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尉迟恭的玄武门 (1) -- 史文恭

共:💬600 🌺31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尉迟恭的玄武门(13)

      在展开玄武门之战的描述前,有个前提是需要探讨的:

      很多后来的读者在注视玄武门之变时,注意力都集中在谋杀的过程上,而忽略了谋杀的场地。这是在皇帝陛下居住的禁宫里,怎么会发生宫内,李世民带十人刺杀兄弟,尉迟恭带七十余骑来增援,宫城外两千长林兵进攻玄武门门楼的事情?皇宫的守卫为何如此薄弱?骁勇的禁卫军哪里去了?

      资治通鉴191卷的记载如下:

      “。。。。庚申,世民帅长孙无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门。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乃俱入,趣玄武门。上时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等,欲按其事。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n

      翊卫车骑将军冯翊冯立闻建成死,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乎!"乃与副护军薛万彻、屈咥直府左车骑万年谢叔方帅东宫、齐府精兵二千驰趣玄武门。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不得入。云麾将军敬君弘掌宿卫后,屯玄武门,挺身出战,所亲止之曰:"事未可知,且徐观变,俟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君弘不从,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呼而进,皆死之。君弘,显俊之曾孙也。守门兵与万彻等力战良久,万彻鼓噪欲攻秦府,将士大惧;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宫府兵遂溃,万彻与数十骑亡入终南山。冯立既杀敬君弘,谓其徒曰:"亦足以少报太子矣!"遂解兵,逃于野。”

      这一段透露了很多重要信息:

      其一,在李建成死后没多长时间,太子东宫已经第一时间获得消息,这说明太子方在宫城内情报系统的效率。(也可能是太子的随行人员报告,但这个报告者必须经过秦王方掌控的玄武门,所以,必须考虑太子方其他情报渠道的可能性)

      其二,冯翊冯立以及薛万彻等人需要集结二千精兵进攻玄武门,(注意还是“驰趣”,骑马的),他们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说明开头李建成进宫的自信“兵备已严”并非虚言,也侧面证实了太子方在夺嫡之战中也是摩拳擦掌,在道义上,是和李世民一个等级的。

      其三,《资治通鉴》的这里的记载在时间上有问题,“云麾将军敬君弘掌宿卫后,屯玄武门,挺身出战,”显然是在 “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不得入”之前的事,否则,不可能张公谨把门顶住了后,敬君弘还要出战的。---- -而这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敬君弘和吕世衡是第一批抵抗东宫救兵的人,考虑到东宫和玄武门很近,冯翊冯立是在知道李建成死讯后第一时间赶出的,那么,敬君弘的抵抗应该发生在李世民刺杀李建成,李元吉不久。而知道了这个时间点后,我们对敬君弘手下的这段话的理解就深了一步“所亲止之曰:"事未可知,且徐观变,俟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这说明了在李世民进行他的谋杀的时候,宫城的禁卫军并没有集中,(所以,敬君弘的手下会劝他“俟兵集”),----根据这点,我们可以推测出几条:

      首先,在李世民的原计划里,他对李建成和李元吉是“暗杀”,而不是“明杀”,他希望在杀死亲兄弟后,马上控制李渊,夺过大权,然后再调兵消灭东宫的“长林兵”,所以,他没有(私下)命令禁军首领敬君弘预先集中兵力于玄武门。----相反,为了他的谋杀方便,他甚至要求敬君弘分散禁军兵力。---而李世民没有料到的是,刺杀的消息走漏的如此快,而东宫的反应之快速也超出了他的预期。再加上在完成刺杀后,李世民由于极大的精神压力,而乱了分寸,所以,当太子方的长林兵向玄武门蜂拥而来时,敬君弘不得不首先独自面对。而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敬君弘不可能在玄武门事发之前把消息告知禁军所有中层以上军官,为了保密的需要,他至多只能告诉象吕世衡,常何这样几个死党,所以在事发的时候,他的手下会说“事未可知,且徐观变”,(因为敬君弘的手下很可能还不知道整个阴谋的策划和结果。)假如敬君弘在出击时知道李建成,李元吉已经身亡,那他很可能会闭关死守,因为,进攻方知道首领已死,就会士气顿失的。(后来的事态发展就是如此。)所以敬君弘就能守得住,但他若没得到李世民方及时地通知,而面临东宫方出乎意料的突击时,他必须要出关死战,以此为秦王争取时间。(因为他人少,守不住城楼。而且,禁卫军的集结还需要时间)。因此,敬君弘的死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张公谨的及时来援也非常重要,他顶住的城门的功劳非常大,也很值。在玄武门事后,他受封公爵,食邑一千户,(就是一千户人家的税收都给他),而赫赫有名的秦叔宝,程咬金也参加了玄武门谋杀案,他们的食邑就都是七百户。顺便提一下,张公谨的长子名字很好听,叫张大象。

