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呼叫一直在看,呼叫一直在看 -- 萨苏

共:💬55 🌺25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呼叫一直在看,呼叫一直在看

    应该说今天是个激动的日子。

    在新浪博客上有个朋友总让我下点儿功夫,找找当年东北老航校日本飞行教官的踪迹。这件事一直没有太认真去做。

    昨晚,通过一名日本记者去拜访了一位当时在东北航校任职的大阪籍飞行员,老头已经偏瘫了,说不出什么来(或者说以我的日语水平,听不出什么来)。却从他那里得到了不少好东西。

    都是中国空军早期的照片和资料 --

    老头在东北航校任职以后,对中国的空军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大量收集中国空军的照片和资料。凭借自己的关系,他在战后从中国,美国飞行员,乃至共产党的有关部门弄到了不少历史照片和资料 -- 虽说当时这东西不值钱,但是现在看来却是重金难买,老头甚至有“天皇号”轰炸机修复后据说唯一的照片,是从英国人手里淘换来的!

    还有东北老航校学员用马车拉飞机的照片!

    而且,老头还根据自己拿到的资料,把中日两军的空战,二三十年代国民党军轰炸红军的战斗乃至国民党空军在内战中的损失等都作了对比和分析。

    比如,空战中谁打的谁,要不是他这样对两国空军都很熟悉的人,很难弄得清。

    甚至,几名中国飞行员的合影,他也愣要弄清上面的人谁是谁(当然不是百发百中,比如郑少愚,老头就一口一个“郑小愚”)

    可能是受到党的教育多年,老头既有日本人那股子拗劲儿,又能够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来做分析,所作的分析,由他女儿用打字机打出来,已经是印刷体,可惜那时候还没有计算机,所以没有softcopy。但是照片都是原装的,这感觉太震撼了!(我以前见到的收藏品多为影印件)

    老头曾把一部分资料有偿提供给朋友写书,但是肯定没有在中国出版过,至少,以老萨所见,很多资料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见到过。

    老头人很不错(也可能因为偏瘫有点儿糊涂了),竟然让我把照片(原本)和资料(复印件)带回家!他不怕我卷包跑了吗?!!!

    至少,不用受翻拍之苦了,我可以回家用扫描仪,这好多了。

    跟我一块儿去的那个日本记者要去了几张照片(会归还),撰稿去了,闹不好这篇报道能上下一期的《丸》。

    冷静下来看看,老萨头大 -- 日本人有收集癖,偏巧老萨先后撞上了几个,这不是要命么!昨儿拿到资料,还没当回事,等回家看了一晚上,今天就激动得不行。

    老头的照片,光我看来没在世上露过面,或者虽然露面却不曾见过这般清晰的,就有几百张。

    而且每次空战,他都考证的特别详细,一个战斗能挖七八个坑。

    这简直是要命阿!

    老头的资料写得再好,也是日文的,萨这个日语还是二把刀。

    老萨还要上班,还要照顾小小魔女,想想这个工作量心里直哆嗦。。。

    且不管他,呼叫一直在看,呼叫一直在看,说不定有些好东西给黄肇濂老先生赔罪用了!

    • 家园 每次看见老萨,我就有种,拼命工作的冲动。
    • 家园 天道酬勤。老萨当之无愧。
    • 家园 我等众河虾大有盼头。

      萨老大挖资料的功夫真令人佩服啊。

    • 家园 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谢谢萨苏兄!坑坑有宝啊!

    • 家园 得花,老萨命里该是作家
    • 家园 萨做的这事可是功德无量

      不好意思地说,没经验了,花以后再补。

      • 家园 附加一段给某位台湾友人的信

        也是军史爱好者,所以和对方分享一下自己的惶惑 --

        “這幾天在看XX先生(給解放軍黨過教官的日本人)的那些資料,太有趣了,他收集了很多中國人自己都沒有注意的東西,包括採訪了一些後來到臺灣的老飛行員。這幫人真是有個性阿,就說那個鄭松亭吧,你看他那個長相就屬於沒事兒找事兒,飛揚跋扈的類型。一看資料里果然不錯,XX和一個叫XX的歷史學者去臺灣特地拜訪他,鄭上來就是一個故意的大力握手,差點兒把山本握骨折了。後來談起來,幾十年過去鄭倒是沒有太多敵意了,只是不能讓日本人小看的意思。說起空戰,點名說某某人(姓宋的一個飛行員)我說他不能飛,心理不行,就不應該讓他飛,結果他人帥,人緣好,長官讓他飛了。兩年以後把一架C-47撞山,死了十幾個最優秀的飛官。再説蘇聯飛行員,說他們飛得硬,根本不是戰鬥機飛行員出身的,自己往跑道上摔。按説人家不管怎樣是來幫忙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你客氣一點不行嗎?不行,鄭松亭就是這種黑白分明的性格。最後說到周志開的死,鄭認定了是高又新錯打,理由是他親眼看到周飛機上的彈痕是12.7毫米機槍,而日本飛機上用的是7.7機槍,只有高又新的P-40飛機是12.7毫米機槍。高又新當年就是因爲這個被自己人逼瘋的,這次日本來客告訴鄭松亭 -- 當時日軍在武漢已經換裝2式戰鬥機,也是12.7毫米機槍,連與周志開最後空戰的飛行員都找到了,是33戰隊1中隊長細藤中尉,細節很清楚。但鄭老連聽也不聽,還是罵高又新,這人的性格阿。。。

