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转和讯论坛文章《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及未来的方向》 -- nettman

共:💬9 🌺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转和讯论坛文章《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及未来的方向》

    全文转载,不知道是否合适!

    原文地址:

    http://frxyz.blog.hexun.com/25393974_d.html

    http://stock.bbs.hexun.com/viewarticle.aspx?aid=34073399&bid=2

    导读:过去的三十年--当前的现状及成因--如何破局--启动内需思维导向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强劲的增长。为了能更好的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本质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我想,对过去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的概述

    ,还是有必要的。为此,我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把过去三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作一简单的说明,当是启后之引文吧。

      那么,过去的三十年,经济的发展应该从哪四个方面表述,才可以完整的概括呢?

      一是:在开放的思维引导下,以出租、出售等方式将建国以来的不动产积存转换成了流动性的资产,并以此作为国家发展的启动资金,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大发展的大门。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租。特征是:出租土地。

      二是:在第一轮开放完成后,可动用的固定资产换取的货币已经不能支持社会发展需求。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紧缩。于是,在深化改革的新思维下,我们又启动了“房改、教改、医改”,将老百姓口袋中的十几年的积存,通过消费性的支出,再次释放出来;我们用这个流动性充抵了社会继续发展的需求。这一时期的主要发展思维是:改。特征是:将政府的“无偿服务”或是“福利性服务”改为有偿服务。

      三是:在第二轮改革末期,国家建设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项工程都上马了,各地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三改”的结果,居民十几年来的积存基本被消灭掉了。消费支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带来第二次紧缩,也是必然的。于是,我们启动了企业股份制的改革。在股份制改革时期,以引进外资、合作发展的思路成为主导。也正是这一时期,国外资本大量涌入中国,而我们的企业股权也被转让给外资。国外资本涌入合作资本,对国内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施相关的配套工程建设,1996年我们重启了国债的发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又带动了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出口创汇成为了流动性注入的另一渠道。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卖。特征为:卖股权,卖资产,卖市场,卖产品。

      四是:这种发展模式在2001年前后,出现了瓶颈。需求不足,是大问题。在这一时期,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政府发行大量的国债,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上马了许多大工程、大项目;依靠政府支付的方式,维持产销平衡,并保持经济的适度活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事倍功半”。直到始于2000年的第三次房地产超常规发展,并于2005年左右开始发力后,经济才重新恢复活力。但是,到了2006年底,由于过度放纵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整个地产行业已经呈现了不良的势头,经济过热的苗头已经显露。这一时期的主要发展思维是:借。特征为:发国债、借贷款、民间融资。

      综上所述,我们从“租-改-卖-借”这个思维中,很容易就理清了过去几十年来的发展主线。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1、假性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在第一节的论述中,我们通过对“租、改、卖、借”这四个字的解读,可以完整的了解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同时,前文也说过,在第四轮以房地产超常规发展为主要方向的经济运行中。整个地产行业在2006年中期,就出现了不良的势头。整个行业的不规范发展和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让地产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打破了经济运行的生态平衡。居民以大量透支性消费,以房贷的方式得已实现。居民将未来几年、十几年的收入提前消费,并在社会上产生了流动性,同时,地产商的抵押式开发,又将银行里的流动性进一步向社会释放。有关数据表明,至2005年12月11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季度报告指出,中国的房屋贷款市场达2270亿美元,规模居亚洲之首。而2007年的房贷增量达到了8000亿元,是上年的4倍有余。由此推算出,2006年的增量是2000亿元。这么多的资金流入社会,会不会形成通胀?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关于流动性的产生,在央行进行调控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流动性过剩的成因。有人说是输入性通胀、有人说是结构性通胀,也有人说是局部通胀,还有人说是热钱流入。可是,就是没有人检讨房贷政策。于是,我在《剿杀炒房者-是当前经济层面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文中,http://stock.bbs.hexun.com/viewarticle.aspx?bid=2&aid=33847803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如果用最简单的一段话来形容,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在这短短的十年里,我们花光了过去了积存,还从银行里借了一屁股的债;当这些货币都集中涌现在经济体里时,就产生了流动性过剩。当我们把这些借来钞票全部还回去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我们一无所有。”

