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北京对西方为何不再忍让(1) -- 常乐

共:💬90 🌺1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李光耀:世界格局会否巨变 取决于美国制度重建

      全文:外链出处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说,美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出当前的经济危机,是恢复从前把市场交由私人企业去推动的经济模式,还是变成更类似欧洲注重社会福利的模式,不只会影响它的长远经济增长速度,还会影响它未来能否继续发挥在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角色,甚至美元的国际地位。

      他暂时不想对世界格局是否会出现巨大变化作出判断,而是先观察美国这个过去带动世界需求的国家,究竟在经济危机之后会如何重建国家制度,包括是否会采取必要措施去维持美元的国际地位,以及是否控制得了预算赤字的膨胀。

      “……要走出经济危机,政府必须承担主要责任,纠正出问题的制度,然后让私人企业重新出发。可是,政府在对银行和金融机构注入资金之后,再提出不能支付高额花红、不能有优先认股权,这将改变美国让企业自由经营的根本制度。美国制度过去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它奖励那些带来成功的人。”

      李光耀指出,如果美国经济复苏后的发展道路选对了,即使会有更多经济活动流向东亚,也不会出现有如地壳运动造成地球板块转移般的改变。反之,美国经济如果欲振乏力,美元的影响力也跟着消失,人们将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但未必是个更好的世界”。

      据他分析,21世纪的主要大国的军事力量都会因各自拥有核武器而互相平衡,因此未来的环球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比起显然是看清这一未来发展,因而已开始积极部署的中国,美国过去八年都将注意力放在中东问题,而忽略了在亚洲区域的经济战略利益。现任美国政府又坚持一些反对外包的自由贸易谈判原则,使得它至今在本区域只同新加坡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假设奥巴马总统能够做到第二任期,再过八年,如果它还继续反对自由贸易,美国将掉出经济竞赛之外。……如果美国人没意识到这一点,而国会又不摆脱偏向保护主义的情绪,以后将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李光耀在回答问题时指出,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它是从战略考量出发,同本区域的亚细安、韩国及印度签订自贸协定或进行自贸谈判,即便初期对方将可得到多点好处,但是长远而言却符合中国在本区域的战略利益。

      他说,中国领导人将国家发展的视野放远至下一代人身上。这些决策人不是根据选举飘忽的风向而任意选出的,而是通过非常严格的遴选机制脱颖而出,因此都是出色的治理人才。他们看到了未来世界时局的发展,也了解本身在人力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

      “中国决心要赶上世界,它的人民对民主与否不感兴趣,关注的也不是言论自由。他们渴望的是自己的生活能像他们所看到的香港、新加坡以及在经济衰退之前的台湾这些同样为华人地区的一样。他们会想如果他们能够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何况他们是较差的,我们才是最优秀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过与他们一样的生活?”

      • 家园 作个标记,虽深恨之,但李光耀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李光耀在回答问题时指出,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它是从战略考量出发,同本区域的亚细安、韩国及印度签订自贸协定或进行自贸谈判,即便初期对方将可得到多点好处,但是长远而言却符合中国在本区域的战略利益

        他说,中国领导人将国家发展的视野放远至下一代人身上。这些决策人不是根据选举飘忽的风向而任意选出的,而是通过非常严格的遴选机制脱颖而出,因此都是出色的治理人才。他们看到了未来世界时局的发展,也了解本身在人力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

        “中国决心要赶上世界,它的人民对民主与否不感兴趣,关注的也不是言论自由。他们渴望的是自己的生活能像他们所看到的香港、新加坡以及在经济衰退之前的台湾这些同样为华人地区的一样。他们会想如果他们能够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何况他们是较差的,我们才是最优秀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过与他们一样的生活?”

