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读书笔记 (一) -- 五度

共:💬158 🌺81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存一点疑惑,抱一份敬意.

            您为什么用那么年轻的头像呢?

          • 家园 跟家父同届的啊
          • 家园 【讨论】表示一下敬意,也有一点异意

            这样的人到处都有,我海外第一次创业时的西人伙伴就是为了多争一点小利,而拒绝了一笔大定单,让我俩的公司没法挺过那次经济萧条。

            不过对“技术专家”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也算是个小小技术专家, 78年你毕业那年我正好进大学。咱们是同代人吧。

            我就特别能体会当“死”技术与“活”经营发生冲突时,哪个该让步的道理。

            顺便向你表示一下敬意,你在管理版发表的大作,通篇都是没有一点水分的真价实货,没有多年的甘苦历练,和内外一体的人品,是悟不出那些道理的。

          • 家园 这个恐怕跟技术不技术无关

            我觉着我认识的老工程师没有一个真的会干这种事情,工程师们其实都“实际”着呢。当年老爸参加的一个技术项目得了国家表彰,他提都不提,还是上了新闻联播我才知道的(差不多接近二十年前的事情)。结果老爸对我说——这东西没用,国家下的科研项目,但是市场对这种产品没需求,对厂子没有任何现实的经济效益,白搭功夫不挣钱。

            至于您说的这位,不客气的说,他这明摆着跟您对着干——拆台呢。这种事情在国营单位实在太多了。

            如您所言,您根本不是这个专业或者系统的人——没有人脉。就仿佛您说的,这类企业总有安定团结贷款的,所以效益不效益无所谓,就算下岗也轮不到管理层。那么这些“无事一身轻”的人儿那许多精力还能干嘛?斗呗!您这外来的“空降兵”不正好是个天然的斗争对象么。再说句不好听的,这种企业通常都是从系统内部提拔自己人做干部,您这外来汉突然跑来拿走厂长的“宝座”,那些早就看好厂长这个位子等着接班的本厂副厂长总工们只怕要恨的眼睛窜血!

            前几天看中央六频道上电影“袁隆平”的访谈,主演谈到了里面一个细节的具体背景——袁隆平担心大雨冲了自己的稻子,雨水里跑去查看,结果只发现一个大泥坑,什么都没有了。电影的主演解释说影片中不好明说,其实那些都是让人偷偷给扒光了,这人眼红老袁要出成果而已。现在人都知道老袁千里迢迢去海南种稻子是因为那边一年可以繁育好几代,却不知道老袁在那个偏僻的海南农场里就不用担心有人拔他的稻子,就可以睡安稳觉了。

            另外,科研所领导,工厂总工什么的听起来虽然像技术干部出身,但其实能捞到这种位置的一般也不是善人了,做事绝对不会像技术人员那么“单纯”。我认识一个沿海开放城市下面某局的总工,没有任何学历,从没去过工地下过现场,就是白天黑夜的在办公室里召集人马打扑克赌钱玩。我在这个局干了五年,因为我不打牌不赌钱,结果到我离开我都不知道这个总工长啥样!

            • 家园 你说得对

              我有感而发的目的一是是想说明目前所谓的技术专家并不是50年代那个概念了,已经被精英淘汰政策污染;二是想说明目前部分装备精良的国企的困境主要是组织部造成的,并不是市场、技术、资金或人才原因。

              另外,我们这种书生,的确低估了企业里面人心的险恶和关系的复杂。本来以为是来帮他们忙的,三年以后上市就离开,根本不会占他们一点点利益。但是没想到一批以前受压或竞争失败的人会利用这种外来力量,重新掀起一场夺位战,结果我们成为双方交战战场利用的掩体,后果可想而知:两面不讨好。

              • 家园 楼上说得好

                其实互相设陷井下绊子再正常不过了,简直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最开始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看你不顺眼,或许是想让你对我低头,我总觉得国企内部中层高层之间的斗争就象水浒里排位一样,108个人一定要每个人都排个顺序出来,低位的服从高位的,在利益面前对高位作退让,你不退让他就要设法压你一头.

                偶当年作为报复也做过这种事,欺负老同志不懂电脑,看老同志的笑话.老同志想推出去不做,还不给推,是你的活就该你做,不会做就要学,不要每天都把自己的活推给我徒弟做.多做多错么,然后就等着看笑话.

              • 家园 人事既政治

                这句话用在老国企,包括政府机关部门事业单位都成,企业的经营管理根本不那些所谓的管理层们关注的,他们仅仅是政治斗争人事斗争的精英。

                老爸原来走的纯技术路线,吃了很多亏,后来离开技术岗位了,事实证明真正的技术人员在那个环境里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我也从里面吃了很多苦头才明白自己真的不适合那个环境……

                ps,您去申请认证会员吧,希望您能经常在河里,还想跟您学学经营管理呢

                • 家园 想起我姨夫

                  我姨夫同你老爸所说境遇很像。他也是非常优秀的技术人员,可是他所在的国有企业却经常总是把一些不学无术的人给提上去了,姨夫人又很老实,不懂“红包”这一套,最后是姨夫离开了那个国有企业,到了一家由他以前几个同事所开的公司里去了,现在都六七十了,没有要退休的想法,还是做的很快乐

                  • 家园 我爸离开原单位的导火索……

                    是他做的一个科研项目得奖了,不过等他知道的时候,研究所里的领导都已经把奖金分完了,留给他的只有获奖证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