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狐狸斋夜话· 一 ·别让绝望杀你 -- 常言笑

共:💬44 🌺1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狐狸斋夜话· 一 ·别让绝望杀你

    日本人是一个很能包装的民族。

    举例来说,在日本传统戏曲、以及其衍生的影视作品《忠臣藏》中,会有这样一个传统段子。

    深宅大院内,白衣秃顶某地主形象大叔,手拿十克装酒碗,大口大口的喝着米汤型清酒。突然,门外传来四声怪响。大叔顿时胆破肝颤:“哪尼?一击三流水?是山鹿流!歹嘎!!歹嘎!!!”

    无名死龙套武士家丁甲乙丙丁鱼贯入场,将地主大叔团团围在中央,随后被呼啸着杀进宅院的黑衣黑社会成员,萝卜一样切成块状和丁状。

    那么,一击三流水?

    是某种神功发功前的罡气聚集?是某种剑道里的必杀技?又或者这些黑社会的家伙杀人前有吟诗的惯例,就像功夫里的古琴杀手,动手之前要来句“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好吧,让我们完美的复制一下传说中的“一击三流水”。如果有,请拿起小鼓和鼓槌,如果没有,筷子和饭盆也可以代替。

    请抄起鼓槌或筷子,猛的击打小鼓或饭盆底座一下。在停顿二至五秒之后,快速的连续击打三下。

    不错,这个敲一下,停几秒,连敲三下的动作,就是所谓的“一击三流水”了。

    可以想象,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会怎样狗血收场

    司仪:“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赤穗藩笔头家老,大石内藏助先生,为我们带来名扬天下的绝技,一击三流水~~~~”

    大石内藏助:“咚~~~~咚咚咚”

    观众:“……………………………………”

    观众:“你大爷的!糊弄观众啊!?”

    观众:“退票!退票!退票!”

    咳。就是靠着重重包装,《忠臣藏》最终升华成为日本精神的具体表现,为西方人所推崇。我所见过的最脑残的美化,是史蒂芬·希格主演的某功夫片里。明明是一群流浪的黑社会性质武士,攻打某大型家庭住宅,却变成了一个脑残的场地模型,四十七个身穿铠甲的武士,在艰难困苦中攻击全副武装的城堡。

    好吧,这里介绍下忠臣藏的剧情。江户时代,某个日本小诸侯被幕府高官羞辱,一怒之下砍了高官两刀,结果被幕府判决该诸侯自杀,领地没收。

    小诸侯的四十七个家臣,在百般奔走失败后,身穿黑衣集合起来,在某个深夜杀向高官的宅邸,当场挂了高官。

    至少历史上是这么写的。虽然历史没写完整。

    代表着日本人所谓忠义的《忠臣藏》,其实不止四十七个家臣。嗯,我的意思是,本来可以有四十八个的。这第四十八个,叫作桥本平左卫门。

    桥本平左卫门时年十八岁,在小诸侯领地被没收之后,领取了十八两黄金的遣散费,也表态要参加大石内藏助的复仇行动后,来到了大阪城里等待大石的集结令。

    十八岁,正是男人的虎狼之年。血气方刚,又闲的没事干,难免出没花街柳巷。更那什么的,这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在花街柳巷里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爱情。

    对方是蚬川淡路屋(妓院名)的一名雏妓,名叫“はつ”。或许是はつ小姐从事这个行业还不久,没有参透婊子无情的规则;又或者是桥本平左卫门先生脸上的帅气,晃花了年轻女士的眼睛;更可能是两颗年轻的、未被污染的心,产生了共鸣。

    总之,两人是相爱了。

    然而现实比不得童话。相爱之后不一定就是“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参照江户时代末期的谚语,就算有千金的家财,一个“太夫”(高级妓女)几个月就能给他败干净。虽然“はつ”小姐只是“游女”(低级妓女),桥本平左卫门先生的荷包里,却只有黄金十八两,与千金足足五十倍的差距。没有用很久,桥本平左卫门先生的钱包已然见底。

