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民企吞下国企-----聊聊我们的产业升级 -- 脑袋

共:💬306 🌺857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不是人为的饥荒,兄台且慢下结论

          国内的油价现在还是比国际低三成的,即便是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情况下,煤价也是如此,不然为什么海关要发改委限制出口配额?无他,人人都想出口,因为国际价格高得多。生产一吨煤油,自己还得往里贴钱,谁愿意?除了国企没有。这种饥荒是必然的,而且是含着眼泪的。如果没有这种饥荒,CPI早就破10了。当然,兄台说的败家,我是相信的,但这总好过一个疯狂的通胀吧。只能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长在红旗下的国人对国企多少有些信任和亲切感。

          但如果你在工业界真正工作过,了解他们的产品、服务、运转模式,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丢掉幻想。如果不是垄断行业,你的对他的预期就是什么时候倒掉,或是什么时候只有靠银行救济活命。

          书斋中的先生对事物的评价加入了太多道德、出身以及对其学术名词的追求,民企的行为大多带有原罪、出生草莽、方法灵活却没法用教科书解释,不容易得到先生们的好感。

          • 家园 这倒不是亲切感

            既然脑袋兄问到这里,我也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小女子在审计行业呆过几年,国企民企的上市也做过几个;之后在米国的工业界呆着,又呆回了国内,所在公司和国企民企也合作不少,一直与闻其间,现在是在一家米国的金融公司里看宏观。在下的很多朋友,都是民企的,个人也对他们很佩服。但就连他们自己,都颇认为贵族是三代出来的,社会责任感是五十年才有的。

            • 家园 有时压了担子,责任感才会产生。

              社会舆论总是倾向给民企的负面评价,对他们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宣传得不够,至少不如他们的真实贡献那么大,这里有意识形态的干扰在。如果没有荣誉感,而且国家有困难,总是先扔下他们保国企,这样让民企产生社会责任感就很难,因为他们自己,国家和社会大众都没把他们放入英雄的位置。不过我们仍然能看到这次地震救灾的那个江苏建筑老板的表现,很让人感动。其实国企里不小于他的建筑企业多了去,但没看到一个有类似的表现,甚至没有一个事后学习跟风的。那时如果多一些建筑机械,能多救好多人命。如果在舆论宣传中给民企以荣誉感,把产业升级的任务压在所有中国企业家肩上,我们民族的儒家传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其实是深入骨髓的,很容易唤醒。所以我对民企的社会责任感没有那么绝望,非要等50年。

              我希望的民企逐渐取代国企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国企这么庞大,能吃下他的,现在只有外资,那是便宜了外人。况且国企其实还有向全民征税或是补贴的功能,一时还真的无可替代。只是,当我看到国家投入几亿,几十亿到一些国企中去投入新厂,新生产线,又觉得很心痛。因为很了解那些企业,觉得给他们这么好的资源真是太糟塌东西了,那是老百姓的血汗呀。这些迟早会成为问题资产,银行坏账,而且继续壮大国企,也为以后民企吞下他们制造难度。很希望国家看到国企的体制问题是根本性的,不再给竞争性行业的国企投入资源去扩能,只是让他们维持生产,等待收编。

              谢谢你的自我介绍,从你的经历看对中国的企业界应该是非常熟悉。我很想听听你们经济学专业人士,对我们国家经济走向的看法。特别是现在讨论得最热烈的产业升级,我们国家到底成功机会有多大?民企会发展成什么样,国企该怎么改革才有希望?

              • 家园 我相信产业升级一定能够成功

                个人的看法是国家现在做这件事,成功性很大。原因第一是大部制的改革有一着妙棋,把国防科工委给并到了工业信息部里。我国的军工技术水平一直高于民品,而且有足够的资源做出很好的研究,以军带民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方式。第二是时机选得很好。如果是前几年,只要有工人,只要能模仿就能卖出去。现在出口萧条,人工成本上升,逼着企业要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不是国家在唱独角戏。第三么,容我YY一下,中国政府和人民一旦一条心而且下了决心做一件事,还没有做不成的。

                先回答完脑袋兄的问题,另外还要感谢一下兄台的详细回复,写这么长,诚恳而深入,真的很感谢。

                再说一说个人对国企和民企的看法。我相信中国的儒家传统,也同意国家一直拿民企当庶出的儿子,但个人认为,一个人的品质是靠表现出来的。表现出来以后,国家是会另眼相看的。就拿您提到的陈公来说,我曾经和江苏省的一位经济方面官员聊到此事,他说他们原来不喜欢陈,做事不大靠谱;但此举一出,他们现在对陈是尽量开绿灯。是不是能堪大任,需要先表现出来,别人才敢给民企加担子。我个人看到的情况,是让人忧心的。当然, “时穷节乃现”;可是国家的困难是长期的,此时不现,要到什么时候呢?说的不中听一点,对于国企的乖乖听话,甚至可说是毁家纾难,国家不拔资金、不支持扩产那不是凉了别人的心么?不去教训一下草菅人命、乱排毒水、随意撕毁供货合同的小煤矿,天理又何在?

