于是就有人开始干。

      其实这些人的人数也并非常人想象的那么多,只不过老是被放老是被放···作案效率高(也许由于其相貌特征明显,被抓住的机会也多?)反正就有了“新疆小偷遍天下”的误解。

      而韶关事件的背后也是这个问题,维族民工从经验出发,觉得一般的猥亵不至于被抓,他们猜对了;然而汉族人也猜到了完全一样的结果,于是发起万人械斗。

      “两少一宽”就是这样毁掉了维族与汉族之间的民间关系的,此现象的历史不短,至少在这里某邦应负其责

      通宝推:李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