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无刺的玫瑰——保加利亚的历史 -- 生命之歌

共:💬76 🌺30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认识一个保加利亚的小提琴家

      Vasko Vassilev。

      保加利亚人,现在是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艺术总监。

    • 家园 【原创】第四章 大保加利亚汗国

      第四章 大保加利亚汗国

      在第八章我们已经详细的说了哥特人与匈人在保加利亚驰骋的时代,所以现在就不再赘述了。下面让我们从阿提拉死后的匈人后代迁徙接着说。公元453年夏,久经考验的政治家、军事家,有着多年领导才能的匈人杰出领袖阿提拉,因心血管突然迸裂,在多瑙河平原医治无效而亡。葬礼毕后,匈人帝国发生内讧,从此陷入内乱之中。由于阿提拉的暴死,所以并没有留下遗嘱,也可能根本就没想留遗嘱,因此造成其长子埃拉克的王位并不稳固。他的弟弟们对他的领导权持怀疑态度,以埃尔纳克为首的诸弟们认为埃拉克应该按照游牧民族的风俗,各自占有一部分土地,平均分配阿提拉帝国。埃拉克害怕自己王位不保,所以只好暂时和弟弟们妥协,各自占有一部分土地,但他的弟弟们要尊他为王。不过日耳曼等诸多被征服的民族可不这样想,他们认为匈人帝国的分裂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复国的机会,所以以格皮德族国王阿尔达里克为首的日耳曼诸族秘密协商,准备利用阿提拉儿子们之间的矛盾找时机进行暴动。仅仅一年,这个计划就实现了。454年底,埃尔纳克与弟弟邓吉茨克在争夺权力过程中被埃拉克打败,只得率领自己的部族东逃,而埃拉克害怕他们东山再起,则亲自追赶过了黑海,把弟弟们驱逐到了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地方。但是正当埃拉克凯旋班师的时候出了一件足以改变后来历史进程的事情,那就是在黑海沿岸的某地,他们受到了一支日耳曼联军的阻截。具体情况我们已经无法查考了,只能从《尼伯龙人之歌》中寻找历史了。我们推测这场战役是在黑海沿海低地进行的,四处都是沼泽地,还有荆棘丛生。这种战场无疑是对匈人不利的,匈人骑兵和弓兵根本派不上用场,反倒被占领了有利地势的日耳曼步兵冲散了,再加上自己队伍中的部分叛变者,让战斗呈现一边倒的局势。仅用了不长时间,埃拉克的3万人马就被彻底消灭。日耳曼人再次成为东欧之中欧的主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提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尼伯龙人之歌

      丢开这些不管,让我们继续追踪埃尔纳克的踪迹。埃尔纳克逃到了伏尔加河附近,在这里他聚集了他的部族,并追阿提拉为“阿维奥托霍尔汗”,保加利亚人自己的历史开始了。伏尔加河原名保加利亚河,后来由于斯拉夫人把“B”读作“V”,所以便成为了现在的伏尔加河。此时的保加尔人已经分成了多个部族,在卡西奥多鲁斯(Flavius Magnus Aurelius Cassiodorus 约485~约580)的《哥特史》中记载其中较大的有喔古尔、欧诺古尔(Onogurs)、库特古尔(Kutrigurs)、乌提古尔(Utigurs)、萨里古尔等部落。在古突厥语中“古尔”的原意是“母亲”,其实就是“姓氏”的意思。从语言上我们可以得知:喔古尔是“十姓”的意思,即回鹘(维吾尔);欧诺古尔是“第十姓”,即马扎尔人(建立匈牙利的那个民族);库特古尔是“九姓”;乌提古尔是“三十姓”;萨里古尔是“黄姓”,即黄头回鹘,也就是现在的裕固族。据保加利亚汗王表记载阿提拉和埃尔纳克都姓“杜罗”有可能就是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的“咄陆”。在这里埃尔纳克好像复兴了匈人帝国。

      但是好景不长,仅仅6年后的460年,从东方又迁来了一个强大的民族——阿瓦尔人(及柔然人)。他们多路出击,几年时间就把保加利亚人赶出了里海和黑海之间的肥沃土地,保加利亚人被击溃。同时在多瑙河下游的邓吉茨克想要再兴匈人帝国,因此渐渐和君士坦丁堡交恶,在469年的大战中失去了生命。埃尔纳克发现势头不对,就转变作风,向君士坦丁堡称臣,并允诺为罗马人提供雇佣军,自此以后开始了保加利亚人的幸福生活。