                我个人对国企和民企都无特殊的好感,对外企也是。只是觉得,国家真的很不容易。对于这样的国家,只能是说,先问你为她做了什么。比起雪山草原上的先烈们,我们这一代都做得不够。

                • 家园 确实应该靠自己表现。不能先入为主的评论谁一定更好

                  不然太武断了。

                  我支持民企,就是因为我看到的它们大都算是市场英雄,和一些河友看到的不一样。我想原因可能就是敢到大工业设计院来推销产品的民企,已经是比较成功的民企了,已经有一定规模,所以就表现出一股创业的气势,没有许多河友提到的还处在求生存阶段的下三流套路。这可能是我的观点让人感到有点武断的地方,因为民企在大多数的心中还是和那些无法无天的奸商等价的。

                  相反,在我工作中接触过的企业中,我还没发现一个国企让人佩服,甚至大都让人非常鄙视。今年一个笑话让我总把国企和国足联系在一起:看英超要钱,看国足要命。当年我们同事抱怨一个国企的产品时说:“他的产品,又贵又要命。”但市政府来求情,不得不买。

                  • 家园 同意兄台的观点,能力是要自己表现出来的。

                    在国家来看,陈公表现出来的是公心,那就给你压担子;地下钱庄表现出来的是极好的信用控制,那就用你搞小额贷款;国企表现出来的是无能和听话,那就用你搞垄断;如果表现出来的是自顾自和赚了钱就跑,那就……

                    有时也不禁感叹,有的民企现在做的真是非常不错,如果不抓住时机表现一下,任由国企和外企在国家那里表现而获得资源就太可惜了。个人感觉现在的民企很少对政府资源有效利用,一般来说或是盯住眼前利益、抱住某个官员的粗腿而把自己变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要不就是对政治敬而远之,整个公司和政府打交道的就是财务。其实,看看胡总在日本对川崎的访问,这不是绝好的例子嘛!这种政府资源利用起来,对一个企业和整个国家都是好事。

                    • 家园 政府资源是鸦片

                      政府资源是鸦片,越吸越上瘾。民企要做大,原则上要利用但不依附政府。但是在中国,沾上政治,想跑不容易啊。所以如果能不碰政府,还不如不碰,这样的企业最健康。

                      • 家园 占了政府的便宜,却欠了官员的人情。

                        便宜好占,人情烫手。官员在中国的权力太大,没有制约。弄不好一不小心,把人情网搞成了远华案。

                    •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私营经济业主的土老财思想也是够呛!
    • 家园 【原创】把国家当企业经营的政府

      把国家当企业经营的政府

      共产党这个团队的组织性还是比较强, 所以做事行动效率还可以。中国的各级政府官员确实如陈经在《官办经济》中描述的一样,在努力经营自己这一方土地,拼命招商引资,开拓税源。我反对国企,但并不是反对现在的政府模式,相反还觉得挺有效率的。国企,是一个历史遗留恐龙,不适合这个时代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但偏又体积庞大,不好处理。我想不通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官场文化,有的地方的政府(特别是江浙政府)显得虎虎有生气,但同一地方的国企却一副病怏怏的楚楚可怜样子。我的初步解释是,可能政府间的竞争不如企业间的激烈,所以同样的行为模式,在政府中显得很有冲劲,但在企业中还很不够。就像企业是冲锋在前,攻城略地的先锋将,政府是做后勤工作的辅助战士。国企可能算是被要求去当前锋的后勤兵,武功不适合激烈的战场厮杀,算是用人不当。 我还不太满意这个解释,希望听听河友高见。闲话少说,下面我想聊聊中国信心之---把国家当企业经营的政府。

