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拜坛首帖:再看“中国人戈登”(一) -- 10年1剑

共:💬1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拜坛首帖:再看“中国人戈登”(一)

    拜坛首帖:再看“中国人戈登”

    查尔斯.乔治.戈登,中国近代史上很活跃的一个英国人,上海直到解放前仍有戈登路(现为江宁路,我曾走过,忘了具体有什么),应该就是以此戈登为名,没找到什么具体的文字证实。

    戈登在中国期间的主要活动,是于1863年起领导外籍武装-洋枪队(也称“常胜军”),参与了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因功受清廷嘉奖。这或许也是其个人一生最辉煌的一页。后回国,1870年后,在北非等地开展殖民活动。1882年,苏丹爆发马赫迪起义,时已卸任的戈登受命前往喀土穆组织外国人员撤离。1884年3月,义军包围喀土穆。戈登组织英、埃军队坚守10月之久,终于1885年1月城破身殁。

    国内的史料,鲜见关于戈登的详细记述。解放后的官方教材,对戈登的评价毫无异义,“罪行累累、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和后来的日本鬼子差不多。文学作品里,最鲜明的印象是小时在《少年时代》中读到“搓着沾满鲜血的双手,套上清廷赏赐的黄马褂”,义愤填膺;再看到他死于苏丹人民的长矛下,不禁扬眉吐气。同时也多少有些埋怨太平军的革命前辈,怎么连苏丹人也不如?弄得当年周总理访苏丹就说感谢苏丹人民为中国人报仇。日前在新华网上看到年初李肇星外长访问苏丹,又说欠苏丹一个情。一个戈登,中国还苏丹人情就还了半个世纪。

    重新忆及戈登,源于前些日子读《曾国藩》,书中戈登力阻李鸿章苏州杀降,表现出强烈的军人荣誉感,大异于头脑里贪婪、嗜杀的形象,这多少勾起一些欲详细了解其人的兴趣。兴之所至,便下手查阅史料。戈登本人应该留有一份自传,但在本地图书馆遍寻未获,只得到一些互联网上的零碎信息,大致整理一下,对于了解这位我们并不是很熟悉的“中国人戈登”(戈登的绰号),多少有些帮助。

    早年岁月

    小镇(Woolwich)伍尔威治位于伦敦东南的泰唔士河南岸,行政上隶属于格林威治(这个我们更熟悉)镇政府。伍镇并非名彰位显,与其他安逸、静谧的英国城镇并无二致。但回顾其历史,却多了一份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1512年,英王亨利八世期间,皇家海军便在此建有造船所。1671年,伍尔威治兵工厂建立。1741年,专门培养炮兵及工兵军官的皇家军事学院亦在此地成立。在19世纪初,伍尔威治弹丸之地便汇集了造船所、兵工厂、军事学院及皇家炮兵总部,见证了当时大英帝国的兵戈之盛。“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进入20世纪后,随着“日不落”帝国的衰落,伍尔威治的荣耀趋于黯淡,记载了帝国辉煌的那些军事机构也渐次“关停并转”,到现在仅余一所军事基地和一家军事博物馆,提醒游人此地曾经的铁火岁月。

    这里还有个插曲:1886年,当地兵工厂的几个工人组成了一个足球俱乐部,名为伍尔威治兵工厂队(Woolwich Arsenal),1891年后简化为兵工厂队(Arsenal),并于1893年加入职业联赛。1904年升入当时的甲级联赛,1913年,球队迁往北伦敦的海布里(Highbury),便是当今英超中所向披靡的阿森纳。

    1833年1月28日,伍尔威治,当地皇家炮兵军官戈登将军第四子降生,这便是查尔斯.戈登。戈登家共育有5女6子,全家人相处和睦,其乐融融。童年的戈登尤与年长他6岁的姐姐埃米莉交好。不幸的是,在他10岁时,埃米莉夭折,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其后,长姐奥古斯塔又成为他的知己。奥古斯塔是兄弟姐妹中的第一个基督教徒,受她的影响,早年的戈登便对上帝满怀忠诚与热忱。

    1848年,戈登作为军校生进入了皇家军事学院。依照家人的期望,他将子承父业最终进入皇家炮兵。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戈登并未展现出将门虎子的风范,尽管不乏勇敢,但暴燥、冲动的个性使他不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炮兵军官。但他的个性在工兵队伍中却得到了合理的利用,1852年,戈登以皇家工兵少尉身份毕业。当时,伴随着英国的扩张,工兵亦是大有用武之地,他们广泛参与帝国军队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及殖民活动:修桥、铺路、建船坞,甚至担任围城的工作。这对于矢志报国的戈登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二)崭露头角

