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中统军统关系考 -- 三个C盘

共:💬14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中统军统关系考

    中统与军统的关系,深刻影响了民国时期的秘密斗争史(为叙述方便,将两统的前世今生,什么特工总部、复兴社特务处、保密局等一律以两统代称)。这篇短文只是综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把几个自己已经想到几个简单观点写出来,主要是希望大家提供新的思路和材料。

    一、两统均是蒋介石的嫡系,但军统完全依附蒋介石,中统则不然。

    中统为陈立夫两兄弟所手创,是最早为蒋介石做特务工作的组织,二陈为蒋介石嫡系。军统从复兴社特务处演变而来,复兴社是黄埔生组成,自然也是蒋的嫡系。

    二陈与蒋介石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依附关系,二陈控制国民党党权,当时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以二陈为核心的CC系是蒋介石嫡系中一个比较严密的组织。二陈与蒋介石之间,还有着政治同盟者的意味,因此,二陈的中统,首先是二陈的特务组织,当时KMT内也都讲中统看作是CC系的保卫组织,是二陈的私货。其次才是蒋介石的特务组织。比如就有中统特务回忆说,中统收集的情报,并不是都呈报蒋介石,KMT党内派系斗争的情报,中统只呈报二陈。

    复兴社成立时,蒋介石意外的让戴笠主持特务处。戴笠其人,不过是个黄埔六期生,其与蒋介石完全是依附关系,在KMT内的政治地位和二陈相差太远。而黄埔系名为系,但并不象二陈的CC系一样,是一个严密的组织,而黄埔系的政治领袖贺衷南在西安事变后被打入冷宫,军事领袖胡宗南在政治上地位也不高。蒋介石对军统的控制比对中统的控制更为有效。

    正因为如此,军统一直认为自己才是蒋介石最核心的特务组织,认为军统才是校长的亲儿子,中统只是螟蛉子(领养子)而已。

    二、中统与军统从合作到对抗,是军统方挑起的。

    中统与军统最初合作还是不错的,包括军统创立之初的电台都是借用中统。两统从合作到对抗是由戴笠挑起的,起因就是戴笠从中统挖人。

    中统是KMT最早的特务组织,当复兴社特务处成立时,势力已经非常庞大,所以中统没有必要与戴笠对抗,而戴笠要发展军统,首要的就是缺人,要找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从中统挖人,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顾顺章。顾顺章叛变后,为中统的壮大发展立过大功,不光出卖中共组织,还亲自编教材,给特务上课。后戴笠重金聘请顾顺章,中统徐恩曾震怒,派顾建中刺杀顾顺章。

    除挖人之外,戴笠另外一招就是窃取中统的情报,其手法也比较多,甚至在蒋介石的侍从室安插人员,直接将中统情报窃取。

    三、两统控制范围的变化

    两统的特务工作各有侧重,唐纵曾经在军统内部说,搞情报,党派情报中统比较有办法,军统的强项是敌伪情报,军事情报是国防部二厅搞得好。

    军统的最大特长是搞行动,包括暗杀、爆破等,赵理君、沈醉都是代表。

    中统以党派斗争起家,最大特长是党派和文化特务活动,比如派遣文化特务、比如炮制假新闻进行宣传战、操控学生运动。

    简单说,军统控制了军警,中统则控制了党部和文化界。但针对对方的控制领域,无时不进行渗透,比如警察系统的控制权就是军统从中统手中夺过来的。

    两统范围的此消彼长的具体分析,是考察两统关系的重要线索。

    PS:解放战争时,中统在干什么?这个问题资料不太多,希望河友能提供。

    • 家园 抗战胜利后及内战期间中统经过历次整顿,元气大伤了

      1945年3月, 中统局由叶秀峰接替徐恩增掌舵,不久抗战结束,各党派要求搞民主开放党禁取消特务,于是中统局名义上机构被取消,部分人员则分散转移到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人口局和经济部特种经济调查局等处,这样一来机构四分五裂元气大伤,在内战中也难以担当大任了。1947年夏中统召集中统大员开善后会议,认为如此下去党将不党,还是要有一个集中的党务机构作为中统的传承,于是陈立夫经蒋介石认可,成立了中央党员通讯局,军统也同时改组成了保密局。而由于实行所谓宪政,国民党党务部门不得再以国库经费开销,于是号召党员从政,曾经考虑效仿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司法部下设一个调查局来安置这些党务系统的特务,但立法院认为神圣司法部门岂可由特务操纵,此案因此被否决。后来再提议设内政部调查局,但此案被通过时国民政府已丢了南京,正在广州战战兢兢,这个调查局还能搞出啥花头来尼?于是,中统自然不复十年内战时期的辉煌,在三年内战中多干些破坏学运、插手经济案件之类,没有丰功伟绩可谈了。

