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李雅轩老师阐述太极拳推手要领 (陈龙骧 整理) -- 023205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李雅轩老师阐述太极拳推手要领 (陈龙骧 整理)

    练太极拳为什么必须练推手呢?因为太极拳一百多个动作的实用价值都得从推手中体验出来。但我们得认识推手不是打架,也不等于对打,切忌摔扭和用力推手。

      推手的方式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为单手定步;二为双手定步;三为活步(九宫步);四为大捋。

      单手定步的推法现在练习的很少,对初学人门的人来说,单推手是必要的练法。这简单的两人都限单手一粘一走,然对于初步听劲增强腰腿功夫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流行的定步双推法都属于增长功夫的基本练习,必须在这种方法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初学入门但求上下一致进退精通圆活,动作不妨稍快,进一步研究?蜣奂钒矗?你粘我走,我粘你走,但不能太快了,太快则粘走都不踏实,每一动作都容易忽略过去,听劲的意义不符合了。这里最重要的诀窍有四点:

      一要慢:不论是粘是走都得寸寸节节找劲听劲,不轻易放过一分;

      二要圆:双手最忌走直角,处处须保持弧形状态;

      三要定:定步推手只许换步不许走动。因推手的寸的是要在腰腿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方来逼只能用坐腿腰的方法去消对方的来势,习之久之腰腿自有功夫;

      四要近:凡找劲听劲锻炼腰腿功夫,都须逼近才能切实。

      活步推手:进两步退两步,彼此不变方向,我按进一步,挤进一步,彼捋退一步,?蛲艘徊剑?彼此周而复始,借此练习进退轻捷,推须不变方向,才能逼出腰腿功夫。

      大捋:进四步退四步,彼此向四隅进退,我按进一步,肘进一步,挤进一步,靠进一步,?蛲艘徊剑?捋退一步,????退一步切肘,向我方后让一步,这一步包括????切三个动作,因捋是退三步,故名大捋,无论练习哪种推手法,最忌不按规则和用力冲击,绝不能有胜负观念。

      我们只需认一个条文钻究,这一条钻通了,其它的条文就同时通了,这就是用心之久,豁然贯通的道理。

    譬如一间房子有几个门可以出入,要进房的人只需走一个门,不过这个门却是必 要的,得不到这个门是永远无法进入这间房子的,我们要知道这几个从东边来的人走东门, 从西边来的走西门,从各人所接近的走。

      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练架子是练体,推手是练用。练体或练用是不是两回事?要解决这 个问题,先要明了太极拳的体是什么?用又是什么?练体离不了十三势,练用也离不了十三 势,没有太极拳也没有推手,十三势是?蜣奂钒?????肘靠进退顾盼定,这是谁都知道的。可是一般练太极拳推手的人,是不是每个动作都在这十三势上注意了?当然有许多人知道在这上面注意,但是还有不少人只知道依样画葫芦,不在这上面注意。不知道在十三势上注意的,我敢说练体得不到体,练用得不到用。因此十三势歌上说:“不向此中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练架子是练推手的体,练推手是练架子所得的用,可以说整个体都是用,也可以说整个用都是体,这样说来练架子练推手不是没有分别吗?有的,我今日根据古人谈太极理论 中属于推手的条文,录在下面逐一加以注释,再综合起来作一个总结,我将我个人研究推手的经过写在后面:

      《太极拳经》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刚字是采取攻势的意义,并非刚强之刚,例如推手的按挤两个动作是采用攻势的。柔字是采用守势的意义,并非柔弱之柔,例如推手的捋?蛄礁龆?作是采取守势的。刚柔不过是攻守的两个代名词,完全是用意的,用势的,不是用刚柔之劲来攻打的。对方用按挤两种攻势来逼,我用?蜣哿街质迫ハ?灭它,这个动作叫做走。顺背是得势与不得势的区别,能保持重心则得势为顺,失去重心则失势为背。例如我方用按挤去攻逼,意思使对方失势,这个动作叫做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是纯采取守势的说法,学者不可误认为是自己不作主宰缓急随人,须知攻击在人,应敌在我,我能随敌缓急,从容应付不失重心,可说已尽太极拳之能事了。