      一个非常大的沿海城市,有企业想办个不锈钢项目,我曾作为小兵参与项目初期的谈判。这个生产线引自法国,谈判中大家需要确定大致有哪些问题,能不能解决。当时会议室中间是一个长条形的桌子,我们院的工程师坐在一边,法国的技术专家坐另一边,双方讨论技术细节。在我们身后,靠墙的是一排椅子, 那个城市的政府官员就坐在那儿,每人拿着个硬面抄记下问题,或是当场回答行还是不行。这些官员中有区委副书记,消防队长,一两个局长,那个企业的几个领导,还有一个银行的。官员的态度非常好,很配合,没有平日我们这些草民看到的鼻孔向天的样子,而且大部分官员坐了一天,可能一个问题都没他的,纯属来压场子。比如说,厂房长度超过一公里,远超过国家防火规范的 要求。转头问消防队长,怎么办?他的回答不是我们惯例看到的官场的皮球官司,很有担待:如果厂房两侧都同时每300米开一个消防车能进入的通道,这样消防车的路径就不会被生产线打断,有事时,就两拨消防车同时开进,就应该没有问题。这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谈判间歇,吃饭时,那个区委副书记,热情似火地不仅给领导,也给我们这些小兵敬酒,还一口一个高帽子:各位专家辛苦了,我们某某书记今天实在有事来不了,请我代表,对不起了,大家一定要吃好。我很诧异这些官员的热情,在中国社会的等级中,我们的差距不是一点两点。我去问这个项目的总师,他不太惊讶,他说:“这个城市的市委书记很重视这个项目,他想做成,所以谈判前给这个区的区长打电话,大意是谁让客商不舒服,我就要他好看。”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儿的政府官员立马变成这个世界最高效,服务意识最强的团队,只需一个电话。共产党在全世界的唱衰声中,屡创奇迹,和这种很强的组织性有关系。虽然我们看到有时他们贪污,但做一个事的效率却真的有可能比较高(当它们想做成时)。但是,当客商成了地产老板,你是那个被拆迁的倒霉蛋,你又会恨死这个高效率和太大的权利。没办法,我们政府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招商引资,他的利润就是税收。

      江苏南通一家风机厂想开发新风机,他们的总工是从成都挖过去的,很能干。这个人没有在厂里面闭门造车,而是找到我们院里来要求联合开发,利润分成。这个想法很聪明,首先设计院比较了解客户的风机使用问题,能根据问题,提改进方案,而他们有生产实力和实验设备,可以把设计院的方案具体实施,互补不足。而且设计院如果被套进来了,他的新风机的销路就不用愁了:相当于医生参股药厂,那药的销售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当我们院找到课题,准备和他们签合同,联合开发风机。当时室主任估计是双方各出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但后来他们却决定承担全部经费,因为当时南通市为鼓励企业搞研发,市科委会为企业承担一部分研发费用,不要任何回报。签合同那天,那个总工,带着南通科委副主任一起来的。签字前,副主任先讲话:“我们南通市政府很感谢你们院选择我们的企业作研发合作对象,我们希望以后能和贵院有更多的研发合作项目。我不懂技术,就不多说了,今天我保证,研发费用,凭发票报账,我们科委出75%”。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在中国的财会制度下,报出120%都不稀奇。那个厂,经过这次合作,用政府的钱把实验设备鸟枪换炮,就是我们院的参与人员都受益,搞到价值快3万的IBM笔记本。我开始以为是政府想参股,但主任说钱真是白给的,就是南通政府鼓励企业搞研发。但政府也不是傻子,他也是在做生意。这个项目做成了,每卖一台风机,他都能收到税,他这是在为未来的税进行投资。这种有设计院保证销路的项目,想失败都难,他为什么不投入呢?搞研发真是好事呀,厂家,政府,设计院都有好处,没有谁亏了。江浙一带的政府,意识真的很超前,这是2002年左右的事。所以说我们的政府其实为产业升级已经早就开始投入了,而且力度和发达国家有一拼,直接给企业现金支持。估计现在的政府对已经投入的东西有点信心,所以敢于挑战新劳动法带给企业的困难。

      我比较欣赏南通政府的做法,没有什么民营、国营的区分对待,谁做得好给谁糖吃。政府的生意是做好企业的后勤工作,提供好的经营环境,和别的政府进行竞争,而不是通过国企的方式直接进入市场和别的企业进行竞争,让企业自己去满世界的市场拼杀,发展,自然会税源滚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实际上问题就在这里

        政府对企业或者说对资本确实是非常支持的,但是对老百姓呢?对工人的人权、福利和劳动保障呢?当老百姓有问题,想要做点儿事情,或者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政府在哪儿呢?

        这恰恰是问题所在,换言之,批评者所言称的官僚资本主义的涵义就在这里。当然了,不偏不倚是很难的,不过,问题老这么拖着,恐怕也不行。

        • 家园 政府管理国家像经营企业时,他的逐利本能也很强烈

          我记得陈大的官办经济里有详细的描述,建议看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