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回答平常如何修炼?二 -- 京城马国兴

共:💬1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回答平常如何修炼?二

     右手顺步侧身劈拳:即前面右手顺步正身劈拳的身法,要将身法左旋45度,形成右肩前左肩后的劈拳势,使左右肩一线与双足尖前后一线成45度夹角。随之前后手与身法的夹角皆顺应的发生变化之调整。胯随肩亦作了调整。头与前肩的夹角变小了。但其他步法、手法、身法的规矩、法则未变。

      左手拗步侧身劈拳:实步法未变,左手未长,是攻击手,右手为短,是防护手。原正身要向右旋转45度,使身法左右一线与双足尖前后一线的夹角成45度,左右胯亦随而右旋转调整。左肘放在右膝上方与之垂直合住,右手虎口对准左肘弯横纹,置在左肘内侧,头与左肩的夹角变小了。但其他步法、手法、身法的规矩、法则未变。

      左手拗步正身劈拳:先要步法变化,即前右足向外平移,使左后足右前足的斜线与前面的前后足之直线成45度夹角时落定,身法正向前方与已成步法成45度夹角。左长手之肘尖,放在左后膝顺向前方一线,要与右前膝平向左移的一线之交点上方。此时与太极拳的搂膝拗步势的攻击手势相似。右防护短手规矩如前。其他身法规矩、法则不变。

      有了这个劈拳三体势的身法之调整,还是远远不够的。应在此基础上再多练几个基本攻防拳势的架子,如压打、拦大、搬达、摘大、提打、托打、分打、搓打等八个拳势架子,可得到身法多方面的调整。又便于各种攻防拳势相互间的转化运用,养成正确的身法功夫。

      这个身法基本规矩确立了,也就等于身法的攻防机制初步建立起来了。按说应以该修炼各种攻防招法的攻防变化运用之功法来修炼了,其实不然。首先要认识到所有攻防招法的运用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展放的攻击、卷蓄的闪化防守,或一身的左边卷蓄闪化防守,右边展放攻击,同时运作完成的,反之亦然。根据这个特点,在具体修炼各种攻防招法运用技法之前,要有一个单独修炼“展放、卷缩”的阶段,这就是“束展势”的功法之修炼,古人称此为“练力法”。这里的“力”就是“气即是力”之说的“力”,也就是“健顺德之体”的“气力”说,绝不是后天外形的血气之功的“力气”说。这一点习拳者一定要分辨清楚,方可练习无误。我秉承家传之教,将此功法命名为“打展手”,即修炼内气、外形的展放、收缩之功夫的。此中练法亦分为几步功法来先后完成:一是全身的气形之齐展放齐收缩的练法;二是右收左展、左收右展的练法;三是半步练法;四是出步练法。下面分别讨论之:

    一、展束法:

      明劲法:无极站势,双足平拉开稍比肩宽,双手自然下垂,气沉丹田。此为预备势。先打收束势:右足踏实弯膝下坐,左足虚提堆在右足左内侧根提尖下,右手提起护右胸前,左肘微屈,左手护左肋下。周身浮气收聚丹田,全身前后左右用意往虚中一敛,成内气、外形的收束蓄势,要成上下相随势。再打展放势:右足跟蹬劲,左足斜前45度出步,左手斜上直出成攻击手,右手直前平出为防守手。身法长身腰顶微前移。势成左足前掌踩劲踏实。外形舒以长其筋,内气由丹田射出同时达到体表及四肢指梢端部。复收束势的左脚踏实,右脚虚提,这样左右的周而复始练去。练时,收束卷蓄,气形皆要卷得紧、蓄得足;展放舒发,气形皆要展得舒、放得开。收束卷蓄,展放舒发,皆是会意,是在神为非后来血气之力也。此乃内气、外形之百骸筋骨一齐收一齐放的同向之明劲法也,是气形刚柔匹配如一的初步之功法。同时修炼外形蓄势匹配的四象法则,即上下相随之功法也。然此收束卷蓄、展放舒发,必须紧而不僵、松而不懈方见形松气静的功夫,即浑身清明通透、灵光轻捷之动变功夫。

      暗劲法:打法形式与明劲法无异,周而复始的左右循环亦同明劲法形式。唯一不同的是以“阴阳逆从”的法则,用“劲形反蓄”的方法,即外形打“收束势”时,内气要舒展发放到四肢指梢端部及体表。而外形打“展放势”时,内气要收束卷蓄到丹田。必须内气、外形异向同动到位,也要紧而不僵、松而不懈方见形紧劲松、形松劲紧、内劲外形的动静互为其根的艺境之功夫。功法到此纯熟,是第一步的舒展法的功夫功成。

     二、左收右展、右收左展法

      明劲法:无极站式,左右手平伸左右45度分开,屈肘。右手向前直射击出,右步前踩;左足跟蹬劲,左手侧收束;再右足跟蹬劲,左步前出踩劲,右手侧收势。此练形用变、劲用对五之法式。

      暗劲法:身势打法如前,只是形岀劲收,形收劲岀,劲形反蓄而已。此练形用半、劲用对五、阴阳逆从、劲形反蓄之功法。

     三、半步打法

      基本练法是“左收右展、右收左展法”。只是先将左脚并身法略摆一下,右边手、身、步一齐射出。然后再打右脚并身法略摆一下,右边手、身、步一齐射出。周而复始地练去。还是先练明劲法,再继之练暗劲法。

      四、出步打法

      无极站势,先略偷一步,以脚前掌粘地,速即以脚跟一摆转身,出步到身之法与前无异。先打明劲法,再打暗劲法。一定要能“落步成招”。此练身法之秘诀。

      有此身法打展手四步功法的修炼,全身运用“劲力”之基本方法得矣!尤其是“上下相随”功法精熟了,“人字架”的杀人一线在眉间的功夫得矣!

