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奥匈帝国军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系列 -- 蒂罗尔射手

共:💬252 🌺14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根本

          没这回事

          汉以前,吴越地区的悍勇全国第一。

          历代南方兵战斗力都不弱。尤其对于北方游牧民入侵,一般激烈抵抗都在南方。除开地理因素,战斗力也是原因。

          明朝戚继光选的是浙江兵,民国内战期间最好的兵员国共多认为是两广和闽浙兵。

          南方兵固然某些时期体质不如北方高大,但是真正好的兵员是勇于公斗怯于死斗、且朴实抱团的农民。这南方尤胜北方。

        • 家园 The good soldier Schweik

          It happened I just watched the movie the good soldier Schweik (Osudy dobrého vojáka vejka za světové války) of original version. The movie does reflect the language variety of the army. Some officers speak languages similiar to dialect German, which is straight forward and smooth. Many of them talk in Czechish, like what Schweik does, which is soft and more changable.

      • 家园 【原创】续2

        战前,奥匈的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步兵部队如下:

        62个奥地利步兵团

        40个匈牙利步兵团

        4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步兵团(1908年帝国新吞并的地区,为了这个地区,赔上了王储,甚至整个帝国)

        28个战地猎兵营(什么是战地猎兵以后介绍)

        1个波黑战地猎兵营

        4个蒂罗尔猎兵团(注意,这是属于帝国国防军的部队,和上文提到过的,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不是一支部队)。

        具体步兵团的建制如下:

        团部,4个野战步兵营,16个野战步兵连。

        团部:

        一名上校担任团长,一名校级军官担任参谋长,3到5名尉官担任参谋,一名副团长,一名团工兵主任,一名团主计官,四名主计官助手,一名团军需官,一名团修械主任,一名团营房管理主任,一名团军乐队长,一名团军医主任,四名高级军医,一名团部军士长,四名团部勤务下士。

        四名营长(中校或少校),四名副营长,一名团神职军官及其助手,号手,5名一等兵,30名列兵,两名学兵。

        团部一共:21名军官,73名士官和士兵。

        16个连长都是上尉,同时每连都有一个连军士长,副连长通常是中尉或少尉,排长是准尉。

        除去团部的兵力,一共是:64名军官,2488名士官和士兵。

        团的补充营建制如下:

        1名少校营长,2名补充区征兵官,1名高级军医,一名主计官,3名中士级主计官助手,1名军需官,1名营参谋长,4名中尉(未来的连长),4名中士(未来的连军士长),以及12名士兵(都是老兵,作用是训练新兵)。

        中尉以上的步兵军官配发军刀,军刀长82厘米,双面开血槽,单面开锋,用于指挥发令,也可以用于近身搏斗。主计官,参谋长和团军乐队长配发礼仪性M1863式军刀,不开锋,长65.8厘米,不能用来搏斗。

        工兵官,号手和司机等配发M1862式工兵刀。

        士兵中的神枪手和神枪军官可以佩戴“射手标志”。

        各团都拥有自己的团旗,作为本团的标志。

        和步兵部队一样,奥匈帝国的炮兵部队也分属于三支军队,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炮兵部队和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炮兵部队。

        其中,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实力最强,下属兵种最齐全。

        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又可以划分为:

        国防军野战炮兵部队

        国防军要塞炮兵部队

        国防军山地炮兵部队

        国防军炮兵技术支援部队

        国防军炮兵训练队

        其中,国防炮兵兵力如下:

        42个野战加农炮团

        14个野战榴弹炮师(营级建制)

        11个乘骑炮兵师(营级)

        14个重榴弹炮师(营级)

        11个山地炮兵团

        6个要塞炮兵团

        10个独立要塞守备炮兵营

        在炮兵部队和运输部队中,“师”这个编制是一个营级建制。

        每个师属野战炮兵团都包含有一个补充营,其功能和步兵团的补充营一样。同时每个野战炮兵团还含有一个基干弹药队,该队仅有2名军官9名士兵,也是一个等待在动员后使用预备役人员填充的单位。

        一个拥有四个炮兵连的野战炮兵团,总共拥有16名军官和404名士兵。

        要塞炮兵团要庞大得多,采用3营12连建制,总共54名军官1251名士兵。

        炮兵技术支援部队,主要负责维修大炮,为炮兵构筑工事,设立观察哨,建立弹药堆积点,提供警卫等任务,一身而兼任技术工兵,战地工兵,侦察兵和轻步兵四任,是炮兵部队必不可少的助手。

        由于炮兵技术支援部队是技术兵种,因此设立随军炮兵工程师职务,其中随军炮兵总工程师是少将军衔,高级炮兵零件管理工程师是上校军衔,

        炮兵军官和士兵都装备左轮手枪作为自卫武器,军官另装备骑兵军刀。

        野战炮兵部队本身的警戒兵和为野战炮兵部队提供警戒勤务的炮兵技术支援部队的士兵装备不带刺刀的步枪。

        要塞炮兵的轻步兵则装备带刺刀的步枪。

        炮兵的军帽上带有炮兵穗,然而这是只有和平时期才使用的装饰性穗带,战争时期,炮兵统一佩戴圆筒式软布带沿战斗帽。

        战争开始的时候,奥匈炮兵储存了大量弹药,但是却只储存了少量的备用大炮,根据不知道哪个蠢人提出的理论,大炮在未来的战争中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的,更糟糕的是,奥匈最大的兵工厂,斯科达兵工厂虽然产能还有富余,却没有储存原材料,结果战争开始后,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兵工厂生产大炮的原材料迅速耗尽。接下来,奥匈炮兵在俄罗斯和巴尔干的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损失,这使得奥匈炮兵的大炮到1915年意大利参战的时候近乎枯竭,以致于几乎不能在意大利前线上部署一门大炮的地步。帝国战争部疯狂地搜罗一切还能打响的重火器来装备它的炮兵部队,那些没有制退复位器的老式火炮被重新下发到部队,甚至一门1861年生产的65毫米铜制山地加农炮也被拉到了前线。近300名俄罗斯战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门炮拉上了海拔3905米的阿尔卑斯山Ortler峰。