      从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戈登先是被派往布鲁姆顿(Brompton)的皇家工兵训练营。之后,升任为中尉,并派驻威尔士境内的彭布鲁克(Pembroke),当时,皇家工兵在此承建一处码头。在此期间,即1853年,戈登正式加入教会。血气方刚的年龄、帝国急剧扩张的海外殖民版图、对教会的忠诚,使得年轻的戈登踌躇满志。在其与长姐奥古斯塔的通信中,戈登表达出一种狂热的“战胜自己肉体”及渴望“与上帝同在”的情绪。恰在此时,1853年10月,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爆发战争。为争夺黑海地区的霸权,英、法及当时的撒丁王国先后加入土耳其一方。因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史称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爆发后英法按兵不动,土军单独在巴尔干、黑海、高加索与俄交战,在巴尔干,土军凭借兵力优势击败俄军,1854年6月俄军在普奥压力下撤出侵占的摩尔多瓦瓦拉几亚两公国。在高加索,土军1853年于10月27日对圣尼古拉发动进攻,11月土军受挫,12月俄军击败土军。在黑海方向,两国爆发了海战,1853年11月俄黑海舰队在锡诺普海战中全歼土耳其分舰队,俄国获得黑海制海权。

      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入黑海,俄对英法宣战,6月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瓦尔纳登陆,海军将俄舰队封锁在塞瓦斯托波尔。7月俄军在高加索击溃土军主力。9月,英、法、土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20日,联军突破俄军防线,逼近塞瓦斯托波尔,俄军尽一切可能迅速加强了防线,10月17日联军开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10月25日,俄军袭击了联军后方,11月5日,俄军对联军发动反攻被击败,第二年6月18日联军强攻塞城,被击退。8月16日,俄军再次发动大规模反击被击退,联军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炮击,9月8日,联军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此战进行了11个月,双方损失惨重。

      1855年双方在高加索卡斯进行激战,6月俄军包围卡斯,9月攻城受挫,围困致11月土军投降。1856年3月俄法签定「巴黎和约」,黑海中立化,俄国失去了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力,俄国对黑海扩张的长期努力前功尽弃。

      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霸权之战,参战双方都无正义可言。战争使落后的农奴制俄国损失惨重,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也提升了工兵在战争中的地位。然而,这场战争对于现代护理事业却具有非凡意义,女护士第一次冲破宗教和社会的成见,出现在战地医院。一切都归功于一位天使般的女性-现代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

      战争爆发后,戈登的父母并不同意他参战(估计也会利用职权),但他成功说服主管军官,得以成行。1855年1月,戈登随军抵达巴拉克拉瓦(Balaklava),之后参加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塞瓦斯托波尔围城、进攻里丹(Redan),于战争后期又返回塞瓦斯托波尔。作为工兵,在战争中戈登主要担任修筑工事等。年少气盛的戈登争取到了更具挑战的任务-绘制俄军战壕。许多工兵军官在执行任务中丧生,因为在绘制过程中,上半身要探到胸墙之外。令人惊讶的是,戈登在多次任务中毫发未损,但他本人或许对此多少有些失望。英、法双方对于他的这一英勇行动都给予了极大褒奖。

      鉴于战争中的表现,戈登在战后为自己赢得了堪界助理专员的职位,负责重新划分俄、土疆界。但这项工作也使戈登备感厌倦,只得在平时以射猎为乐。1858年,他所在的部队受命修建一条新电报线路,最后却由于电报公司爽约而使工程流产。戈登只得返回英国,于次年(1859年)升为上尉。那次流产的工程成就了戈登,如果开工,戈登就要留守3年。此时,远东,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在无情地蹂躏积弱日久的中国。对于戈登个人,却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遇。

      文中克里米亚战争一段,摘自以下网址:

      http://mil.anhuinews.com/ahnews/article/20030318/20030300276715_1.html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可以参考<<改变中国>>

      乔纳森?斯潘塞著(曹德骏等译):《改变中国》,三联书店1990年

      书中涉及的人物有

      赫德

      华尔

      戈登

      还有

      白求恩

    • 家园 太阿出匣,其锋可知

      记得有一部电影,描写苏丹围城中的戈登,其敏感而带有理想主义的形象越然而出。

      哈,中国人戈登。

      • 家园 老萨真是一语中的,戈登其人,用我们话说,就是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至于敏感,更是贴切。

    • 家园 支持一下!十年一剑效率不免有些低,看来要改进工艺!
    • 家园 Ding. 起码会有书提到,请报上名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