      6世纪中期,又一批阿瓦尔人从东方来到保加利亚人的土地上。近代西方的很多学者都认为这些人与第一批来到东欧的阿瓦尔人一样,也是柔然人的后代。但根据近些年的发掘,发现他们与柔然人并不一样,而且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草原帝国》的假设,这些人的确不是柔然人。那么他们到底是谁?跟据近些年在中亚地区阿瓦尔人聚居地挖出的骨骸,发现他们混合了多种民族的血统,但唯独没有柔然人的血统,所以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他们不是柔然人。据近年来中国学者研究他们并不是从蒙古草原西奔的,而是原本就在咸海附近的匈奴悦般人。由于6世纪中叶突厥汗国的突然崛起,悦般人在突厥压迫下过得并不愉快,所以举族西迁。又盗用曾经震动东欧的阿瓦尔人的名字,对东欧进行远征。另外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认为他们是乌孙人,在柔然统治时代乌孙还在,但等到突厥兴起后,那里就变成乌孙故地了,所以也可能是他们借用“阿瓦尔”的名字西迁。总之这些阿瓦尔人在555年左右,进入保加利亚人统治地区,仅用了5年时间就把保加利亚国家灭亡了,保加利亚人再次退回到各部落各自为战的时期。其中以扎伯干为首的库提古尔在阿瓦尔人的强迫下,联合斯拉夫人一起进攻拜占庭帝国。从559年开始多次进攻巴尔干腹地,虽然势头相当猛,但最后还是被拜占庭军队所打败,被迫撤回多瑙河下游平原地区。在这里他们成为了斯拉夫人的奴隶,开始与斯拉夫人融合,并最终消亡,而剩下的绝大多数的保加利亚人还是居住在黑海和里海之间的肥沃草原上,他们也受到阿瓦尔人的统治。与此同时在这些保加利亚人中,也诞生了一位著名人物,他就是奥尔加诺酋长(Organa,?-630)。在小时候,他曾经作为保加利亚给阿瓦尔人的人质在阿瓦尔的监视下度过了童年,但也使他养成了一种坚韧的意志,因此可以顺利地当上保加利亚的酋长。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到过君士坦丁堡的保加利亚人,而正是他和他的外甥科夫拉特可汗(有时也译作“库布拉特”,Kovrat,584-642,635-642为老大保加利亚可汗)一起缔造了第二个保加利亚国家——老大保加利亚(或叫古代大保加利亚,635-642)。

      6-7世纪,拜占庭帝国苦于与阿瓦尔人的战争,想要在阿瓦尔人内部造成事端,以削弱他们的力量,因此就看上了保加利亚人。认为这些在阿瓦尔人大后方的民族正是可以让阿瓦尔人帝国图崩瓦解的定时炸弹。因此,拜占庭皇帝伊拉克略一世(Herakleios I,610-641)派人越过黑海请求保加利亚酋长奥尔加诺到君士坦丁堡商议国事。能得到这样的礼遇当然是受宠若惊,因此奥尔加诺带着他的外甥克拉夫特一起到达了君士坦丁堡。据拜占庭尼基乌城主教记载:在君士坦丁堡,东正教大教长塞尔吉乌斯(Sergios,610-638)欢迎了他们。并带领他们在圣索非亚大教堂接受了洗礼,拜占庭皇帝伊拉克略一世还成为了他们的教父。自此以后,部分改信东正教的保加利亚人与拜占庭人结婚,并且往来密切。大量的金银珠宝、纺织品以及各种宗教礼仪都流到了保加利亚人手里,部分保加利亚贵族甚至拥有了“罗马帝国的贵族”的称号。这些事件从此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加速了保加利亚人封建化的过程。拜占庭人认为:他们(保加利亚人)接受了洗礼,被重新赋予了生命,这可以改变和美化他们的教化,让他们彻底脱离那些野蛮人。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拜占庭人想要让他们来抵御北方阿瓦尔人的进攻,从而减小自己的压力。虽然公元601年阿瓦尔人的大部已经被拜占庭将军普里斯克斯干掉,但这些人仍旧是巴尔干北部地区的首要边患。甚至于这些阿瓦尔人还在619年差点俘虏了伊拉克略一世。所以伊拉克略一世就想到策反欧诺古尔人在阿尔瓦人的内部分化他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630年,奥尔加诺去世,科夫拉特成为新的汗王。科夫拉特一当上汗王,就开始积极准备脱离阿瓦尔人,以求得再次独立。他处心积虑,经过了周密安排,利用阿瓦尔人衰微的机会,在635年联合匈人余部以及斯拉夫人发动了反阿瓦尔人的起义,一举成功。从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保加利亚人国家——老大保加利亚。国土东达库班河,西接第聂伯河,北抵顿涅茨河,南达亚速海和黑海,都城在塔曼半岛的法纳戈里亚(今捷姆留克附近)。自这以后,两国一直处于友好融洽的关系,在科拉夫特的统治下,北方游牧民族没再发生大规模的侵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保加利亚汗国地图