        還有國共之間第一次空戰,你知道是在哪裏打的麽?太有意思了,居然是1945年冬天在黑龍江,國民黨是半壁山空戰的名將徐吉驤,巡邏中發現一架共產黨東北老航校的九九式飛機正在飛,上去就給了一串子彈。這人反應也真快,抗戰的時候他反應就快,不然早就戰死了。共產黨方面是個日本教官帶飛行員練習飛行,忽然挨了打大吃一驚,兩人動作也夠敏捷,趕緊落地,徐還是不依不饒地對地開火,幾個日本教官剛好在宿舍門口,看到這個場面紛紛照相,照完,徐吉驤忽然轉過機頭對他們飛來了,於是衆人做鳥獸散,子彈打在宿舍門口,把臺階都打碎了。

        那架教練機被打了好多個窟窿,還著了火,不過都在尾部,發動機沒有損壞,解放軍飛行員空襲一停就衝出來滅火,修好後照樣飛。國共第一次空戰以無疾而終,雙方都沒有死人的場面告終。

        隨手一寫就是不少。現在我的問題是不好選題了,開始想寫鄭松亭指揮的偷襲荊門,那一仗很精彩,結果看到中日對照的周志開空戰考證,又沒主意了 -- 再怎麽說周志開也是我們老鄉阿,還是先寫他吧。這個人的戰鬥從日本飛行員講解來看真是精彩,人帥,打仗也帥,每一個擊落紀錄裏面都有故事,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這個人真是飛行天才,什麽飛機都能飛,抓起來就用,一用就出彩。他第一個擊落紀錄是用蘇聯造I-15飛機打下來的,接著中國就基本沒有飛機了,他弄了一架高志航時代的老HAWK照樣打得跟長扳坡似的。他打掉的日軍100式偵察機,尾巴上有一個老虎標誌,是日本最好的偵察機。他最出彩的梁山空戰,飛的是P-43,下了飛機敵人來了,回頭抓了一架P-40上天,輪子都沒有收就把日本飛機打傷一架打掉兩架,收起來輪子又打掉一架 -- 這是日方的紀錄。中間,還跟日本飛行員用手勢交流,想抓個活的下來,日本飛行員堅決不同意,於是周只好打他下來。。。 這人太神奇了!

        要不,先寫周志開?不過寫他難免談到宋美齡,這倆人關係可不一般。然而寫到宋美齡,幾乎可以肯定有人會拿她抗戰開始前沒有用錢買飛機而是存銀行來說事兒,這不是不可以討論,但是寫周志開如果變成討論宋美齡禍國殃民與否那可就跑題了。其實,我的看法當時飛機的發展速度的確很快。中日之實力對比不在於差多少架飛機,而在於日本可以自己生産,中國只能進口,所以打起來我們拼消耗拼不過他們。

        怎麽樣?先寫周志開?”

        • 家园 先写周志开吧

          没收轮子打下来俩 收起来又打下来一个.

          这么有戏剧性的事情

          不先写都对不起周老了.

        • 家园 萨是不是回错地方了?

          弄得我也有点惶恐了。如果是回我的,那萨就太谦虚了。你在日本收集了那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件事即使让搞历史研究的专业人士去做,不见得能做得来。如果没有你的收集整理,这些异国的资料就逐渐在民间湮灭了,所以我说你功德无量啊。

    • 家园 送花谢宝。要是能尽微薄之力不胜荣幸。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在下日语也还需努力,不过自信基本意思还可以翻译出来,如果能尽一份力(就算翻译出来也只有老萨润色了)。

      另外八路空軍従軍記我看过八路空軍従軍記日文版

      亦无用网友在河里写中国空军从军记,应该就是这个的翻译版,不过去年11月份以来一直没更新。

      不知道老萨见过的老先生和八路的作者是否同一人。我觉得应该不是,我看的6月3日还有更新。

    • 家园 老萨自己就是收集癖

      冷静下来看看,老萨头大 -- 日本人有收集癖,偏巧老萨先后撞上了几个,这不是要命么!昨儿拿到资料,还没当回事,等回家看了一晚上,今天就激动得不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