    《太极拳经》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太极拳就是一种轴心运动。所以《行功心解》上说“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就是气如车轮则左重的向左转动,右重的向右转动,是当然之理容易明了,不过要练得烂熟能得心应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拳经又说:“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前三句皆是引劲落空之意,就是说他仰攻我,我引得更高,他俯攻我,我引得更深,他直迸我引得他更长。总之顺他的来势引向空处,不抵抗不截击。第四句说明退不得,彼进我退便是自促,无论练架子或推手,都忌直进直退。《行功心解》说,进退须有转换便是说明不能直进直退。例如搂膝锄步的进必须附带左顾右盼的姿势,倒撵猴的退也是一样要向左右转换,便是以退为进,不是真退,真退就是败了,所以古人拳语曰:“有进,进也。”(纪效新书)上也说:“步步向前,天下无敌。”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就是形容太极拳之轻灵,绝对不许对方借力的意思,是推手最重要的理论根据。“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是推手极烂熟后的境界。推手的作用重要部份,在锻炼触觉术语谓之听劲,就是利用于指罗纹,探听对方的动作的意向和劲路,而我处处意在敌先,使对方来不及防备。“神以知来,智以藏”。神就是利用手上的神经,探知对方的来势,再凭我的智慧隐藏我的攻势,这样便到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

      单重则随,双重则滞",这两句是练习推手最重要的,最应注意的,必须时刻用实际行动去体验它,若不认识这个理论,根本谈不上会太极拳。所以太极拳论上说过,“无便有缺陷处,无便有凹凸处”,因有缺陷凹凸便不能圆,不圆就双重了,圆轮着地哪有两个重点,若有两个便行动不了。有人解释双重说:两脚同时着地,两手同进打出是双重,一脚一手是单重。这是极端错误的解释,我们要知道单重双重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太极拳是轴心运动,找到了轴心所在则触处成圆,处处单重找不着重心,则触途成滞,处处双重岂但两手两脚,就是一个指头也免不了双重“精练已极,极小一圆皆有轴心”。由轴心发出来的圆,便无缺陷处,无凹凸处,哪得有双重。

      “粘即走,走即粘”。太极是画圆的中心点,向外半弧为阳,向内半弧为阴,阳的作用为粘为攻,阴的作用为走为守,粘又是走的必备,走又是粘的必备,所以下面紧接着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所谓阴阳粘走,刚柔粘连等等都是攻守两个动作的代名词,攻里有守,守里有攻,所以谓之相济,认识这个便等于懂劲,在懂劲的基础上做功夫,才能做到愈练愈精。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太极推手在随机运化本身不可有丝毫安排等待的心思,这就谓之舍己从人,也就是说要在本身确实做到圆活轻灵的地步才可以随人粘走,毫无障碍,但是有许多人误认舍己四字,以为是从对方研究来势早安排一个如你来如何应的心思,这就是舍近求远了。《行功心解》说:“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发劲须在推手时专功练习,才能沉着松静,又必须在沉着松静的两个条件下发出去的才是内劲,不是拙力,专注一方四字看去似简单,实际这里面包含时间、地位、方向三个要素,有一个不适合便不是沉着松静的内劲,也发不干脆。因此必须在推手时一方准备接受发劲,不走不化,一方专心按规律发出去,练习既熟,方能一触即发,发无不中。

      《打手歌》说:“?蜣奂钒葱肴险妫?上下相随人难进”。 ?蜣奂钒词乔?中求直的四个动作,这四个动作包含了????肘靠进退顾盼定九个动作,说?蜣奂钒葱肴险妫?就等于说十三势须认真。 《十三势歌》第一句“十三总势莫轻视”,就是要势势认真,能主宰于腰,上下自然相随,能相随,即能消灭对方的攻势,因此说人难进。《十三势歌》第二句“命意源头在腰隙”,也就是这个意思。“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随对方来势引向空处,引到和我的出击条件相合时,便速行出击。这引字有两种意义,一是因势利导使其落空,一是故露破绽,引他冒进。“虚笼诈诱,只为一转。”所谓虚笼诈诱就是引进落空,这转字就是出击。此中前辈说,推手只在不丢不顶中讨生活,不丢是不脱离对方的手,不顶是不抵抗对方的手,这中间包含沾连粘随四种动作。粘连是属于不丢的,粘随是属于不顶的,就是说对方进我用沾连,对方退我用粘随。这《打手歌》虽是初步人门极简单的法则,但不经口传面授纵绘图上说千言万语也属无益,所以《十三势歌》有“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的说法。什么叫法自修呢?就是要依据上势的法则自修,若不依据法则自修也是徒劳“学而不练负师之传练,练而不规成艺之病。”可见练习必须重视这个法则。以上谨就社会上最流行、为一般爱好太极拳者所熟知的理论加以解释。

    • 家园 顺便问一下关于站桩。

      什么是站桩?怎么练站桩?怎么知道自己站的对不对?

