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 -- 赫然

共:💬154 🌺40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

    全部续文的链接如下:

    赫然:【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2

    赫然:【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3

    赫然:【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4

    赫然:【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5 完

    赫然:【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6 附录-A部分

    赫然:【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7 附录-B部分

    赫然:【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8 附录-C部分

    赫然:【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9 附录-D部分

    赫然:【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10 附录-E部分,结束

    ===================================================================

    今天看到河里好几个帖子谈到杭州的一起车祸。民怨沸腾。中间有很重要的一条是关于肇事车辆车速估算的问题。好多网民认为这个70公里是错的。这个成为这起案子中一个重要问题。

    由此我觉得有必要对车祸中车速的估算进行一下科普。这里探讨的只是车祸的技术分析,所以发在“信息技术”。如果要探讨法律责任,请移步时事。

    请注意:

    本文中的内容以供科普而不是刑事或是民事的分析。如果有特定案例,请向相关专家咨询。

    ========================================================

    车祸中车速的估算是个难题。主要原因是现场的证据往往不足。而且,往往等到鉴定人员到场时,现场已经破坏。有些有价值的线索都已经丢失了。一些物证可能已经不在了,例如被雨水冲刷了。而人证的准确性又不高。有时甚至连人证也没有。这一切都造成车速估算的困难。

    在估算车速之前,很重要的一点是估算碰撞点。一般而言,碰撞点会有碎片残留。但是这个并不是必然的。有时就相当困难,要靠目击证人的证词,当目击证人较多时往往证词不一,造成困难。

    一般而言,车速估算最好是有物证为基础的,例如,摄像资料。摄像资料可以提供直接的车辆位置,比照现场的距离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估算。但是摄像资料也有缺点,就是范围小。只能提供一小段的车速,如果碰撞地点不在范围内,就没有太多用。

    还有一个比较可靠的物理证据,就是刹车痕

    因为刹车时轮胎的会被锁死,轮胎上的橡胶颗粒会残留在路面上。刹车时的减速度基本是均衡的。一般干燥的沥青路面是在0.65g到0.85g之间。于是只要用简单的加速度和刹车痕的长度就可以估算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如果碰撞点就在刹车痕上,这个速度就可以算得出来的。

    但是,车祸不一定会有刹车痕,有时路面有水,就不会有刹车痕。有时车辆刹车不急,轮胎没有抱死,也不会有刹车痕。有的车辆有ABS,刹车痕就会不明显,甚至没有。这时,这个方法就没有用了。

    当然没有刹车痕,也不是没有办法估算车速的。象杭州的案子,行人被撞出去相当距离,这个抛出距离就可以被用来估算车速,而且直接就是碰撞车速。

    如何用抛出距离来估算呢?今天太晚了,明天我接着说。

    第一次请来土鳖和铁牛!

    关键词(Tags): #车祸分析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劳苦功高!

      多谢!

    • 家园 这个值得推荐一下

      似乎应该放在科技探索版,不是信息版。信息技术好像是IT的。

      • 家园 跟在村长这里吧,车祸地点的GE图和实景图(浩瀚星辰)

        帖子埋在下面了

        链接出处

        文二西路实景,坐标[浩瀚星辰 于:2009-05-12 20:35:10

        点击查看实景图

        30°17'2.15"N

        120° 5'53.87"E

        这个是google中的位置

        上一个实景有误 再向西一段

        最后于2009-05-12 21:26:14改,共4次;

        这个应该是最客观的资料了,实景图可以移动,把那个眼睛向西移动过河大约不到100米,到那个德嘉客房的“房”字下面,就能走到斑马线那里,向西看即可

        斑马线北边有一盏路灯,双向六车道,

        胡斌的车是从东向西,谭卓是从南向北过马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在车祸中如何估算车速?-10 附录-E部分,结束

      有网上的图片和浩瀚星辰提供的信息,这个地方有个斑马线,但是没有交通灯控制这里的车辆。而且,车辆的限速是50公里每小时。

      根据讨论过的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是人可以在多快的时间内对障碍物作出判断和反应。 这个时间也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例如,目标大小,位置,交通状况,运动速度,光线条件,等等。