      2、失当的政策调控

      刚才我说过,地产行业的发展在2006年底,就出现了不良势头,然而,我们的学者不能客观的看待问题,反而在房地产的发展上,不断的推波助澜。相关部门也被经济空前的繁荣而蒙蔽。不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其近乎疯狂的发展,反而在二套房贷等方面放任自流,从而使炒房族疯涌而入,最终大幅度推高房价。并于2008年中期失控,导至因购买力不足而形成了消费层的断裂。

      实际上,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由“政策的放纵”和“消费的断层”引起的。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以“产业

    导向”为目的的“财税政策调控”和以解决“供给平衡”为目的的“货币政策的调控”,是对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调控手段。因此,正确的政策导向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正确的调控手段,也是规避危机、低系统风险对经济实体危害的主要手段。

      然而,当我们面临可能出现的危机时,我们却看到了最不可思议的政策调控。毫不客气的说,我们的政策不但没有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有效的规避,反而加速了危机的产生。换一句话说,我们的调控手段,出现危机,一点都不让人觉得奇怪;如果不出现危机,才让人奇怪呢?那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在过去关健的六个月里,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我们知道,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从历史情况看,危机暴发了,美国人的第一做法就是转嫁。这一点,我也有过相关的文章是关于次贷的评述的。在《石油战略与国际局势》一文中,对整个国际局势的和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做过局部的解析。在《美元升值可期,欧盟将成替罪羊》一文中,也讲到了货币汇的风险。而我们,一直是以外贸为主的产业导向,这让我们的企业对出口依赖很重,国外的经济变化对我们的经济实体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将外贸型的“企业产业导向”逐步引向“内需型消费”,早就应该提上日程。这一点,早在四、五月间,我就说过,中国应该收缩外贸,并适当的启动内需。然而,我们的央行自进入08年以来,以解决流动性过剩为名,执行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我真不知道,在货币紧缩的情况,应该如何刺激内需?更何况,在没有搞清流动性过剩的性质来原因的前题下,玩命的执行紧缩是不是有点可笑?实际上,在央行最后一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时期,通缩危机已经显露了,逍遥子当日指出,这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准备金率,是会害死人的。可惜,我们的管理层眼睛只看到了CPI的数值,没有看到企业的实际情况。

      如今,通缩一词又成为学者们最常用的词汇,使用的频率甚至超过了,五、六月份的“流动性过剩”。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学者们在思维上的转变。原来,从通胀到通缩,可以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完成了。但是,到底中国是怎么突然从通胀就变成了紧缩呢?我估计,他们也搞的不太明白。他们搞不明白不是因为他们的水平不够高,而是因为他们都去抓“老鼠”去了,根本没时间去思考,这一点我们要有足够的宽容之心去看待。毕竟,谁都想做一个会抓老鼠的好猫嘛。

      那么怎么样做,才是正确调控政策呢?由于逍遥子在这方面发过不少贴子,比如:立即启动以退税为主的财税改革;合理调整货币政策,将准备金率降低到16个百分点以下,力度还可以更大一些,必要的时候可以小幅加息,抑制房贷的冲动;立即进行燃油税制改革,减少对富人阶层的补贴;立即整顿资本市场秩序,维持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它将是支持经济适度活跃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未来启动内需的主要力量。呵呵,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切以消灭流动性为主的调控,打落了启动内需的众多有利因素。

