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从康生的字谈谈字如其人 -- 山有木兮

共:💬146 🌺33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可以找马未都先生的文章读读

                  可以找马未都先生的文章读读,他算是当代中国搞文物收藏比较早的个体户了。

                  可以从他的文章中了迟至80年代中期,文物都很便宜。便宜的让人无法想象。好像一篇文章里提到,他结婚的时候有家具票,可以凭票去商店购买一套家具(数量记不清了),别人都买新的,他自己选了一套旧桌椅(比一把新的折叠椅便宜多了)。30十年后,他选的家具升值上千倍吧,当时如果选其他新家具,折旧都会折没了。

                • 家园 所以说你不了解那个时代

                  那时候文物,古董,旧家具都不值钱。

                  东欧的外交官那个时候都在北京买这些东西。

                  其实,你只要往前再想一步你就知道你错在什么地方。

                  “价值数千元的黄庭坚真迹”,这就是你的想当然了。

                  一个,那时候就不值数千元,送都没有人要。

                  文革时,这些东西直接往废品收购站扔,你说值几个钱。

                  再一个,你可能还想着将来增值,这个就更是没谱的事情。

                  今天都不知道怎么着呢,还想着明天。

                  看回忆录,文革前,他们买这些东西也都是在古董店订,肯定可以优先挑选,

                  但是没听说价钱上也给优惠的。

                  强卖强卖?说到底,你这还是现在这个思想,所以看过去,特容易想当然。

                  人们对私有财产的重视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

                  特别是这些延安干部,一辈子人都是党的,哪里会想到

                  把什么东西据为己有,他把这些东西据为己有有什么用?

                  你说说看?你能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就明白了。

                  你要是有机会,到这种老干部家去看看就知道了,他们都有钱,家里还是

                  很“旧”,桌椅板凳,床,书架子,脸盆还是放在铁架子上那种,完了。

                  你可能很难想象为什么?习惯而已。

                  像康生这样喜欢买古董的都不多,即使买他也是拿去

                  赏玩,买了去增值?那批人就没这个概念,再说到哪里去增值?

                  要不怎么说炎黄在骗人,它就是利用现在人普遍认同的

                  思想去套在那个时代人的头上,所以大家很容易就被蒙住了。

                  因为人们对历史的理解,特别是对还不是太遥远的事情的理解

                  很容易用现在的标准去套。

                  比如你说的“几千元”!

                  • 家园 炎黄造谣能让这么多人相信,现在的人鉴别能力还真是有点问题

                    当然了,现在的教育很多时候不是教人辨别是非,而是让人更加糊涂

                  • 家园 littles说的一点没错,那个时代和现在是大大的不同

                    我原先一个同事老H,在文革的时候就是红卫兵,抄家破四旧的先锋。他说,抄家总能抄出来好多珍宝。红卫兵真是弃之如蔽履,很多都当场都打的打烧的烧了。有一次在南师大抄家,他们红卫兵中有人还有些概念的,拾摞出一些东西,说这些还是留着吧,说不定还是文物呢。老H(当时的小小H)自告奋勇,说,我把它交到南京市红卫兵组织去吧,当天因为晚了,就带个装宝贝的小盒子回家了。一个人,没有人监督。宝贝在家放了一晚,第二天走路走了一天,交到南京市红卫兵组织那儿。抄家当场的红卫兵头,后来也没有追问你到底交了没有,收的南京红卫兵,事先也不知道谁会交什么东西,你交来他就是随手一放,最后不知所终。

                    我和老H同事,已经是90年代的事了。老H后来颇为感概,说那是他离发财最近的一次。哪怕不是把整个小盒子据为己有,就是抓出一把来,“现在我早就发了,哪儿还用上班啊”。当时,既没有人监督,也没有清点收发,你拿了就拿了,缺的就是“文物很值钱”的概念,不仅是没有经济价值,甚至连研究欣赏的价值也没有。

                    说到家具,我也有印象。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的家具就是从单位“借”的,其实也就是床、桌子、凳子等几样,至于那个老五斗橱是单位的还是父母买的,就不知道了。每家家具不够了就到单位领,那时房间小,多领了也放不下。后来好像是到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单位觉得这事管得太多了,或者往大里说,“私有”的概念已经逐渐萌芽了,这些家具就“价拨”了,各家的床、桌子这些,估个价,就卖给各家了。我们家至今还有一张喷了“价拨”两个字的方凳。顺便说一句,我们家可不是什么老干部,就是一般职工。

                    今天的价值观不可以套在前人身上,在这些事上反映得尤其明显,littles说的一点都没错。

                  • 家园 老干部家

                    老干部家确实都很简朴,但到他子女家看看就.....

                    • 家园 老干部的子女家的情况那已经是邓小平时代的事情了

                      老干部的子女家的情况那已经是邓小平时代的事情了,

                      这个时代的事情,你用现在的思想去理解是可以的,

                      就不用我去提醒和矫正了。

                  • 家园 用现在的价值观套在那时候人的行为上是骗人

                    那么该用什么样的价值观衡量这些人的行为才不是骗人呢?

                    要不怎么说炎黄在骗人,它就是利用现在人普遍认同的

                    思想去套在那个时代人的头上,所以大家很容易就被蒙住了。

                    • 家园 不仅仅是价值观

                      包括了更广阔的东西,就是那时候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

                      我们今天认为是这个样子的东西那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吗?

                      比如那幅画,“几千元”,问题是在那个背景下,送都没人要,

                      很可能是直接扔到化浆池里去了,你还能说那幅画值几千快钱吗?

                      这时候人出五块钱就不能说人家强买强卖了。

                      那个时代干部家里的家具都是编号了,离开了就上交,换到新单位,

                      就去领一套。

                      这种生活方式现在能够想象吗?你准备怎么评价这样的生活方式?

                      那个时代的老干部,就是工资收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收入,

                      但同时他的房子可能相当大,警卫司机保姆都有,这种待遇换现在

                      赤裸裸的算成钱相当于年收入多少万,但是你可以想当然的说

                      他年收入多少万吗?

                      归根结底,你所感兴趣的东西那时候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 家园 听二位讨论,也很有所得,谢!
          • 家园 赞。。啥时候俺也可以刻个章盖上头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