      一般而言,白天路况一般的情况下,85%的司机可以在1.5秒内完成障碍物判断和对策的决定。到了晚上,这个反应速度急剧下降。一般要2.5秒甚至3秒。

      如果要司机看到行人就停车,那就要给司机1.5秒到3秒的时间来反应。对于50公里限速,这就是21到42 米。再加上正常减速停车 (0.15g 减速率), 要额外65米和9.4秒。也就是司机看到86到107米外一个行人站在路边就要准备停车让行。这个在城市交通道路上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过街口对于行人的要求。

      对于这样的情况交通部门建议行人:

      示意停车手势:当您进入人行横道(斑马线)时,请您向来车方向举起左手成立掌姿势(手心朝向来车方向)示意车辆停车,等待车辆停稳后通行,到达中心线时要再次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当您横过人行横道(斑马线)遇有车辆陆续驶来时,请您逐一举起手势示意车辆停车,在确定安全后通行。

      http://jjzd.mas.gov.cn/frmShowMessages.aspx?id=148

      但是依照这个情况,行人要在百米外向两边的车辆示意停车。从南边到西行线,有20多米。这叫司机如何看得见。

      如果行人不示意。只要自己能安全过马路就可以。就如我上一节计算的。依照以前的估计,西行线11米宽。东行线也有三道,估测也是11米宽。一般而言,普通20到30岁的成年男子走路平均速度是1.7米每秒,跑步速度是4.1米每秒。如果跑步过马路要5.4秒,而走路要12.9秒。

      对于限速是50公里的地方,就是要求行人看到左右各将近180米的空档才有机会安全走过。这还是20到30的年轻男子的速度。如果是年迈的老人,那要有300到500米的空档才可以安全走过。对于杭州这样的繁华都市,这个也是不能的任务。

      所以,我觉得这个斑马线的设置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设置鼓励和促进行人跑过马路和穿越车辆间隙。是个危险的设计。这样的地方应当由红绿灯控制车辆交通。才能杜绝此类事件重演。

      另外,斑马线处的路灯设置也不合理。斑马线的南端,就是事发地点,处于路灯暗处(没有实地考察过,根据路灯位置估测)。建议重新测量光照强度,并相应调整路灯配置。以提高行人的可视性。

      ---------------------------------------------------------

      总结:

      1. 胡某超速行驶,造成了谭某被撞的风险提高。

      2. 谭某跑步过马路不安全,增加了被撞的几率。

      3. 斑马线,路灯,和停车位设置不合理,极大的提高了行人和司机的风险。

      ------------------------------------------------

      这是一个车祸事故分析的演示。可以看到,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希望这样的科普大家有用。

      最后,谢谢大家耐心看完。我的文字远不如老萨的精彩和有趣。

      希望大家看完了以后对车祸分析有点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Tags): #车祸分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文,可以寄给杭州交管部门一份,听下他们的意见。
      • 家园 【讨论】

        我有几个疑问:

        第一,司机的反应时间怎么可以宽限到1.5-3秒?按照荷兰这里的交规,司机的反应时间预设为1秒。如果说1.5秒这个下限还可以商量的话,3秒实在是长的离谱了。

        第二,刹车效率在荷兰最小值是5.2米/秒^2,绝大多数的车可以达到8米/秒^2。按照这个数据,50公里时速下的停车距离不应该超过30米。国内车辆的性能,从新浪网站上那些广告来看,也同样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第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中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所以,在遇到行人穿过横道时,不应该用什么小刹,中刹来计算让行距离。50公里的时速,最多在30米内车辆必须停下来。30米这个距离,无论是对行人,还是对司机,在正常的天气条件下,都在合理的清晰目视范围之内。

        楼主运用数字分析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得出结果之后还是要有个定性的判断。所谓“左右各有180米的空挡才能过马路”的结论,显然与常理不符。国内的交规要是允许这种判断成立,那立法的人都该进监狱。

