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那年庐山 (二十八) 突破 -- 史文恭

共:💬77 🌺16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可以参看白崇禧回忆录

        里面提到红军时期,共军最有战斗力的有两部,一是朱德部,一是彭德怀部,说主要是这两部都是由国军一个团发展起来的。

        而且彭德怀是唯一一位曾经攻占省会城市的红军将领,在国民党内声望也很高。如就在白崇禧回忆录中,当时称长征的中央红军,往往径自称为“彭德怀部”。

        彭德怀在军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很多方面原因。但白崇禧提到的这点,早早从国民党军队中起义,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中央红军主力之一红三军团,也是很重要因素。

        红一、红四会师时候,彭德怀与徐向前两人惺惺相惜,相互闻名已久,可以说在内外的评价中,两人当时都是军功威望相当的。红四方面军因为张国焘分裂、西路军失败,徐向前失去了机会。

        红二方面军,主力实际是任弼时、肖克、王震带过去的红六军团,这是中央红军的一支,贺龙打造的红二军团战力战功一般。

        • 家园 多谢
        • 家园 【求助】楼主呀,能否多讲讲刘少奇的事迹?

          整风,反右,跃进,社教等等,谢谢啦。

          • 家园 关于胡服同志,俺略微地说几句吧。。

            因为对胡服同志,俺学习的很不够,所以实在说不出什么有分量的结论。仅仅说几个俺认为在认识胡服同志历史作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和您分享:

            1,TG是一个高度纪律性的组织,这一特点决定了,只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中期的一小段时间,因为东哥的威望在大灾荒的残酷事实前受到损害后,胡服同志才得以在党内得到真正有分量的发言权,----而其余的漫长历史时间内,胡服同志是无法有自己独立的,响亮的声音的。(尽管在历史上,他曾经几次发出过和东哥不协调的音符,但都是很快得到东哥的“纠正”)-----------而当我们掌握了这一条之后,就会知道,TG前期历史上的很多大的功与过,胡服同志无论如何是无法占第一位的。

            其次,还要注意到的是,很多“历史学家”喜欢划出一个“刘派”,俺的看法是,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也过于庸俗化。因为在延安整风之后,TG内部的完全“小团体”意味的小组织,存在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类似国民党里面的CC派,政学系之类,在当时延安整风之后的,生气勃勃的TG里面,是不存在的。----TG曾经是一个富有理想的革命政党,这个事实不应该抹杀。因此,如果说有一个刘派,那至多是一个革命生涯上较长时间的共同工作经历,而不能认为是一个有自己私利的小团体。

            其三,胡服同志本人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说,他是会变的。至于他是如何变的,变成什么样了,变的结果是好是坏,俺没有资格做结论,因为那需要仔细查看相关的历史事实。----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是否可以深入,俺是持保留意见的。

            其四,总的来说,按照俺所看过的资料,胡服同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其他方面,由于他本人所处的微妙(或者尴尬)的历史位置,因此,使对他历史作用的评估无可避免地发生缩小或放大的趋势。而且和东哥一样,对于胡服同志的评价目前也有被标签化的趋势。

            最后,俺的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当我们想要去理解,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最好的做法是比较全面的通盘查看该人物的全部历史,以及他所活动的历史情境。----不要相信一些“以小见大”式的文章。不要相信一些一边倒的评价。-----因为这样的文章和评价注定是肤浅和片面的。

            • 家园 一个不大恰当的类比

              二战后一些德国将军元帅写回忆录,把希特勒写成不懂军事瞎指挥,好像按这些职业军人的做法不会那么快失败。

              有人专门发帖反驳,元首要考虑整体,而军人只是在理想情况下作战。比如军人要求一路直进莫斯科,但元首的分兵是要保证高加索的粮食、明斯克的石油、xxx的棉花、xxxx的有色金属,才能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

              还有一次罗马尼亚的傀儡政府首脑来确认是否可以由他们自己保卫自己,当时德军参谋长大喜过望,正好可以抽出预备队。未料却在参见元首时被否决,元首还极富感染力地表达不会抛弃盟友,坚决支持罗政府,让参谋长很不解。后来那位首脑在回忆录里承认自己的话只是试探,一旦被德国抛弃就会向同盟国投降。