        要塞炮兵的处境要好的多,拥有要塞保护的要塞炮兵损失不大,以帝国国防军第1要塞炮兵团为例,该团的第1营拥有2门305毫米重迫击炮和2门150毫米重榴弹炮,另外三个炮兵营各拥有1门240毫米重迫击炮和3门150毫米重榴弹炮,另外还拥有一个营的步兵部队,这些部队到1915年秋还建制完整。

        第2要塞炮兵团则在1915年补充了一个补充营,该营拥有一门恐怖的420毫米榴弹炮,这是德国援助的。

        1918年,所有要塞炮兵团又改编成重炮团。

        奥匈军的火炮技术标准如下:

        加农炮:40至60倍身管,水平喷焰长度达到炮长的百分之10

        重迫击炮:6至10倍身管,垂直喷焰达炮高百分之70

        榴弹炮:10至16倍身管。

        型号:

        M61加农炮,120毫米口径,M61加农炮,150毫米口径,M95加农炮,180毫米口径。150毫米口径迫击炮M78,150毫米口径迫击炮M80,150毫米口径装甲迫击炮M80,90毫米口径加农炮M75和M75/96,80毫米口径装甲榴弹炮M94P,150毫米口径装甲榴弹炮M94和M99,100毫米口径装甲榴弹炮M99F和M99B,100毫米口径装甲榴弹炮M5和M6F,100毫米口径突击榴弹炮M9,240毫米口径重迫击炮M98和M98/07,305毫米口径重迫击炮M11,38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M16,350毫米口径海军炮L/45M15,42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M14。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续3

          奥匈帝国的骑兵部队也是分别隶属帝国国防军,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王家匈牙利防卫军。骑兵团分为三种:骠骑兵,枪骑兵,龙骑兵,然而实质上,到了开战的时候,这三种骑兵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没有区别,这些名字上的区别仅仅是一种历史遗迹而已,就如同帝国本身就是历史遗迹一般。

          帝国国防军拥有16个骠骑兵团,按照传统,这些士兵都是来自帝国的匈牙利部分,然而,却并不都是匈牙利人,还包含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和斯洛伐克人。

          骠骑兵团标准建制为2营6中队,全团军官27人,士官和士兵925人,乘骑马950匹,挽马16匹。

          到了1916年,由于战马的奇缺,所有骠骑兵团改为“骠骑兵射手团”,实质上就是步兵团。

          骠骑兵戴硬制圆筒形状军帽,下大上小,帽筒中部挂穗带,帽顶部带有冲天穗,硬质帽檐。

          骠骑兵制服称为“阿提拉”制服,据说是为了纪念匈牙利人伟大的祖先阿提拉(匈牙利人是否是匈人后裔还有争论),它的著名特点就是制服的前胸带有5排左右对称的扣子,扣子之间用长穗带呈蝴蝶状缠绕。

          各团以制服颜色,军帽冲天穗颜色和制服扣子穗带颜色互相区别,后面详细介绍到团的时候再分别介绍。

          骠骑兵装备M1890式连射卡宾枪,军官装备M1870式军用左轮手枪,医护兵没有装备射击武器,但是所有骠骑兵,无论官兵,均装备M1869式骑兵军刀。

          帝国国防军拥有10个枪骑兵团,按照传统,这些枪骑兵都是从奥属波兰地区征募来的,其编制和骠骑兵团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枪骑兵戴顶部带有一个小的波兰四角帽图形装饰的头盔,制服正面带有一大块传统的枪骑兵制服饰布,饰布呈梯形,起于两肩,收于腰部,饰布颜色各团不同。一直到现在,英军中的枪骑兵团尽管已经改作步兵或者机械化步兵团,然而在阅兵的时候仍然穿这种制服。

          枪骑兵装备M1890式连射卡宾枪,军官装备M1870式军用左轮手枪,医护兵没有装备射击武器,但是所有枪骑兵,无论官兵,均装备M1869式骑兵军刀。

          帝国国防军拥有15个龙骑兵团,全部是从上下奥地利区域和波希米亚地区招募,龙骑兵团的编制同骠骑兵和枪骑兵。

          龙骑兵头盔的顶饰同古希腊头盔,是一种拱桥状饰物,但是一般不带有流苏。

          龙骑兵的制服和步兵制服一样,但是佩戴本团识别标志。

          龙骑兵装备M1890式连射卡宾枪,军官装备M1870式军用左轮手枪,医护兵没有装备射击武器,但是所有龙骑兵,无论官兵,均装备M1869式骑兵军刀。

          帝国国防军所属的共41个骑兵团,在战时全部集中编成骑兵旅和骑兵师使用,这和地方防卫军所属的骑兵团不同,地方防卫军所属骑兵团都被分拆到步兵师去当师属骑兵使用。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续4

            下面介绍下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

            所谓战地猎兵部队,和德国将猎兵作为宪兵使用不同,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其实就是轻步兵部队,由于传统上这些部队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猎人,所以有此名字。

            和普通步兵不同,战地猎兵部队要求具备深入敌后,游击作战,不依赖重火器支援,不参与大兵团作战等任务。

            同时,部分战地猎兵部队世纪上是山地轻步兵部队,这些部队从传统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习惯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于经常打猎而枪法出色,而且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执行山地渗透,袭扰等任务的不可多得的优秀部队。

