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邓小平复出内情 -- 花老乔

共:💬46 🌺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邓小平复出内情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强人之一。他作为中国共产党 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然而,他政治 生活中“三落三起”颇富传奇。邓小平第一次被打倒是在土地 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撤销 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红军长征 前得到中央军委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等人的支持,任命为总政治 部秘书长。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是“文化大革命”初期,作为 “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人物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至1973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支持下,复出主持中央和国务院 的日常工作。但好景不长,1976年4月又第三次被打倒,撤销党 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当年,“四人帮”被粉 碎。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并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 不过,这第三次复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中是经过了一番 激烈的斗争。

    邓小平写信

    1976年10月6日,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在叶剑英、李 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 民的愿望,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全国上下为之 欢欣鼓舞。10月7日,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叶剑英向邓小平传递了“把四人帮抓起来了”的消息。身陷囹圄的邓小平为之 惊喜万状。作为一个具有伟大抱负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他非凡 的洞察社会的智慧预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要把握这种 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一位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于是,10月10日,邓小平怀着无限兴奋的心情给党中 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写了一封信:

    敬爱的华主席,党中央:

    最近这场反对野心家、阴谋家篡党夺权的斗争,是在伟大 领袖逝世后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紧接着发生的。以国锋同志为首 的党中央,战胜了这批坏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社会主 义道路战胜资本主义道路的胜利,这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 止资本主义复辟的胜利,这是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 胜利。我同全国人民一样,对这个伟大的胜利感到万分的喜悦 ,情不自禁地高呼万岁、万万岁!我用这封信表达我的内心的 真诚的感情。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万岁!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 利万岁!

    这封简短的信,其内容虽然只是一种表态,但字里行间充 满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眷恋与希望。信写好后通过当时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转交华国锋。华国锋接到邓小平 的信后,并没有马上作出反应,也没有给邓小平一个回音,对 邓小平的满腔热情置之不理。显然,他认为邓小平是毛泽东发 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于1976年4月7日撤销党内外一 切职务的。这是毛泽东生前的决定,不能轻易改变。因此,华 国锋对邓小平的信没有作出任何积极的反应。反而给了邓小平 一个极为简短且冷漠的回答:邓小平犯过错误,必须继续接受 批判。

    叶剑英提议

    “四人帮”被抓起来了,但邓小平还是处于软禁中。叶剑 英早已把粉碎了“四人帮”的事转告了邓小平,但总觉得还不 够。一天,叶剑英派自己的儿子开着小车把住医院的邓小平接 到家里。叶剑英和邓小平一见面,百感交织,激动万分,两位 巨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邓小平亲切地叫了一声叶剑英“ 老兄”,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们促膝谈心,展望未来。他们 又将并肩前进,将历史的航船引向新的光辉的未来。

    此后,叶剑英经常与邓小平往来交谈,同时希望他出来工 作。当时的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大伤了元气,百废待兴, 要办的事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很多。党中央的高层 领导相当繁忙。叶剑英多次向华国锋提议,请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在玉泉山召开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叶剑英又正式向华 国锋提议,尽快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他在会上发言:我建 议让邓小平出来工作,我们在座的同志总不会害怕他吧?邓小 平参加政治局,恢复了工作,他总不会给我们挑剔吧?显然,叶剑英的发言带有情绪。因为他多次向华国锋提议都没得到华 国锋的同意。李先念听了叶帅的发言后,马上表示同意让邓小 平同志尽快出来工作。其他与会人员没有发表意见。大家的目 光一齐投向主持会议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华国锋听了叶剑英和李先念的发言,仍然对邓小平出来工作表示不同意。

