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龙战一九三二 -- 中日铁甲战上海 一 -- 萨苏

共:💬73 🌺44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龙战一九三二 -- 中日铁甲战上海 一

    [平面媒体用稿,诚请不要转载,如能成全,万分感谢]

    一九三二年初,受关东军“九一八事变”轻易占领东北三省战绩的刺激,日本海军也迫切希望从中国获得更大利益。九月,作为与关东军的呼应行动,日本海军调动大井号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运送海军陆战队到达上海,增援当地日军,并向上海市长吴铁城递交哀的美敦书,提出取缔抗日组织,调防驻扎闸北的十九路军等无理要求。而中国方面的抗日宣传和抵制日货等爱国运动则风起云涌。

    点看全图

    日本海军能登吕号水上飞机母舰,1932年1月进驻上海威胁淞沪。它的舰载机后来成为对中国装甲列车最有威胁的对手

    尽管南京当局有意妥协,但日方条件过于苛刻,且谈判中屡次变本加厉。驻防上海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深感局势危在旦夕,积极备战。1月23日,蔡廷锴,蒋光鼐,戴戟等高级将领在真如召开军事会议,对十九路军及配属的税警总团,宪兵第六团,铁道炮车队,飞机队等下达作战部署,决心与日军一战。28日,日军进犯闸北,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双方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激烈战斗。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

    由于敌强我弱,内部又矛盾重重,这次抗战终以签署屈辱的《淞沪协定》而结束。但十九路军孤军一旅的顽强抵抗即打得日军四易主帅,几个月无法拿下上海一隅之地,令举国上下一扫不战而失东北的颓唐,大大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也为此后的全面抗战在军事战术上积累了经验。

    点看全图

    战斗开始前,日本海军陆战队援军登陆,兵锋直指上海

    点看全图

    在上海的中国守军严阵以待,寸土不让

    在这场局部战争中,双方都动用了若干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比如中国空军首次参战,美国志愿飞行员肖特尝试的“空中狩猎”战术对未来空战发生了重大影响。日军则首次尝试了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对地支援作战。这些尝试使淞沪战场成为某种意义上独特的兵器试验场。

    日军在淞沪战场投入战舰二十余艘,飞机一百余架。中国海军没有参战,飞机仅二十余架,双方炮兵火力相差更大。

    点看全图

    遭日军炮毁的吴淞要塞

    以扼守长江口的吴淞要塞而言,这里装备的火炮大多是清末的产品,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不是日军的对手。其中重要的狮子林炮台在日舰炮火下仅仅半个小时就丧失了战斗力

    不过,镇守吴淞炮台的78师副师长谭启秀(原台长邓振铨开战不久即逃)并非等闲之辈,在日军开始登陆后指挥部下用射程较近的老式火炮顽强抵抗。根据日本1932年出版的《海军陆战队上海奋战记》一书记载,在3月1日攻打吴淞要塞的战斗中,日军运输舰金陵丸(2,717吨,被征用的原日本汽船社邮船,舰长为长泽佳吉)被宝山炮台击中烟囱和机舱等处,受伤太重,起火座沉,舰上机械曹长松田利夫等被击毙。

    此战,根据日军记载,在吴淞要塞的抵抗中,日本海军先后有三艘军舰被击伤,分别是睦月号一等驱逐舰,卯月号一等驱逐舰和榆号二等驱逐舰,伤亡睦月舰长高次贯一少佐以下数十人。

    日本方面将中国军队这一战绩归结为“使用了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大口径海岸炮”。

    点看全图

    吴淞炮台守军

    尽管全面衡量,淞沪抗战中日军拥有压倒性的装备优势,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但参战的中国军队巧妙利用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带的特殊地形与敌周旋,因此在优势日军面前打得有声有色,毫不示弱。若干仅有少量装备的先进武器也在一些局部战场上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在优势装备的日军面前,十九路军巧妙地利用堑壕工事与日军周旋,日军因此损失惨重,在报告中多次强调“支那军工事意外强固”。

    点看全图

    这是《朝日新闻》描述介绍十九路军工事的报道。这种堑壕战后来成为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重要手段。

