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的哥冤,黑车更冤,拼车的冤上加冤 -- mopfish

共:💬70 🌺10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用一年

        出租车都是特制的减配车,车顶都不是钢,反正也不上高速,能减就减贝,所以要比一般市场上的同型号车便宜不少。

        • 家园 这话可说过头了

          出租车再简配、即使因为大批量采购而享受了特别优惠的价格,一年哪里回得了本?以北京为例,最常见的北京现代伊兰特1.6排量出租车,车价再怎么着也得八、九万(这批车是两年前统一换的,当时车价比现在贵不少),加上各种手续契税办下来也得小十万了。份钱一个月5400,扣掉按照规定给司机上的三险一金和必须缴纳的车辆规费和保险、以及必须的管理费用,然后再交税,一台车的净利润也就3000出头;有的公司黑心,在司机三险一金和车辆商业保险上做手脚,多挣几百块昧心钱,就算3500吧。折算下来,对于守规矩的公司、两年半到三年回本(看运气,如果公司的出租车出了车祸、导致人身伤亡啥的,要扛着,那可就花钱海了去),不守规矩的公司、回本时间缩短半年。一台出租车六年不到就得报废,出租车公司的利润虽然丰厚,但是没到你说的那个程度……

          至于说“出租车不上高速,车顶不是钢的”就纯属胡扯了——我打出租车回家、去机场,几乎每次都要上高速。车顶不是钢的莫非还能是纸糊的?如果是铝板,那不比钢板还贵?实际上北京的出租车出过很多车祸,比较有名的一次是在八达岭高速北段,一台富康出租车冲出路面叽里咕噜翻了几十个跟头摔到二十来米高的山坡下,车子面目全非,但是因为车架结实居然无人死亡、连重伤都没有(安全带的功劳)。

          • 家园 请您帮忙计算一下普桑的情况

            首先大城市尽量使用自己汽车行业的汽车,因为便宜,北京是现代, 以前是夏利(?),上海是大众。北京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只是家里有人在三亚做过,份钱也是5000多,一气大众的捷达柴油版,价钱也就是不到4万,可不是不到一年就回来么。海南还没有养路费要交,税加到燃料上了,司机的负担又加重了。

            为什么出租公司要用便宜的减配车,不是为了利润?在大批量采购而享受优惠的同时,还要将减配进行到底,进一步压缩成本,是肯定的。至于出租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性什么的,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统一管理是没错,但是也不能管出垄断利益集团吧,不是还要大家共同富裕么,让点给的哥怎么就那么难。看看北京的油价比别的城市都高几毛吧,因为用了国四油,但是车价没有长吧。关于中石油为什么不降价的问题,仁兄在北京应该比我清楚。

            • 家园 别的地方不太了解,说不好

              北京这事我也是打车的时候听的哥侃大山说的。你说的捷达柴油版我不了解,但是四万不到的车价、哪怕到现在也是不可能的——出租车再简配,批量采购再优惠,也总有一个限度,像北京的伊兰特出租车比市场上同排量的手动挡版本,也就是简化了气囊、ABS、车载音响等为数不多的部件,加上批量采购的优惠、两年前一台车大约能节省两、三万吧(那时候1.6的伊兰特手动档经济型版本也就11万多点不到12万的样子);现在车价降了不少、成本变化不大,对应地折扣优惠的力度反而不如过去了。

              各地的政策不同情况不同,不好作类比,比如说有的地方出租车公司就不负担司机的三险一金,再说各地的份钱标准差异很大、04年石家庄出租车每天才50块的份钱。

              • 家园 汽车的成本并没有您想的那么高

                奇瑞的A3 都9万了,还带ESP的,好像还是6个气囊,前几年的车价是比较高,但是是市场上的价格,虚高,我说的是成本,可能比刚现在造出来的还要便宜。因为出租车公司买车的价钱更接近车的真实成本。估计说了您也不信,在咱们东北的齐齐哈尔,还真见过普桑的出租版,上面是硬塑料的顶,你们北京可能好一点儿?

                总的来说吧,8,90年代的时候吧,的哥确实混得不错,当时他们的收入应该算是很高的了,没见都有公务员下海去开的么。可是随着油价上涨,和其他行业工资水平的上涨,估计现在的日子大不如前了,不但是大不如前,估计还是很难过才对,要不也不至于,城市里开的大部分是外地的,三亚,杭州这种旅游城市,基本上都是外地人了,本地人饿死也不开出租了。

                • 家园 14年前的普桑成本八万,

                  八万是正常配置,不是减配,给上汽总公司的价格是12万,上汽放到市场上的价格是20万.

                  汽车如果减配的话成本真的不高,主要是牌照成本高.