    陈云提意见

    1977年3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一开始,身 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华国锋召开了各小组的负责 人会议。他对这些人提出了本次会议的各项注意事项。特别向 负责人定调子:关于“天安门事件”的平反问题和邓小平出来 工作的问题,尽管在社会上和党内讨论相当激烈,又极为敏感, 这次会上不要讨论。华国锋定的调子,陈云首先在小组讨论会 议上以书面形式发言,专门讲“天安门事件”平反和请邓小平 出来工作的问题。与华国锋唱起了反调。陈云对“天安门事件”讲了几点看法:“第一,当时绝大多数群众是为了悼念周恩 来总理;第二,尤其关心周恩来同志逝世后党的接班人是谁; 第三,至于混在群众中的坏人是极少数;第四,需要查一查‘ 四人帮’是否插手,有诡计。”陈云的发言是要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谈到邓小平出来工作问题时,陈云说:“邓小平同志与‘ 天安门事件’是无关的,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 听说中央有些同志提出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 作,是完全正确的,我完全拥护。”由于陈云与华国锋定的意 见相反,但又说出了大家心里想说而没有说的话。所以,许多 同志的发言反而随着陈云的意见发言,并没有按华国锋会前定 的调子发言。这为邓小平同志复出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王震直陈,华国锋压制

    粉碎“四人帮”后,王震精神振奋。他为人耿直,爱打抱 不平。“四人帮”横行时,他痛恨“四人帮”,控诉“四人帮 ”,扬言要收拾这帮人。如今“四人帮”倒台了,一向敢说敢 为的王震将军喜欢在中央领导同志中串门,并一块谈论“天安 门事件”和邓小平复出的问题。他极力主张邓小平出来工作, 常与陈云、肖劲光、耿飚、王诤等一同议论如何支持邓小平复 出工作。在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之前,王震就为了在会上发言支 持邓小平复出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征求老同志的意见,与各 方面的人交谈,准备了一些必要的材料。

    中央工作会议一开始,虽然华国锋就不讨论邓小平复出的 事打了招呼,但王震我行我素。他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邓小 平同志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这是毛主席生前说的,周总理 传达的。小平同志是同“四人帮”作斗争的先锋,所以“四人 帮”千方百计地卑鄙地陷害他。现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热切 地希望小平同志早日出来参加领导工作。“天安门事件”是我 们民族的骄傲,是全国人民阶级觉悟和路线斗争觉悟大大提高 的集中表现。谁不承认“天安门事件”的本质与主流,实际上 就是替“四人帮”辩护。

    王震的发言在会议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都认为这位 “胡子将军”王震真诚正直,快人快语,令人敬佩。许多同志 都拥护他的发言。但是,当王震的发言要在会议简报上刊登时, 华国锋压制下来,不准简报刊登。至此,华国锋和汪东兴等几 个人仍然阻挠邓小平出来工作。

    党心民心所向,邓小平复出

    1977年1月8日,北京的李冬民等人在天安门写出大幅标语, 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要求邓小平出来工作。这种不仅 北京有,全国各地都有的类似的标语,尤其是要求邓小平出来 工作的群众呼声越来越高。这段时间,叶剑英、陈云、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王震、许世友等一批德高望重的同志在不同 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向华国锋和党中央提出,要尽快让小平同 志出来工作。华国锋起初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人民的意愿,是党 和国家的需要,于是进行阻挠和反对。

    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等人的发言公开与华国 锋唱反调,并得到与会代表的支持和拥护,才使华国锋觉得此 事非同小可,必须认真思考,妥善选择。但他仍然认为邓小平 “犯有错误,要帮助他改进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4月 10日第二次写信给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和党中央。信中 说:“感谢党中央证明了我本人同天安门事件没有联系。我特 别高兴的是,华主席认为清明节群众的行动是正当的。现在谈 谈我的工作,所有职务和我何时开始工作都取决于党中央的考 虑和指示。”

    “从我知道党中央任命华国锋同志担任党的主席和军委主 席,并迅速取得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后,我在1976年10月10 日给华国锋同志和党中央的信中表达了真诚的支持和欣喜。如 果党中央认为合适的话,我想建议把这封信和上封信在党内印 发,怎么样决定,完全取决于党中央的考虑和决议。”

