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河沿之---围炉夜话---谈中西 -- 虽远必诛

共:💬453 🌺779 🌵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小河沿之---围炉夜话---谈中西

    中医,西医之争好像是没完没了,尤其在这里。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轮回吧!

    在参加争论,论战(如果有论的话,应当是轮战比较贴切。)的朋友,战友,或者就是人,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死挺中医的hardcore,另外一类是死贬中医的死硬分子。

    总之这两类人就是无法理喻,为了战而论,或者为战而战,屁股决定了脑袋。

    写这个题目的目标人群是介于以上两种极左和极右之间的人群。让步时很了解西医和/或中医的朋友知道到底中西医各有什么长短之处。

    之所以今天才写这个题目,是因为想比较轻松的谈论这个话题,不要戾气太重。(感谢QLD青岛市崂山区给俺们四天假期,可以兴平气和的写这个题目)。

    因此,不论是极左,还是极右的人士都欢迎来看看,但是不会同你们轮战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是逞口舌之能就能解决的问题。

    好了现在就先看看中医的理论。

    中医的主要理论阴阳,五行,脏象,六经,八纲,气血津液,卫气营血,都不是严格的理论,而是长期观察的得到的经验总结。很多的东西仅仅能记忆不能够衍生的。所以在本质上来讲中医的理论是系统记忆的方法,而不是严格分析病症的理论。

    您别不信,谈一些东西给您看。

    1,肝左肺右,是一个中医倍受西医指责的理论。砍过人的都知道,肝在右肋下,肺在膈肌之上左右左右都有。

    但是为什么中医就认为是肝左肺右呢? 

    仅仅是左升右讲,还是另有隐情?

    现在看看五行对应五方,东方,木,肝 

               南方,火,心

               西方,金,肺 

               北方,水,肾

               中, 土,脾

    然后回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人体内的关系    上心下肾,左肝右肺。

    发现问题没有,正好转一个180度,不是老祖先转向了,就是中医的理论本事就是一个为了记忆方便的联想思维方式。

    2,藏象理论也是争议比较多,如果您听说:这个人心气虚,就导致脂肪在冠状动脉沉积。这就是骗子,找抽。

    为什么,因为中医的藏象不是西医的具体脏器,甚至都不是某个系统,比如说心=循环系统。

    所以他说,心气虚--这个是典型的中医论断,然后就推导出脂肪在冠状动脉沉积,风马牛不相及。

    中医的 “心”=心主血脉(可以同西医的心脏象类似),心主神志(同西医的高级神经活动相类似)。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换心的人已经上百,没有任何人听说神志出问题,也没有任何人出现供体的意识。受体就是他自己原来,紧紧是心脏不一样,任何精神甚至都一样,(当然会比较乐观,开朗,如果费用不是问题的话)。

    再说中医的“肾”=藏精主生殖(类似西医的遗传物质,生殖系统类似),主水(同西医的肾脏类似,不是等同),主纳气(同呼吸控制中枢相类似)。

    因此如果中医说您肾虚,并不是代表您一定肾脏有问题,可能是生殖系统有问题,比如说ED。

    还有争议最大的“脾”主运化(消化系统功能的综述),主升清(营养的转运,)主统血(凝血机制)。

    为什么说脾争议最大,因为五脏中就是脾同西医的脏器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脾”绝对不等于脾脏,为什么?

    这个两母女是这个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母亲在1986年切除全部的小肠和部分结肠,靠全肠化营养正常生活,而且在1992顺利产下女儿。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现在整个脾的功能(主运化)都被人工替代了,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疾病。

    当然有人一定会说,周女士的脾脏没有被摘除所以可以利用肠化营养。

    可以理解,您如果知道有多少患者的脾脏因为外商被摘除就不会争论这个问题。脾脏摘除是非常常规的外伤手术,因为脾脏非常脆,破裂没有办法缝补,只能在出,不然会大失血死亡。

    所以中医的藏象理论很多都是记忆可以不能类推,不能作为明确的清晰的理论。 

    今天就写到这里。

    欢迎不同意见。

    但是如果仅仅是,不信气,经络就是假中医之类的话就烂在肚子里面吧。

    说出些东西,大家讨论,划线站队,恕不奉陪。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围炉夜话---谈中西--蟹状星云

