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药的故事:乙醚 -- 兰凯

共:💬14 🌺5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药的故事:乙醚

    看到题目可能有人会问了,乙醚是药吗?当然是,麻药啊。麻药是我们常说的药吗?当然是了,马季相声里头那个拔牙的江湖郎中把火药都当药来着,医院里头正经用的麻药当然是药了。玩笑开过,下面言归正传。

    ------------------------------------------------------------------------------------------

    一八四六年十月十六日,伦敦,一篇来自波士顿的快讯宣布“我们征服了疼痛!”,让人们不敢相信这么一个重要的医学突破的真实性。

    在一次公开演示中,波士顿的著名医生华伦(John Collins Warren)成功地使用乙醚使一名患者麻醉并且在手术中切除了他的颈部肿瘤。当患者阿伯特(Gilbert Abbott)术后苏醒过来后宣称他在这个本该疼痛难忍的手术中一点都没有感到疼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幅画记录了这个著名的手术的情形,中间正施行麻醉的是莫顿医生,他的左边是华伦医生。

    这个华伦医生(1778-1856)是美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外科医生。虽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医学学位,但他三十一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哈佛医学院的解剖学和外科教授,并在1816年做了哈佛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他还主持创办了麻省总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头号杂志“新英格兰医学会志”。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方的手术通常都是伴着被皮带绑在手术台上的病人的痛苦哀嚎和挣扎。所以通常只有很少的病人才敢去做打手术,决定接受手术一般就是意味着病人已经别无选择了。西方在这之前只有一些非常简单的麻醉手段。比如让病人喝醉可以使他们失去知觉,但是通常都有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甚至酒精中毒。催眠术并不保险。鸦片可以使痛觉迟钝,但是并不能完全无痛。甚至有鲁莽的医生试过用拳头或者榔头把病人锤昏。这些方法都残忍而且不可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据说这种低成本的麻醉方法还在一些医院使用......

    乙醚吸入法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在1846年的那个著名的公开演示中,哈佛医学院的医生和学生们观看了这个可以给人们带来无痛手术希望的手术。当年进行这个手术的大楼就是现在麻省总医院的乙醚大厅。

    在1845年的一月,华伦医生主持过一个不太成功的外科手术麻醉演示。做这个手术的是威尔斯牙医。在他以前观看过的一个关于笑气(一氧化氮)的表演中,他注意到当志愿者吸入一定量的笑气之后即使跌倒也不会觉得疼。他试着应用笑气在他的牙科手术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于是他想进一步把笑气应用到外科手术中。他说服华伦医生让他进行一次笑气麻醉的公开手术。但是这一次试验在一群参观的医生和学生前失败了。在这次拔牙的手术过程中,病人疼醒了过来。羞愧的威尔斯医生在参观者的嘘声中离开了手术室,学生们称他是骗子。

    同年,在咨询了波士顿的生理和化学家杰克逊(Charles T. Jackson)之后,27岁的莫顿医生(William T. G. Morton)决定用乙醚来代替笑气进行麻醉,并且取得了成功。

    在当时,乙醚已经在医学上有了一些用途。医生用它内服用作刺激剂或者解除痉挛。当时的医师和学生们也知道一些乙醚的迷醉功能。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某些高级聚会中,充满乙醚的气球被用做“社交兴奋剂”,就像现在的某些年轻人狂欢时吸食的毒品似的。然而在莫顿之前,乙醚从来没有被用于正式外科手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乙醚的分子结构

    为了这次公开手术,莫顿医生和助手设计了一个专门的两头开孔的玻璃瓶。病人从玻璃瓶的一端吸气,瓶子里放着浸满了乙醚的海绵。在同一群参观的医生和学生的注视下,患者阿伯特昏迷了过去。华伦医生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就切除了病人颈部的动脉瘤。虽然阿伯特看起来在整个过程中都昏睡着,但他事后声称他清醒地感知到了手术的过程,并且没有任何痛觉。这一回,参观者们信服了。当华伦医生完成手术后,他说:“先生们,这一次没有骗子。”

    不久以后,一个佐治亚的外科医生隆(Crawford W. Long)声称他从1841年就开始用乙醚在外科小手术和妇女生产上了,但他直到1849年才公布他的发明。而莫顿医生在1846年的十一月就为他的麻醉术申请了专利。因为纯乙醚已经已经长久被用作其他医学用途,所以不能再被申请专利,莫顿给自己的乙醚加入香精和鸦片,并为取名“力士昂”(Letheon)来申请专利。然而莫顿的专利不久后被取消,他陷入了一场长期的专利权争辩中。最终在法院耗费大量钱财,他未能从自己的发明中获得期许的利益。莫顿于1868年在纽约去世,身无分文。

    莫顿去世后他的贡献才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后人在莫顿的墓碑上刻着这么一句墓志铭: “威廉TG莫顿,麻醉剂吸入法的揭示者,因为他,外科手术中的疼痛被防止和消除,在他之前外科手术通常是极度痛苦的事,在他之后科学控制了疼痛。”( William T. G. Morton - " Inventor and reavaliador of the anesthesia inalatória. Before him, the whole surgical time was an agony. After him the whole surgical pain was annulled. It owes the science to him it controls it of the pain ".) 在麦克H哈特(Michael H. Hart)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莫顿被排在37位。

    由于乙醚的一些诸如恶心,刺激等副作用,今天它已经被更新的麻醉剂所广泛取代。但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医生们确实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神药征服疼痛。第一个应用乙醚在外科手术的英国医生里斯顿(Scotsman R. Liston)在用乙醚做了第一例截肢手术之后说:“先生们,这个洋基人的小把戏打败了虚伪的催眠术。”这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

    关键词(Tags): #药的故事#乙醚元宝推荐:橡树村, 通宝推:江清月近,
    • 家园 del

      不能教唆

      • del
        家园 错过了什么

        兄弟发论坛消息给我看看吧

        • 家园 就是讨论了一下萨苏案例里面那人怎样做容易得逞
          • 家园 除了专业人士,别人很少能搞到乙醚吧

            难道萨苏说的故事那个人是马甲?

            • 家园 乙醚不难搞到吧

              过去中学实验室里就有,中学物理课有一个演示试验,用脱脂棉蘸些乙醚,放在气筒里,老师快速压下活塞,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可以点燃乙醚。

              话说当年上中学时挺邪恶,整日给学校的生物实验室鼓捣标本什么的,后来学校奖了二十块大洋。和我一伙的一个哥们就跑到花鸟市场上买了只刺猬回来准备解刨。刺猬是农民在野外抓得,老大的一只,见人就蜷成一团呈大号毛栗子状。兄弟们没法下刀阿,再说,不麻醉一下也太残忍了吧。毕竟咱们是为科学为人类进步,不能做小鬼子搞虐杀不是。从前解刨鸟的时候弄了些白酒,捏开嘴巴灌下去就成了,这回找不到嘴呀。

              灵机一动,想起乙醚来了。那时候跟实验室的老师都混的挺熟,直接到化学实验室要了点来,找块脱脂棉泡湿了,再找个大玻璃钟形罩,连刺猥带棉花关进去,过了有一分钟的样子,好家伙,刺猬软的跟面条一样了,拎起来大伙还以为中了海公公的碎骨掌,面团一样任人摆布。这下好了,上家伙。。。爱动物人士息怒,那时少不更事,又好奇心极强,如今连踩只蚂蚁都要不免唏嘘。不过,这次解刨是我们最成功的一次,也算是见证了乙醚的威力。

      • del
        家园 嗨,

        我是怕小孩子们……

    • 家园 我坐沙发

      科技文章我最爱看,沙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