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聊二战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上) -- 忘情

共:💬24 🌺116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聊聊二战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中)

      (续上)链接出处

      苏军的大纵深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军战役理论只强调进攻,很少提及防御。在30年代早期,以图哈切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苏军将领提出大纵深理论,它的基本原则是:在进攻集群中应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突击群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牵制群用于辅助突击方向上作战,其任务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保障突击群的顺利进攻;预备队用以完成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火力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突击群的快速突破。结合当时的实际来说就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然后负责扩张战果的梯队,例如坦克兵,摩托化步兵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

      大纵深作战理论强调机动作战,并注重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在预定的作战方向上构成快速突破,之后迅速发展为胜利。在运用上强调大量使用当时的新兴兵种:坦克兵,航空兵,空降兵,以及广泛运用无线电通讯手段。

      为了验证大纵深作战理论,苏军不但进行了大量演习试验,并且在1938年的哈桑湖战役、1939年的哈勒欣河战役以及苏芬战争中或多或少地对大纵深作战理论进行了实战验证。同时,这些战争实践也证明了大纵深理论所存在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践证明,分别建立突击队和牵制队是不适宜的,这样划分会造成牵制队的军队消极等待突击集团获得战果。炮兵密度必须提高到每公里正面至少40-60门火炮,在突破地段要更加坚决的密集使用炮兵的火力。为此不仅要使用统帅部预备炮兵,而且还应大胆地将次要作战方向的火炮最大限度地集中到预定突破地段,并事先进行周密的炮兵侦察。在突击敌人坚固的防御时,航空兵的行动应在时间上尽最大可能同时突击部队密切协同,最好是无时间间隔,以便后者能利用航空兵突击的效果迅速击溃敌人。

      苏军的进攻通常在选定的突破方向上同时选定几个突击点,受领突破任务的第一梯队通常就象放置在阳光下的凸透镜一样,将其所拥有的战斗能量全部聚焦到突击点上,力求砸开硬核桃。之所以在一个突破方向上同时选定几个突击点,并不是分散兵力,而是为了保证突破的成功率。数个突击点中进展胶着的突击点是不会得到上级的任何增援的,它客观上起到了佯攻和分散对手防御力量的作用。苏军指挥官会将手头所有的预备队投入到进展顺利的突击点上,各级都进行这种加强。所有的力量都汇集到这个突击点上,就象用高压水枪轻易地冲开稀泥那样,将战术突破发展成战役突破,快速集群从这个突破口鱼贯而入,向敌纵深高速发展进攻。

      将坦克分为支援步兵的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的作法和德军直接将装甲师用于突破相比,其立足点是充分保持突破后坦克部队的进攻锐势,使其力量并不过早地消耗在突破敌防御前沿的过程中,而将其力量的“兴奋点”用于在突破后的纵深挺进中。虽然理论上有这样的优势性,但在二战中,由于配属给突破部队的支援坦克群力量不足,使得突破防御前沿变得艰难,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打开“纯突破口”。突破的久拖不决会给时间德军以判明苏军意图,调整部署,增加苏军纵深作战困难。因此在二战中,苏军的远战坦克群(通常为坦克集团军、骑兵机械化集群或者独立坦克军、机械化军)往往提前投入战斗,增援一线突破力量,在战斗行进间边协助突破边向纵深猛插。

      但是,随着3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肃反扩大化,大批有经验的中高级军官被清洗,大纵深作战理论也因人废言,致使苏军在三十年代末期、四十年代初期虽然数量增长很快,但质量下降严重,军事理论大幅倒退。由于苏军在二战初期非常缺乏有经验的领导,又损失了大量部队、人员和装备,因此不得不放弃实施大纵深战的企图。

      苏军在1943年的夏季攻势中投入了8个方面军的兵力,其中大部分用于对付德军2个最强大的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在进攻中,苏军沿750公里的正面渡过第聂伯河,在西岸建立了战役桥头堡。

      我们可以从火力、机动、保护和领导这四个基本方面来说明苏军和德军在战役机动作战上的主要区别。

      (未完,待续)

      (下)

      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花.老兄开了个很冷僻的话题.

      但俺以为这种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得顶,而且还要等更新.

      不跟你废话了,老兄赶快填坑.

    • 家园 花,沉宝!

      又见忘情的好文章,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