      • 家园 站桩是好东西哟,最擅长者,唯我大成拳了

        站桩功(初稿)

        -----王芗斋 著

        简介

        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但千百年来,这种方法只是被人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根据站桩中刚柔、虚实、动静、松紧错综为用的原理和阴阳相交、水火既济的功用,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练功体验,创造了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用于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站桩功。通过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铁路医院、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及本人多年与人治病的实践证明,这种功法适用于肠胃病、肝脏病、肺病、神经病、关节炎、高血压、半身不遂和妇科、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而站桩功之所以能够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它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现代医学认为这种功法不仅可以使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同时使全身肌肉得到惰力性的体育锻炼,产生一种内向的冲动,从而给大脑以良性刺激,再则未入静前,体会轻松舒适之感,对大脑也是良性刺激,入静后,进而产生抑制性保护作用。我国医学认为这种功法既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又能助长精神,锻炼形骸,增长力气。但是站桩功又不同于一般的练功方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练功时嘴微张,自然呼吸,不守窍,不讲周天循环,因此,绝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二、实践证明,初学练功的患者,只要坚持锻炼,虽然没有达到入静要求,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三、不拘时间、地点、条件;不论行、站、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因此这种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和生活打成一片的功法,就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与掌握。

        四、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年龄、性格、禀赋、生活习惯等,给予调配不同的姿势和意念活动,因此这种辩证论治――因人制宜、因病设式的方法,既可加速疗效,又易于提高疗效。

        五、由于这是一种形、意、气、力、互相关联、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的练功方法。既可休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特别是站式),因此不仅适用于医疗方面,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锻炼,可以使原来体质较弱的人逐渐强壮,使强者更强。防止衰老、却病延年,从而轻松愉快地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中复杂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操作主法

        站桩功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形(姿式)和意(意念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偏废。“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只要练功时形和意得到了灵活适宜的配合,则力不练自生,气不运自行。可见站桩功的治疗作用,绝不单纯在于姿式的繁简和次序的先后,更不在于所摆的姿式是否美观,也不是某个意念活动机械地套在某个姿式上就能治某种病。而是要通过教功者较全面地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后,把适应其本身姿式的动静、虚实、松紧和意念活动方法安排得当,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到全身舒适得力,轻松愉快,藉以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功者本身必须亲自练功,切实体验,熟练地掌握调配方法。只有这样,治病时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若不从这方面深钻精研,单纯计较某个姿式的作用,就容易形成呆板僵硬,只注意某个意念活动而忽略姿式的适当配合,就必然会气力不足,收效不大。

        一、姿式:

        站桩功的姿式既繁又简,繁者,姿式种类繁多,调配灵活,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简者,姿式虽多,但有共性,即练功开始,先将姿式设好,使躯于四肢保持相对均衡,心胸开阔,筋肉舒展,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调配虽活,但有原则,即强弱、动静、虚实、松紧的调配,应以患者感到舒适得力,不超本人身体负担为度。

        站桩功的姿式大体可分为站式、坐式、卧式、行走式、半伏式等几个大类。在一类中,又可分为几种甚至几十种姿式,现概要介绍如下:

        (一)站式:

        站式练功的方法较多,治疗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初学练功的人,只要身体没有严重疾患或特殊情况(如肢体残缺等),都可做些站式。

        (1)提抱式:两脚八字形分开,广度与肩宽,两脚着地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处。两膝微曲,最大限度不过脚尖(少曲或不曲应视病情而定)。上体保持正直,臂半圆,腋半虚,肩稍后张,使心胸开阔,呈虚灵挺拔之势。双手手反映相对,相隔三拳左右,位于臆下,掌心向上,有如抱一大气球,头正或稍后仰,目闭或自然睁开(多用于练功开始阶段),嘴微张。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保持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状态。

