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处男帖-邓公分田到户错了吗? -- arron

共:💬86 🌺15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些极力反对改革的人可都是改革的得益者

      正是放下筷子骂娘的典型,总认为集体主义是正确的,可是他们经历过集体主义(国营集体经济)吗?一帮书生在这里唱高调,总认为自己高明。这农村改改这个问题上,高喊这么多反对的声音,连隔靴搔痒都不如。真懒得理这样的论调。这样的论调,和王明博古主导中国革命有得一比,还更不堪,因为这些唱高调者没有掌握到任何实权。

    • 家园 知道七九年的农村生活的人估计不会说邓不好,

      他们恨邓分田不在于邓干了什么.而是情感上不能接受邓非毛姓而接管了中国的事实.

      之所以要分田,这并不是谁愿意不愿意的事情.而是克不容缓的国家财政危机造成了.在农业公社化无法完成国家财政等因素下,摊丁入亩是解决当时危机的办法,也是实际上解决农民吃饭问题的有效办法.

      在社会化的时代,农业是增产了,但农民分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而且在无尽的公余粮下,公社和生产队的头头们也都没办法的情况下把田分了.让农民去面对那些公余粮这是在当时至少是政治正确的.

      其实,完成不断增加的公余梁就意味着不断地减少分到农民手中的粮,而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总是没法完成.所以把田分了才是最好的出路.这对国家,集体,个人但是出路.

      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分田的还不是小岗村,而是四川某地在七七年就分田了.分田后有效果才会有人跟风.

      其实分田那事情不是一天的决定,而是经过不少地方试验的.今天说分田对这对那破坏那才是扯,破坏了多少都比不上让中国人吃饱饭更重要!

      • 家园 管理是集体制的一个软肋,是苏联的败因,但绝不能不要集体化

        但绝对不是不要集体化了。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集中化必然要向集约化发展。

        劳动生产率上升,导致劳动力的剩余,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在体制内不能得到完全的发展,他就会转化为体制内的消极因素,就是有人说的“二流子”,这会导致内部管理成本的上升。

        这个问题本来就是发展中的问题,不能因为一个瑕疵,将整个社会大生产扔掉。

    • 家园 不能脱离当时的实际环境

      某些人说他们纸上谈兵也算是抬举。他们生来就只会骂人,当然吃饭睡觉还是会的。以前骂中国的外汇储备每年损失几千亿的人,现在估计正吐沫横飞的骂百姓的血汗钱打了水漂。

    • 家园 arron朋友,花您的独立思考!

      arron朋友,花您的独立思考!

      给您回了一帖,因为扯得较远,所以另外开帖了!造船厂:西西河也不例外——答arron朋友,兼评我喜欢的写手

    • 家园 规模化生产是趋势,但没有一个可操作的制度保障也不行

      分田到户是权宜之计,今后还是要走集约化道路。小平同志顺应规律,这很正确。现在有能力了,就走规模生产道路。

      • 家园 然后出现大农场主,少部分农民成为雇工

        大部分农民要向其他产业转移吗?连每年新增一千万人就业都解决不了,还想解决三亿农民?别忘了这两年中小企业外贸加工企业倒闭得狠。

        如果是毛时代,当是土地集中起来由一部分农民耕作,另一部分开办村企业,成为产业工人,南街村算是一个样板。农民的后代可以选择当农民,也可以通过上学参军工厂招工等途径成为正式的城市居民。

        但在目前这种情形下怎么搞下去?现在有多少失业的大学生?多少军人退役有工作?农民没了土地又没工作怎么办?

        我们再一次走到了集体化经营的路上,但这一次,已经完全没有了毛时代的保障体系,如果这次的土改失败,那真的是变天的时刻到了。

        • 家园 毛时代的保障体系我还真的不怎么稀罕

          我的个人观点,失业的大学生比没有大学生好,记得我们那里原来只有农中,没有考大学的机会的.农村的复员军人一贯是要回村的,没见得原来比现在好,反正我的二伯父这个老复员军人贫困了一辈子.至于招工的问题,原来还真的远远不如现在,农村的孩子是不允许考技校的,所以当技术工人是门都没有,招工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们村的地被征了可以分到有限的几个名额.今天我至少能自由地去打工.

          那年头的保障真不怎么的,这么多社员一心一意种田,居然相当多的人为吃饱饭担心.我至今不能忘记,我的父母在某一个冬天商量着用稻谷去换点红薯好让全家人吃饱.温馨提醒大家,红薯成为健康食品的时间并不很长.

        • 家园 是的,如果方向偏了,那真是场变革了

          所以说一个可操作的制度是很重要的。那时候的集体化,搞成了大锅饭。现在的集体化既要考虑如何避免效率下降,同时还要避免土地“兼并”。我估计以所有权入股参与大农场运营的机制可能是方向。而对买卖所有权的管理是要非常小心的。

          • 家园 毛时代的公社

            三分之一良好,三分之一一般,三分之一差。可见这不是没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但哗啦啦一下全推倒了。如今看日本农村的合作社制度,竟然也是跟毛时代的公社高度相似的。顶着单干风没有解散的公社存活下来的几千个村集体就没一个有三农问题的。

            所谓的破立,没有破哪有立,破和立必然相随,这是改良派救不了中国的原因。

            • 家园 估计非闲人兄是没来过日本,可能看资料有点误差

              日本那个不叫合作社,叫做组合。抗战期间,在我国华北,东北各地都搞过,让咱们八路军武工队没少收拾过,可是和我们那个公社制度没什么关系。

              日本至今是小块耕地,家庭规模为主,想找大地块,在日本这个平原地价如金,山地崎岖不平的地方,套用赵本山的话说 -- 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也决定了它没法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道路。

              不过日本人的农业的确搞得不错,同样品种的作物,单产世界最高 -- 当然投入也高。我国对有限耕地的要求,恰好也是对单产重视,这一点上与日本相似,而不幸的是,这种高产很难在大地块,集约化的地方出现 -- 废话,你又省工,又省料,还高产,还有没有天理了?

              这正好证明了单干并非死路一条。。。

              说到这儿,虽然我说的是实际情况,恐怕有人已经要说老萨犯了政治错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