            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29个独立战地猎兵营,和4个蒂罗尔猎兵团,这四个团和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4个团共同构成帝国的山地部队,不过,当意大利宣战的时候,属于国防军的4个蒂罗尔猎兵团却在巴尔干战线作战。

            帝国国防军还拥有4个波黑步兵团,这些团身着蓝色制服,头戴红色土耳其无檐帽(所谓菲兹帽),配备随军牧师(针对东正教徒)和随军依玛姆(针对伊斯兰教徒)。

            自1878年开始,帝国就占领了波黑,当然,在名义上这两个省仍然是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1882年,帝国战争部正式将波黑划分为4个补充区(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多伦亚图兹拉和莫斯塔尔),和帝国其他的隶属于各军管区的补充区不同,这四个补充区直属帝国总参谋部。帝国国防军首先在四个补充区各征召了一个基干连,然后于1885年将连扩展成营,1889年又把营扩展成两个营,1892年再度将每个营扩编成两个营,这个时候,四个团所需的16个营就全部构建完成了。1894年,建立团部和补充营后,4个波黑步兵团构建完成。1903年,帝国战争部从整个波黑地区不分补充区征募了一个战地猎兵营。

            1908年,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黑,直属帝国中央政府。

            由于帝国对波黑的吞并,种下了视波黑为自己土地的塞尔维亚人的不满,这是导致萨拉热窝暗杀事件的根由。

            说个题外话,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之所以要去波黑阅兵,倒不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们想象中的蓄意挑衅,实质上是因为他的夫人索非亚大公妃出身低微,每年大公妃生日庆典均十分尴尬,庆典招待会不办不行,办了又要招来维也纳贵妇们闲话,说是小人得志,麻雀攀高枝之类,大公妃不胜其烦。大公为讨夫人欢心,索性主动向皇帝讨了阅兵任务,准备借这个名头带老婆躲到波黑去,结果哪里知道却是进了鬼门关。

            暗杀的策划来自塞尔维亚军方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黑影”,塞政府事先已然知情,然而塞首相巴西奇慑于“黑影”1903年暗杀国王(由于不满国王的谨慎政策,黑影成员冲入王宫,将国王夫妇斩成肉酱)的威势,不敢制止,仅仅暗中通知奥匈边境海关戒备,然而却是于事无补。然而巴西奇毕竟老奸巨猾,他隐忍不发直到1916年,塞军战败退到希腊萨洛尼卡,“黑影”在军中势力大不如前之时,才突然发难,将“黑影”连根拔除,主要人物部分经军法审判处决,部分更被直接装麻袋投入大海。

            设若巴西奇有担当一些,听从外交部长建议,制止黑影的暗杀行动,历史会改变吗?千万人能不死吗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续5

              奥匈战地工兵部队,这支部队是1912年才新建的部队,在1912年前,战地工兵勤务由后勤部队承担。

              1912年,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奥匈将战地工兵从后勤部队中分离出来,将总共15后后勤营扩充成14个战地工兵营和8个后勤营。由于奥匈炮兵有自己的技术支援勤务部队负担战地工兵任务,实质上奥匈的战地工兵仅仅负责步兵部队的战地工兵勤务。

              奥匈的战地工兵配备工兵铲,骑兵卡宾枪和工兵刀,军官配备战斗军刀和军用左轮手枪。

              奥匈的战地工兵为红色领章,领花为皇冠下交叉的一对铁锤,象征其任务。

              很有趣的是,战争爆发的时候,几乎全部的战地工兵部队都在匈牙利腹地救灾,那里于1914年夏发生了大范围的水灾,以致当刚刚开战的时候,预定对塞尔维亚作战的奥匈“巴尔干集团军群”居然没有一个战地工兵部队,导致集团军群部队在渡过奥塞边境界河的时候,连个浮桥都建不起来,只得捆扎木筏渡河,这造成了渡河时的极大混乱,没有舵的木筏上站满了士兵,被湍急的河水冲得在河中团团乱转,互相碰撞。本来编入巴尔干集团军群的部队就都是二流部队,虽然都是来自匈牙利的部队,然而民族却分属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乌克兰,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语言不通,沟通不便,相互间为了争抢木筏或者因为木筏碰撞甚至互相射击,再加上渡口处塞军设防严密,机枪火力炽烈,导致奥匈军渡河伤亡极大,竟无法抢占一处渡口。后来还是倚仗优势炮兵火力,摧毁塞军对渡口的布防之后,才勉强渡河成功。

              作为基干部队的奥匈战地工兵部队,开战后基本上是每个军分到一个营作为军直部队使用。他们并不负责普通工事的修筑,而是负责架桥,修筑公路和铁路,修筑要塞化永备工事。作为技术部队,他们表现很好,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这和奥匈的铁道兵形成巨大的对比。

              奥匈在开战前拥有4个运输师,其中包含大车运输队和铁路运输队。其铁路运输队效能之低下简直让人惨不忍睹。民用火车最大单列挂载量为100节,而军列却只敢挂50节。战前帝国耗费巨资修筑了6条穿越喀尔巴纤山的铁路,通向加利西亚行省(奥属波兰),因为这里是预定对俄作战的兵力集结地,从这里出发可以威胁到俄属波兰的侧翼地区。然而开战后,军列向加利西亚的人员和物资输送量,居然只能达到同等数量的民用火车的三分之一。幸好俄国人的铁路同样糟糕,居然不修支线,俄军乘火车到达俄属波兰的华沙后,需要步行前往边境的兵力集结区,而且俄国人还要履行对法国的承诺,将大部分兵力用于对东普鲁士的进攻。如若不然的话,1914年冬加利西亚就丢定了。尽管如此,1914年冬,俄军仍然占领了部分加利西亚,将40万奥军包围在普米热尔要塞,并威胁喀尔巴纤山口。