        (2)扶按式:两臂稍抬起,手指分开稍变曲向斜前方,双手位于脐际,手心向下偏外方。有如扶按在飘浮水中的大气球上,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3)撑抱式:两臂抬至胸前,松肩,肘关节稍下垂,双手与胸相隔一心,手指他开,手心向内做抱物状或手心向外做撑物状。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4)分水式:两臂稍变曲并向左右侧自然伸展,双手保持在脐横线以下,手指分开,手心朝前有如分水。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5)休息式:

        第一式:双手反背贴于腰部,或将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拇指露出,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第二式:两臂抬起,两肘变曲,搭伏在相当于胸高的栏杆上,两脚前后相距约四横指。前脚满掌着地,后脚脚尖自然着地,两脚可不定时的轮换。

        第三式:臀部轻靠桌边作休息式中第一式或提抱式。或双足并立,脚跟提起。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拇指露出。

        第四式:左手扶桌或椅背,右手反背贴腰。左脚在前,全掌着地,左腿直立或微曲。右脚在后,右腿自然微曲,足跟微提,有似走未走之意,或以足尖为轴,缓慢、自然的转动。头微左歪(最多不超过一拳头)全身重量主要放于左侧使右侧处于松懈、舒展状态。如是,左右(手)前后(脚)作不定时轮换。

        (二)坐式:

        一般适用于病情虽然较重,但身体又有一定负担能力(如暂时不适于作站式的重关节炎等),以及肢体残缺的患者。另外它也可作为以站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第一式:端座椅边,身躯直立,闭目、嘴微张。两脚平行或八字分开(相距约四拳头),脚掌与脚跟均着地,两膝变曲约九十度,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手指向斜前方,臂半圆,腋半虚,全身放松。

        第二式:两脚向后收,脚跟离地作裹八字状。两膝弯曲四十至五十度,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手指分开,反映尖向斜前方,掌心向内作抱物状或掌心向外作撑物状。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第三式:两腿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跟着地或稍离地面,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作抱物状。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三)卧式:

        一般适用于重病,或不适宜起床的患者,另外,也可作为以站式或坐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第一式:身体仰卧、嘴微张、两腿平直分开(不超过肩宽),或两膝微曲,足跟着床,双手放于小腹部位,肘着床,腋微虚。全身放松。

        第二式: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手心向下或向上,肘着床,腋微虚。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第三式: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肘着床,两膝微曲。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第四式: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或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两腿平直微分,足尖前伸(即脚面下压)或两膝微曲,足尖回勾。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四)行走式:

        对一般患者多作为一种辅助功法,但对肝脏患者,练功初期多与站式等并重使用。

        第一式:两手插上衣袋内,拇指露出,两腿微曲,双肩向后舒张,腋半虚,上体呈懒洋后倚状,闭目凝神,待全身有了轻松舒适的感觉时,一只脚开始作欲动欲止,欲止欲动的懒状前移(一拳左右),迈出左腿时,头自然右歪,使上下呈一斜式的舒展。如是左右脚交替前进,有如趟泥。

        第二式:双手反背贴腰或自然伸向身体两侧,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五)半伏式:

        一般对于消化系统有病的患者疗效较好,可作为单纯或辅助功法。

        第一式:双手扶按在椅背上,或双肘搭扶在桌面上,闭目,左腿在前稍弯曲,右腿在后自然直立,臀部后倚,腹部放松,头部可轮换向左右偏侧,两腿可交替使用,

        第二式:两脚平行分开,两膝微曲或直立,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第三式:将棉被垛于床沿,两脚平行分开,或一脚微向前立于床沿,两臂半圆撑开扶于被上,手半握拳,下额自然着于拳上,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二、意念活动:

        意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凝神定念,诱导入静。所以意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克制杂念、万念归一的入静过程。意念活动的原则,设想的事物或情景,应是轻松舒适,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避免紧张的或不愉快的,一般应用有以下几种:

        (1)放松活动:一是以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方法体会整体放松,一是从头部向下体会放松,继而颈项、两肩、两臂、两腕、两手、胸背、腰腹、胯、腿、脚、一直到脚趾。如是上下循环不已的反覆进行。但是这些整体的上下全体放松,初学者还不易做到,必须先从逐段放松开始,熟练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整体放松活动。