      时至今日,往事如过眼云烟,不提也罢。

      3、面临的困难

      那么,我们当前面临的情况是什么呢?逍遥子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层面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瓶颈问题。从表面看,本轮紧缩,好象只是一轮短期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本轮危机是中国经济发展三十年来,第一次出现的发展瓶颈问题。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通过了“租、改、卖、借”这四种方式,在不同时期,将流动性注入经济体内,从而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紧缩问题,并延续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今,我们该租的都租了;该改的也都改了;能卖的也都卖光了;能借的,都欠了一屁股债。可能很多人都不信,其实,从01年的房地产第三次发展,到2008年的疯狂。大部份的买房者都进入了房贷清偿期。我没有数据能说明到底有多少人从银行里贷款买了房子。但是前面那组数据还是吓人的(05年底的累计2270亿美元+2006年的2000亿+2007年的8000亿,2008年的就不算了)。在未来的岁月里,会有多少个家庭为了还掉这笔钱而节衣缩食?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理解中央要启动农村改革了吧,(因为城里人有很多人实际已经成为了负资产)这是因为传统的经济循环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向经济体注入新的东西。我相信,如果不是美国人次贷出了问题,中国式的次贷产品早就开发出来了。中央在启动新农村建设的这一举动,是唯一让人高兴的事情,先不论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但是,至少可以从某种层面上讲,中央还是清醒的。换一句说,如果本轮经济发展承接的不好,中国将面临一段很长时间的通缩,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那些欠贷者。

      二是:货币积存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很少有人去讨论,货币积存与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资产只有流动才会产生价值,这种价值的变化,决定了收益与损益的方向;而货币就是资产流动唯一通用的兑换标准的。整个经济体内的物质循环,只有通过不断进行的钱货交换,才有可能产生价值的变。如今,贷币减少了,大量对应的资产也因为失却了货币的兑换而沉淀,经济的活跃程度显著减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紧缩。那么货币究竟到哪里去了呢?逍遥子认为,有两个去向,一是在通胀时期,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导至了众多的资产价格虚高,当消费断层时,会有一个回归的过程,那些因价高虚高而产生的虚拟财富的蒸发,将由资产最后一棒承接者,以现金支付的方式买单;二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

    一直没有解决社会财富分配的平衡问题,大量的社会财富流向了一小部份人。由于这一部份人,早已经完成自我需求的消费,有相当一部份的贷币,因其消费的减少而沉淀其手中。相反,那些急需要货币解决生存问题的国民,手中却没有货币。

      三是:启动方向问题;实际上,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通过租、改、卖、借的方式,都是为了激活沉淀的货币资产,使其重新流动,使经济发展得已延续。因此,当我们明白问题所在的时候,应对危机也就不是什么难题了。只是在启动的方向上,一定要明确,因为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了,在过去的租、改、卖、借的过程中,至少在第三个时期,居民是不欠帐的。但是到了第四个时期,我们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因房贷问题而产生的负资产一族;股市的崩塌,又消灭了几千万的中等收入群体;因经济不经气,企业倒闭,又出现了大量的失业群体;部份企业降薪,又产生了大量的节约族;农村的收入根本不能充当内需的拉动者。(现在回过头去看看,若当初及时降税,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就是维持企业不倒闭;就是维持就业率;就是维持员工的基本收入;而维持股市的适度活跃,就是维持中等入阶层的适度购买力。所有的这些,对维持济的持续发展是多么重要。而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当初到底做了些什么?)如果不能清醒的看待这些问题,又如何制定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政策呢?三、未来之路

      经过了七月的中小企业倒闭、八月的外贸困境、九月的地产苍凉、十月的全面危机,终于让我们的货币政策制定者清醒过来。于是我们看到,两个月三次降息,取消了信贷限额,减少了央票的市场操作。虽然方向上是正确了,可惜已经太迟了;无论是四月份我们建议降税,还是五月份建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维持企业不能倒闭。企业不倒闭,大量的人员就不会失业,有收入才会有消费,没有收入哪里来的消费?我们知道,上半年共有6.7万家企业倒闭,有些人说,这些企业倒闭了正好,属正常的优胜劣汰。呵呵,那好啊,我刚看一组数字,我国共有600万家企业,民营企业有500万家。那么,我们就让那些小企业关掉300万家。只留下央企,让数以亿计的人员失业,我们再看看这个经济体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健康?难道失业率上升不是社会购买力下降的衡量标准吗?否则美国股市干嘛老是盯着失业率和各类商品的销售指数?我们若真有1亿人失业,每人每月少花100元,那就是100亿的购买力,失去了这100亿的消费,又会有多少厂子倒闭呢?我们很高兴的看到,高层并没有象这些人一样的无知,在调研后,立即启动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虽然迟了,却也很果断。已经造成的伤害是无法避免了,这也注定,在将来重新启动经济建设的时候,我们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和更长的时间。