    • 家园 【文摘】龙永图:应该2/3房子由政府提供

      全文:外链出处

        “现在房价之所以高,主要是在土地供应上,在建设一般老百姓的廉租房方面,政府做得不够”、“政府不是穷得叮当响,是有钱”、“应该2/3房子由政府提供;1/3开发商去做,这部分房价越高越好,让富人去买,税收给政府”、……

        昨天,在南京一个论坛上,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语惊四座。

        他介绍,不管从我国历史,还是国际规律来看,城镇化比例都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标志。譬如盛唐时代,城镇化比例达到22%,清末只有7%。“1949-1978年,30年比例才从10%提高到16%。是文革那么多年折腾的结果。”去年,我国城镇化比例达到45%-46%,……

        不过,对比美国等西方国家90%左右的城市化比例,我国可提高的空间还很大。龙永图预计,以达到85%、每年提高一两个百分点来计算,也还要30年到40年。

        而历次城市化进程中,都伴随着人口的大迁移。……他举例说,过去30年中,珠三角长三角吸引了内地1.5-2亿农民工。

        “但有一条我可以肯定,在整个中国城镇化大发展背景下,房地产肯定是推动中国经济的最重要行业之一。

        龙永图认为,……“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样使转移出来的农民,他们在城市工作了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后,真正住下来成为城市的居民。”

        ……“转移到城市里面的农民工,干了五年十年,正是经济发展最需要的蓝领工人。”如果蓝领工人、技术工人流失掉,这个城市的经济是不可能维持的。

        龙永图介绍,……“要给他们盖房子,提供教育服务,提供医疗服务,我们这个城市才会稳定,我们这个城市才会协调发展。”讲到这点,龙永图激动地说,“现在最大的协调,就是工人与农民、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如果不协调,就是坐在火山口上的城市。”

        龙永图肯定了房地产行业的“功不可没”之处。……“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中国很快走出来,房地产行业功不可没。”龙永图介绍说,当时把单位分房制度改革了,打造出中国新兴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六七万家房地产行业,使得中国发展由于房地产的推动起了很重大的作用。另外,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设施改善,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很多社会事业的发展,都是“靠我们政府从房地产那儿拉过来”,……”

        龙永图表示,自己一贯的观点就是:不要干预房价,让房价与市场供求关系解决。但是,政府必须在提供廉租房、提供经济适用房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针对当下,他建议形成一种住房体制的新格局,即大于2/3的房子由政府提供,1/3的房子由开发商解决,而开发商提供的这一块,“房价越高越好,税收给政府”。

    • 家园 【文摘】“十二五”期间 中国拟对经济结构作重大调整

      全文:外链出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杨伟民14日透露说,目前中国政府已开始启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至2015年)的研究编制工作,……中国决心对自身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已成共识。

      杨伟民……说,……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中国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滞后局面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社会和谐面临新的课题;中国改革的环境、改革的动力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化改革面临新的矛盾;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扩大开放面临新的考验。

      杨伟民表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一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二是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把社会发展摆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民生为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三是促进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和谐,树立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空间均衡原则,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四是以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为目标,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消除不利于市场基础性作用、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五是以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为目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丰富开放的内涵,提高开放的品质,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提高对外开放水准。

    • 家园 【文摘】鲁宁:中国经济复苏有望迈步“探春之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0月份系中国经济“转身”的时间节点,经济严冬有望提前结束,即将迈步“探春之旅”。

      全文:外链出处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以轻松的面容发布月度统计数据:CPI和PPI虽仍在负区间运行,但降幅继续双双收窄。投资同比增幅33.1%,消费同比增幅16.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16.1%,发电量同比增幅17.1%……8月份一度呈现的信贷“弹药不足”的阴云基本消散,继9月份信贷投放量重新攀升后,10月份人民币信贷再增2530亿元。

      这是14个月来,中国经济“月度运行表情”最为丰富的月份。在对今年以来月度和前三个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作出粗略比对研判,并对经济运行基本面、政策面之“过程动态”和最新动向作综合考量和分析后,已可作出一个不失谨慎的基本判断:10月份系中国经济“转身”的时间节点,经济严冬有望提前结束,即将迈步“探春之旅”。