    为了打破中国军队顽强的防御,日军在上海大量使用了战车部队,这也是亚洲国家最早使用装甲部队的战例之一。

    关于日军装甲部队在上海的战斗,中日双方都有较多文献进行描述。日军参战的装甲部队,前后期分属不同部队。在战争后期日军投入战斗的是重见伊三雄指挥的独立战车第二部队,使用从法国进口的雷诺NC-17战车和日本自制的八九式战车,多次充当了冲锋破阵的角色,也在战斗中颇受损失。这一阶段中国军队与日军装甲部队的战斗,萨曾在《火焚巨兽》一文中结合日本史料进行过详细分析,在此不再赘叙。

    日军在战役前期投入战斗的海军陆战队轻装甲车队,指挥官为世川涛平大尉,使用车辆型号为英制M-25轮式装甲车。这种车辆是日军感到驻上海的陆战队在市区的战斗中缺乏重装备而于1931年从英国购买的,共计十辆。在初期作战中,由于十九路军各部缺乏与战车作战的经验,这种状似甲虫的装甲车曾给中国军队造成重大杀伤。

    点看全图

    日本海军陆战队使用的维克斯M-25轻装甲车,重2.5吨,装甲厚度5.5毫米,顶部设有圆形炮塔,内装备 7.62毫米MK-I重机枪两挺(向后方也可装备两挺但一般不装)。

    这种车辆本为英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机场警戒和殖民地防暴任务开发,尽管适合城市巷战,但火力与防御在正规军的对抗中都稍显差强人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战斗中,并非仅仅日军都出动了装甲部队,中国方面的战车部队也曾登场,构成了战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待续]

    关键词(Tags):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装甲列车#装甲车元宝推荐:逸云三洲,MacArthur,
    • 家园 【原创】龙战一九三二 -- 中日铁甲战上海 七 完

      日军幸存的M-25装甲车到哪里去了呢?在《海军陆战队上海奋战记》中,我们终于找到了相关的材料 – 它们很可能全部毁于二月二十一日十九路军的夜袭之战。

      这次十九路军与日本海军战车队的了结恩怨之战,应该是七十八师一五六旅发动的一次战术奇袭。在《淞沪御侮记》中对其曾记载,称“晚七时,我军发炮击敌陆军司令部(在北四路横滨桥日本小学校内),连中四弹,登时火起,烧延两时余,闻其卫兵炸毙者,二十余人云”。

      这里的“北四路”,似应为“北四川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56旅旅长翁照垣在率部出击前激励部队

      这段记载平淡无奇,一直也没有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但如果对照日方的纪录,就会发现,中方其实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战果。此战发生的时候,由于敌强我弱,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实际上处于边打边退的状况,此战堪称当时节节败退的中国军队一抹难得的亮色。

      《海军陆战队上海奋战记》中,对此战有详细的记录。按照此书记载,日本小学并非日军“陆军司令部”,而是日本海军陆战队第三大队的大队部。当时担任第三大队副官的特务中尉吉村贤二是这样描述此战的 – “二十一日晚7点左右,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大队部士官室立即被火光照亮了。我只感到全身剧震,房顶上的瓦片象下雨一样滑落下来。这时我才看到窗户上的插销已经被震开,覆盖在窗子上用于遮光的毛毯被气浪冲飞到一边。

      与此同时,整个大队部的电灯全部熄灭,显然是照明电路被炸坏了。几乎用不着思想,我冲出门外,在院子里大呼卫兵前来集合救火。两个班的卫兵匆忙从警卫室跑出来,刚刚出门,警卫室又被一弹命中,地动山摇!此时最后一个士兵刚刚走出走廊,真是幸运的很啊。

      附近的麦拿里也中弹起火,由此来看,敌军可能是从商务印书馆西侧打来的炮弹。从廊下望出去,北四川路一带已经到处是红莲一样的火焰。敌军还在开炮,危险随时都在。

      各层都在呼叫水源。三层以下的卫兵开始救火,但是接连数发炮弹在院子里爆炸,使他们不得不中止工作。在炮弹的爆炸声中,院子里的战车起火了。。。 两台战车和一台牵引车如同穿上了一层大红的外衣熊熊燃烧。