      逍遥子说过:在中国,只有政策危机,而不会有真正意义是的经济危机。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呵呵,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就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才刚刚起步。我们可开拓的市场非常广阔,我们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启动中国经济的方法更是手到擒来,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勇气去做。在这里,逍遥子就展开讨论,谈谈自已的一些观点,权当是抛砖引,共同探讨吧。

      简单的说,逍遥子的整体思路可以用“转变思维,以民为本;劫富济贫,藏富于民”这16个字概括。

      1、转变发展思维、坚持以民为本

      (1)政府执政的思维转变,

      一直以来,政府都是以全能的面孔出现,特别是近年来,招伤引资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的职能就象是当地经济领域的董事长。这也注定的当地的经济总是会随着政府思维的转变而波动。政府经,不仅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还差生了大量的贪腐问题,也严重的影响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将管理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的政府。目前来,成效不大,地方政府依然是以经商为主,为人民服务为辅。如果说前几年,政府参与经济建设是产业扩张的需要,那么,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直接参与经济的发展,就是干预市场平衡,这与裁判下场踢球没有什么两样。政府的存在,不是为了经商赚钱,而是为了服务国民。这个思维一定要转变。

      (2)经贸政策的思维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较小,工业基础并不发达,为了实现企业的做大做强,实行一定程度的产业扩张政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我们为了引进技术,不惜放弃自已的市场,希望用市场换取外国人的技术;我们为了企业的扩张,我们采用出口退税的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以较低的价格优势将产品出口国外。什么叫出口退税?一直以来,我们为了鼓励企业出口,赚取更多外汇。我们利用退税的方式,将国内纳税人的钱,补我们出口的产品,从而使我们的企业有更优惠的价格将产品销往国外。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是不是可以认为,外国人每买我们一件产品,我们就给他们一份货币补贴呢?所以说,说整个中国人民在为外国人打工,一点也不为过。我出口换回来的大量外汇,又给我们带了什么呢?是美国国债?还是倒闭的雷曼剩余资产?还是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增值了?都不是吧。相反,我们每一次的出口退税调整和庞大的货币储备却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在国际事务中,屡屡处于不利地位。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对外国人的补贴改成对国内民众的补贴呢?为什么就不能仅保留国内薄弱环节的出口退税,其它的全部取消。如果我们将国内的税收适当下调,企业的生产成一也随之下降,同理,产品的降价空间也就打开了,国内的民众享受到低格的产品呢?我们不惜用现金补贴的方式去占领只有几千万人的市场,却放弃有十几亿的市场。我们国内产品价格的高企,也间接的抬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让外国人用少量的产品,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如果说,以前是因为国内居民的购买力不足而采取的政策,而如今,依然采取这种政策,是不是有点愚蠢?

      然而,在本轮经济危机的应对中,我们再一次动用了出口退税的工具,换一句说,我们宁愿补贴外国人,换取随时可以变成废纸的外汇,也不肯通过降税的方式,给国内民众实惠。所以说,解决本轮经济发展瓶颈问题,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在经济产业政策的制定上,由“全面为外国人服务”转变成为“全面为国民服务”。

      (3)企业发展的思维转变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企业家眼里,如何做大做强,都是头等大事。产业扩张一直是企业的发展主要方向。如今,我们面对的不是再是产业扩张,而是产能过剩。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企业的技术实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企业发展的方向上,我们应该转变思维。政府应该停止鼓励企业的盲目扩张,转向通过政策引导,让企业将经营的目光,从“企业规模的扩张”转变为“以技术与质量”向市场扩张的思维。本轮经济危机告诉我们,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以规模来决定的,而是企业运行质量来决定的。