    党中央收到邓小平的信后,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经过反复 争论,华国锋终于同意了邓小平的建议,于1977年5月3日把邓 小平1976年10月10日和1977年4月10日给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 主席和党中央的两封信转发全党。这实质上是华国锋同意了邓 小平出来担任领导工作。党心民心所向,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 的。尔后,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 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 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 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 谋长的职务。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 家园 俺说过很多次。。

      俺说过很多次,老邓是老毛保下来为后毛时期作准备的。。。不能怪别人不信,实在是直接证据不足;不过还是可以分析一下:

      刘与邓,在文革中是第一第二号的“敌人”,讲究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毛泽东,为什么在对刘与邓的实际待遇上有如此大的差别?据俺的印象,邓在文革中,直接受到的冲击和肉体虐待,与其第二号“敌人”的地位完全不相称;邓在文革中,特别是在江西时期,完全是在周的严密保护之下(这个在哪个回忆录中有直接的证据);什么受到老工人的照顾云云,基本可以看作春秋笔法的。对比其它中央大员的遭遇,周在文件上也都是签了字的。。。周对邓的特殊待遇,打死俺也不敢相信是周在毛背后自作主张。。。更何况周在文革后期还推举邓出来工作,摸不准毛的意思周会冒这个大不讳吗?

      毛不直接把身后事安排给那些最有能力领导中国的同事,而是安排华这样一个随便哪一个军头都可以推下台的“老实人”,这就是一个过渡;这样就留给这些各路诸侯一个统一认识的时间,尤其留下叶这个吕端,足以保证各路诸侯推举出一个足以服众的人物。朱周刘林彭都不在了,俺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邓更有资历能力服众的了。

      俺认为毛还留下一个人物,陈云。有人说陈老奸巨滑,形势不对就立刻称病,躲过了文革的灾难;好玩的是毛就由着他称病,十几年不理他。嘿嘿~ 林彪也称过病,躲得过上庐山吗?

      有个不太清楚的印象:有人要揪陈云---那个年代几乎是人人都要“过刀”的年代,揪陈云倒不一定是跟他有仇或陈云一定有问题,到老毛那里被老毛打了岔子;就此没人再敢动陈了,由着他在医院养得“又白又胖”;陈乃文革第一号逍遥派。

      至于毛想江接班这种说法,笑笑就得了。

      • 家园 我还是那个意见,邓并不是主席最中意的理想接班人,只是无可奈何

        否则主席晚年何以经常悲从中来,以至潸然泪下。“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东流?”这样的词实在太贴近主席的心境了。

        某方面可以说主席一直是有意留着邓来收拾残局,当反面教员的,否则哪会一而再再而三手下留情呢?华国锋罩不住那帮老臣子时,邓肯定会出山,虽然中国难免会走资,但避免分裂局面。让邓这个走资派来给中国人民好好上一课,那也未必就是坏事了。要知道主席一生旦信矛盾论,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以主席的哲学观出发,世上是没有绝对的坏事。

        当然如此做法也属下策,全怪主席年纪不由人呐,否则再怎么折腾,邓也不过是主席手上的假猴子而已,能耍出什么花样来?主席早把赫鲁晓夫批个透,也不怕邓敢学他也来个斯大林式的全面否定。敢全面否定就证明你这人品实在有问题,主席担心有理,打倒你打得有理,别人也不肯全心全意跟着你干,免得你得势背后翻脸捅刀子。

        主席对邓的为人有很清楚的认识,说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那些话也不是随便说的。

        我一直想知道,主席对身后的中国究竟有什么样准确的推测和准备呢?

        • 家园 也许只是为自己打下的毛家江山无人能守而悲吧。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东流?”

          • 家园 毛家江山?