              要是俄军突入喀尔巴纤山口,那么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匈牙利平原了,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俄军的进攻。

              关键时刻,又是地方防卫军力挽狂澜。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在从地方后备队中补充了一批中年人之后(帝国国防军有补充优先权),守住了喀尔巴纤山口。几个全部由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的团和辅助部队构成的师和新建旅倚仗天险,挡住了俄军。

              和铁道运输队相比起来,马拉大车运输队的运输效能要高得多,他们似乎更加适合在东欧那泥泞的道路上行进,然而,这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实质上,在整个战争期间,奥匈军的后勤运输就从来没有满足过前线部队的需要过。

              这当然不完全是运输的关系,也有战前计划不周的缘故。帝国战争部可以说用了近40年来准备这场战争,然而其效能是低下的,工作是无能的,准备是混乱的。14年夏季,总动员令发布后,帝国战争部赫然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足够的制服来满足征集来的近250万部队,至少有一个完全由补充营新编成的旅完全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只是在手臂上捆了条褐色的带子来表示自己是军人;而1915年的补充兵则没有靴子穿,他们不得不自己到市场去购买靴子,当然,大部分人没有买到靴子,只能穿着各式各样的鞋上了战场。最可怜的是地方后备队的补充兵们,这些胡子巴沙或者奶毛没褪的补充兵们穿着地方后备队的蓝色制服,直接被投入战场,连正规的制服也没有一件。和俄国士兵相比,他们要稍好一些,他们至少能做到人手一枝步枪,而不是带刺刀的树枝,他们的野战炮兵的弹药基数要多,但是炮却比俄国人少。他们缺少靴子,但是至少有鞋,而不少俄国人是赤着脚的。

              奥匈对俄国的战争在两国昏庸的宫廷和颟顸的军部不懈努力下,从1914年开始就沦为了一场比烂竞赛,在这里,作战的胜利不是因为自己的优秀,而是因为敌人比自己更烂。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封建是个烂泥塘啊~

                “奥匈对俄国的战争在两国昏庸的宫廷和颟顸的军部不懈努力下,从1914年开始就沦为了一场比烂竞赛,在这里,作战的胜利不是因为自己的优秀,而是因为敌人比自己更烂。”花

                封建是个烂泥塘啊~

              • 家园 好文要花!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续6

                下面讲讲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是帝国内莱塔尼亚地区(非匈牙利)地区的地方部队,动员之前,该部队总实力如下:

                35个步兵团

                2个山地步兵团

                3个蒂罗尔射手团

                1个蒂罗尔射手基干团(不满员)

                1个达尔马提亚基干射手师(仅有一个师的基干部分)

                6个枪骑兵团

                8个野战加农炮营

                8个野战榴弹炮营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在军事行政上由设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地方防卫部管辖,军令上直接隶属于总参谋部下属的各军管区。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拥有自己的军官培养体系,其随营初等军校设在林茨,和地方防卫军第二步兵团的团部设在一起,其高等军官学校是设在维也纳的“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军官大学”,团以上指挥官和高等级参谋军官的培养则统一由“帝国战争学院”负责。

                1914年开战时,小部分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部队被编入帝国国防军的师,大部分部队则独立编成8个步兵师: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第13步兵师,第21步兵师,第22步兵师,第26步兵师,第43-46步兵师。随着战争的发展,地方防卫军大量扩编部队,又新建了12个步兵师又31个步兵旅,和一批守备营。

                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是帝国外莱塔尼亚地区(匈牙利)地区的地方部队,动员之前,编制如下:

                2个步兵师: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第20步兵师,第41步兵师

                12个独立步兵旅:第45步兵旅,第46步兵旅,第73-80步兵旅,第83步兵旅,第84步兵旅。

                2个骠骑兵师: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第5骠骑兵师,第11骠骑兵师。

                9个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野战加农炮团。

                6个守备区:布达佩斯,赞格德,卡绍,普雷斯堡,克劳琛堡,萨格勒布。

                各守备区下辖数个守备营。

                战争中,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又扩编了8个步兵师又23个独立步兵旅。

                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军政上有佩斯港的匈牙利地方防卫部统辖,军令上受命于帝国总参谋部和下属各军管区。

                1917年,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被划分成: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和王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地方防卫军。

                从历史上看,除了上下奥地利以外,最忠诚于哈布斯堡皇室的地区,就是克罗地亚了,甚至,1848革命时,当维也纳人赶走皇帝的时候,皇室都是依靠一个克罗地亚将军文迪斯格雷茨的克罗地亚部队才镇压了维也纳的起义。

                在一战中,克罗地亚部队表现也十分出色,称为除了奥地利部队外最能打的部队,甚至超过了匈牙利部队,因此才得到了1917年独立建军的荣耀。

                奥匈总参谋部

                萨多瓦战败后,奥匈吸取昔日敌人,现在盟友德国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大规模总参谋部,作为实质上的最高军令指挥机关。

                总参谋部构成:

                总参谋长:一人,陆军元帅或上将军衔

                副总参谋长:2人(作战;行政)

                总参谋部划分为两部分,作战部和行政部,各由一名副总参谋长负责。

                作战部下属的处:

                计划处

                军令处

                行政部下属的处:

                人事与经理处

                特殊行政事务处

                外军处(军事情报处)