      2、劫富济贫、藏富于民

      前文说过,拉动内需是提振经济的有效方法,这个问题,现在是家喻户晓了,可是如何提震,谁来提振?这是问题才是关健。

      前文也说过,通过租、改、卖、借,已经有相当一部份人变成了负资产者,资本市场的崩塌,又消灭了数千万的中产阶级;企业的倒闭与降薪,又让相当一部份人失业或是紧缩支出。持续的利益分配不均,让20%的人拥有了80%的社会财富。由于这20%的人对物质的需求早已满足,让他们拉动经济,简直是做梦。而那80%的人,倒是有消费需求,可他们只有20%的财富,就算是他们花光了所有财富,用20%的力量带动100%的经济发展,结果会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拉动内需?因此,盘活那80%的资产,才是提振经济发展的关健所在。虽然我说:“劫富济贫”,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事实只能如此。税收政策是均衡利益分配,维持经济活跃的有效手段。为此,逍遥子针对当前问题,列出以下几点建议:

      (1)按照全国平均工资的标准设定的个人所得税的交纳标。至少,我认为对那些低于全国平均收入的国民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不公平的。

      (2)按人均30平方为限,对超出部份征收房产税;并以家庭为单位,对第二套房同步征收。

      (3)以国民平均收入的30倍为基准,立即开征遗产税。

      (4)立即较大幅度的降低企业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同时,提高员工的最低收入标准,利用提高劳动力成本的方式,解决藏富于民的目的。

      (5)立即对教改、医改、房改进行修正,加大政府投入,完善保险、保障体系,降低国民实际的负担,提升国民的消费能力。

      

      实际上,政府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政策转变了,我们看到,在医改、教改方面,以及个体工商业税收方面,有所转变。但是力度太小,地方政府的思维并没有跟上中央的形势,有些地方依然采用政府推动型的固有经济发展模式。当然,以上政策的启动,会对政府的财税收支形成较大的压力。但是,只要政府明白,自已只能引导产业的发展,而不应该参与产业的发展,自已的任务并不是经商赚钱,而是为社会服务。经济层面的事情,该让企业去做的,就应该让企业去做;政府消费型的拉动经济的方式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没有这方面的支出,政府征收的财税额度也就不会这么高了。

     

      2、启动内需,必须有全面发展的战略思维

      大量的企业倒闭,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终于换来了管理层对紧缩的担忧。拉动内需也达成了共识。可是对于如何拉动,似乎根本没有方案,也没有人说的清楚,有人说,盖点房子,修几条铁路,建几座大桥就OK了。他们以为现在的中国经济总量和七、八十年代一样,忽悠一下就起来了。有些人一定要明白,没有政府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政府也不是万能的。

      既然政府拉动的方式能力有限,那么,拉动内需的突破口在哪里呢?我认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前文所说的“劫富济贫、藏富于民”。第二种可能是:“增加货币供应,并向困难群体倾斜”。对于有钱人来说,出现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更可怕。个中原因,逍遥子不说,你们也会更明白。

      其实,逍遥子在《美元、黄金、石油与中国经济的发展》http://stock.bbs.hexun.com/viewarticle.aspx?bid=2&aid=34009154一文中,我曾提出过三个思路。即:城市保障体系、居民住房保障体系、汇率改革。不过,那只是一个大方向上的思维,在这里,就我个人的思考方向,再谈的具体一点,算是与大家交流吧:

      (1)启基础工程建设,本轮发展目标,将转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应该依靠自身的经济发展,进行区域经济的振兴。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才是中国经济发展持续的重要方向。我们可以在交通运输、港口、铁路、城市发展与保障等方面进行基础投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政府拉动经济,从来都不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没有国民参与的经济繁荣也不会是真正的经济繁荣。经济复苏依然要靠国民消费来拉动,就如同始于2000年的经济振兴,最终却要依靠国民对房地产消费需求增长,才得已形成。换一句话说,没有国民参与、没有整体经济良性循环、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建了那么多的公路、港口、铁路又有什么用呢?