      在奥尔加诺和科夫拉特统治时期,顾及是受到拜占庭的影响,保加利亚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改变。据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显示,此时的保加利亚人已经脱离了游牧生活,开始定居制造房屋。虽然房屋还是用刚刚砍下的原木垒成,但已经出现了专门的锯,这是游牧时代根本不可能有的东西。在房屋群落中我们还看到了养殖家畜的栏笼,可以知道他们的生活开始富裕,有了大量的剩余产品。另外在他们居住地不远,还发现了大片的农田,可以证实此时的保加利亚人已经过渡到农耕社会。据推测,此时的保加利亚人使用斯拉夫人奴隶耕种土地,土地上主要种植粟和小麦,会自己制作面包和麦茶。但他们手工业和贸易很不发达,仍旧处于以物易物的时代,最多是牲畜作为中介。虽然农业有了发展,可是他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却没有大的改变,还是以家长作为部落议事会的主要成员,整个部落的重大决定都出自他们的讨论结果。武器也很原始,还是是用马刀、长绳、吹箭、毒矢、手斧等,而且不穿盔甲。由此看来,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第三章 大进攻序曲

      第三章 大进攻序曲

      公元2世纪中叶,蒙古草原上鲜卑族开始崛起,以檀石槐(?~181 )为中心的鲜卑部落联盟迅速强盛起来。经过数年征战,在东汉桓帝时(146—167年)鲜卑已占有“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为了维护自己的统帅,他把鲜卑人分为三部,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各部统兵10万,威震南北。由于鲜卑的逐渐强大,原本残留在草原西部的一小部分北匈奴也被迫西迁,到达了悦般国。但悦般国离乌孙较近,在乌孙的打压下,匈奴人再次西迁,此时是公元2世纪末。在这些年中,匈奴人与丁零人以及当地民族已经逐渐融合。尽管还有匈奴人的称呼,但是大部分已经是混血种了。其中最主要的是西丁零的后代,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些民族,他们构成了2世纪末西迁的匈奴人的主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檀石槐时代的鲜卑山

      无疑,这部分西迁的人有更大的能量。他们拥有更先进的技术作为后盾,无可辩驳的成为以后数世纪的强者。这批中亚的匈奴人已经不能再称之为匈奴人,而应该称之为匈人,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是匈奴人为主体的联盟了,而是丁零人或者就是丁零仆骨人作为主体的部落联盟西迁。这次仅用了几十年的工夫,他们就到达了粟特国。当然,笔者现在的说法只能算是猜测,并没有完全的证据说明。而且根据《魏书》所云:“魏晋之际,种族瓜分,去来沙漠之陲,窥扰鄣塞之际,尤皆东胡之余绪,冒顿之枝叶。”简单看好像说出了这些人的来龙去脉,其实实际上还是一笔糊涂帐。可是从考古证据中却发现了另一些问题!这些发现如果聚合在一起,细心的人绝对可以发现笔者说的不是神话,而是确实的历史。

      那就是:“假匈人(既西丁零人)西迁”造成了欧洲的“民族大迁徙”!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说证据不足,而且会批判笔者的推测。会说笔者是借用《草原帝国》中“阿瓦尔人是假柔然人”的说法编造的。究其主要原因是在迁徙途中,大量的民族混合,造成根本就没有一个没有争论的遗体存在。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的物质水平过于低下,造成根本就看不到自己民族制造的物品,反倒是留下了一大堆到处劫掠到的或者是其他民族供奉的物品。我们在里海、黑海沿岸发现了大量他们的遗迹,还从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与战马。其青铜器制造比较粗糙,但与匈奴人如出一辙,可是上面却没有匈奴人普遍雕刻的动物图案,很显然要比匈奴人的文化落后。他们的战马盔甲也是一样制作粗糙,但是确是纯金打造,一看就不是匈奴人或鲜卑人的作品,而更像是中亚或波斯的物品。最重要的是中国北方的匈奴人经常使用的造像、短剑等居然从未从那些墓葬里发现。另外,从古罗马人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西迁的人虽然以帐篷作为世代居住的地方,但是外人进入时却不用像匈奴人一样以墨黥面,结盟时不喝马血酒,父兄死后子弟不能娶母亲或嫂子……这些都与中国北方的匈奴人大相径庭。另外在语言考证上也有发现,在现存的史料中,我们发现这些西迁的人说的近似于古突厥语,并不是古匈奴语。我虽然用这些证据自圆其说,但论据终究是不足。因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借用其他临近民族的语言和各种技术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单靠这些也不能充分说明笔者的猜测。可是却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欧洲的匈人并不是我们史籍中所载的匈奴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草原帝国》封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瓦尔人