      投资加内需的齐头并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出口短板所造成的经济运行失衡,经综合计算,今年前10个月出口总额的实际降幅大抵为12%,就业压力的逐季释放和逐月好转,印证出“中国制造”的存量剩余已被投资和内需消化大半。

      各地投资结构也在悄然变化,就以上海为例,上海文化产业今年前9个月的放量增长,倘若没有投资在背后强力拉动就会变得不可思议。保持投资强度短期内没有问题,拉动内需就是中期内也不成问题。内需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虽直观但不全面,更须考量的是民生福利改善已步入多年未能呈现的“上升通道”。

      包括文化产业在内,共计11个行业被纳入国家结构调整、产业整治或产业振兴的规划,其中半数以上行业的结构调整是重点,作为一场利益重新分配的攻坚战之前哨战,煤产业兼并重组之山西,济钢兼并日照钢铁之山东,本周二长安兼并昌河哈飞之两大央企巨头,相继在矿山资源、冶金和汽车领域推开,接下来的大量兼并重组个案很可能令人目不暇接。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度疾患,人们很难指望能通过行政和市场的双重手段在短期内革除,但与以往的同类举措作对比,这一次的决断还是让人耳目一新。

      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被各种诸如“国进民退”、通胀担忧、水电气涨价困扰、高房价等一系列利益纷争和利益受损所困惑,从而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不同而和的是,从政策面到调控操作面,中国经济现已初显的运行轨迹告诉人们,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已被锁定为内需、结构和民生,而不是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和“中国制造”的低层次外输。

    • 家园 【文摘】迟福林:后危机时代的转型

      全文:外链出处

      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加快调整消费和投资关系的同时,需要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第一,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全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幅提高居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第二,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此引导居民消费倾向;第三,加快财税和金融体制转型,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消费型金融体制的建立;第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结构重点由生产性投资向消费性投资的转变。

      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未来5-1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呈现加快发展的大趋势,城市化率至少还有10个百分点左右的提高空间。考虑到乘数效应,估计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增加大约1.2万亿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由城市化带来的国内投资消费需求的增长,至少可以支持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初步测算,未来10年,实现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公共服务支出年均增长率至少要达到5%左右,投资总额达到15-20万亿元。

      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主动应对减排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选择问题:第一,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第二,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第三,推进环境产权制度改革;第四,推进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

      政府转型时代的改革

      中国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的突破: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第二,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的关键在于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第三,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突破,关键在于通过政府转型形成规范的公共权力行使的制度框架。

      从现实的情况看,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以建设消费大国为主线的转型与改革,需要彻底改变政企不分的体制,政府不应当也不需要继续扮演经济建设主体的角色;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干预和政府作用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

    • 家园 【文摘】王福重:超高房价折射中国经济结构大问题

      全文:外链出处

      为什么房价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一骑绝尘?想必在这背后,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

      当今的房地产业,是典型的战国时代。国企、民企、外企,都运作于中。……所有这些企业,自觉不自觉间,结成了某种联盟,任何降温房地产的举措,不管出自什么权威部门,都会遭到有效的抵抗。这已经被十数年来的博弈所证明。

      地方政府也是房地产业的相关者。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收入十分有限。来自土地一级的收入,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与房改配套的政策,还有经济适用房(经适房)、廉租房等。最初经济适用房很红火,因为地价便宜,优惠多多,地段也好,开发商有钱可赚,后来无利可图,开发商热情就慢慢降温了。……其实,廉租房,才是政府唯一应有作为的领域,因为关乎最穷的人。任何国家不可能做到人人拥有房产,但是,人人都应享有居住权,而这是政府的责任所在。廉租房没有产权,不能出售获益,可以有效打击经适房的猫腻。但是,直到现在,有关部门对建造廉租房积极性不高。道理很简单:没有利益空间,比不了经适房。

      而真正有实力拉动房价的,是部分行业的高收入群体。

      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以及阶层收入差距,近十年来呈现不断扩大趋势。部分行业,利用垄断地位,获得大量利益,却没有集中于国家财政,而是变成了各种名目的内部福利,包括住房,这是高房价的最大推手。