                铁道处

                电报处

                另外,总参谋部还特别挑选总参军官团的下级军官,外派担任每个作战旅旅部特设总参谋部军官(相当于特派员和联络官),挑选总参军官团的中级军官出任各师的参谋主任。

                总参的下级军官,从军校毕业生中的优等生里挑选,进入总参后于各科室任职,待升到上尉主任科员后,外放各部队参谋部,历练几年后,有的转任部队主官,大部调回总参任职。

                奥匈宪兵部队

                奥匈宪兵部队是奥匈的军事政治警察部队,对于军队内部,它扮演着纪律部队,检查部队,督战队的角色;对于普通民族,它扮演着国家安全警察和准军事部队的角色。

                奥匈宪兵部队素以密探众多,无孔不入,凶残暴戾著称,无论是维持军纪还是镇压民间反抗,都毫不留情。奥匈宪兵部队的成员,无论来自任何民族,均死忠于哈布斯堡皇室,政治观念保守僵化,行动能力强悍,以迅速而直接的暴力威慑整个帝国。

                奥匈宪兵在战前有三支监察宪兵队,主要负责监视军队,分驻三个边境军事集结地:克拉考,林堡和普米热尔。

                首都维也纳的主要军事部门,包含总参谋部和帝国战争部,都由宪兵提供警卫。

                大量宪兵部队分驻各地,宪兵司令部,宪兵队,宪兵分队,宪兵分驻所构成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笼罩着整个帝国,监视着,窥探着,警戒着…

                奥匈的军队组织构成大体结束了,下面是各具体部队的介绍,希望各位大侠们继续捧场,谢谢。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克罗地亚人效忠哈布斯堡皇室

                  以致对德意志人似乎具有天然的效忠倾向,二战期间还有臭名昭著的“乌斯塔沙”。德国和奥地利投桃报李,对小弟弟(还包括斯洛文尼亚)关爱有加:在南斯拉夫局势还不明朗,内战大幕拉开,新独立的斯、克两国急需国际承认的时候,德国力排众议,以“欧共体应一致对外”为理由,率众承认了两国独立,给他们以雪中送炭的支持,德、奥、匈对内战中的克罗地亚人也没少支持;2005年欧盟开会讨论土耳其入盟谈判的问题,就在大家眼看着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奥地利单枪匹马跳出来唱对台戏,而且态度极为强硬,其真实目的就是以阻挠土耳其入盟谈判为砝码,要求接纳其小弟克罗地亚入盟。

                  在一战中,克罗地亚部队表现也十分出色,称为除了奥地利部队外最能打的部队,甚至超过了匈牙利部队,因此才得到了1917年独立建军的荣耀。

                  取得胜利的俄军,尽情地在加利西亚享受着他们的胜利,粮食,牲畜,女人,都是他们的战利品,当时的俄罗斯一名随军记者曾经引用托翁《战争与和平》中的原话形容说:“正教军队变成了一群无法无天的匪徒。”

                  ……

                  撤退的俄军无法还击,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他们烧毁了河谷两侧的所有村庄,杀死牲畜,杀死男人,强奸女人,整个河谷呈现出地狱般的场景。

                  俄、奥厮杀,倒霉的是波兰人,波兰人反对老毛子入骨髓,也是可以理解的。

                • 家园 【原创】续7

                  第二部分:部队介绍

                  奥匈帝国帝国国防军常备步兵团简介。(只所以只介绍常备团,是因为在战时新建的步兵团建制杂乱,编号多变,资料缺乏,实在无法一一详述。)

                  西里西亚第1步兵团,荣誉称号:“皇帝步兵团”

                  建团:171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军第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2德意志人,百分之15捷克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克拉考,第一营驻莫斯塔尔,第四营驻特洛鲍。

                  补充区:特洛鲍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卡腾波恩

                  领章色:深红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帝国皇帝

                  匈牙利第2步兵团,荣誉称号:“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7军第16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61马扎尔人,百分之27罗马尼亚人,百分之1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皇冠城,第一营驻赫尔曼城。

                  补充区:布拉索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布鲁门施泰因

                  领章色:皇家黄(哈布斯堡家族的纹章色黄黑两色中的黄色)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摩拉维亚第3步兵团,荣誉称号:“卡尔大公步兵团”

                  建团:171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2军第1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3斯洛伐克人,百分之10马扎尔人,百分之10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特钦,第一营驻多波基,第四营驻克里姆日尔。

                  补充区:克里姆日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特斯塔男爵

                  领章色:天蓝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卡尔大公

                  下奥地利第4步兵团,荣誉称号:“条顿骑士团大团长步兵团”

                  建团:1696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2军第2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5德意志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维也纳,第一营驻沃勒尔斯多夫,第四营驻康吉克。

                  补充区:维也纳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斯特尔茨

                  领章色:天蓝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条顿骑士团大团长

                  匈牙利第5步兵团,荣誉称号:“克罗布加男爵步兵团”

                  建团:176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6军第1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8马扎尔人,百分之39罗马尼亚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驻依佩尔斯,第二营驻洛迦迪卡,第三营驻扎特尼弥提,第四营驻克斯策本。

                  补充区:扎特尼弥提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弗劳恩博格尔

                  领章色:玫瑰红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克罗布加男爵

                  克恩滕第6步兵团,荣誉称号:“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步兵团”

                  建团:176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3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41德意志人,百分之27克罗地亚人,百分之3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布达佩斯,第一营驻比勒卡,第四营驻新萨斯。

                  补充区:乌吉维迪克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弗勒普

                  领章色:玫瑰红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

                  克恩滕第7步兵团,荣誉称号:“科文赫勒伯爵步兵团”

                  建团:169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3军第6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7德意志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格拉茨,第二营驻克拉根福特。

                  补充区:克拉根福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芬内格尔

                  领章色:深褐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科文赫勒伯爵

                  摩拉维亚第8步兵团,荣誉称号:“卡尔.斯特凡大公步兵团”

                  建团:164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2军第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67斯洛伐克人,百分之31德意志人,百分之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布尔诺,第三营驻特雷比尼耶。