      链接出处

    • 家园 围炉夜话---谈中西--日心说

      链接出处

    • 家园 关于中医理论,

      首先,中医理论是土著的中国人所创,不是外星人的恩赐。

      其次,它原于国人对宇宙,自然,人,生命。。。的原始自然之观察。

      我所说的原始自然,指的是主要凭借肉眼观察,很少借助负杂的工具。这一点也很重要,现代人类的高新科技,或理论的验证,已经很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但是,最终要诉诸于肉眼所见,亲身体验。

      肉眼所见,或可称为目击,在法医学上,目击证人极其重要。在现代外科临床,手术记录也常用到“肉眼所见”之词。

      其特别意义,可供深入思考。

      其三,此理论是一个大体系,涵盖诸多子体系。

      其四,它最终要解答人与生命现象,即宇宙—自然—人—生命。我特意用短线将这四要素相连,是想表达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质,即永远将人与生命放在宇宙天地间观察,而且时刻用于具体的临床实务与实证。。。

      其五,它源于国人的世代观察,应超过万年,单是现存文字也有2000余年。

      其六,正因为此,它难读懂,它有脱落,有埋藏,可能当初它相当完美,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片断。。。困了,暂放此再理。

    • 家园 把虽远大夫的老贴顶上来

      让争吵双方也明白一下虽远大夫对中医的完整观点.

      大家最好也耐心点, 多翻几页看看, 谈中医谈得最好的文章河里还得首推大夫的这一系列老贴.

    • 家园 有点想法

      读了一些中医书后,越来越觉得中医说的五脏就是西医说的五脏,除了那个脾脏。中医里没有专门说胰腺。胰腺的功能(比如胰岛素的运化)划到脾里面去了。五脏各自的气则是五脏分泌的各种激素。这些激素的作用与现在解剖学划分出的系统有交叉,导致了表面上的矛盾。

      还有一点是感觉中医教科书在硬套解剖体系。比如,肾主纳气应该不是说呼吸中枢。现在有研究说是肾脏所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体内运氧、供氧的调节。肺把气吸进来,红细胞不够则气不能纳。促红素的分泌在肾皮质。

      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素的条件实质是血液供O2和组织耗O2之间的平衡关系,O2分压增高,O2供过于求,促红素分泌下降;而O2分压降低,O2相对供不应求,促红素分泌增加,此增加可使红细胞生成加强,以增加氧的供给,以上事实证明,肾脏确实在通过这种生成促红素的内分泌功能,对机体氧的摄纳施加了根本影响,从而通过对血液供O2给组织速率的调控与“肺吸气”(外呼吸)相配合,起到了“纳气”之作用。

      又如ED那个东西,在中医里和心肝肾相关。

      《万氏家传广嗣纪要》云:"男有三至者谓,阳道奋昂而振者,肝气至也;壮大而热者,心气至也;坚劲而久者,肾气至也。"结合这个论述和现代勃起原理研究,貌似直指肾的分泌物质与平滑肌纤维量和神经递质有关。

      • 家园 咋好像大家都是对

        房中的医学感兴趣啊?呵呵

        中医的五脏,比较主流的观点还是和器官没有明确对应关系的。很多教材的确是在傍大款,凡是能在西医中找到点影子的,立刻傍上去。很无聊。

        关于五脏,阴阳的研究,早就从器官水平到分子水平了。与时俱进么啊。遗憾的是依旧看不到任何有统计意义的相关性在里面。激素和五脏、阴阳的相关性也是如此。

    • 家园 好文

      不过为什么要放到这个僻静的地方呢???

    • 家园 中医这东西太玄乎了

      啥都能治。治活了就吹,治死了连个医疗事故都没法评定。

      我就一直没太弄明白中医咋能治癌症,中医理论也在与时俱进?

    • 家园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必须在高明的中医师傅的指导下, 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对他有个正确的理解。 否则很容易产生<b>自已为是, 自作聪明</b>的解释。

    • 家园 阴阳理论的利弊

      链接出处

      • 家园 人类对自身的理解

        虽然现代科技虽然可以上天入地,但是现代科技对人类自身的了解还是处于非常肤浅的阶段。

        要成为一个高明的中医必须要有要有高明的中医师傅言传身教的传授, 没有高明的老师传授, 很容易对中医的一些经典论述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中医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样的高明师傅越来越少了。

        我是学太极拳的,太极拳的奥秘全部都在太极拳的经典论述中, 但是没有高明师傅的点拨(也就是对太极拳论的正确解释),很容易对拳论中的东西自做聪明, 自已为是的解释。

    • 家园 辩证医疗不是什么护身宝,恰恰是中医不成熟的表现

      只有他抛弃辩证,直接一是一,二是二时,才真正进了科学的门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