        逐段放松法:先后部,再前部,即先从头顶开始,从后头、颈项、双肩、双臂双手(开始时如果不能左右同时放松,就先松一边,后松一边,熟练后再同时放松)、背、腰、臀、胯、大腿后面、脚跟、脚掌、脚趾,反覆进行三、五次,再后头顶、眼皮、颜面、口、颈,再后天突左右向两肩的前面、两臂的前面、两腕、两手、胸、腹、大腿的前面、脚面、脚趾、反覆进行三、五次。熟练后,再上下左右一起进行。

        这种放松活动,可做为站桩功的基本意念活动,初学练功者,无论采取何种姿式,都必须先学会放松,然后再作其他意念活动。

        (2)远听活动:一般先后近处听起,越听越远,直到细听极远方微弱的声音。听远时切忌急燥。也不应死听某一个声音,而应漫无边际由近及远的细听微弱的声音。

        (3)逆水浴活动:设想自己笑卧于适应本身舒适温度,上下流通的浴池中,水自头部缓缓下流,永不间断。

        (4)淋浴活动:设想自己在浴室中进行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淋浴,水不间断从头部缓缓流到脚下,然后用耳注意听冲到脚下的水流声音。

        (5)半身浴活动:设想自己的下半身泡在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水中,体会其感觉。

        (6)直立水中活动:设想自己直立在适宜本身舒适温度,将要没胸的水中,水后四面八方缓缓向身体冲撞,任其自由摇摆。

        (7)生根活动:设想自己如千年松柏之挺立,两足稳如生根,不为飓风吹动。

        (8)趟泥活动:设想自己在深没脚腕,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泥水中行走,虽有阻力,仍可缓缓前进。

        (9)踩棉活动:设想自己脚踩在松软舒适的大棉花包上,并不时的使用身体左右微摆。

        (10)依靠活动:设想自己背、臀、小腿部位。都依靠在柔软舒适的东西上休息,全身轻松,没有任何负担。

        (11)悬发活动:设想自己有几根头发系悬于矮树枝上,既要保持头发的直立状态,又要使其不断,如是,则全神贯注于头顶之上。

        (12)搭扶活动:设想自己的两臂搭扶在栏杆上,或双手扶于飘浮在水中的气球上,使全身始终处于轻松舒适的状态。

        (13)反观内视活动:练功时,如万念纷至,不易排除,则可反观内视,体察身体各个部位是否轻松舒适的感觉,万念不排自除。

        (14)听之任之活动:练功时,如杂念很多,不易克制,则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认为我身如海,杂念似波,风浪虽大,无损于我,风平浪静,水自无波。如是,杂念则不期克而克,不期制而制。

        (15)吸收活动:练功时,如杂念虽于克制,即可尽量吸收,认为我心如烘炉,杂念似枯叶,四面八方,来者即熔。如是,能使心胸开阔,胆气壮大,正气一胜,邪念自负。

        (16)集散活动:当练功有了一定基础,完全体会到全身轻松舒适的感觉后,即可在练功过程中,不时地将这种感觉,由全身集中于身体某部,然后再放散于全身,如是,将这种集中与放散反覆进行,不但可以收到整体锻炼的效果,而且对局部病变很有好处。

        (17)天人合一活动:设想自己站、坐、卧在优美舒适的地方,若即若离地静观沧海、明月或优美的景物。心旷神怡,逐渐达到迷离忘我的境地。

        (18)静观活动:设想自己站、坐或卧在优美舒适的地方,体会我身为大气所包裹,逐渐感到我身与大气融合为一体,极为舒适,悠然自得,逐渐达到忘我的境地。

        三、举例

        为了举例说明姿势与意念活动的具体配合,这里只原则地介绍几种疾病的部分治疗方法。一般高血压和神经衰弱、关节炎患者,只要有负担自已身体的能力,没有特殊情况,开始都适于站式功。譬如,高血压患者,可做站式中休息式的第四式,并配合淋浴的意念活动,神经衰弱的患者,可做站式中的休息式第一式或提抱式,并配合踩棉式的意念活动,关节炎患者,可做站式中的提抱式或分水式,并配合悬发等意念活动。这里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教功者必须认真体察患者的一切,熟练掌握姿式与意念活动的配合原则,辩证论治,因人而异,万不可生搬硬套或执著于一法一式。