                  补充区:布尔诺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特里米尔

                  领章色:草绿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卡尔.斯特凡大公

                  加利西亚第9步兵团,荣誉称号:“克莱尔法特伯爵步兵团”

                  建团:172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0军第2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73乌克兰人,百分之20波兰人,百分之7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四营驻普米热尔要塞,第二营驻斯特雷吉,第三营驻拉迪莫诺。

                  补充区:斯特雷吉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索波勒夫斯基骑士

                  领章色:苹果绿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克莱尔法特伯爵

                  加利西亚第10步兵团,荣誉称号:“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步兵团”

                  建团:171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0军第2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47乌克兰人,百分之43波兰人,百分之10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驻普米热尔要塞,第一营驻比格林。

                  补充区:普米热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班内尔菲尔德

                  领章色:鹦鹉绿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

                  波希米亚第11步兵团,荣誉称号:“萨克森亲王乔治步兵团”

                  建团:1629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8军第1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20德意志人,百分之73捷克人,百分之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布拉格,第二营驻布拉察维兹。

                  补充区:比泽克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施瓦岑菲尔德骑士

                  领章色:灰色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萨克森亲王乔治

                  匈牙利第12步兵团,荣誉称号:“帕尔马步兵团”

                  建团:170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5军第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8马扎尔人,百分之31斯洛伐克人,百分之1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驻兹诺吉莫,第三营驻科马罗姆,第四营驻萨拉热窝。

                  补充区:科马罗姆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莱德

                  领章色:深褐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无(团荣誉称号中的帕尔马是地名)

                  加利西亚第13步兵团,荣誉称号:“扬-斯塔尔赫姆博格步兵团”

                  建团:1814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军第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10捷克人,百分之82波兰人,百分之8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特洛鲍,第一营驻比利茨,第三营驻克拉考。

                  补充区:克拉考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克拉思尔

                  领章色:玫瑰红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扬-斯塔尔赫姆博格

                  上奥地利第9步兵团,荣誉称号:“黑森大公路德维希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4军第3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8德意志人,百分之2其他民族。

                  驻扎:全团驻林茨。

                  补充区:林茨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罗夫

                  领章色:黑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黑森大公路德维希

                  加利西亚第15步兵团,荣誉称号:“乔奇男爵步兵团”

                  建团:170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1军第11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62乌克兰人,百分之29波兰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特尔诺波尔,第二营驻林堡。

                  补充区:特尔诺波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鲁德尔

                  领章色:茜红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乔奇男爵

                  匈牙利-克罗地亚第16步兵团,荣誉称号:“吉斯尔男爵步兵团”

                  建团:170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3军第4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7克罗地亚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驻维也纳,第四营驻贝洛瓦尔。

                  补充区:贝洛瓦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维尔克延

                  领章色:硫磺黄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吉斯尔男爵

                  克雷恩第17步兵团,荣誉称号:“米尔德骑士步兵团”

                  建团:1674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3军第6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6斯洛伐克人,百分之13斯洛文尼亚人,百分之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驻克拉根福特,第一营驻莱巴赫。

                  补充区:莱巴赫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斯蒂斐尔德男爵

                  领章色:红褐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米德尔骑士

                  波希米亚第18步兵团,荣誉称号:“萨尔瓦多大公步兵团”

                  建团:168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9军第10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23德意志人,百分之75捷克人,百分之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科尼希格拉茨,第二营驻内维斯里耶。

                  补充区:科尼希格拉茨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奥滕霍斯特

                  领章色:深红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萨尔瓦多大公

                  匈牙利第19步兵团,荣誉称号:“大公利奥波德.斐迪南步兵团”

                  建团:1734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5军第2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5马扎尔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驻托尔麦因,第一营驻希希纳,第三营驻吉沃尔,第四营驻卡尔弗莱特。

                  补充区:吉沃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梅茨骑士

                  领章色:天蓝

                  纽扣:银色

                  最高荣誉团长(比荣誉团长荣衔更高):大公利奥波德.斐迪南

                  加利西亚第20步兵团,荣誉称号:“普鲁士亲王海因利希步兵团”

                  建团:168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军第1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6波兰人,百分之14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驻克拉考,第三营驻新杉德兹,第四营驻比格林。

                  补充区:新杉德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普察尔斯基

                  领章色:龙虾红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普鲁士亲王海因利希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个小问题请教

                    匈牙利第2步兵团的荣誉称号为啥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步兵团”?

                    能否请兄台给大伙介绍下来由?

                    .....原来楼下已经做了解答了...看帖不仔细~~

                  • 家园 【原创】续8

                    波希米亚第21步兵团,荣誉称号:“阿本斯堡伯爵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9军第20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7捷克人,百分之1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三营,第四营考滕堡驻,第二营驻卡尔斯劳,第一营驻博尔科。

                    补充区:卡尔斯劳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泰辛格

                    领章色:海洋绿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阿本斯堡伯爵

                    达尔马提亚第22步兵团,荣誉称号:“劳希伯爵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6军第1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2克罗地亚人,百分之10斯洛文尼亚人,百分之8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四营,第二营,第三营驻莫斯塔尔,第一营驻辛吉。

                    补充区:辛吉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斯泰特

                    领章色:皇室黄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劳希伯爵

                    匈牙利第23步兵团,荣誉称号:“巴登边区伯爵步兵团”

                    建团:1814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3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2马扎尔人,百分之34德意志人,百分之14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驻布达佩斯,第四营驻佐姆波尔。

                    补充区:佐姆波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普兰策尔

                    领章色:樱桃红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巴登边区伯爵

                    加利西亚-布科文纳第24步兵团,荣誉称号:“库米尔骑士步兵团”