      那么再说一个证据。《北史》引《魏书·西域传》中说:“粟特国,在葱岭之西,古之奄蔡,一名温那沙……先是,匈奴杀其王而有其国。至王忽倪已三世矣。”一般人从这里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西迁的是北匈奴人。但是我们要看到另一点,就是粟特国在咸海边上而不是在里海边上!我们的可爱的五千北匈奴骑兵能打下来这个从公元前5世纪就存在的强盛的国家吗?不过此时离这里最近的且最强的民族是谁?当然是西丁零人,为了得到更多的战利品以及更先进的文化,当然粟特国就是丁零的目标了。哈,像不像“天方夜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粟特人的生活

      我知道还有一个证据会被反对者用来反驳笔者,那就是敦煌的粟特文献。上面记载“Hun”这个民族曾经打入了当时中国的首都洛阳,无疑这是匈奴灭西晋的战争。所以“Hun”就是匈奴人,也就是西迁引起民族大迁徙的那些人。但是这个证据的反面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公元2世纪,即笔者所言的第一次西迁,当时已经到达了里海,进入了东欧地区。在波斯和古罗马史籍中都有记载,他们管这些真正的匈奴人叫做“Chonitae”。其实“Hun”是拉丁语“Hunni”的缩写,代表的是草原的部落联盟,在各个时代代表不同的民族。西方的古代史学家不会糊涂到把这两个名词混为一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兰人的粟特国地图

      所以,综上所述,西迁的主体是讲古突厥语的西丁零人,他们与匈奴有着很大区别。他们在2世纪末至3世纪初到达咸海附近区域,灭亡了阿兰人建立的粟特国,并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了几十年。公元4世纪,亚洲北方与东欧地区突然寒冷下来。他们的牲畜大量冻死,食物匮乏。因此只好继续西进,而到达了里海附近,与阿兰人相遇,经过20多年的战争,消灭了阿兰人,使其也成为了匈人联盟的一员。自此以后,一个改变整个欧洲命运的事件开始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第二章 保加尔人的第一次西迁

      第二章 保加尔人的第一次西迁

      据西方学者所言,最早提到保加尔人这个名词的是卡西奥多鲁斯(Flavius Magnus Aurelius Cassiodorus 约485~约580)的《哥特史》(已佚),在此之前则没有记载。我们从他们迁徙的地方挖出来的头骨据仔细考证是部分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混合。最早时期这些人的头骨都有一种奇怪的变形,枕骨部都向后突出。据考证,这种头骨的变形在大草原个民族很常见,是在这些人刚出生以后用一种压板压成的。而且他们的埋葬技术也显示出一种亚洲草原民族的特点。拜占庭学者则认为保加尔人起源于巴尔米拉,因为巴尔米拉层短时间通知过保加尔人所在的地区,之后才逐步迁徙到巴尔干半岛的。而笔者则一直持中国西域迁徙说,并曾经在《今日保加利亚民族构成研究》中提出过保加利亚人的主体很象中国新疆人,应该是从新疆地区迁移过去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卡西奥多里斯