    而此时,大石内藏助先生的领地恢复A计划,以及报复杀人B计划,也都没有任何实质性回应。换句话说,十八岁的桥本,现在面临的是事业上前途无亮,爱情上床头金尽的双重绝望。

    于是稚嫩的桥本和清纯的はつ,在绝望里双双刺喉,殉情。

    两人殉情72小时后,幕府最后判决出台,不允许小诸侯恢复领地。随后不久,大石内藏助即率领四十六名流浪武士,执行了报复杀人B计划,在日本历史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西方人那里,留下了浓重而脑残的另一笔。

    一切的一切,就这样永远的被改变。仅仅,仅仅只是晚了三天。

    昨夜,豌豆告诉我,我的母校里,一个年轻的生命选择了自杀作为结局。如果穹苍能够将我带到那个小生命自杀的前一刻,我想对他或者她说,如果你跳下去,只会和男生寝室308、409的那三位姐姐、对面男生寝室楼顶那个穿红衣服的姐姐、教学楼401每天夜里在吊扇上飘荡的姐姐、还有心脏病发死在教学楼的那个老师一样,变成这个学校的鬼故事之一。

    以后的岁月中,你的名字将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人们会用你身上的衣服来做你的代号。偶尔会在老生吓唬新生的时候,新生们自己吓自己的卧谈会上,你才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戏份。

    除了今天哀哀哭泣的亲友,谁都不会记得你。

    左一步是刀山,右一步是火海,又怎样?

    你退一步,不行吗?

    满怀希望的活着,感觉固然是好。但人终究不能脆弱到,被希望落空转化而成的绝望击倒。这是天命给予我们的考卷,要靠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去斩将夺旗。

    这勇气与智慧其实并不难,真正难的只是你动手的那一步罢了。

    这是我几天来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徘徊,所获得的领悟。希望也好,失望也好,绝望也罢,那只是自己的附属品而已。那个人出现与否,再不能决定我是喜是愁。心情的乍暖乍寒如此,人生其实也差不多如此。

    《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个故事。

    夜读的书生,碰到了寻找替身的女鬼。女鬼找来一个吊颈绳,百般诱惑书生把脖子伸进去。书生配合的把手脖子伸了进去,女鬼告诉他:“错了”。书生又作势要把脚脖子伸进去,大囧的女鬼终于暴走,“又错了!”

    书生猥琐的一笑,:“是你错了,还要我也错么?”

    女鬼愣住良久,终于,大笑着拜谢而去

    若你觉得山穷水尽,不妨也试试猥琐的一个微笑,对绝望说

    你错了。

    元宝推荐:海天,擎箭天使,
    • 家园 好文 文笔好 修为更高

      这就是所谓修身的真髓了吧。

      处乱不惊,无故不怒,知进退之时之道,也就是怎样清醒的认识自己,继而准确的控制自身的学问。有自知之人也定是自信自强之人,可怜者也必有可恨之处,信也。

      这道理古往今来不知被多少人事验证,只是人心中多少都会有的虚浮暴戾之气,似乎只有时间能慢慢磨去,好的心态都是时间与经历的浓缩,真是没有捷径可走。

      吾辈少年人只有学习的份啊,送花送花。

    • 家园 很好的帖

      娓娓道来。一定是心里百转千回想了多少个过儿的。

    • 家园 话说点明女鬼的书生不算最佳

      我比较欣赏逼奸女鬼的那位。

    • 家园 看着就感觉时间不大对

      橋本 平左衛門(はしもと へいざえもん 貞享元年(1684年) - 元禄14年11月6日(1701年12月5日))

      而杀人是在元禄15年12月14日(1703年1月30日)

      这人真要熬下去,大概得做龟公了。

      忠臣藏就是那帮水户学的人吹出来的。既然你前面把它贬得这么低,桥本即使参与了,也不过是死后赚个虚名罢了。

      牡丹花下死,何憾之有?