                    建团:1629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1军第2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79乌克兰人,百分之20斯洛伐克人,百分之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四营,第二营,第三营驻维也纳,第一营驻科洛米亚。

                    补充区:科洛米亚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施尼策尔

                    领章色:灰色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库米尔骑士

                    匈牙利第25步兵团,荣誉称号:“波科尼步兵团”

                    建团:167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6军第27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6马扎尔人,百分之41斯洛伐克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驻洛索尼兹,第四营驻果拉兹德。

                    补充区:洛索尼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霍尔瓦特

                    领章色:海洋绿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波科尼

                    匈牙利第26步兵团,荣誉称号:“施利波尔步兵团”

                    建团:1717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5军第33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3马扎尔人,百分之38斯洛伐克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吉沃尔,第三营驻埃斯特果姆。

                    补充区:埃斯特果姆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马克

                    领章色:黑

                    纽扣:金

                    荣誉团长:施利波尔

                    斯泰尔第27步兵团,荣誉称号:“比利时国王阿尔贝特一世步兵团”

                    建团:168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3军第2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4德意志人,百分之6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莱巴赫,第三营驻格拉兹。

                    补充区:格拉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韦伯

                    领章色:皇家黄

                    纽扣:金

                    永久荣誉团长:比利时国王阿尔贝特一世

                    波希米亚第28步兵团,荣誉称号:“意大利国王埃曼纽尔三世步兵团”

                    建团:1698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8军第3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5捷克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驻布拉格,第二营驻施兰德尔斯,第三营驻因斯布鲁克,第四营驻马勒。

                    补充区:布拉格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塞德拉兹克

                    领章色:草绿

                    纽扣:银

                    荣誉团长:意大利国王埃曼纽尔三世

                    匈牙利第29步兵团,荣誉称号:“劳登男爵步兵团”

                    建团:1709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7军第3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44克罗地亚人,百分之30斯洛文尼亚人,百分之17罗马尼亚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特姆斯瓦尔,第一营驻纳格于贝克斯雷克。

                    补充区:纳格于贝克斯雷克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拉贝塔尔

                    领章色:浅蓝

                    纽扣:银

                    荣誉团长:劳登男爵

                    加利西亚第30步兵团,荣誉称号:“朔德勒尔步兵团”

                    建团:172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1军第11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31波兰人,百分之59乌克兰人,百分之10其他民族。

                    驻扎:全团驻林堡。

                    补充区:林堡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拉贝尔

                    领章色:金枪鱼灰

                    纽扣:金

                    荣誉团长:朔德勒尔

                    匈牙利第31步兵团,荣誉称号:“普契尔纳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7军第16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25波兰人,百分之69乌克兰人,百分之6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一营,第四营驻赫尔曼城,第三营驻斯帕拉托。

                    补充区:斯帕拉托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萨尔蒙

                    领章色:皇室黄

                    纽扣:银

                    荣誉团长:无

                    匈牙利第32步兵团,荣誉称号:“玛丽娅.特丽萨女皇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2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1马扎尔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特里斯特,第三营驻布达佩斯

                    补充区:布达佩斯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居尔马塔

                    领章色:天蓝

                    纽扣:金

                    荣誉团长:玛丽娅.特丽萨女皇

                    匈牙利第33步兵团,荣誉称号:“皇帝利奥波德二世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8军第17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28马扎尔人,百分之54罗马尼亚人,百分之18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驻阿尔德,第四营驻卡塔若

                    补充区:阿尔德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托比斯

                    领章色:灰

                    纽扣:银

                    荣誉团长:皇帝利奥波德二世

                    匈牙利第34步兵团,荣誉称号:“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23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1马扎尔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卡绍,第二营驻洛迦提卡

                    补充区:卡绍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吕林

                    领章色:茜红

                    纽扣:银

                    荣誉团长:德国皇帝威廉一世

                    波希米亚第35步兵团,荣誉称号:“斯坦内克男爵步兵团”

                    建团:168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8军第1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39德意志人,百分之60捷克人,百分之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皮尔森,第三营驻卡林诺维克

                    补充区:皮尔森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莫斯格骑士

                    领章色:龙虾红

                    纽扣:金

                    荣誉团长:斯坦内克男爵

                    波希米亚第36步兵团,荣誉称号:“帝国伯爵布洛夫内步兵团”

                    建团:168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9军第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5捷克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驻布鲁内克,第二营驻尼德尔恩多夫,第四营驻容本兹劳

                    补充区:容本兹劳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米勒

                    领章色:浅红

                    纽扣:银

                    荣誉团长:帝国伯爵布洛夫内

                    匈牙利第37步兵团,荣誉称号:“约瑟夫大公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7军第4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48马扎尔人,百分之49罗马尼亚人,百分之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驻阿尔加姆,第二营驻大瓦尔丁,第四营驻比勒卡

                    补充区:大瓦尔丁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艾奇塔尔(因1914年8月20日在塞尔维亚的扎夫拉卡战败而被撤职)

                    领章色:猩红

                    纽扣:金

                    荣誉团长:约瑟夫大公

                    匈牙利第38步兵团,荣誉称号:“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步兵团”

                    建团:1814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3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7马扎尔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驻彼得瓦尔丁,第三营驻比勒卡,第四营驻大瓦尔丁

                    补充区:克斯科梅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索摩尔亚

                    领章色:黑

                    纽扣:银

                    荣誉团长: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

                    匈牙利第39步兵团,荣誉称号:“康拉德男爵步兵团”

                    建团:1756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4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2马扎尔人,百分之8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维也纳,第二营驻德布尔岑