        注意事项

        一、练功前,应排除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带松开。练功开始,可将头微向后仰。两臂上举,两脚跟随着身体的左右微摆或微转轮换着地或离地。使身身呈挺拔状(与伸懒腰类似)然后使身体逐渐复原,沉静片刻,即按着准备锻炼的姿势,全身放松,正式练功。练功结束时,可双手扶膝顺向或逆向转动数次,然后两臂做数次斜前后的摆动,或按照医生所教的简单按摩方法按摩。

        二、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功。

        三、练功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过犹不及。

        四、练功时间的安排因人而异,一般身体较好的,可以十分钟开始,身体较差的,可从五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延长。时间的延长,可以是渐进的(如从五分钟延长到六至七分钟),也可以是跳跃的(如从十分钟延长到二十分钟)。练功次数每天可进行二至三次,多不过五次。练功时间长短及次数多少,以有余力、有余兴、舒适得力,不超过身体的负担(不疲劳为原则)。如是,才能达到周身舒适,气血流通,心神得养,筋骨健壮的目的。

        浅谈意拳站桩

        余习拳一年有余,方刚刚踏入门墙而已。深感此拳之博大精深非常人所能知其底蕴。此当佩服王老所创此拳,留给后人钻研修习,造福后世子孙。王老乃吾之后备学习榜样,疏不敢将其完全发扬光大之,望能继承此特殊拳学之一部分,不才尚知足矣!!

        “欲知拳真随,首由站桩起”站桩是意拳最重要的,也是基础。其次要:“体认学试力”“力由试而知,由试而得”通过站桩使全身间架合理,然后学习试力,使站桩中的力量可以延伸出去,使力道活用,试力是站桩间架的延长,也是站桩所得到劲的外在表现,故站桩和试力不可分割,他们是一个整体,是有联系的。更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发力则是试力和站桩的具体表现和具体应用,在技击中,能够灵活的应用。已制敌于死地。步法则是弥补进攻时的距离远近,速度和角度变化,从而带动身体随意的运动,以控制对方,使其不能完全发挥其技。拳占三分,步占七分,故步法在技击中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可轻视之。最后形神意力要达到完全统一,方可达到技击的最佳效果。

        站桩:

        意拳桩法很多,入门应从养生桩学起。其次在学习技击桩。桩训练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调节,调节身体各个部分是否协调,是否得力和舒适。全身是否放松下来,意拳以一个“松”贯彻始终。初学者应该以“松”为目标。自然为本,让身体自然去调节,尤其是体内的运动,不要管它。让血液自动的去运动。这样才不违背自然的规律和身体的规律,故:“顺则生,逆则亡”之道理。初练可假借在水中,非常的悠扬,又可假借在舒服的睡觉等等。总之可以假借种种舒服的意念。使我的精神放松,精神放松形体也自然会松下来。再有站桩时如感觉肩膀酸痛,可以把手臂放低些。只要低不过脐就可以。待手臂酸痛减小或没有的时候,在把手臂抬到原来合适的位置。再有如果还有酸痛可以继续坚持,这是一个假疲劳阶段,只要你忍过这个阶段,身体也会慢慢放松的。因为当你的手臂酸痛的时候,你最坚持不住的时候,你的身体意识也就会想办法去放松的。这也是一种反方向的放松方法。这可称为自动调节,或自动放松。但站桩不是一天就能放松下来的,要每天坚持,日久才能见到成效。

        第二阶段是摸劲,摸劲的阶段是先达到放松,然后在以技击桩站立的时候去体会全身以及脚下是否能登上劲,是否能够通过腰传导到手指上面,站桩微动的时候,全身是否能够动起来,是一个整体的动,而不是肢体的动。全身上下是否能够统一的行动。要做到:“一动无不动”千万不能用力,站桩摸劲的时候也是很放松的。可以假借你抱棵树,树底下是削尖了的。因为树削尖了就不可能稳稳的在那耸立,所以你就要用身体去抱住他,他往前倒,你的身体就要往回拽他。他往后倒,你的身体就要往前顶他,它往左你就得往右,它往右你就得往左,这就是矛盾。还有是否能体会到大气的压力,上下左右前后的压力。你可以轻轻的移动身体,看看左边有没有“东西”,右边有没有“东西”。总之要体会六面是否都有压力。慢慢体会,不能着急。最初体会不到,不要死去体会。体会不到就不要去执着。我只能简单的叙述,还有很多桩中要义,就不在这里叙述。应有老师的亲自执导才可以。这只是简单的说说,我也无法说全。