      当各种资金,都可以便当地进入房地产领域的时候,房价,就极容易变得如脱缰野马,就如美国的次贷衍生品,在各种名目的包装和光环之下,价格脱离其变动的由头而一路飙升。

      高房价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实在已到了非得以公平促发展不可的时候。房地产有无泡沫?何时破裂?都不是真问题。我们必须着手的任务是:改革财政体制,让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利益链条中脱身;打破垄断,遏制过高收入阶层的不合理形成;打击腐败;允许现有的存量房屋上市交易,扩大有效供给;大力从速建设廉租房,减少经适房。

    • 家园 分析的不错
    • 家园 【文摘】谢明辉:美国目前所处的国际战略环境

      全文:外链出处

      1.日本民主党鸠山由纪夫推动东亚共同体,中、日、韩将美国排斥在外,日本脱美入亚战略,正式浮上台面,美日摩擦过多,尤以冲绳普天间军事基地迁移双方意见南辕北撤。

      2.韩国总统李明博现阶段虽较前任卢武炫总统亲美,但韩国往中倾斜的趋势仍然不变。

      3.六方会谈解决朝鲜核武问题,最终仍须由中国出面解决问题。金正日与温家宝达成兴建第二座鸭绿江大桥之协议,中国并提供朝鲜必要的援助,因此朝鲜问题还是中国说了算。

      4.东协加一2010年正式上路,东盟势必将成为中国后院,虽然新加坡李光耀倡导引入美国势力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但除菲律宾外,美国难以切入。

      5.中国海上丝路安全堡垒珍珠岛链,一路从南海扩建至印度洋,从巴基斯坦的喀拉斯,锡兰班达拉,孟加拉吉大港,缅甸实兑港,中国利用经援建成在印度洋一系列的补给基地,维护其海上生命线之安全,因此美国在印度洋的独霸局面被打破,又在缅甸及巴基斯坦各建一条输油管通往中国云南、新疆,减少中国对麻六甲海峡的依赖。

      6.在阿富汗美国深陷泥沼,对基地塔列班恐怖份子战争,越演越烈,丝毫不见好转,只有继续增兵,不但引起民主党选民的不满,也撕毁奥巴马撤军的政见,阿富汗战场让美国大兵不撤反增,威信尽失。

      7.在中东,由于对伊拉克出兵名不正言不顺,虽然顺利推翻海珊政权,但打下容易,治理难,伊拉克政权仍然高度不稳,美军伤亡持续大量增加,阿富汗、伊拉克两战场,让美国国防预算持续攀高,高达6800亿美元之巨,消耗美国国力莫此为甚。

      8.美国死对头俄罗斯,与中国持续在石油输中达成各项协议,包括250亿美元贷款换油协定,及西伯利亚油气管采加纳线最终建抵中国,中国最后胜利,中俄战略同盟更加稳固。

      9.中国继2008年取得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奥运会,成功凝聚全球海内外华人向心力,2009年又藉建国60周年举办大阅兵,正式向全球宣布中国的崛起,挑战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且由于中国消费结构的改变,世界各大智库纷纷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GDP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10.上海合作组织成员不断扩大,连巴基斯坦、印度、伊朗、蒙古相继申请加入观察员,上合会从最初的反恐发展到目前全面经济合作,已有初步的北约功能,中俄是领导者。

      (作者为台湾竞争力论坛副秘书长兼执行长)

    • 家园 【文摘】法学者:人类正在见证美国帝国逐渐崩解

      全文:外链出处

      当初以婴儿死亡率等数据洞烛机先,率先预言苏联崩解的法国著名历史人口学者托德(Emmanuel Todd),日前在日本“读卖新闻”的对谈报导中指出,人类正在见证美国帝国继苏联之后逐渐崩解,欧洲则出现所谓“资本社会主义”的新体制,第三世界识字率的提升,也将促进当地的民主化发展。