      西方学者从保加尔人的语言上把他们归为西伯利亚的突厥种族阿尔泰语系的都兰语族(Turanian race)。——据笔者研究,在1-2世纪时候,北匈奴溃败以后曾在此处短暂停留,但仅仅就在不到一年后,就把“羸弱不能去者”扔在了“龟兹北”,而迅速西迁;同时匈奴呼延王则在蒲类海停下,再没有西迁。这说明了在这个地方一定已经有一个强大的民族,是匈奴人不敢进入这个地方。而根据我在前面的分析,他们就是丁零,也就是仆骨和保加尔人的直系祖先。这些人与阿尔泰地区的人说的是同一种话。——与他们所说语言最近的是楚瓦什语。在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种通古斯语其实最早都是相似的,只是后来越来越分化。从前一段我的叙述也可以看到,保加尔人的很多语言特征和现在蒙古大草原的民族还是基本相似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保加尔人使用十二属相,这个最早是中国使用的。还有一格最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当保加利亚——斯拉夫王国(史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建立后的首个都城——普利斯卡(Pliska)的城市规划和今日蒙古草原的冬季营地规划完全一样。我再说一句不相干的话帮助大家理解,我们所说的西伯利亚来源于鲜卑人,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即鲜卑人的土地。另有一些西方学者根据保加尔人的某些单词发现他们有波斯语的遗存,保加利亚历史学家巴克洛夫(Georgi Bakalov)和迪米特夫(Bozhidar dimitrov)就持这样的观点,但是他们能提供的证据很薄弱。他们认为最早的突厥语应该是波斯——大夏语,所以波斯——大夏语才是保加尔人的正宗语言,除了这个还有就是保加尔人的军事组织有波斯化的特征。从这两点来看,保加尔人应该是大夏人(Balh)的后代。大夏人在公元前就在帕米尔高原游牧,所以当时迁徙的保加尔人应该是他们的一支。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早期的保加尔人与这些大夏人的酋长之间有二百年的空缺,他们就说某些早期保加尔酋长很长寿,能到达200岁,这就不符合事实了。另外还有一些人说他们是亚美尼亚人,这就更离谱了。其实在1981年,为庆祝保加利亚建国1300周年,保加利亚曾经发行过一本小册子,直言不讳的说自己的祖先来自于中亚,是经过多次迁徙才到达的今天的保加利亚,成为今天的保加利亚人。即使是这样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说法呢?笔者经过考证发现保加尔人是经过多次西迁的。第一次西迁是在2世纪,当时是随着匈奴的西迁,从中国西域到帕米尔的广大地区迁到了里海东南岸,当时这里是波斯人的影响范围,保加尔人吸收波斯文化是必然的;第二次西迁是在3-4世纪到达了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地方,350年左右在这里碰到了亚美尼亚人,吸收和同化自然是很平常的事情;第三次是随着匈人的进攻欧洲一起迁徙的,他们是作为匈人的主力部队加入的匈人联盟,后来在阿提拉帝国分裂后,在阿提拉幼子的带领下再次回到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土地,在这里僵持了上百年;最后一次是由于阿瓦尔人的进攻,有的西迁有的溃散,形成了:伏尔加保加利亚和多瑙河保加利亚,一部分与阿瓦尔人融和,一部分与哈扎尔人融合,一部分与远迁到了意大利融合在伦巴德人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种说法的原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普利斯卡的城门

      下面我们开始说保加尔人的第一次西迁。这第一次西迁是随着北匈奴的西迁而一起西迁的。北匈奴为何西迁?动力是什么?事情要从再次从丁零人说起。当公元87年鲜卑人攻打北匈奴的时候,只攻打了东部和南部,西部和北部并未攻打。如果按照西汉时的理论,北匈奴人完全可以躲到“西北蛮荒之地,隐匿多年”,待到时机成熟再次攻打回来占据自己的故地。但他们却没这么做,而是直接向西逃窜,到达了中亚地区。为什么向西逃窜?原因就是北方一定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在当着他的退路。从《魏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丁零袭其后”,这就解释了这个问题。丁零人在匈奴北方崛起,当鲜卑诸族攻打北匈奴的时候他们从北方夹击,让北匈奴人腹背受敌,再加上当时的记载“匈奴十万余皆东去投靠先辈,自号曰鲜卑人”。他们不是被鲜卑人所征服,而是被赶过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唯一的解释就是丁零人在公元87年已经进入了匈奴故地,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赶走北匈奴。而西方没有阻拦,北匈奴唯一的逃脱地就是西方。这就是西迁的原因。据考证,当时的丁零人分为两部分,都是处在原始家长制时代,并未进入奴隶社会。在鲜卑到达后,因为自身无奴隶的概念,就与鲜卑人迅速融合。东部渐渐消失于历史之中,而西部则西迁至西域地区,再次到达北匈奴人的边境地区。当时还没有出现我们所说的仆骨等民族。这些西部丁零人一部分与匈奴人融合,另一部分则继续攻打北匈奴。此时北匈奴只好第一次西迁,他们从中亚地区到了里海的东岸,随同而来的也有一部分丁零人,他们也在里海的东南部安定下来。

      这就是第一次西迁,尽管这次西迁并不是保加尔人的主体西迁,但他却掀开了一波又一波的亚洲民族西迁的浪潮。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第一章 一个远赴他乡的孩子