      中统在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人口局和经济部特种经济调查局的部分人员,还是有可能也做一些统计工作的。

    • 家园 中统干老本行啊

      中统的主要工作,一是党政工作,一是党派工作。党政工作主要是监督国民党内部的党、政、军各界人物的言行以及有无渎职的行为。党派工作主要是刺探我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情报和策反我方人员。另外,中统还参加各级国民党政权的特种汇报会议。这种会议常由国民党地方政府的党、政、军和中统头子以及国民党当地驻军军的政工工作头子参加。

      我党被敌军俘虏的人员基本上都送交中统

      军统/保密局则靠自己的力量到处搜捕

      中统在抗战胜利后 主要势力还是在江浙 西南(不含重庆) 两广 比较强大

      其他地方就不行了

      相比之下军统在抗战时期膨胀了上百倍 胜利后的大接受中又凭收揽伪军反正而在接受中捷足先登

      军统虽然在戴笠摔死以后一分为三 但势力反而由于得到老蒋的更加信任而更加强势

      因此在各地密密麻麻的布下许多情报站 行动队 别动队 所以看起来军统活跃 而中统就没什么声音

      • 家园 有没有案例

        谢谢,中统解放战争其间肯定是没闲着,但似乎目前能搜集到的案例不多,不知道您有没有资料可以分享。

        另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就是,中统解放战争时期似乎默默无闻,不像军统,挺进报等案大出风头,而且去台之后,二陈迅速丧失了对中统的控制权。

        • 家园 这篇是我从某老干部回忆录里面挖到的

          中统的全称叫“中国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省县都称“室”。淮安县的“中统”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江苏省淮安县调查统计室”,简称“调统室”。解放战争期间,县室有个调查员,对外称调查专员,名叫于怀玉。于系中统“世家”出身,其兄于怀洁曾任中统浦六(江浦、六合)区室主任。据我所知,于怀玉参加中统时间较早,抗战期间,于即潜伏淮安城内,做敌伪军工作,住在城内府市口魁元斋茶食店老板张姓家中。张的二女儿(亦系中统分子)系于的姘妇,抗战胜利后,我军第一次解放淮安县城时,于即潜逃苏南。

            一九四六年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大举向解放区进攻,于怀玉随国民党军由徐州窜回淮安。着手重组“中统淮安县室”。该室班底的主要人物是在苏南拼凑好的,当时设在淮安城内大沟巷2号。

            中统淮安县室主要成员有调查专员于怀玉。义务调查专员罗经,组训干事(外称科长)郝炳南,组训助理干事葛静波,情报干事(外称科长)蒋佩周,情报助理干事崔××(河下人),侦行干事陆炳章、王锦余(扬州市人)、赵筱峰(后任警察局刑警队长),录事王佩等人。

            我是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份由中共宝应县委社会部派去淮安敌区工作的,进城不久,即由旧友蒋佩周介绍至中统工作,去后并被派至中统淮阴工作第三团学习两星期,同去的有李葆珍(板闸人)、朱大中(三青团淮安分团部组训股长朱家谦之弟)等人。学习回来后,我任县室情报助理干事。

            中统渗入各单位、行业,无孔不入,在各单位发展组织,身份较高的国民党员一般填写“党网登记表”,一般人填“通讯员登记表”。各单位和区乡一般都有特务组织。区叫中心组,乡镇和各单位叫通讯员,有的还叫直属通讯组,每组三、五人不等。当时淮安有十二个行政区,我能记忆的各中心组负责人有十一区(河下镇及板闸)杨凤超、李葆珍,十区(岔河镇)吴天麟,五区(蚂蚁甸)董云聚,七区(曹甸)张仁俊,四区陆炳章,十二区赵筱峰,八区(运西)花如藻。于怀玉任淮安县第七、第四区区长时,该两个区的乡镇长大部份人都参加了中统。于任区长时,亦要我随去区公所任助理员。我打入中统后不久,淮安北乡有个丁会文和蒋××两人也去中统工作,主要是帮助郝炳南搞组训工作。