    小成形拳招熟攻防招法的修炼

      攻防招法的修炼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修炼者的必修内容,必须经过的课题。因为各种攻防招法都体现了各自的攻防部位的攻防之特定技术、技巧、功夫。就攻防招法而论,有手法、肘法、靠法、膝击、胯打、腿法、脚法及各部位混合的招法。每个门派、拳种都有数量相当多的特定的攻防招法,为习练者提供了现成的良好素材。这就需要习练者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进阶而熟练之,直到将本宗技法熟而精之,方可达到初步“形拳”攻防功夫的运用。

      攻防招法的修炼方式,有自练法和互练法两种。自练法是修炼知己的功法,互练法是练知彼的功法,同时又能验证自己的知己能力。下面分别讨论自练功法和互连功法的秘要之诀窍。

    自练攻防招法的要点

      自练时,面前无人似有人。初始练法之时要假想一对手在面前,如何出招来攻击自己,则自己步当如何进、手当如何出、身法当如何变化,俱要算定,打招时必须要认真到位。

      开始要由简单招法开始,精熟后可几招连续实施,基本上有十个左右招法、三十个左右的手法也就可以了。这十个左右招法要照顾到“七拳”的内容,即手、肘、肩、胯、膝、足、头各部位的攻防方法。自练时关键是个熟。每个招法都要左右全能用。要用心体认,达到所定攻防招法滚瓜烂熟、得心应手。

      如有良好内功基础者,可设想对面有个影子人与自己拆手破招,练习的效果最佳。

      当自练所定攻防招法得心应手后,就要与陪练进行互练了。而陪练人员的选择,要择性善者,这非常重要。一定要不间断地练习,方能见效果。大约半年到一年时间就可以了。

      与陪练练习攻防招法,要无忌心、无斗心、无灰心,方能见功效。因为每个攻防招法都要经过多次反复练习,才能见境生情,随机应变而恰到好处,即手法、身法、步法的三法合一之艺境。此中仍加单项的手法、身法、步法的操练,使各项基本功夫扎实,方能有机地组合而自然流畅。

      但要知道,此时是修炼“形拳”的施招用手,达到的是攻防招法至妙变化之自岀。故其招法身势忽高忽低,或左或右,似进非进,似退非退,进中退,退中进,近而远,远而近,恍惚形如神飞无定。其中有诈诱、诓骗、虚引、惊骇之式,横竖、斜直、奇正之机。式势如流水,源源不断生生不已而流畅为境界。然非身柔若絮、灵活稳准难以为此也。故此阶段所练,不在打人瞬间发人立项,而在变化通达流畅立意。这才是秘诀。求的是曲化直发的“曲化”艺境,直发自在其中了。

      通过与陪练的拆手破招,达到知彼的功夫,才是真艺境。此中练习,最忌讳以血气之大力凌人。恃强凌压对手,已失去这样修炼的意义了。

      与陪练的拆手破招修炼,忌讳搭架子。只有讲求攻防技术、技巧变化,才不会产生搭架子的情况。最忌讳不认真而玩笑,则必失真矣。上述几条做到了,可望功成矣!

      虽是“形拳”功夫,但要以先天之神为体用,方可向机御变,因变致神明艺境。“形拳”者,因形练形,实亦入道之基本功夫,必遂乎其艺、幽乎其气、柔乎其质、刚乎其神,久练自见其功,变化也能验证,然其妙存乎虚灵之人。故这个阶段的功法,是必修的内容,才能奠定好升华至大成艺境的坚实基础。然此功法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招熟”,故多用“明劲”法。

      然此功法修炼的是“有形”的攻防功夫,虽具备一定的实战攻防能力,也只是初级的小成艺境吧!