      (2)修正对资本市场的错误定位,调整资本市场的利益分配方式,恢复资本市场的活力,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

      我曾经说过,一个拥有一亿人参与,并可以影响三、四亿人的资本市场,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轻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我们的资本市场里究竟做些什么?我在《金子一般的信心与乏味的独角戏》http://stock.bbs.hexun.com/viewarticle.aspx?aid=34049529&bid=2一文中已经有所表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资本市场成为管理层消灭流动性的主要场所,是管理层解决所谓的“通胀问题”的牺牲品。我不认为,在平均每人亏损了38万元之后的国民,还有多少人愿意主动消费。如今,我们需要拉动内需了,是不是有人应该想起这个破烂的资本市场呢?我想,对于那些已经僵化思维的管理者,我们给出的答案应该是:不换脑子,就果断换人。

      (3)调控房产价格,激活最低需求

      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且传统的“衣、食、住、行”观念根深根蒂固。所以,地产商们常说的“在中国房地产是硬性需求”,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可是住房硬性需求,并不代表是高价格的硬性需求,当价格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时,消费就会出现断层。开发商不能以自已的消费能力来估计国民的消费。毕竟,他们也算是一个暴发阶层吧。因此,将房价调控到国民可以承受的水平,不仅可以刺激内需、拉动经济,而且还可以降低银行系统的新房贷风险。当然,肯定会有许多利益群体会受到了冲击,这种利益分配的不平衡状态,需要高层加以矫正。

      (4)新农村改革中的小城镇建设

      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瓶颈后,中央将目光转向农村,是非常正确的。自改革开放以来,这里一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对整个农村市场开发,这个经济容量是相当巨大的。可问题是,处于农村的国民,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盲点,收入始终没有突破。手里没钱,如何消费?如果说开发农村,只是为了盯紧农民口袋里的几个钢崩,我看不改也罢,妄想用这点钱来拉动内需,更是天方夜谭。因此,在启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城市化,将是主要的方向。我们可以利用大工程迁建、农村土地改革等机会。将有条件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形新的小城镇。我们称之为中国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这样做,好处相当多,我们可以简单的规纳为以下几点:

      ①、将村民集中管理,将在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卫生管理,有着相当的好处。同时,在医疗救助、低保救助、人口管理都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

      ②、新建成的小城镇,因为自身配置的需要,又可以解决相当的就业机会。这对于落后地区的民工潮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

      ③、由于村民集中居住,又可以解决乡村合并的问题,可以撤销相当一部份的村委会,对解决农村行政管理支出,有更多的好处。

      ④、村民集中化管理,又可以释放出大量的宅基土地,这对于缓解我们用地紧张的局面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发达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弊端。

      有一点是必须提醒的是,整个过程,最好别让老百姓掏钱,至少,别想大赚老百姓钱。因为,他们现在只剩下骨头了。  

      综上所述,启动本轮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必须是反哺的思维,必须是还利于民的思维;必须是利益分配均衡的思维。否则,我们将面临更大的萧条。到那时,除了增加纸币的供应,以强行稀释利益群体货币购买力方式和分担风险,别无它法。你们都是聪明人,个中得失你们比我更清楚。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老百姓只需要一块面包,而你们,会失去更多的东西。

    • 家园 网人好久不见了

      欢迎回来

      • 家园 【文摘】【转】A股到底了, 但H股涨的更快!

        A股到底了, 但H股涨的更快!

        http://stock.bbs.hexun.com/viewarticle.aspx?aid=34075062&bid=2

        邹艺湘 时间:08-11-06 22:44

        A股和H股的总市值加起来只有15万亿, 比中国GDP的一半稍多一点, 而这一比例的全球历史平均值大约是一比一, 股价低估是很明显的. 但是股价低估不一定会马上反弹, 只要还有下跌的故事可讲, 股价也可以愈跌愈低的.

