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利润私有化,损失公有化 -- 任爱杰

共:💬59 🌺20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等着大厨给俺们准备的好菜

        已献花,不过可不要让食客们等太久哦.

      • 家园 还望看到老兄的文章

        美国的高管腐败和中国历代的高官腐败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管理人在没有监督或监督疲软的情况下肆无忌惮得攫取被托管的财富。

        我的看法是任何组织达到一定规模后必然产生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最终经营权的拥有者将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蒙蔽、挟持产权者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 家园 咱中国的国企O们和相当数量的地方O们,还不是一路货

        问题不在于他们如何腐败堕落,而是他们的腐败堕落传染了整个国家。国民以借钱和股票投机为荣,后面一切就是顺理成章的过程了。

    • 家园 老龄化问题真是个大问题

      美国的社保基金是国家强制储蓄的一种。该基金设立于大萧条后的罗斯福新政时期。当时的工人普遍没有养老金。美国政府设立该基金的初衷是为了提供给工人足够的退休金。按常理来说,美国政府应当把这笔资金存入银行或用于低风险的投资以赚取利息。但是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在当时人均寿命低于50岁的情况下,很多人无法等到只能等到退休后才能领取的退休金就死了。因此领取退休金的人数远远少于提供退休基金本金的人数。这让美国政府得以把这笔钱挪作他用。而到了有人来领取退休金的时候则用新存款来抵冲提款。

      这种模式在存款额大于提款额的情况下是没问题的。然而一旦存款额低于提款额,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资金干涸,最后倒闭了事。随着美国人口的老龄化,这个问题一再浮现出来。每次都以暂时的手段拖过去。

      日本已经被折腾得苦不堪言了。退休金微薄老人们不满,国家财政却已经撑不住了。记得克林顿国情咨文中曾经说过过去的养老体系是按照6个年轻人负担1个老人设计的,如今是2个年轻人1个老人,必须要改革(撑不下去)。美国欧洲现在实际上都在依靠各国的移民,无论合法非法。而没有移民传统的日本怎么样发展,还真是个看点。

      • 家园 中国情况也不好

        http://www.ctc-health.org.cn/file/20061213lnqs.pdf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前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30年至205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到时,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至50%,但目前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个方面,准备都不够充分。

        • 家园 中国一定要重视社会老龄化问题, 并且要及早采取行动

          中国的人口基数大, 人口改变的趋势惯性也大. 不未雨绸缪的话, 将来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 家园 【原创】还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

        表面上看,美国养老金维持不下去的原因是老人太多,年轻人太少。但实际上既是把养老基金一开始就放入银行生息也是没多大用的。

        美国二、三十年代每小时五美元就是高薪了(可见福特给工人发高工资的那个例子。)这个薪水水平一直维持到“股神”巴菲特开始工作(1954 年的$12,000/年,相当于 2007 年的$93,205.65/年)。但美元和黄金脱钩后大幅贬值,五美元最后只是基本工资。如果一个家庭还是只赚$12,000/年,那就是在贫困线上徘徊了。

        这样,就算是某人在1954年把工资的一半都交了养老金,恐怕也是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的。因此社保基金中的养老金作用其实是很低的。说白了,社保基金其实是个保险计划,赌的就是没有那么多人能活到拿养老金的那一天。所以美国近十来年不论是克林顿还是小布什都拿这个做文章,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也是大家都明白其实已经无法改变人口老龄化的事实,除了印钞票或取消养老金别无他法。

        美国的穷人和老人现在还是靠福利来养着的。这其实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因素。

        这笔钱是从赤字中来的。但从这个角度看,当然是个财政负担。但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这又是合算的。然而,是否非要搞赤字经济才能搞福利呢?也并非如此。美国1%的人口占有90%以上的财富。这是剥削。如果搞纯粹的社会主义,这部分财富是应当拿来重新分配的。但这是资本主义的命门。要富人们不出自己的钱来办福利他们当然支持,要他们革自己的命,取消剥削,还是不可能的。

        所以美国也只好一直赤字经济下去了。

        这个现象其实并不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各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分配的失调最终会导致财富的严重失衡。最终导致财政危机,进一步导致经济危机,最后动摇社会的根本。于是最后的出路不是内乱重新洗牌,便是对外扩张掠夺更多的财富。前一个,我们可以看到的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中国的治乱交替。后一个,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自古典时代以来的各国混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别的都好,唯独“剥削”一词,看着扎眼

          贴主是力挺社会主义的?

        • 家园 这么看起来,西方的养老制度甚至还不如

          我们传统的"养儿防老"?

          • 家园 社会化的养老体系我倒是认为是个进步

            现在的问题在于其中的私货太多了。另外,即使有一个公平的养老制度,本身也摆脱不了年轻人养老人的模式。如果大家都不去生儿育女,指望其他人家的年轻人来奉养自己家的老人,迟早也要翻船。日本现在部分就有这个问题,生育率最高的冲绳每个家庭1.8个孩子,东京不到1.1。如果全日本都是东京的生育率,日本现在平均寿命七十多岁,简单算个模型按照80岁计算。20-60岁工作,60-80岁拿养老金,实际上还是1个劳动力要负担1个老人。这怎么也不轻松。还不要说这么下去200年后日本人就成熊猫了,还谈什么养老制度。

            单个家庭可以不指望养儿防老,整个社会可躲不开。

            • 家园 其实在年轻人看来,养小孩儿始终是个累活.

              社会越富,愿意养小孩儿的人就越少.

              而又有了社会化的养老体系,那连最后一个养小孩儿的动力也失去了.

              这样下去,总是会导致老龄化的.

              制度体系再好,也绕不开这个"年轻人不愿养小孩"的关键问题啊.

              还是我们的老方法,"养儿防老",各人养各人的老,同时生儿育女养自己的老,显得更科学.

              • 家园 现在寿命长了

                多干几年。六十岁退休不是天赋人权。领退休金的年龄提高,有一部分人抽烟酗酒,活不到那个年龄,作净贡献,也可以改善一下。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是可以改革的,但是怎么也不可能是原来设想的。

                增加人口不是什么出路,关键是生产率。

                • 家园 生产率上去了,但老人的生活需求水平也上去了

                  以现在的生产率养清朝生活水平的老人,养几十亿没问题!但这些老人愿意吗?

                  生产率上去了,老人的生活需求水平也上去了。

                  这个叫社会进步。

                  人口年龄结构一定有一个合理的值。

                  难道要等吃了亏才意识的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