      下一步是超强美国的崩解

      ……托德指出,我们现仍身处全球金融危机之中,即便美国最后没有彻底崩毁,国力也会变得相当虚弱。“虽然有人期待美国总统奥巴马能提出解决对策,但这只是幻想而已。

      反观欧洲,托德指出,已开始学会不再从“自由市场”的角度思考,转而逐渐形成一种所谓的“资本社会主义”,也就是以政治力介入金融体系的全新制度。

      • 家园 【文摘】BBC民調:僅11%人認為自由市場運作良好

        全文:外链出处

        ……英國廣播公司(BBC)昨日卻公布民調,為冷戰後稱霸二十年的資本主義敲響警鐘。這項調查由BBC和GlobeScan機構聯合進行,訪問了全球二十七國共二萬九千多名成年人,雖然平均有五成四人贊成東歐陣營瓦解,但亦僅有一成一人認為自由市場運作良好。尤其是在東歐,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有六成一和五成四人認為蘇聯陣營瓦解是壞事,均過半數。調查亦指二十二個受訪國家民眾,強烈支持政府平均分配財富,中南美洲國家尤其顯著。

        GlobeScan機構主席米勒指:「這顯示八九年柏林圍牆倒下至今,自由巿場資本主義已失去壓倒勝利,尤其是經歷過去一年的金融海嘯。」

    • 家园 【文摘】刘乃强:未来十年 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更有利

      全文:外链出处

      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刘乃强在《中国评论》十一月号发表专文《未来十年国际形势更好——经略2020之国际大趋势篇》。作者表示:在顺境中,人人都快步向前,不容易出人头地。只有在逆境当中,才会明显出现快慢和高下。对于一个在后边高速赶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秩序重组,科技在突破边缘,是一个突围而出的好机会。中国宣传已久的机遇期,未来将以全新面目出现,形势只会比之前更加有利。

    • 家园 【文摘】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消费

      全文:外链出处

      我们看看2001年—2007年这几年间的情况。2001年投资、消费的贡献分别是4.2和4.1个百分点,净出口贡献为负0.1,当年经济增长8.2%,主要靠两大内需拉动的。2002年、2003年、2004年,我们净出口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仅为0.1、0.6、0.7个百分点,剩下的都是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拉动的。当然在2003年、2004年投资的贡献大大高于消费,这有些失衡。2005年、2006年、2007年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也不过2.2、2.5和2.7个百分点,这几年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0%以上,也就是说,剩下的8—9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全是由投资、消费两大内需拉动的。2005年、2007年,消费略大于投资的贡献,两者的关系比较协调,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由此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出口主导型的,更不是外需为主拉动的,而主要是靠我们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

    • 家园 【文摘】美专家称解放军反介入战略已严重威胁美军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日前刊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曾担任布什政府副国家安全顾问的阿伦.弗雷德伯格的文章,称解放军“反介入”战略对美军在亚洲的海上存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其很快还将具备可靠的、能够造成破坏性后果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五角大楼必须从现在开始对必要的研发项目投入巨资,开发一系列新式武器系统,才能够应对这些来自中国的威胁。

      全文:外链出处

      • 家园 【文摘】美媒建议军方帮盟友打造高端战力 应对中国

        最近有研究显示,目前美国的敌人正发展地区反介入能力,以阻止美军进入重要地区。在太平洋,中国正在弹道及巡逻导弹、反舰武器、先进空基及天基防御性武器等领域投入巨资,这都对美国的行动构成了重大障碍。而且,朝鲜、伊朗及其他一些国家也在进行着相似但规模相对较小的努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更是进一步恶化了这种情况,这又意味着反介入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国。

        文章指出,要面对这种反介入能力,美国需要协助其合作伙伴进行能力建设,其中包括能够提高美军军力投射力量的高端常规海、空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协助美国合作伙伴国家在三个重要领域进行能力建设的时机似乎已然熟:改善防空及导弹防御体系、提高情报、监督及侦察能力、增加获得广泛改良设施的渠道。

        外链出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