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栀子同心好赠人 -- 尔雅

共:💬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栀子同心好赠人

    老家在江北小镇,端午前后,雨意潮湿,老太太们开始也上街卖栀子花,街头巷尾,默默坐着,脚前一块摊开的蓝花布,上面一堆雪白芬馥。挑几枝半开的回家,随手寻只空碗,倒些水,放进去,满屋的香。

      

      栀子的香气在花香中属于浓烈的,甜而且暖,然而闻着不腻,有清润的感觉。

      

      到北方后,没有再见过栀子,端午节买粽子吃时,就想起它来了。老家那些老太太们卖??子,总会在花瓣上洒些水珠,显得鲜嫩。但有时,也的确真的是雨水。

      

      上初中的时候,流行席慕蓉的诗。现在还记得一段:

      

      “如果能在开满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

      如果能深深地爱过再别离,

      那么,再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回首时那一瞬间。”

      

      很温婉的少女情怀。想起,若满山坡开满栀子,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闽中、台湾山地,栀子是当作农家作物来种的,可以提炼香料,亦可入药。所以满山遍野,应当并不罕见。

      

      席慕蓉在诗中,非以栀子花来作为爱恋的背景,也许一是因为常见,二是因为那种覆雪般的洁白,那种弥漫的香氛,能让人徒起莫名感怀吧。

      

      有时候,一种气味,便是一段回忆。

      

      在古代,栀子曾被作为男女结同心的信物,梁朝徐悱之妻刘三娘,寺院中见到一少年头陀,感而作诗:“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切,栀子最关人。”有夫之妇,爱上小和尚,而且写诗直陈此事,而且是在大肆弘扬佛法的梁朝,这女子风格可谓大胆。齐梁贵族生活腐化,诗风绮艳,由此也可见一斑。

      然,未必不动人。

      

      唐韩??诗中也说:“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这家伙是大历十才子之一,清代袁枚曾治一印曰:钱塘苏小是乡亲。用的也就是他这首诗中的句子。

      

      提到穿一件罗纱大褂,和苏小认乡亲的袁子才,由不得要想起鲁迅,先生在散文诗集《野草》中言,灯罩的一角画着一枝腥红的栀子,“腥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先生是江浙人,对栀子当然很熟识。只是,印象中从未见过栀子花有红色的。后来看书,才知道果真有种变种的栀子,在深秋开出红花,只不知道,香气是否依旧。

      

      梅子熟时栀子香。栀子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也许是原产。据说花形象酒器卮,故被称为卮子,后来就叫成了栀子。对这些,没肯下功夫去考证,姑妄说之。又言有木丹、越桃、鲜支等别名。自家看的书少,也懒去管了。

      

      只记得自齐梁以下,直至唐人诗文中,已多用栀子之名。

      

      李商隐《河内诗》中道:“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锌嗔舸?君。”这里的栀子,繁香飘渺,有情怀难耐般的迷茫、深刻。

      

      李贺《感讽五首》是我喜欢的,“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晴漏。”心绪不宁时,常喜欢找李长吉那些鬼气森森的句子来读。似乎荒蛮草木间的灵鬼低语,反比人间的热闹更令人觉得亲切。只是栀子,到底是种很少给人凄凉感觉的花。

      

      记忆里,和它联系在一起的,是艾束、蒲叶,是粽子与金红冒油的咸蛋黄,是梅雨季乍暖微寒的天气。从老家出来后,一直独自呆在省城,忙着乱着,早忘了还有端午节这回事。今年母亲闲着无事,过来住了一段时间。从此天天有人洗衣做饭,索性乐得做甩手掌柜。

      

      那天下班回来,看看母亲正在烧饭,便一头钻进自己的屋子,开电脑准备上网。却闻到屋内有时浓时淡的栀子香气,才想起,是端午栀子花开的时候了。探头向窗外找,没见楼下有栀子花树,脖子再伸长点,向别人家阳台上细瞅,也没有。

      

      我自己住家,是从不养花的。纳闷半晌,心里也有些惊喜。跑出去,靠在厨房门上跟母亲闲聊:栀子花开啦!母亲笑,你怎么知道?我闻到栀子花香啦,不知道是谁家种的。母亲失笑:这傻丫头!去你自己房间再找找!

      

      这回恍然大悟,嗅着香气,一路寻到床上、枕头下,果然卧着五枝绽开了大半的栀子花。许久未见了,对着它,不由出了好一阵子神。

      

      不久就来了北方,天气也渐渐变冷。北方好象是很少有栀子的,想再闻到它的香气,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

    • 家园 google了一下才发现自己栀子花的形象是错的

      自己原来以为的“栀子花”根本不是栀子花,是象马蹄莲的一种东东。

      没想到原来栀子花是这末“灿烂”的花。

    • 家园 栀子花的香气,我不喜欢,颇有过于浓郁的俗香.

      也不喜欢白玉兰,花型花香也颇世俗气.最讨厌夜来香.

      我最喜欢桂花和腊梅,还有玫瑰.金银花也不错的.

      只讨论花了,其他我不敢兴趣:).

      • 家园 看来石头比较喜欢出世的东西

        特别讨厌艳俗,

      • 家园 呵呵,我喜欢草兰

        小时候春天常有乡人拎到街上来卖,好像是几分钱一个花骨朵。买回来种在盆里,放在窗台上。 那时候家里有个花园,种的最多的是菊花和月季,还有扶桑,牡丹,栀子,芍药,玫瑰,木槿,还有两株杏。在城里比较出名,常有人来要花,所以早早就知道插枝,压条,分蘖等方法。那时有一把很小的锄头,柄特别短,一到周末就和外公去城外,漫山遍野地找植物,挖回去种。

        和兰花比起来,栀子和白兰花的香味是不纯正,太郁;桂花太甜;腊梅还可以。 也许,我喜欢的并不是花,而是关于故乡的记忆。

        • 家园 失根的兰花 --- 陈之藩 《旅美小简》

          找不到电子版的。

          其实我们都是失根的兰花,没有国,没有土,虚浮在空气里,不等风雨来袭,就早早枯萎了。。。

    • 家园 总觉得栀子是一种属于江南的花

      和白兰花一样,开在初夏江南雨后的小巷里。

      小时候家里种过几株。中学的实验楼边矮矮得围着一圈。每到夏天联考复习时,都会采上几朵放在书桌里,在那郁郁的香味中作题或背书。

      看到栀子就会想起那些回不去了的年少岁月。

      • 家园 栀子是一种属于江南的花

        栀子花, 长江两岸都很多, 性喜酸性土壤,多铁(此铁非那铁), 多雨,较温暖的环境。 在北京的自然条件下不容易长好。 小时候,乡下很多, 小女孩会别一朵在xong前, 城里卖一两分钱一朵。确实,栀子花直率的乡土味比较重, 不是文人花, 但总让我想起小学的人和事。

      • 家园 【文摘】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