        • 家园 反应时间分成两部分

          判断阶段和反应阶段,perception和reaction。

          其中reaction阶段一般是0.75秒。而perception阶段则变化比较大。这和光线,可见度,路况,等等相关。白天路况好,一般也是0.75秒。而晚上这明显增加。

          总计而言,白天算1.5秒,晚上平均2.5秒。

          如果有条件则实测可见距离,而后用效应系数换算到没有预见的可见距离。这时,只要算reaction阶段就可以了。

          而后,来回答你的疑问:

          1.reaction阶段是应该可以做到1秒以内的。如果perception和reaction加起来,一秒以内不容易的。一般司机做不到。有兴趣可以翻看SAE的文档。讨论这个的有数百篇。

          2. 你将的是刹车距离,就是紧急刹车。这个距离没有算过反应时间。只是汽车开始制动时开始算,而不是危险出现时。就算一个负责任的司机,也要花时间反应的。

          3.50公里的车在急刹车时的制动距离只要14米多一点。但是算上反应时间,就是白天,也要1.5秒。这就是20米多。两者相加有大约35米。这个85%的司机可以做到。也就是行人如果指望这个,仍旧有15%可能被撞。

          总之,危险出现的时刻不是汽车开始制动的一刻。反应时间就是两者之间的差,也就是司机所花的时间。

          • 家园 【讨论】

            1。我们不用争论反应时间的定义。从你前面的文章来看,你尽可能的把反应时间向极大值方向去凑(从2.5秒又变成了3秒),好得出斑马线设置不合理这个结论。不客气地说,这是在凑数据。

            2。再回过头来看看你说的perception阶段,你说这和光线,可见度,路况等等相关。这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考虑这些因素,那么请回忆一下交规。50公里的限速是道路上最大允许速度,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开到这个速度。司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车速,保证在可视距离内可以把车停下来。如果你要考虑外界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那么相应的也必须考虑行驶速度的折扣。这是每个司机都要遵循的准则。

            3。我说的是停车距离(stopping distance),不是刹车距离(brake distance),停车距离中已经包含了反应时间的计算。取1秒的反应时间,50公里时速下的停车距离就是15+15=30m.

            4.即使反应时间按照你说3秒来算,50公里时速下的停车距离就是45+15=60m.在你的文章里,从最初的86-107米,然后是180米,最后是300-500米,层层加码,就是为了得出斑马线设置不合理的结论。这已经不是凑数据,而是近乎编造数据来支持结论。实际上,你是错误的理解了斑马线的规则,因而使用了错误的刹车效率来进行计算,进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客观上起到了给肇事者脱罪的效果。

            • 家园 perception reaction内容很多。

              这里有一点先看看。这个细分了perception time。实际上还可以在细分。

              外链出处

              还有SAE

              外链出处

              你的讨论和现有研究有相当距离。建议先看文献吧。

              可以从人机工程开始。

              证据还是要比屁股先行的。

              • 家园 hehe,用不着堆砌文献

                你这一招要是投稿早就会被毙掉了。你只要解释,那个180米的距离要换算成多长的反应时间就可以了。

                另外,“证据还是要比屁股先行的。”这话是怎么一个说法啊?如果你有心为之的,我倒是要奉劝你,说话干净一点。

                • 家园 不错,他这个结论把行人换成交通灯一样。

                  司机也得那么远看到交通灯才能做出反映,城市道路可能吗?

                  假设当时那儿有一盏红绿灯,在肇事者看到死者的时候正好从绿变红,结果有什么变化吗? 甚至从撞到死者以后的刹车距离来看,即使先提前1秒看到红灯再看到行人也没用。

        • 家园 对这种专家只有四个字形容

          自欺欺人

      • 家园 北欧国家黑天行路安全措施

        1 一定要佩戴反光物体,或自己使用发光物体.增加汽车司机看见自己的机会.

        2 尽可能穿浅色衣服.

        • 家园 这个对行人安全有帮助。

          不过,考虑到事发地点行人众多。可能加个红绿灯,建设人行天桥,或者把这个路口封闭掉更容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