        我认为A股到底了的主要原因是, 连最会吓人的几位高手, 最近好像也没有讲出更多令人害怕的“鬼故事”来了. 我所听到的最令人害怕的故事无非是,大小非们人还在,心不死,还想继续卖股票,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广大股民的痛苦之上。 估计这个故事, 很难让股市再创新低,因为很多股票的派息率已经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甚至贷款利率了,这些公司的大小非们是不会在这个价位减持的(拿着现金干什么呢?),而劣质公司的大小非减持之后,也会增持优质公司的股票----大家不要忘了,大小非们不是喜欢在6000点买股票,然后在1700点卖掉的人, 很可能恰好相反。

        不过, 我也不敢说A股马上会大涨, 因为人性的贪婪与恐惧的摆钟现在摆到了“恐惧”的这一头,更因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九月份还在收缩。 九月份中国货币供应增速持续下滑.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创下○五年五月以来的40个月新低,同比增长只有15.29%。狭义货币供应(M1)和市场货币流通量(M0)增速也跌至单位数字,同比增长分别为9.43%及9.28%。央行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九月末,M2、M1、M0余额分别为45.29万亿、15.57万亿、及3.1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M2、M1比上月末分别低0.71及2.05个百分点。今年前九个月净投放现金1350亿元,同比少投放608亿元。

        至于H股大涨的理由, 其实不是因为当地股民不那么贪婪与恐惧,事实上,港股从三万二千点跌到一万一千点,H股从两万点跌到五千点,当地的股民和股神们所受的损失并不比国内的基金和股民小,目前的恐惧程度也不会比国内的股民低。H股之所以比A股涨得快,是因为欧美国家的央行大印钞票大幅减息, 投资银行(指还没倒闭的那些)的融资成本大大低于H股的派息率,所以最近H股(尤其是银行股)涨了很多,估计还会继续涨下去---除了中国的银行股以外,其他地方的银行股大都只有P没有E了。

        中国的经济虽然在第三季度有所放慢,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连续四个月增速超过23%,中部几个省今年的GDP增速可能超过20%,可惜很少人关注,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看“直击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或者,洗耳恭听海外教授讲“中国的八大危机”。中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改革,从来都是自成一体的,不是芝加哥学派或什么学派能解释得了的. 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对中国经济和股市的影响呢? 忽然多了几万亿几十万亿的资产,对银行业绩有什么影响呢? 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呢? 。。。。。。

        想想十几年前城市居民住宅的商品化和银行按揭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或者倒过来想想, 如果现在规定城市居民住宅只能自用, 不能买卖也不能出租(就如农民的宅基地和土地承包合同一样), 对经济和股市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才是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根本利益的问题! 当股市跌了三分之二, 而经济即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大家想想这意味着什么? 更具体一点, 当银行的股价跌了三分之二而利润增长了50%--150%, 与此同时,银行的资产和业务今后几年还有机会翻倍,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

        A股到顶了, 但港股会跌的更快! [原创 2008-01-12 13:25:06]

        A股和港股的总市值加起来已经超过50万亿, 相当于大陆和香港GDP总和的200%, 这一比例正好也是全球平均值的200%, 泡沫是很明显的. 但是有泡沫不一定马上会破, 只要有故事可讲, 泡沫也可以越变越大的.

        我认为A股到顶了的主要原因是, 连最会讲故事的几位高手, 最近好像也没有讲出令人兴奋的故事来了. 我所听到的最激动人心的故事只是说, 一月份不会有宏调, 因为要过春节了. 估计这个故事, 很难让股市再创新高.

        不过, 我也不敢说A股一定会大跌, 因为A股的流动市值只有十万亿, 只有居民存款的一半, 万一大家豁出去了把老本都填上.......

