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华的逝世想到文革后邓做的三件事。 -- 九霄环珮

共:💬355 🌺7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一下先,不是花楼主的观点对,是花楼主有兴趣思考这样

      的问题。将全部的回贴看了下,上了点年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包产到户的威力。对包产到户有疑问的,感觉多数是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之后既没有在农村呆过,也没有在工厂干的。不知道调动人的积极性,尤其是调动基层劳动者积极性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俺是69年随走资派父母下放的,曾经亲眼见过根正苗红的农民将大半桶的化肥倒在水田的一角,找个有树荫的地方躺下睡了。那个年代的化肥,可以用金贵来形容。包产到户后,俺多次回到下放的地方,大冬天见农民抽干塘里的水,赤脚下去挑塘泥,一担担地撒到田里。这活没有包产前队里也组织干,干的时候,人是一堆堆地扎在一起聊天,见队干部来了就应付一下,一旦没人管了,大老娘们可以荒唐到将男人的裤子扒了,JJ上拴草绳,玩得那叫个爽。到了评工分的时候,一个个乌鸡斗眼的,结下的仇恨下辈子也忘不了。

      良种、水利、化肥当然是增产的基本条件,但要没有了积极性,这些东西是没法变成粮食的。

      • 家园 我的记忆

        我们那里分田到户比较晚,我记得的事情,包括评工分争得红脸黑脸什么的,还有大老娘们扒男人裤子之类的都是有的,积极性高也确实不高,——积极性高与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实很大,但是积极性有没有提高的办法,我想,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真不觉得分就是比集体更好的选择,至少在修水利这个方面,分之后绝对不如分之前。

        我们那个村子,是湘北的丘陵地带,山与山之间夹一槽一槽的水田,在一槽田最高处和中部,通常都会有几个大的池塘,——大的已经可以算小型水库,这些池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桃花汛的时候开始蓄水,到双抢伏旱(稍微解释一下,湖南北部都种两季水稻,入伏前后要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是用水最多的时候,而这段时间很容易遭遇旱情)期间,开闸放水,一般自流灌溉就可以顶很长一段时间的旱情。然后,在这基础之上,电排站算抗旱的补充措施。在84年之前,基本上这些水库池塘还有相应的灌溉渠道是出集体工修的,库容量,还有渠道都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分田到户之后,先是池塘也分了,承包户拿来养鱼,到伏旱期间,鱼和稻争水,动不动就要用扁担锄头解决水的问题;再往后,泥沙淤积,无人出头组织清淤,库容下降,池塘只能种莲藕——抗旱的功能基本消失,就靠电排站了,可是电排站也因为渠道的破损,能灌溉的面积大幅度缩减了。这两年,电排站又被重视起来,可是塘坝自流灌溉的好处,想得起,可是组织不起人来搞了。所以,每家每户要摊派的抗旱费用又上去了,去年过春节,据说以后国家拨款,要修缮塘坝了,不知道后面能不能兑现。

        总体来说,粮食产量与分田之前相比,有提高,可是这个提高,是不是应该完全归功与分田,积极性提高了,我看是要打个问号的。

        而且,分田之后,农民种地的成本,肯定是提高了的。这种成本的提高,多数情况下,都被分田的赞成者忽视了。

      • 家园 这是你个人的感性认识而已,关键是客观数据。

        人的感性认识都是有局限的,客观数据才是强大的。

      • 家园 所谓“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实是迎合其小农性

        我不否认你说的是事实,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问题在于,面对这样的事实,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是加强工作改进管理在人民公社的框架下解决问题,还是把田分了了事。

        分田到户,“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实是迎合其小农性,退回到小农经济去。这样做,一时看起来各家都勤快了,打得粮食多了,但从长远看,断绝了农村产业升级的可能。于是无组织的农民,在有组织的工业竞争和高度组织的官僚机构面前,处境只能一年不如一年。多打了几斤粮食,但化肥农药各种摊派增长得更快。