    因为是初级的小成艺境,虽是招熟,难免有暴烈之习在身,显现于施招用手之中。故不能自满,尚须深造,修习懂劲意境。否则,难以登神武不杀的大成之神化艺境。不如此而修,难脱凡胎以入圣境,仍属平常拳手之功夫。

    中成气意懂劲功夫艺境的修炼

      所谓“懂劲”,就是知道自己内劲、外形的相互为用的柔化刚发,并能知道对手的内劲、外形的相互为用的柔化刚发。在攻防变化中可与对手粘走沾连无过不及,不犯顶扁丢抗之病,谓之懂劲。

      懂劲后的施手用招、施招用手,可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地,可不受他人的力之所拘。故同是一样的攻防招法,在懂劲前的实施只是招熟的攻防招法“至妙变化之自出”。严格地说,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厢情愿的味道,难能杜绝暴烈之习性,制胜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切性。而在懂劲后的实施,乃是攻防招法“含形随应致变,皆从他力取法”而实施的了。严格地说,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目的准确,酌情以对,温柔之中锋芒锐利,制胜乃必然之结果。这就是“懂劲”的直接功效。故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矣!”在这段论述中,王宗岳将“招熟、懂劲”分为先后两种功夫层次,并论到只有“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样一个功成之先后顺序。可知,每一个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如按法而修,依序而进,必须由招熟到懂劲,再由懂劲才能阶及神明。故知,“懂劲”是攻防功夫必须经历的关键环节。“懂劲”可以说是拳术攻防功夫和拳道攻防功夫的“隘口”、关卡。不越过懂劲知隘口关卡,则是拳术攻防功夫;越过懂劲之隘口关卡,便是拳道攻防功夫。可知“懂劲”之至关重要了。

      由于修炼的施懂劲功夫阶段,又以他力取法。故攻防招法还是原来的攻防招法,但实施运使的方法、准则、概念,都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基本上明白了“健顺德之体”的“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法则及技术方法。这样可使原来复杂的攻防招法的避实击虚之曲化直发的运使,简化为“沾连粘随”的“避向击背”的单一法式了。即只取“以柔用刚、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了。这是从“有形练到无形处”“有招练到无招”的转法的关键阶段。

      从实施的发放人的手段来看,只存在“顺从以为进退的四两拨千斤”和“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之两种法式了,即逢强智取、遇弱力擒的“刚发他力前,柔乘他力后”的模式了。

      这个阶段更要潜神精修,坚决执行“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宗旨,方能时致神知。当能达到神知的艺境时,已是“统神、气、形三才于一致,内而精气神无少缺欠、外筋骨皮一息坚融,至是则内空灵而外灵便。此浑元功验之所以然也。”正如太极拳歌诀所云:“掤捋挤按需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任凭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已能轻易做到了。功到此时,懂劲功夫阶段的修炼可告一段落了,就应及时转法到神拳艺境的修炼。

    大成神拳神明艺境具备神化之功的修炼

      就神拳艺境而言,也有功夫层次艺境之差别。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功夫艺境:一为一触即发,二是前知的寂感遂通触之即发,三乃神化之境。关于此三种神拳的神明艺境,前人多有论述,现各举一例前人之论述以证之:

      武谱的“敷、盖、对、吞”之四法,每法皆可一触即发,即论的是第一项神拳内容的。

      车毅斋先生说:“昔年,有一先生也是练拳之人,在余处闲谈,彼凭着血气力足,不明形意拳之道理,暗中有不服之意。此时吾正洗面,皆用骑马式,并未注意于彼,不料彼要取玩笑,起身用足望着余之后腰踢去,彼足刚到余之身边,似挨未挨之时,余并未预料,比如静坐功夫丹田之气始动,心中之神气知觉,即速又往北接渡也。此时物到神知,余神形合一,身子一起,觉腰真有物碰去,回观,则彼已跌出一丈有余,平身躺在地下。预先何从知彼之来?又何从知以何法?此乃拳术无意中抖擞之神力也,至哉信乎。”(录自《拳意述真车毅斋论形意练法及神形合一》)此乃第二种寂感遂通触之即发的神拳艺境。

      《杨谱太极下乘武事解》中说:外显柔软,内敛坚刚,使坚刚不外施,以柔软接坚刚,使坚刚尽化乌有,神明艺境,化境之极也。(附原文:“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柔软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有心之柔软也。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其功何以得乎,要非粘黏连随已成,自得运动知觉,方为懂劲,而後神而明之,化境极矣。夫四两拨千斤之妙,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所谓懂粘运,得其视听轻灵之巧耳。”)此乃论第三种的神化之艺境的。

      上述三种神拳艺境,介绍分明。关于是如何练出,皆是施招用手以他力取法、潜修精练,时致神知、必致神明,习惯成自然之功夫尔。只能这样论功法了。

      以上乃较全面地从建体到至用,至道用的形拳艺境、意拳艺境、神拳艺境,以功法为核心一线贯穿而述之。将功法分为建体功法、至用功法,至用的形拳艺境功法、意拳艺境功法、神拳艺境功法,较详细的论述清楚了。虽是粗线条的,但从一个普通人通过如何的修炼、修炼什么样的功法、需要经过什么层次而最终达到大成的神拳艺境也论得较为清楚了。任何一个习拳者可以对照自己即时处在什么艺境功夫的阶段、该如何继续修炼、功法如何亦可明了于胸中了,也可谓之一目了然矣。

    我之所以从此角度立论,实乃为习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设想的,为其构想自己练功大纲提供一些较为准确的素材。也为一些拳师如何培养弟子顺利成材、制订教学计划,勾画岀一个粗线条的蓝图,可使其教学大纲始终一致。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寓所养德斋

    2003年07月24日

    关键词(Tags): #平常如何修炼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