      第一章 一个远赴他乡的孩子

      现在是公元85年,中国正当东汉王朝肃宗章帝刘炟即位的第10年,这一年皇帝做了一件重大的事,那就是去祭拜孔子及其七十二贤人。这件事很重要,这可是在汉王朝一等一的大事。。而同时在5000里之外的地方也举行了祭拜仪式,他们在祭拜他们的神……事情开始于北海边,让我们拉近镜头,我们会看到在苏武曾经牧过羊的地方有一群人,他们自称叫丁零人。这里当时还是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把自己的长发辫系在头上的壮汉抬着一头活鹿走到了用帐篷围绕的篝火祭台的边上;与此同时带着面具的巫师则把自己身上涂满白垩,在边上疯狂的又唱又跳。几分钟后,巫师的一声大吼,让大家都静了下来。只听“咚”的一声,鹿被扔到了祭台上,烈火开始包围了这头鹿,开始这头鹿还知道挣扎几下,但终究敌不过火焰的威力,渐渐的平息了挣扎,一股白烟从火堆中升了上去。这时在火堆边上的所有人都立刻跪在了地上,两只手举向天空,大声呼喊着:“阿帕!(即天父)”这是丁零部落联盟打击匈奴前的一次祭天仪式,以保佑他们攻打匈奴人取得胜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丁零人的石人像

      此时的丁零族已经在中国的史书中出现了近300年。根据今日的考证,他们应该就是商周时代的鬼方,鬼方大概居住在山西、陕西和内蒙的一部分。如果要是真的话,那么他们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已经超过1000年!最早在商王武丁时代有几篇卜辞曾说到了鬼方(见《殷墟文字甲篇》第3343片与《殷墟文字乙篇》第6684片),那一年是已酉年,卜辞记载那一年鬼方因为不知道的原因大举北迁。据现代人的考证,他们很可能是因为西戎的崛起而北迁的。自从周康王两次打击鬼方之后,鬼方就从中国的史籍中消失了。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犬戎、北戎和猃狁等民族。他们去了哪里?我们根据后来的史籍和考古发现了他们北迁的遗迹!从《汉书·苏武传》中我们看到了苏武在北海边牧羊时,“丁零盗武牛羊”;《史记·匈奴列传》在西汉初年,大约是公元前202年左右,“匈奴北服丁零”。各位一定会说了,这是丁零,不是鬼方。那么再来看下一个:在1920年左右,前苏联考古学家在贝加尔湖附近挖掘,发现了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遗物。因为最早在卡拉苏克河附近发现,所以叫做“卡拉苏克文化(Karasuk Culture )”。这个文化分为早期和晚期,在晚期文化中我们发现墓葬的结构与商代晚期山西地区的墓葬结构基本相同,而且在墓葬旁边的地区还发现了一些“弓形器”,它们与中国商周时代的“弓形器”一模一样。而此处的青铜刀、青铜斧、青铜矛和陶器更是与中国商代的青铜制造技术一脉相传。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丁零人就是北迁的鬼方。

      但是在匈奴人崛起后,丁零人被匈奴人彻底征服,成为了匈奴联盟的一支。开始时匈奴人以兄弟相待,但是后来随着匈奴力量的逐渐强大,渐渐开始奴役各周边民族。特别是南北匈奴分裂后,北匈奴实力已大不如前,但他垂涎于汉朝的富庶。所以为了巩固自己并且再次发起对汉朝的战争,再次开始大量搜刮境内各民族,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据《魏略·西戎传》说,在匈奴境内的各民族奴隶不堪忍受其统治纷纷外逃,其中迁入河西走廊的“丁零人有二十万之众”。公元85年——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一年,丁零联合鲜卑以及西域各民族一起攻打匈奴。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说“时北虏耗衰,当众叛离。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后来,经过汉朝与南匈奴联军的三次大的打击,公元91年,匈奴帝国灭亡,单于西逃康居。之后,“永元中,鲜卑转徙其地”(《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匈奴骑手

      且住!永元一共十六年,北匈奴逃走是在永元元年(89年)和三年(91年),而永元十年左右鲜卑才过去,这中间的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据我们从史书中了解到,自从那次(85年)以后,鲜卑没再参加任何打击匈奴的战斗,而只是简单的“扰其边”,没有长驱直入,这与游牧民族的习惯是不同的。可知此时已有另一强大民族开始占据匈奴故地,让其它民族无法进入。他们是谁?笔者认为就是丁零人。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再次打开我们身边的历史书。西晋王沈的《魏书》中记载着这样的话:“匈奴与北单于遁逃后,余种十余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这样可以知道,这些匈奴兵不是在匈奴故地投降鲜卑的。而是迁出后,再杂处后,才投降鲜卑的。让我们再看看当时丁零的情况。在贾谊的《新书》中记载,丁零人已达三十余万,而《魏略》的时代,康居已经有大量丁零人。这让我们可以想到,此时的丁零人已散居大漠,可能有近百万之众。而当时的匈奴人也才150万人,因此丁零人是唯一可以在匈奴人式微时进入匈奴故地,且能抗拒其他民族的选择。而前面所说的投降鲜卑的十万余落则是被丁零人所赶走的。在南迁的过程中,丁零人分化成东丁零和西丁零。西丁零人迁至巴尔喀什湖到阿尔泰山一线,正好与北匈奴西迁前后脚。在与北匈奴的接触中,西丁零学会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开始与匈奴人靠拢,并逐渐融合。东丁零一部分没有南迁被鲜卑人称为北丁零,仍旧住在贝加尔湖附近;而绝大多数东丁零人迁居匈奴故地,他们先与剩余的匈奴人融合,后来又与鲜卑人融合,渐渐形成了一个新民族——高车。此时是公元2世纪初。