        “分田到户”,解散人民公社,是邓小平最严重的政治错误。它使得毛泽东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中国农民,又倒退回一盘散沙的无组织状态,成为市场经济中任人宰割的羔羊。这是今天中国严重的三农问题和部分城市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是几天中国残存的八千来个人民公社相比当地都还不错的原因。

        邓小平有其他历史功绩可以补偿这一错误,而万里等人,是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 家园 分田30年,积极了3年。

          这政策真是伟大啊

        • 家园 你说的这些话,在俺这个年纪的人听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年的张春桥、姚文元之流就是用这种腔调讲这种话的。只是俺不懂,为啥才只过了三十几年,又有人跳出来,振振有词地再将种歪理讲上一遍。如果没有当年的思想解放,俺以及俺父母这一辈人,听了这话,半夜都会被恶梦吓醒。好在如今,不仅是俺,几乎是全社会的思想都解放了,这样的回头路即使有人想走也走不了。

          俺并不认为你的思想会与当年的张春桥、姚文元有共通之处,但讲出这种话,体现出对中国农民缺乏理解与了解这一点上,也他们是相同的。

          俺的话可能说得有点直了,有得罪之处,请不要原谅。

        • 家园 呵呵,我倒是觉得也未必"钉到耻辱柱上"

          其实您说的情况我都同意,问题是不吃这二遍苦受这二茬罪,农民真能明白啥是对他们好的举措嘛?不理解就有对抗,有对抗效率就要下降,长此以往,好事也变坏了.

          社会各阶层都一样,我觉得加以引导比强硬推行要好得多,当然,这也是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才敢这么说的

          • 家园 张口就来 吓唬人是不行地

            而万里等人,是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

            张口就来 吓唬人是不行地

            我不是农民 一辈子没去过农村

            我是这样琢磨这个问题的:

            如果我是农民

            现在有两条路

            a集体生产

            b包产到户

            就算a到手粮食比b多(可以不用争论哪种方法好了吧)

            我会咋选呢

            楼上好多人想当然当然选a啦

            那请问a和一个企业有什么区别

            b是自己当老板 a是给单位打工

            楼上有人说人民公社有保障,说这种话就没良心了,连我这个城里人都知道有过三年困难时期,还好意思再对农民说人民公社好吗,这才是忽悠人吧。

            农业有风险

            a和b风险是一样的

            a风险是自己不可控的

            b风险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就算赔我也认了,如果是公社决策错误比如选种,购买化肥-不甘心呐)

            再说如果选a一样打工我不会去城里打工阿

            别人自己做老板你给他一样的收入让他打工找个人管它那叫剥夺他的自由

            那么他可不可以这样想:我选b,自己当老板,如果风险大,或者自由对我不那么重要,那么我去城里打工,选b土地还是自己的,可以转承包给别人,又多份收入。如果选a同样打工一样被人管,欠收还是要出去讨饭,土地还不是自己的了。

            农民只会结论:那些反邓的人说的道貌岸然,集体公社好啦 从国外看集约化生产是趋势啦,说白了就是想忽悠我,从我手里抢走土地,没门。坚决拥护邓小平。

            其实那些往邓身上扣屎盆子的人扪心自问

            49年前“打土豪,分田地”这句口号还要不要兑现,人家可是冲着这句话跟着你的,现在土豪打倒了,田地还要不要分

            邓公分田到户兑现tg的诺言有错吗

            道理说破天,人民公社再有科学依据,兑现承诺现

            至少在分田到户这一点上恰恰不是邓公的耻辱柱,邓公在这一点可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

            所以农民怀念邓是有道理的

            楼上好多人说了那么多集体生产的好处,总觉得农民脑子笨被邓忽悠了而不自觉,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众人皆醉我独醒,连耻辱柱都出来

            非要扯上毛,把毛与邓对立

            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话:

            高贵者最愚蠢

            卑贱者最聪明

            实在看不下去 头次在河里发言 言语得罪 不望海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