            自从一九七一年四月周恩来导演了乒乓外交,宣布中美关系的大门打开了以后,尼克松加紧了访问中国的准备工作。中国问题成了尼克松大脑思维的一个大热点。几乎每天,他都要跟基辛格在一起研讨一下有关美中关系的种种问题。使得基辛格感叹地说,我不知道哪个总统的出访有过这么细致的计划,也不知道哪个总统本人做过如此认真的准备。

              一本本厚厚的参考资料摆在他的办公桌上,摆在他的书房里。这些材料是由基辛格指导下的班子耗尽心血编辑出来的,收录了有关总统访华的主要目标以及有关已和中方商定的议程中各项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估计了中国在各个议题项目中可能采取的立场,以及总统可以应对的论据。还有基辛格两次访华与周思来的谈话记录。也有中央情报局专门提供的毛泽东和周思来的档案材料,包括经历、性格、思想、为人、爱好、著作摘要等等,其中包括不少珍贵的照片。还有西方中国问题学者写的文章和专著书籍中的节录,这些学者包括埃德加·斯诺、罗斯·特里尔、费正清、斯图尔特·施拉姆和安德烈·马尔罗等。向来不太注重细小方面的尼克松,竟然极其细致地阅读了所有的参考资料,在许多他认为重要的地方都认真划了线。他甚至把意大利著名的导演安东尼奥尼拍的长纪录片《中国》也找来看了两遍。

              法国大作家马尔罗的名著《反回忆录》有不少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在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革命活动的描写,引起了尼克松极为浓厚的兴趣,觉得很有价值。为此,尼克松在出访中国的前几天,还特地请这位年事已高的法国名人来白宫作客。

              马尔罗被当作总统的贵宾,请到白宫椭圆办公室同总统谈话。马尔罗年已七十,华发斑斑,仍然思路敏捷,言语精辟。他从三十年代以来,断断续续和毛泽东、周恩来保持着联系,还作为法国政府的文化部长访问过新中国。

              “你几年以前会不会想到毛泽东或者周恩来会同意会见一位美国总统?”尼克松问。

              马尔罗回答:“我早就觉得这种会晤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有越南战争也不妨碍这种会晤么?”尼克松又问。

              “呵,是的,是这样。”马尔罗说,“中苏之间的友谊曾经是晴空万里,但是分裂也是必然的,这就导致中美和解势在必行,总统阁下要访问中国,在我看来并不奇怪。戴高乐将军本来要在他活着的时候访问北京,会见毛泽东,想不到只成为一种遗愿。戴高乐去世的时候,毛泽东发去唁电,称戴高乐将军是伟人,这在中国人来说,也并不奇怪,因为据我了解,他们并不信仰任何思想体系。”

              尼克松十分感兴趣地问:“中国人高声宣布信仰共产主义。你不认为是这样的么?”

              马尔罗笑了,说:“斯大林认为毛泽东信仰的是‘民族共产主义’,我看也有一点道理。其实,我认为中国人实际上并不信仰任何思想体系;他们首先信仰的是中国。”

              尼克松又问:“你还没有回答我刚才的提问:越南战争会不会妨碍中美和解?”

              马尔罗说:“总统阁下,据我所知,美国正要从越南脱身,当然这是一个明智的政策,这说明美国在越南的作用如今已经不是实质性问题。而中国呐,在历史上,中国与越南的宿怨太深了。我看,越南战争不会构成中美接近的障碍。我还觉得,中国人的行动是它国内需要的反映。”

              尼克松端详着眼前这个德高望重的法国老人,十分佩服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明的理解力,佩服他有着惊人的直觉。尼克松又问:“为什么说中国人的行动是它国内需要的反映?”

              马尔罗说:“我认为,中国邀请你去访问说明它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中国人对你访华的评价将取决于你能否提出一项援助中国的新马歇尔计划。”

              马尔罗的这一点分析,就显得过时了。尼克松想起,基辛格两次访华回来都对毛泽东的自力更生的思想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但是,尼克松出于对高龄客人的尊重,没有提出来反驳。尼克松换了一个角度问:

              “你能给我讲讲对毛泽东的印象么?”