      下面我们研究一下丁零人使用的语言。据日本百鸟库吉的《匈奴民族考》中可知匈奴人使用的是古蒙古语;而丁零人使用的是古突厥语。他们的语言在很多方面是不相通的。可是在《魏书·高车传》中则称“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时有小异。”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是他们前者说的是丁零人未迁徙之前的语言;而后者则是说丁零人与匈奴、鲜卑人融合为高车后使用的语言。两者相差几百年,在民族的融合中,语言的融合也不可避免,这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一样的。但是在东西丁零迁徙之时,使用的还都是古突厥语,西丁零不像东丁零,并没有完全融合,所以西迁的西丁零应该保留了更多的古突厥语。这点完全的被后来的保加尔人所继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佐证。

      另外,我们从他们迁徙的地方挖出来的头骨据仔细考证是部分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混合。最早时期这些人的头骨都有一种奇怪的变形,枕骨部都向后突出。据考证,这种头骨的变形在草原民族很常见,是在这些人刚出生以后用一种压板压成的。而且他们的埋葬技术也显示出这些草原特点:他们最早是用土葬,后来西迁后使用火葬。土葬非常有特点:他们会在人死之后静待10天左右,这段时间大家会挖一个不深的坑。等到10天后,人们把死者坐着放入坑中,之后进行掩埋。这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当然后来的火葬也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某人死了,则首先把此人放进实现准备好的墓穴中静待10天才能继续下面的事情,而墓穴的上方会有一个搭起的屋顶,就像一间房子一样。在第十天,人们会把他抬出来,然后为他穿上寿衣。亲朋好友们都会赶来,他们会在葬礼上不停的边喝酒边哭泣,甚至有人会醉死。直到焚化完毕后,才一个个的离开。

      他们还有一个习俗于后来的保加尔人也是相同的,那就是害怕打雷。伊朗的志费尼曾写过一本《世界征服者史》,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习俗:丁零人是逐水草而居的,而且一直是在大草原上。所以在打雷的时候没有地方躲闪,经常会有人被闪电击中。他们只要一有人被击中,就立刻迁走,不再在这个地方游牧。等到次年秋天才会回来,届时他们将会燃起篝火,宰羊祭天,巫师带领大家围着篝火跳舞并对天大吼。其实这是一种对天的崇拜和祭祀仪式(他们把天叫做Tengra即腾格里,后来的保加尔人也是这样叫的),并且缅怀死去者,让上天给他们来年一个好光景,牛羊将会更肥美。连后来的成吉思汗时代这个习俗也没改变,好像他们一直就作为传统发扬光大下去。

      在说下面一节的时候我先插一部分内容,其实这应该是第三节的内容,我提前说了,这样后面将不再交待一气呵成了。在丁零人的迁徙中,出现了诸多新部落。这些新产生的部落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gu”结尾,如:仆骨(婆呙)、拔野古、多滥葛、流鬼、结骨,以及后来有名的护古(回纥)、蒙古等。其中仆骨(婆呙)、拔野古、多滥葛等在第一次丁零西迁后(第2节将细说这次西迁)到达了中亚地区,带去了一部份突厥礼仪。后来,公元三世纪左右,语音转变,那些部落中的仆骨部被叫做“bulghu”。他们称自己的酋长为可汗,并且使用十二生肖纪年。他们实行一夫多妻制,男性穿着草原民族流行的短衣和肥筒长裤、剃头并在左边留起长辫,女性则戴着面纱。他们采用战争牺牲作为祭祀方式,所以给人们一种彪悍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主食几乎全是肉类,每天上马则战、下马则牧,从没有固定的居所,一直逐水草而居,但作战却异常勇猛。在将来的岁月里,他们的一支(bulgar)将与中亚地区的匈人西征,经过四次迁徙到达今天的保加利亚,在西迁途中,他们还会产生两个著名的人物Kubrat(库姆拉特,也译作忽必烈)、Bayan(巴颜,也译作伯颜);另一支(Buliat)则留在原地,变成将来的不里亚特蒙古部,因为唐宋时代语言转音,Bul被读成了Buli,Gar读成了ar,所以Bulgar变成了Buliar,t为后缀音,即蒙古语中的“部落”之意。