      一面继续组织人员灭火,一面紧急联系前线反击。但宝兴路方面的部队报告他们也遭到集中火力的射击,自顾不暇,敌军似乎要发动反攻!不断接到各个阵地遭到猛烈射击正在迎战的报告。同时,受伤的人员不断被抬着从我的身边闪过。。。他们大多数都是炮弹的破片伤。

      九点十分,大队部再次中弹,引发大爆炸。四层火灾,四层火灾,有人在大声喊叫。中弹的房间恰好堆放了大量的桌椅,大火顿时腾起。。。由于电话线和电源都被切断,只能靠人力传达命令。传令兵在敌军炮弹的炸点间纵跃前进。高桥大队长养伤期间代理指挥的大田中队长也负伤了。“

      吉村因为及时组织救火,以“机敏而勇敢地行动”获得表彰。

      另一名在场的长田机械曹长则回忆此时情景 – “第一弹后来判断应该是敌军的十五厘米迫击炮弹,炮弹爆炸的同时,石井二等兵正在炸点上执勤,当即壮烈战死。这发炮弹击穿校长室改造的大队长室,在墙壁上打开一个三四尺直径的大窟窿。此后,运动场中弹三发,理科实验室(三楼)中弹一发,贯穿房顶,打入楼下的教研室爆炸。标本室中弹一发,另一发敌弹击中神社的房顶,剧烈的爆炸把整个屋顶都撕开了,里外一目了然,仿佛供奉的大神在拜月一般。”

      点看全图

      被当作日本海军陆战队第三大队大队部的上海日本小学校旧照

      与此同时,在第三大队大队部隔壁的宪兵队也遭到猛烈打击,这里的便衣队搜查总部被炮弹击中,宪兵队西侧空场上的一辆M-25装甲车不偏不倚正被一颗迫击炮弹凌空命中,当即被炸成一团烈火,迸飞的金属碎块竟然将站在附近的出云舰轮机军曹中条长次郎撕成碎片,当即毙命 -- 都撕成碎片了,要还不死那才奇怪呢。

      从数字来看,第三大队大队部两辆装甲车被毁,宪兵队一辆,日军三辆幸存下来的M-25装甲车在此战中无一幸免。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反攻受到了十九路军便衣队的密切配合。十九路军便衣队在淞沪抗战中神出鬼没,让日军极为头疼,是另一个有趣的话题,不妨以后来写。虽然没有动笔,题目却已经想好了,自觉十分贴切,就叫 -- 《关门,放狗!》

      其实,由于日军不断增兵,十九路军部队不断从闸北向真如,江湾等地调动,在这条战线上的日军比中国军队兵力远为雄厚,十九路军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袭击明显带有打了就跑的痕迹。只不过中方情报很是准确,因此不多的炮弹就给日军后方的指挥机关造成了重大损失。倒是日军不明所以,忙乱了整整一夜。

      不过,令日军困惑的是,按照此前战斗的情况判断,在装甲列车离开前线以后,十九路军仅有的80毫米迫击炮不应该有这样的打击力和攻击距离,日军判断中国军队使用了150毫米迫击炮,但十九路军并无这种装备。不管怎样,1937年侵华战争打响的时候,日军排列的中国军队三大王牌武器,150毫米迫击炮排名其中(另外两种是捷克式轻机枪和德国37毫米反战车炮)。

      原来,这次奇袭使用的火炮,确实并非十九路军所有。

      一二八战事打响之后,尽管蒋介石并不支持十九路军在上海与日军的全面开战,但由于舆论的影响与爱国官兵的强烈要求,他也不得不派出部队增援十九路军。这支增援部队,就是张治中指挥的第五军,下辖八十七,八十八两个国民政府的警卫师,使中国当时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他们携带的装备中就有巷战中威力极大的150毫米迫击炮。

      点看全图

      中国军队的150毫米迫击炮

      按理说,十九路军属于粤军,第五军属于蒋介石嫡系,两派之间矛盾很深,但是,碰上打鬼子的事儿,多深的矛盾也不重要了。二月十四日,八十七师宋希濂旅长到达翁旅阵地,亲眼看到十九路军依靠简陋的装备奋勇与敌作战,十分感慨,因此主动提出借炮给十九路军,加强对日军的打击火力。翁照垣对此十分高兴,顺势向宋借机枪数挺,随即以这批装备发动了对日军的奇袭,战斗结束之后,翁曾亲自到宋部致谢,可见对这种大口径迫击炮的满意。