              马尔罗望着窗外的玫瑰园,似乎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然后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五年前,我见到毛的时候,毛担心一件事:美国人或者俄国人用十颗原子弹就可以破坏中国的工业中心,使中国倒退五十年,而在此期间他自己会死去。他对我讲,‘当我有六颗原子弹时,就没有人能够轰炸我的城市了’。我不懂毛这句话的意思。毛接着又讲,‘美国人永远不会对我们扔原子弹。’这话我也不懂,不过我给你复述一遍,因为一个人不懂的话才往往是最重要的话。”

              尼克松津津有味地听着,时而“哦、哦”地应着。

              马尔罗又说:“总统阁下,你将面对的是一个巨人,不过是一个面临死亡的巨人。我上次看到他时他告诉我,‘我们没有继承人’。你知道毛第一次见到你时会有什么想法?他会想,‘他比我年轻得多!’”

              晚上,尼克松设宴招待马尔罗,在进餐时话题还是毛泽东。他请教马尔罗怎么跟毛泽东谈话。

              “你将会晤的是一个命运奇特的人,他相信他正在演出自己一生中的最后一幕。你可能以为他是在对你说话,但实际上他将是在对死神讲话……总统,你去中国跑一趟是值得的。”

              “那么,毛身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尼克松又问。

              马尔罗说:“正象毛自己所说的,他没有继承人。你知道他的这话是指什么说的么?他的意思是,据他看来,伟大的领袖人物——丘吉尔、甘地、戴高乐——是世界上不会再出现的那种医治人类创伤的历史事件的产物。从这个意义来说,他认为他没有继承人。有一次我还问过他是不是把自己看作是中国最后几个伟大皇帝的继承人。毛说,‘当然我是他们的继承人。’总统阁下,你是在理性范围内行事的,但毛却不是。他带有一点巫师的味道。他脑子里有个幻像。这个幻像迷住了他。”

              “许多伟人都有这种神秘的气氛。”尼克松说,“象林肯就是那样。他在遇刺那天对内阁成员谈到前一天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一艘‘难以形容的怪船’上,以极大的速度驶向飘渺的彼岸。安德烈,我们不知道那个海岸在哪里,也不知道情况怎样,但我们必须避开浅滩,设法达到那里。”

              马尔罗会意一笑,说:“你说起避开浅滩到达彼岸,我感到毛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即使你和他都知道存在着浅滩,你们谁也不知道彼岸有些什么东西。然而,毛知道他的港口是死神。”

              晚宴后喝加啡的时候,马尔罗被谈话的内容和咖啡因刺激得十分兴奋,对尼克松说:“你即将尝试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业之一。我联想到十六世纪的那些探险家,他们出去寻找一个具体的目的地,但往往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总统,你要做的事情很可能得到出乎意料的完全不同的结果。”

              那晚谈话结束时,尼克松亲自走出门外送马尔罗上车。他俩站在白宫北廊台阶上,夜空渺远,星光灿烂。尽管深冬的夜风料峭,马尔罗在告别后没有马上上车,他又回转身来对尼克松说:“我不是戴高乐,但我知道要是戴高乐在这里他会说些什么。他会说,‘所有理解你正在着手进行的事业的人都向你致敬! ’”

          • 家园 大风歌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突然想到千年之前同样的哀叹,隐然相和

            又想起对这个历史上的余响的评价,不觉微笑,或许我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吧,停留下来就给历史抛在了后面...

            PS,我本来是想落泪的,真的,只是后来.....后来....后来我笑出来了= =!!

      • 家园 太祖还是对国家负责的

        有自己的理想,但是也很清楚现实。

      • 家园 鳕鱼真是邪恶 ! 花。。。
      • 家园 ‘神机妙算‘太容易找了
      • 家园 合情合理
      • 家园 鳕鱼真是邪恶
    • 家园 总是有个疑问,老毛的身后事是怎么安排的?

      老毛内心是不是要江青接班?华是老实人,毛应该是知道的,所以有你办事,我放心,有事情,找江青的事,希望华起到平衡作用。华是军委主席,怎么镇不住局面?几个老家伙一折腾,就没办法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