        至于港股下跌的理由, 其实不是因为次按问题, 在港股发烧友看来, 美国的次按问题对香港的影响是正面的, 因为这使香港成了资金避难所. 我认为港股要下跌的原因是, 连香港的股神们也认为港股要调整了.

        港股在没有任何基础因素改善的情况下, 一口气涨了50%, 一旦调整起来, 当然会比较急, 尤其如果有人意识到, 基础因素在这一段时间不仅没有改善, 其实是在恶化的-----中港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可能会大幅下跌, 很多企业的利润可能是负增长的------比如说中移动和汇丰......

        当然, 随着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期QDII源源不断开赴香港, 港股最终会止跌回升的, 如果按每期QDII投资1000亿到港股计算, 到第101期QDII的时候, 我们就能把H股全买回来, 全买光了, 看它还怎么跌, 哼!!!

    • 家园 花n兄,好久不见了
      • 家园 【回花】一直都在,就是这1、2个月比较忙,所以很少发言!

        另外,现在这种形式,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只希望金融系统的那些白痴官员不要将中国的大好前途都断送了!

        【转】《老婆别哭》

        老婆别哭,我去了天堂,

        因为股指已跌落在地狱的下方,

        一辈子的财产被我亏光,

        我再也无颜见你和我的爹娘。

        老婆别哭,我去了天堂,

        漫天的星星可都是你的泪光,

        黑夜里我不是孤独的流浪,

        我听见散户们绝望的歌唱。

        老婆别哭,我去了天堂,

        天堂里再也没有鸟语花香,

        所以我恋恋不舍回头张望,

        绿水青山还是一片下跌苍凉。

        老婆别哭,我去了天堂,

        只是我舍不下曾经有的梦想,

        帮我把炒股的笔记本收好,

        我奢望在天堂里看到股票上涨。

        老婆,别哭,我去了天堂,

        我只是想为你买一套不太大的新房,

        如今却成了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记住来世我一定帮你把梦圆上。

        (转贴)48元买中石油居然是一种幸福

        http://stock.bbs.hexun.com/viewarticle.aspx?aid=34077467&bid=2

        蓦然回首,48买中石油居然是一种幸福 ——至中国石油的一封感谢信

        尊敬的中国石油们,你们好:

          一年前的今天,我有幸在48元的高位买了中石油601857,并且一直持股到现在,说句真心话,在这漫长的365天,我时刻提醒自己应该感恩,因为中石油让我如此幸福。

          我买中石油幸福原因有三:

          一年以来,下跌80%以上的股票比比皆是(见下图),我才亏76%而已,相比之下应该感到幸福。

          一年以来,许多没有买中石油的股民疲命追涨杀跌,实际亏损远远超过76%。而我买了中石油,心静如水,相比之下更加幸福。

          一年以来,我因为买了中石油常常被朋友嘲笑,但我因此练就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本领,不求解套,但求有一个传家宝,你看我年纪轻轻就有了传家宝,多么幸福。

          对于我们的人生,看来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

          感谢中石油、感谢蒋洁敏、感谢证监会、感谢中国股市!是你们让我如此幸福。

                           一个48元买中石油的幸福人

                                2008年11月5日

        《48元买中石油居然是一种幸福》将会载入中石油的野史

          这是继近日万人传诵的《老婆别哭》之后,网易股吧出现的又一强帖,想必这封感谢信将会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一样,载入中国石油上市的野史。

          这名“幸福人”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炒股巨亏的现实,又用挪揄的口吻反讽中石油、蒋洁敏等,与大多数股民怨声载道、哭爹骂娘相比,这位网民可谓心态极佳。此前网易股吧做过一个《中国股民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股民亏损70%,因为不忍心让股民看到这个数据受刺激而删掉了。

          正如某位哲人说过的那样,对于我们的人生,看来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

    • 家园 hua
    • 家园 瓶颈是劳动阶层贫困化和资源有限化

      解决之道就很清楚了。

    • 家园 奈曼的这篇文章,转的水平很高啊

      呵呵,文章水平高,奈曼转的好

    • 家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