      因此,根据日方资料的描述,这批M-25装甲车在上海基本全军覆没了,战后没有它们的进一步消息毫不奇怪。

      一二八抗战,尽管中日实力相差悬殊,但十九路军为首的中国军队,依托上海的独特地形,顽强抵抗,日军苦战两个月,三易主帅依然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证明了中国军队并非不堪一击。此举对增强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在淞沪战场,装甲列车,150毫米迫击炮等少量重型武器,也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想九一八事变,白白丢给日军的装备就包括两百架飞机,数十辆坦克,十万支步枪,假如东北军能够坚决抵抗,将这些武器用在和日军作战上面,那东北三省又将是怎样的局面呢?

      抛开民族感情,这场战争中,中日两国机械化部队的轮番登场,可称是亚洲装甲部队在如此大规模的战场上经受的第一次考验。其经验教训,对此后的亚洲战场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日军正是在此战之后开始大规模建立其装甲部队,而中国装甲部队的建设也开始从注重装甲列车转向更为灵活的履带式战车,开始跟上世界的潮流。这场战争的影响是不可被忘却的。

      [完]

    • 家园 原创】龙战一九三二 -- 中日铁甲战上海 六

      日方没有记载这次攻击的主要目标,不过蔡廷锴将军回忆“暗藏在天通庵(应为北站)车站内的两列装甲列车只使用了一次,就因为汉奸指示目标被炸毁”,指的应该是这次空袭中日军的战果。

      在此之前,在锦州的东北军装甲列车部队曾与日军展开战斗,并在激战中一对二击败来犯的日军装甲列车,日装甲列车指挥官板仓繁大尉被击毙。但东北军的装甲列车最终被日军飞机击毁。由此可见,依靠铁轨运行的装甲列车虽然防御和攻击能力优秀,但战场机动能力较差,防空能力弱,飞机正是它的克星。二战中富有盛名的波兰的装甲列车部队也在德国空军的打击下全军覆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德国空军摧毁的波兰装甲列车

      事后,日军声称在上海的战斗中俘获了一列中国装甲列车,而且对其的研究影响了日军铁道兵的发展。

      不过,根据后来的战斗情况看,蔡廷锴将军的回忆可能有误。据高桥升在Panzer 1997年第七期撰文所述,当时参战的中国装甲列车一共两列,形制略有区别。日军这次空袭后,中国装甲列车曾再次出击。因此,被击毁俘获的应该只是一列装甲列车而不是两列。同年秋天,在狙杀张宗昌的事件中,北平号装甲列车曾出现在济南,说明它并没有损失在上海的战斗中。

      点看全图

      在上海北站被击毁的中国装甲列车(局部),可以看到其旋转炮塔中的机枪已经被中国军队拆走

      由于十九路军防空力量薄弱,对日军当时技术指标并不怎么出色的飞机,硬是没有办法,只能任其猖狂。这种情况直到2月5日中国空军参战才有所好转。当天,日军一架水上侦察机在真如被击落,机上矢部让五郎少佐等三人阵亡。整个淞沪事变中能登吕号共损失三架飞机。

      点看全图

      在真如被击落焚毁的矢部机,中方后本着人道主义立场将矢部携带的千人针,护身佛等交还日方

      装甲列车部队的再次参战,是伴随三十日十九路军在闸北的全线反击进行的。有马正甫在《海军陆战队上海奋战记》中描述了这次进攻。内容如下 --

      “三十日晨两点三十分开始,前线双方开始发生战斗,两军用机枪对射。5点30分左右,中国装甲列车再次在北站停车场附近出现,用野炮朝我军阵地猛烈炮击。敌军这一炮击在整个上午持续不断,我军横滨路,宝兴路等前线阵地中弹数十发,敌(装甲列车)更向我纵深展开炮击。

      晨七点四十分,乍浦路我后方阵地连中三弹,其中一弹击中本愿寺据点前,一名为我方工作的中国人当即被炸死。九点左右,陆战队本部被敌击中,建筑本身仅受轻伤,但死伤十余人。。。“