      但张公谨的臂力再强,也是顶不住两千东宫悍匪的。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后来受封食邑千三百户的尉迟敬德大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行 窥基诸位大师的先辈都是这样成的贵族
      • 家园 上花

        坐等后文

      • 家园 史兄赐宝,多谢多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还是想不通敬君弘为何要出战

        您提到:

        “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不得入”

        另外:

        (因为他人少,守不住城楼。而且,禁卫军的集结还需要时间)

        既然“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不得入”,您又提到“因为他人少,守不住城楼”,老张又不是神仙,他一个人能守住,敬君弘和手下起码有几十号人为何不闭关呢?而且长林兵这么快赶来,应该都是轻装部队,缺乏攻城装备,如果说为了给秦王争取时间,关住城门固守待援也非不可行啊。

        • 家园 关于敬君弘为什么出战,

          我看到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敬君弘被李二收服,或投靠李二时间不长,这也可以理解,李二既然把战场选在玄武门,他当然要经营好战场环境,作为一代名将,在总体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借势就非常重要了。敬君弘作为李二的一颗关键棋子肯定不会让对手知道其真实的身份的,如何保证其身份不外泄,只有长期潜伏和临时收买,从事起仓促来看,临时收买的可能性大些。在看到太子和齐王被诛杀后,宫府兵围攻自己管辖地盘玄武门时,为了向李二——未来的皇帝表忠心以及表现自己的能力才开门出战,以为能击退宫府兵,谁知道自己rp不好,把性命栽了进去。

          • 家园 简单地说就是

            急于拿出投名状,但因为事件发生太过仓促,自己还没想清楚就碰上薛万均兄弟这样的猛人来拚命。一方志在立功,一方志在搏命,战斗力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元吉在上朝前和建成说,外间兵备已严。可见长林兵甲胄、兵器都已经整装完毕了(古代士兵都是上阵前配的),只要一个号令就能出发作战,而二郎一方很可能没有预料到太子党有如此快的速度。

            也就是说,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子党和二郎党都低估了对方的反应程度。

            这样一种仓促的、出乎双方意料的遭遇,要拍成电影就很有杜琪峰的味道。

            • 家园 看来老兄很欣赏老杜的!

              不过经你一说,真的觉得史教头的剧本还真有点当年银河映像的味道,就像《非常突然》、《枪火》一样,充满着仓促、巧合和意外。算了,史教头的剧本和你的编剧和制片,就这么定了。注意导演一定要找老杜哦。

        • 家园 长林兵

          这是太子卫队,别说轻装,重装也不可能有攻打宫门的能力啊。

          要不然,李渊自己先坐不住了。

          • 家园 我理解错了,一直认为长林兵是正规武装

            会装备一些攻城器械。

            • 家园 其实应该可以算正规军

              其实应该可以算正规军,太子有十卫率么,可以有武装的。大不了把他们名字按照十卫率报上去而已。只不过这支兵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超过了正常的卫率,来历更不是卫率那样的府兵,所以更像一只私人武装了。

              至于重装,古代对于军备管理也是很严格的,不是作为军队就能拿到装备的。杨文干事件中,李世民不就拿擅发宫甲为借口么。私铸轻装比较靠谱,重装么。。。

              建成还是斗争经验不足,估计以为自己身居嫡长,内有妇人相助,外有长林护卫,只要不给李二阴了,以重待轻,胜利一定是自己的。哪里想到兵家惯于出其不意,李二愣是在最危险的地方下了手,不论是能力和威望都不是李二对手啊。

              李二以功高镇主不能容于兄弟,自安于外也不可得,不得已取此下策,难怪司马光除了批评李渊不早定局面,竟是对玄武之变欲说还羞,罕见啊罕见。

              我一直对李二咨询李靖和李世绩政变比较感兴趣,此二人身为外围武臣都要被卷进去,夺位的斗争多么激烈。不过,拒绝参与而不受其类,莫非两个人相对还是要倾向于李二?

              • 家园 我感觉对李靖和李世绩可以这么理解

                二郎图谋弑兄逼父,甚至有弑父的可能,李靖和李世绩作为朝廷重要的武臣,肯定知道此事意味着什么——这在根本上颠覆了正常的皇朝伦理观,一个对皇帝忠诚的大臣是不能容忍此类事件的。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尽快报知皇帝粉碎政变阴谋才对。

                而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大郎作为太子,继承皇位的势头已经明朗,要做政治投机的大臣,得知此事后更应该出首。

                须知,李靖和李世绩都不是二郎心腹,甚至不算二郎党,而一直是独立领兵对朝廷负责的大将。可两人仅仅对密谋表示不掺和而已,既没有报告皇帝,也没有报告太子,这个姿态其实已隐含了对二郎的支持。由此二郎“重二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