      • 家园 你这时间跟我手上的时间不一样啊

        电工老爷的资料里,桥本和はつ自杀于元禄十五年(1702)七月十五日,与幕府对赤穗藩的最终判决只差三天,与报复杀人的十二月十五日凌晨四点只差整整五个月

        我贬的是日本人重重神化包装的忠义,以及西方人脑残型朦胧美学的进一步美化。对于四十七浪人本身,并没有什么异见

        桥本的死,是被自己的绝望慢性吞噬,并非他完成复仇或复国心愿,又或者和はつ私奔逃跑过太平生活之后,了无遗憾的最后浪漫。

        如果晚上三天,他便可以选择参与复仇,并在七月二十八日的圆山会议后完全将这个信念巩固下来。

        也可以选择跟隅田川会议后脱队的奥野将监、田中权右卫门、冈本次郎左卫门等七十多人一样重新生活

        在他死前整五个月的山科会议,决定了复仇期限为幕府对浅野大学的最后判决下达之日。桥本实际上,是真正倒在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上。

        即没有武士标准的重于泰山之死,也没有拉着はつ的手,以虽然从武士标准看来轻于鸿毛,但却是平凡人最大幸福的,在太平岁月中渡过余生

        若说他了无遗憾,很难说得过去啊

        • 家园 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云云,无非是站于后人的立场

          除了成功与否,别的标准都不足论。至多在后世文人的小说和民间传说中被赋予些精神寄托罢了。

          三成死前的狂言,无非为其博些支持者的同情。

          勾践若在吴宫遇祸,就是一个下贱无耻的亡国奴。

          至于那47人,若行事不密被幕府侦杀,也只是螳臂当车的顽逆分子罢了。

          • 家园 你没明白我说的意思

            在桥本自杀之前整五个月,圆山会议决策,以幕府对浅野大学的裁决这个强大的现实因素,来决定或者说迫使浪人们show hand。

            他自杀之后第十三天,圆山会议决定浪人们的唯一选项为复仇

            桥本在此时还是有选择的,要么完成这项等待一年之久的轰轰烈烈,要么跟隅田川会议之后脱队的那七十来人一样,离开这个刺客联盟,平淡的继续活下去。

            实际上,超过一半的人在隅田川会议之后,就是做的后一种选择。

            桥本从圆山会议算,已经坚持了整五个月,从赤穗开城算,则更久。

            就差三天。

            前贴里我也说过的,“也可以选择跟隅田川会议后脱队的奥野将监、田中权右卫门、冈本次郎左卫门等七十多人一样重新生活

            即没有武士标准的重于泰山之死,也没有拉着はつ的手,以虽然从武士标准看来轻于鸿毛,但却是平凡人最大幸福的,在太平岁月中渡过余生”

            即没有坚持到决定刺杀,也没有坚持到选择脱队过普通人日子。“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说的是这个。并非唯独指他没有坚持到决定参与刺杀。

            • 家园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没有明白我的。

              姑且不论此人是何时死的,有没有参加在山科的那次圆山会议。

              单就这“只差三天”,就是后人的角度。历史上常常会有这种,只差几天,就怎么怎么的假设。但就当事人而言,他怎么可能知道幕府对浅野长广的最终判决将在3天后下达?何况即使他得到这个决定,此后还要面临人生的抉择,就下级无主武士而言,将来的生活也会是相当拮据的。

              • 家园 这个我确实不明白

                你的意思莫非是,即使三天后幕府裁决下达,桥本即不会选择参与复仇,也不会选择带着はつ私奔

                依旧会选择自杀?

                或者是,你在意的只是“只差三天”这话本身?

                • 家园 我的意思很明确

                  当时没人知道,他还要等三天,还是三周,三月。

                  所以后人往往会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当事人若能够知道差的只是那一篑的话,都不会放弃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