      根据日军战报,此战天通庵路阵地也遭到炮击。

      日军死伤者包括仲地幸二少尉,作田真彦上等兵等多人。

      根据赵一肩参谋长的回忆,由于早有作战计划,闸北战斗打响之后,十九路军原在后方的六十师,六十一师等一天内就纷纷开赴前线,七十八师因此没有了后顾之忧,故此有反击的余力。参战部队主力似为一五六旅和宪兵团。作战纪要中当日有“一五六旅附小炮连、宪兵团(欠一营)占领闸北,为前进阵地”的纪录。

      此战,中日双方前线步兵都打得十分顽强,但是,双方在重武器的使用上却出现了差别。由于天气原因,日军飞机无法提供支持,而M-25装甲车的火力对抗中国的装甲列车无异于螳臂当车。依靠装甲列车的强悍战斗力,从九一八之后,战场上首次出现了中国军队依靠优势重武器蹂躏日军的场面。

      大约受到战果的鼓舞,中国装甲列车开始向日军后方开炮,连续击中日军几个重要据点。战斗到中午零时四十分,北四川路上的奥迪安夜总会中弹起火(日军也怀疑是中国方面的便衣队放火),大火迅速在日军控制区蔓延。《海军陆战队上海奋战记》称“到虬江路和三义里前方阵地的电话线均被切断,我军有遭到迂回而与后方失去联络的危险。这种情况下,前线部队被迫向北四川路撤退。”

      这一战,十九路军不但收复了前一天日军在闸北占领的全部阵地,而且兵锋直指日军陆战队总部,大有将日军赶下海的势头。可惜的是当晚五点,由佐世保赶来的日军援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森可久少佐)抵达上海码头,这支部队加上安宅,常磐两舰的陆战队投入战斗,终于稳定了战线。1月31日,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中将率加贺,凤翔两航空母舰,四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及陆战队7000名增援部队到达上海,2月2日,日军金泽第九师团亦被派往上海参战,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剧烈变化,十九路军再也没有全歼上海日军的机会了。

      由于得到增援,日军在二月上旬到中旬之间转守为攻,曾多次向闸北十九路军阵地发起攻击。日军飞机在进攻中十分活跃,除了猛烈攻击中国军队阵地外,并先后炸毁东方图书馆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文化事业造成极大损失。在上海各界民众爱国热情的鼓舞下,尽管装备火力远不及日军,参战中国军队依然奋勇抵抗,寸土不让。双方的战斗十分激烈,阵地犬牙交错。在这一连串的进攻中,日本海军的M-25装甲车不时露面,并一度发明了以炮兵尾随装甲车发动攻击的战术。但是,由于其装甲薄,火力弱,也屡次遭到中国方面的沉重打击。例如,二月九日,在江湾路一带的战斗中,日军就连失1号和9号两辆装甲车。加上前后作战的损失,到二月中旬,日军十辆M-25装甲车中,能出动的仅剩三辆。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一阶段的作战开始后,中国的装甲列车部队再也没有在前线出现。

      对此,中方史料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说明。然而,究其原因,也不外乎两种可能。第一,十九路军的抗战,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方面的退让政策存在矛盾,因此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是直属于装甲列车部队,可能被调走。从后来北平号出现在济南判断,也许此时它奉命沿津浦线向北方撤退了。第二,日军加贺,凤翔两航空母舰的投入,大大增强了上海日军的空中力量。装甲列车笨重而且依赖铁道线,飞机正是它的天敌。在这种情况下,装甲列车部队继续留在前线已经没有用武之地。尽管中国装甲列车部队在淞沪前线作战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暴露了其必须依托铁路线造成的机动性问题,但它们的表现堪称可圈可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九三二年的加贺号航空母舰,仍然保持着不实用的三层飞行甲板,外形十分诡异

      不过,目前我们翻译过来的日军资料中,对在上海使用的M-25战车后来的命运都语焉不详,只能从中知道参加过上海之战的日军M-25型装甲车此后全部销声匿迹,后来日军使用的同型车辆或是新订购的,或是仿造的。

      从前面战斗的情况看,参战的这批日军战车虽然损失很大,但应该还有残余车辆,它们跑到哪儿去了呢?

      [待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