              所以说在最上位者的考虑,未必是低一层的所能理解的。 tg也如此。

            • 家园 搭车转个文革时期梁漱溟关于刘少奇林彪彭德怀的评价

              梁漱溟在1974年,也就是34年前,以基本客观的立场对当时都是名声臭到家的刘彭林三人作了段评价,个人认为,直到今天,这些基本结论都是站得住脚的。。。

                我的批林,与众说不大—样。我认为林彪没有路线,谈不上路线,无路线可言。而大家则颇热衷于批判林彪的路线。这个问题,得从何谓政治路线谈起。我自己分析,所谓政治路线,应该有公开拿得出来的政治主张和纲领。如刘少奇的主张就很多,不管怎么错误,但他敢于拿出来,公开提出,并自信是对的,这才够上路线。而林彪的路线又是什么呢?不但我看不出,回答不上来,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因为他公开说的全部是假话,用假话骗取信任,是说假话的第一能手!谁能找出林彪的公开主张呢?我认真找过,没有发现。有是有一点,比如设国家主席、天才论,是他拿出来的,但仍然是个幌子,是假话。他自己想做主席,故意说必须让毛主席当主席,这还是不敢见人、不能见人的黑话。就是“571工程纪要”也是藏着的事,不敢见人,见不得人,这算什么路线?无路线可言!如果林彪直接对毛主席讲,应该设国家主席,你不当,我来当,才像一个光明男子!那也还算是一种主张,一种路线。现在这样算什么?能算什么路线?林彪的一套都不是关于中国前途的公开主张,他的一些“理论”、方法、手段,都不是他的真意所在。他的真意是想自己当主席,而自己又不公开说。林彪是个阴谋家、野心家,他没有人格。所以事发后毛主席告诫大家: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在林彪破坏毛主席正确路线这个意义上,我也可以承认在中共党内发生了一场第十次路线斗争。但林彪本身我认为不存在什么路线,够不上路线。一个政治家为国家、民族之前途设想而提出的公开主张,才称得上是路线。路线是公开的,可以见人的!不敢见人的,不是路线!从做人的角度说,光明是人,不光明是鬼!林彪就是一个鬼,他够不上做一个人,没有人格,这就是我对林彪最严厉的批判!而刘少奇、彭德怀不是这样。刘少奇的主张很多,都是公开的。彭德怀也有公开信给毛主席,他对党的路线政策有怀疑,公开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们的错误只是所见不同或所见不对,但他们都有为国家、民族前途设想而提出的主张,是明明白白有路线,够得上路线的。说林彪有什么路线,那是抬高了他。

                我不能说屈心的话,不能像林彪那样,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耍两面派,没有比林彪装得更象了。《语录》是他编的,在没有败露之前,似乎马列主义没有人比他学得更好。林彪欺骗了毛主席,毛主席错认了林彪,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 家园 至少在大跃进这个问题上,胡服可以说是和毛泽东一致

              甚至更激进。

              黄岭峻的论文已经指出,胡服是个“积极的参与者”,但也只是揭示了一部分,但仍然不够完全,包括在公社化刮五风问题上胡服的独特贡献,可以说是决策者之一。

              庐山之上,我认为胡服和毛泽东的立场一致的,利益也是一致的。至于61年之后特别是7000人大会之后立场变化,也是与个人地位的变化相辅相成。

              胡服的山头并非“通俗化的解读”,而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证明的。比如,整风中胡服、彭真的所为;高饶事件中,安子文和饶漱石的矛盾上胡服明显偏袒的处理方式;又比如,安子文在田家英、邓拓之死前后的活动;杨大郎在窃听器事件中的活动;彭真对毛泽东态度在7000人大会前后的变化,等等。TG虽然有严密的组织,但是不要忘记:“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PS,李锐的书,增订版修改时已删节了胡服发言的段落(包括胡服拍桌子的情节),我刚刚考证过。具体什么原因不详。

              关键词(Tags): #"
              • 家园 还有一点,借鉴参考资料,如是八十年代出版的,最好选择

                第一版,九十年代及以后再版的往往已被删改,史料参考价值大减,《庐山会议实录》如此,《霜重色愈浓》如此,《国防部长浮沉记》亦如此……

                PS,李锐的书,增订版修改时已删节了胡服发言的段落(包括胡服拍桌子的情节),我刚刚考证过。具体什么原因不详。

                • 家园 90年代以后要顾忌的人越来越多了

                  90年代,老干部子女们是第一道大关,各个都想把自己的父母塑造成高大全形象,说一点不利的事实就会纠缠不休。

                  秘书们也是另一道大关,革命家的秘书90年代时大多已成长为执掌实权的各级领导了,革命家的形象多少和这些领导的地位还是有点关系的。

                  以文为生的党史作者哪敢惹太子党和领导?因此要么用曲笔,要么就干脆不写错误,各个都光辉。

                  相对而言,80年代还可以,鱼龙混杂,虽然有垃圾但也有金子。

                  • 家园 这话很对。。前一阵子看到洛甫秘书的书。。。

                    。。。。。实在令人难以下咽啊。。。

                    • 家园 彭真的秘书还在为东北的事翻案呢

                      连这个铁板钉钉的事都想翻,党史的纠缠可想而知。

                      我觉得还不如干脆就取消党史这玩意(让老公鲨成为绝版),就留下最完整的记录,等着几十年上百年出个太史公。

                      • 家园 【哈哈】想断教党史人的后?用心何其毒也!说的很对

                        党史本来就没道理在高校专门开一门课。这种东西,一人发本书自己看就是了,又不是刚刚起家那时候,绝大多数都是文盲,需要人读报纸、文件给大伙儿听。tg的政治学习制度就是起源于这种环境的。进城后仍然不自信,沐猴而冠和朱元璋相差不大,都不愿意人家提秃子一类的话题

                      • 家园 没事儿,象这些东西,就如同文革期间的批判一样,

                        最后羞辱的是这些作者而不是读者。---党史研究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制造笑柄,这已经不是一个个别的现象了。

              • 家园 仅就确认彭是高饶漏网之鱼这一点,胡服就不会善罢甘休,

                更何况还有“整疯”运动等等旧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