        第三个阶段是碰击,碰击要形和意形成一个统一,在上面两个阶段有一定成果后,方可练习这个步骤,不然即使练了,碰击的意识也不是真实的。这个阶段待可以做到整劲发出才可以练习。这个阶段主要是意识的训练,是假借意识的训练,虽然是假借,但是一定要做到真实,才是这个阶段要达到的。一:可以假借有个球向你撞过来,速度由自己来决定,开使应该先慢,再逐渐加快。当皮球接触到你的手臂那一瞬间时,你利用整劲发力,通过球对你的作用力,再加上你对球的作用力,把球碰击出去。因为力是相对的,所以没有外力,你的发力也是空的,所以在有外力的情况下,你自身的力才有施展的余地。还要利用吞吐劲,球碰到你的时候,你应该先吞后吐。球方能击出。就象你把皮球按到水中,突然手一抬起来,水和皮球都有作用力,最后皮球被水弹了出去。二:可以假借敌人,就是有敌人向你冲来,同理,把人碰击出去,记住是碰击而不是用力把人推出去。推出去的人和碰击出去的不一样。假借敌人可不一样,因为敌人是会动的,所以要做到真实。这种站桩叫:半站,半试,半发。要有满弓寻惊鸟的状态,时刻准备着,但是身体还不能紧,紧是由于畏敌造成的,关键是心放松。这样人才能出去,要不做到这点,人也是出不去的,意识也是不会真实的。只有真正在练拳中体会到,才能了解其中的原由。

        以上所说的站桩中的意识,不光是这些,大家可以想出很多的相同类似的意识,因人而异,可以稍加改变,但是一定要在理论正确的基础上,切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力学的道理。以后可以通过练习和研究,加深认识。在慢慢的练习和了解其他力学的应用。意拳的力是一种综合的力,而不是单一的力。如杠杆,螺旋,滑车,轮轴,争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等,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力的应用。应慢慢加以体会,最后能达成这种综合力的运用。还要记住意拳不是光重技击,他主要以养为主,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力量。才能使自己利于不败之地。桩远远不止这三个阶段,他是永远也谈不完的一个有趣的话题。这就必须要在体会中去认识。不能凭空加以想象。这样就留于幻想当中了。留于幻想便是不真实的。偏失去了意拳的意义。

        大家还要听从老师的指导,意拳是口传亲受才能得到的。一个好的学生,应该多问为什么,尽量问难题。老师教你的东西,你首先要去反正的辨证,为什么要这么练,这么练是对还是错。这样练对与我来说合适不合适。我应该如何去练才是比较正确的。每个人都不是一样的,所以不能按照一种方法练,不能按照一个形状去练,如果这样就成了“形拳”了。要感觉自己间架是否在自身上合理,是否舒适得力。只要力学的基本理论不违背,间架的大与小,长与短,高与低都有变化的一些余地。不是死的。而是活学活用的。还要多去研究理论,把一个很小的问题都要问明白,问彻底,心中不能有疑团。如果实在不明,也不可强求,尽量去求证高明或者慢慢在练拳中去体会。意拳贵在坚持,应长久的去研究去练习。不能想练便练,不想练就不练。更要克服练拳中的各种困难。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意拳如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更不是三言两语几篇文章就能说明白的。大家还要去体认和研究才能得到答案,意拳是一门科学,科学本来也是没有边际的。所以应该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相传,能够把意拳提高一个层次。也告慰了王老的再天之灵。

        吾之愚人,以上谈得自己站桩时的练习步骤,仅作参考。若有不妥之处。还望贤达之士能够加以指正。故不胜感激。

        王世旗 写于北京家中

        2003年9月2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马骥良先生站桩――技击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李洪喜先生三体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