      以上的文字一部分是史籍的记载,另一部分则是笔者的推测。主要依据是《魏略》、《后汉书》、《魏书》、《北史》、《通典》等著作的相关章节资料,以及古代蒙古语的变迁研究,还参考了王钟翰的《中国民族史》、段连勤的《丁零、高车与铁勒》,以及东欧在上世纪考古发现有部分匈人时期的头骨与中亚地区仆骨人的头骨很接近这些历史资料,据此笔者才有了以上的推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对丁零与鬼方关系的推测

        在1920年左右,前苏联考古学家在贝加尔湖附近挖掘,发现了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遗物。因为最早在卡拉苏克河附近发现,所以叫做“卡拉苏克文化(Karasuk Culture )”。这个文化分为早期和晚期,在晚期文化中我们发现墓葬的结构与商代晚期山西地区的墓葬结构基本相同,而且在墓葬旁边的地区还发现了一些“弓形器”,它们与中国商周时代的“弓形器”一模一样。而此处的青铜刀、青铜斧、青铜矛和陶器更是与中国商代的青铜制造技术一脉相传。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丁零人就是北迁的鬼方。

        可以这样确定吗?怎么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其它从中原北迁的民族带去的呢?应该是具有同样明显特色的东西或依存在中原鬼方居住地和北方丁零地区都有发现,并且其时间顺序也符合中原古老而北方较晚的情况才能当成这个规论的证据吧?

        很佩服老兄的认真研究,在下对这个问题也无认识。兄台可能有些详细的研究或者证据没有写出来,不过如果单从文章里写到的内容来看,是会让我这样的门外汉提出这样的疑问的,还想恕罪则个。

        另外,认为保加尔人起源于丁零人是兄台自己的推测,还是学术界中的一派看法呢?

        • 家园 中原也有保加尔人

          拓跋鲜卑中的步六孤氏(也作步鹿孤氏),勋臣八部之一,汉化后改为陆姓或鹿姓。

          丁零,狄也。狄历、铁勒、敕勒、高车,都是一回事。

          拓跋氏为西部鲜卑,早期(代北拓跋氏和陇西秃发氏分家之前)活动当在蒙古高原中西部,比较接近北部丁零的区域,步六孤部落的一部分,可能较早期就被吸收进拓跋氏集团。

          • 家园 音读不足为凭吧

            国内有时候总有一个倾向是把游牧民族的源头尽量往中国北方靠,个人觉得未必可考。贝加尔湖、伏尔加河下游、伊朗高原这些地方都很有可能都是某个民族的发源地,然后在寒冷和灾荒的驱使下,向亚洲腹地、欧洲和两河入侵。

            • 家园 音读只是一个线索

              还有别的,祖源神话、风俗等等。

              有个说法叫“内亚”,大致上也就是从大兴安岭西麓到伏尔加河下游的草原,这片广大草原上的游牧部族流动性是很大的,迁徙万里是正常的事。多数都是从东向西迁徙。

              就在中国历史上,鲜卑慕容氏的一个庶支,能在一代人不到的时间里,从辽西迁徙到青海,成为吐谷浑。更早一点,拓跋氏的一个庶支能从大兴安岭西麓(或鄂尔多斯高原)迁徙到甘肃一带成为凉州秃发氏。现在还有人考证马扎尔人(就是匈牙利人)可能与慕容氏集团有些关系。

              • 家园 雪兄又冒泡了。可喜。

                工作再忙也不能忘了河友哦。

              • 家园 雪兄回来了?

                问个好。

                有时间给8一下朝鲜半岛局势好不。

                跟一些人的钱包和生意有影响呐,呵呵。

                • 家园 朝鲜问题上中国的态度很明朗

                  到现在为止,南棒子说得啥咱根本不理。随他哭诉去,有种就开打。

                  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看,天安事件倒像是美国和南棒子为了阻止我国和朝鲜的政策(开发朝鲜,中朝经济一体化)调整而搞出来的苦肉计。南棒子在国内有很多内线的,很可能提前听到了风声。

                  影帝要去,南棒会拉上日本一起来施压,就看影帝如何应对了。但愿他不要为了个虚名坏国家大计,不过这人测不准。

                  • 家园 台巴子议论纷纷啊

                    前几天台巴子全岛还在讨论南北棒子干起来,台巴子能得什么战争红利,然后看打不起来了,拼命丑化金二,还说金二来中国要求援助被影帝蟹帝拒绝云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