            解放后肃反期间,据外调人员透露,丁会文解放后在无锡市饮服公司工作,亦系我党派至敌区工作的同志。

          县特种汇报会议:这种会议常由县政府军事科主持,不定期召开,参加会议的是县党、政、军和中统头子以及伪军的政工工作头子。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处理我方被捕人员,一经决定“该处死”的就秘密处死,不经任何司法手续,也不公布所谓“罪状”,就秘密“失踪”了,如认为有策反可能或有重大价值的则移送上级机关请功。中统参加特种汇报会议的大都是郝炳南。

            中统的情报来源主要靠各基层特务组织的道听途说,所获情报分别向省和当地驻军、县政府汇报。

            我还记得,一九四七年,淮安中统搞过两次主要策反行动。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我苏北解放区时,淮宝县林集区乡长、指导员管颜生、吴怀民等逃跑镇江,被国民党逮捕,交淮安中统管教。于怀玉利用这些人的关系,在占领淮安后,策反林集区长姚忠、县工委书记王锡文等人。

            王、姚等人投敌后,写了“脱党宣言”,在国民党首都南京《救国日报》上发表,还办了“自新”、“自首”手续。姚在国民党统治区不久又潜回解放区,王锡文不久去湖南亲戚处谋生。另一次是策反我嘉树区教导员杨慰曾,据悉杨与淮安当时县党部书记长李寿考有亲戚关系。情况紧张时,李策反杨投中统,杨叛变投敌时,自用的一枝驳壳枪也交给于怀玉。杨后任淮安县第四区公所政治工作队副队长(中统对外公开组织),专搞宣传和情报工作,颇卖力。

            一九四八年底,中统于怀玉撤逃苏南前,将中统全部档案交由蒋佩周保管,令其撤逃前将必要的档案留下,不要的焚毁。蒋佩周临撤离淮安前,我们引诱蒋将档案交给我,必要时烧毁掉。蒋佩周先我二日撤离,我即将全部档案交给我弟张豪同志,淮安城解放后即交给两淮市公安局长周柏林同志处理。

            于怀玉逃至镇江后,中统江苏省室负责人周××即着手组织苏北各县逃镇的中统所控制的武装,组成江苏省保安第三总队,总队长由中统骨干许绍顿担任,于担任总队一团三营营长。当时于控制的淮安县第四区自卫队一部份武装和于怀沂(于怀玉之弟)所掌握的淮安县保安团三营部份武装,驻扎丹徙、溧阳等县农村,必要时准备潜伏茅山与我展开游击战。但成立不久,部署未定,由于我军渡江神速,保三总队官兵如惊弓之鸟,到处窜逃,总队长许绍顿等大部官兵在溧阳农村被俘。至此,淮安中统势力已土崩瓦解。

            于怀玉任淮安县第七、第四区长时,县室工作主要由郝炳南、罗经和于怀玉之兄于怀洁等人负责处理。

      • 家园 我们学校有个教授以前就是中统的

        中统不光干特务

        真正的统计工作也做

        • 家园 中统似乎不搞统计吧

          我搜集到的资料上看是这样的,在抗战胜利前,中统有一部分搜集经济情报的工作,但和统计工作似乎还是区别挺大的。

          在抗战胜利后,KMT迫于宪政压力,必须取消特务机构,于是将中统的部分组织放到其他行政机关内,名为行政机关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仍是中统的内设机构,其中就包括有一部分去了国民政府的主计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统计局,名义上是搞统计,但事实上仍是特务机构。

          您说的中统搞统计的说法不知道来源什么地方,如果有资料,请告知,谢谢。

          • 家园 经济情报~那就是统计呀

            这个说法来源于教过我数学的一位教授,现在已退休~

            也没有确切的文献资料

    • 家园 一个是锦衣卫,一个是东厂

      那么西厂在哪里?

    • 家园 螟蛉子应为领养子,不为私生子。笔误吧?
    • 家园 恭喜: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 家园 沙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