                • 家园 普桑的车顶不是很清楚,但是底盘绝对是一样的。
                  • 家园 据我所知简配是一定的,但没那么严重

                    我在北京,就我所知,那伊兰特来说,取消了皮质部件,电动玻璃等舒适性部件,但发动机本体肯定是没问题的,要知道一辆车动力总成占到的比重有多大。车的5大总成我看简配的主要是舒适性部件,这样下来成本不会降低太多。那家用车为例,NISSAN的TIIDA和骊威都是1.6的机器,发动机本体完全一样,只是TIIDA 多了个可变正时气门CVTC。价格么也有所差异。再如,普桑原来是1.8的发动机,现在出租版是1.6的。所以说简配是一定的,关键部位是问题不大的,真那么减,出了事情厂家还是要怕怕的。

                    北京的情况是这样,但外地据我所知情况比较乱,但就车来说,什么车都有,有些品牌做的质量的确是差些,就拿南京出租用的桑3000来说,外地出租司机都反映车况差,一个原因是便宜些有些东西CPI长,车价降肯定要省,没原来使得住,另外大众把santana的生产线挪到仪征,当地的生产水平的确比上海差一大截,工装上不行,自然差很多。但南京出租用的起亚的车就不错,价格虽然贵一些,但质量比santana好很多。再如合肥的奇瑞旗云,想必大家都有了解,家用质量都成那样,出租车用的那么狠,能好么,哎,民族工业啊。。。。

          • 家园 大城市出租车的成本很大一部分在营运证上。
    • 家园 也谈谈我个人与出租车司机的交流

      去年和前年住的比较偏,经常要打车。北京的的哥又爱聊天,一来二去就知道些。

      出租车有开一班的也有两班倒的,开一班每月交4k+的收入,早晚两班倒的一共交交6-7k+。实际上这种两班倒的没什么油水,由于列车时刻的原因,火车站过了12点就没活拉了,加班的人也多半下班了,深夜时司机大多没有生意,很多司机在车上呼呼大睡。所以很多司机索性就开一班,按点吃饭,每周很规律的给自己放一天假。

      但凡说起公司来,没有几个不骂的。每月公司都组织学习,让司机师傅们去开会,当天就没收入了,但份钱还得交。少则2天,多则4天。公司绝对处于优势地位,你要不干,他马上去外地给你招新人来,新人一把一把的。还有好多外地开大车的师傅,上了年岁愿意开出租,少挣点也能忍了,但求个平安。在北京打车,尤其是晚上,你要看见师傅车开的老练话不太多就跟他聊一路开大车,保管不冷场。

      跟听相声拉洋车的有三六九等一样,这开出租的也是。北京站门口的出租车,小活是不拉的,司机上那排队就得先交1块钱,但里面有不用交的,而且他的车压了线了是没人罚的。为啥,人家有名,是啥子代表,首汽的。他们公司都主要拉外宾,平时接点从火车站到机场的活就够了,很富足。每隔几年代表北京的哥出回场子就好。

      如果他们算头等,那次一等的就是干个体的。他们没公司,不受管。他们的牌子据说是前些年发下来的,现在不给办了。所以车不多,我也不常见,最近一次前些天看到一辆标着“宣武个体”。他们的车我最爱坐,车干净,服务好。每当和他们聊起他们是个体的,没公司,司机师傅就很神气。带着这份自豪感,他们对自身形象保持很好,也有很多文明用语。有些文明举止熊仔都觉得有些过了,不适应啊。

      前面说的在公司里干的老司机算一等吧,他们要不小有积蓄,要不技术好追求少,过着中国老百姓的小日子。

      最不济的就是刚来北京当出租司机的新的哥,他们苦也累。熊仔刚来京时有个住对门的大哥,我几乎没看见他在院里溜达过,早上5点就出去了,回家就是睡睡觉。人很彪悍,但是个好人,曾帮熊仔接电灯绳。他媳妇也很忙,只好把9岁的小姑娘整日放在阴冷的小屋里,小姑娘不哭也不闹,整日静静的呆在小屋里。。。。

      暂时还没有家的年轻司机,白天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穿梭时与人天南地北的神侃;晚上在北京的高楼大厦下打盹时被同样疲惫的叫醒:“师傅醒醒,走吧”

    • 家园
    • 家园 就我个人与出租车司机的交流看

      他们工作辛苦,但也赚得还满意。出租车也要靠头脑经营,哪里钱好赚,怎样多跑几趟,他们都会好好考虑的。但出租车公司的确抽头太厉害,我听他们说超过收入的一半,而且呢,大公司管理严信誉好对司机的服务可不咋滴。

      黑车是肯定不好的,影响交通且不安全,做贼的总是跑得飞快。

      拼车呢,如果有那么简单就好了,黑车大多都以拼车为名,警察认定又困难,总不能开一口子结果全为黑车开绿灯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