                    补充区:德布尔岑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维杜洛维奇

                    领章色:猩红

                    纽扣:银

                    荣誉团长:康拉德男爵

                    加利西亚第40步兵团,荣誉称号:“皮诺骑士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0军第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7波兰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驻雷泽佐夫,第二营驻德贝卡,第四营驻尼斯科

                    补充区:雷泽佐夫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加斯茨基

                    领章色:浅蓝

                    纽扣:金

                    荣誉团长:皮诺骑士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续9

                      射手到罗马尼亚出差,回来后又生了一场病,所以没有更新,希望谅解。

                      似乎大家觉得对各部队的介绍比较枯燥,射手干脆战役介绍和部队介绍穿插进行,希望大家能够觉得有趣一点。

                      一战首战:林堡战役

                      截至1914年8月15日,奥匈帝国基本完成其总动员后,展开兵力共200万,按照战前的计划,作战按照R和B两个预案进行。

                      按照预案R,帝国将对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与黑山结盟)同时作战,帝国主力(A,B两个集团军群)将集中于加利西亚一线,以深远迂回切断俄属波兰,配合东线德军,击败俄国,对塞黑仅保持一个弱小的巴尔干集团军群呈压迫状态。

                      按照B预案,帝国仅仅对塞尔维亚作战,则使用巴尔干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以压倒性兵力优势攻击塞黑,A集团军群对俄保持防御态势。

                      7月28日,帝国迫不及待地按照B计划对塞黑展开两个集团军群,然而俄罗斯总动员的消息传来后,只好手忙脚乱地转为R计划,其总参谋部的低能和一厢情愿暴露无遗。

                      8月16日,帝国军按照半个R计划展开完成(第2集团军尚在从巴尔干向加利西亚运输的路上),以第1,第3,第4三个集团军,在A集团军群司令弗雷德里希大公的指挥下,依托后勤基地林堡,开始对俄属波兰的进攻。(事后证明,第2集团军的迟到是致命的,俄国人的动员速度这次是出乎奥匈意料的快,俄国人在俄属波兰集中了185万人,65万为了履行对法承诺扑向东普鲁士,120万扑向奥匈,而加上第2集团军的奥匈军才100万。)

                      奥匈的进攻计划如下:

                      北部的第1集团军在桑河和威塞尔河之间展开,与其右翼的第4集团军齐头并进,构成A集团军群,在狭窄而密集的正面上,向布列斯特-列托夫斯克方向前进,形成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的直线运动,切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基辅-华沙铁路,将整个俄属波兰切割下来。

                      科维斯将军的B集团军群指挥其下属的唯一到位的第3集团军(第2集团军尚未归建),部署于从林堡直到罗马尼亚的漫长边境线上,保持机动防御态势。

                      奥匈军的作战计划简单而实用,利用加利西亚的地理特点,试图迂回到俄军侧后,切断俄属波兰前线和俄国本土的联系,不失为优秀的计划,然而其忽略了实力对比,无视于俄国对动员速度的改进,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0日,奥匈军以10个骑兵师构成A集团军群37个步兵师的前卫,开始前进。空中侦察由德国的SL二型飞艇提供。

                      21日,奥俄两军爆发了也许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交战,俄军第10骑兵师(1个骠骑兵团,1个枪骑兵团,1个龙骑兵团,1个哥萨克骑兵团),冲击渥尔科兹克维克东部的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第35步兵团的阵地(该团隶属第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第43步兵师,第85步兵旅),奥匈军迅速调来帝国国防军第4骑兵师(辖第9,第15龙骑兵团和第1,第9枪骑兵团)反击,双方互相冲击,使用军刀砍杀,仿佛又回到了拿破仑战争时代,后来由于哥萨克骑兵团不适合正面骑兵交战,开始溃退,俄军被击败。

                      俄军此时已经组建了由尼古拉.伊万诺夫将军为司令的西南方面军,共集结53个步兵师,18个骑兵师,严阵以待。

                      俄军计划,以第4,第5两个集团军,沿克尔姆到卢布林一线,阻击奥匈军A集团军群。

                      以第3,第8两个集团军,以优势兵力,直冲林堡。

                      25日,从克拉考出发的奥匈第1集团军,推进到迪比卡,俄军放弃村镇后,利用装甲列车固守村镇东北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大桥,奥匈军两次突击失败,调来平射炮击毁俄军车头,夺取大桥。

                      奥匈军随即与俄第4集团军围绕边境重镇克拉斯尼克激战,俄军18个师被奥军37个师左右夹击,27日,奥匈军突入克拉斯尼克城区,俄军喀山第3步兵团固守城东居民区,奥匈军匈牙利第16步兵团(克罗地亚人)三次突击,经过惨烈的白刃格斗消灭俄军,俄军被中央突破,被迫后撤,奥匈军突入俄境内120公里。

                      奥匈军随即威胁到卢布林,开始炮击对俄国至关重要的基辅-华沙铁路。

                      奥匈第4集团军转向右侧,将普拉维将军的俄罗斯第5集团军逐过布格河,迫使其退入俄罗斯本土。然后调过头来,和俄军第3集团军对峙,准备配合奥匈第1集团军攻击卢布林。

                      至此,奥匈军两个集团军左右钳形包围卢布林,俄军两个军被重创,被俘7000人,但是,俄军尚有一个整集团军还未投入战场,奥匈军也尚未完成对卢布林的合围。

                      俄军西南方面军司令伊万诺夫决定使用生力军第8集团军(勃鲁希诺夫将军)和损失不大的第3集团军,不顾奥军对卢布林的围攻,利用奥匈军第2集团军尚未到位的机会,直接攻击奥匈军后方中枢林堡。

                      28日,俄军开始突击,这时,奥匈军第3集团军(博德曼将军)总共拥有12个师的兵力,分散在近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十分薄弱,俄军将奥匈军割裂,俄第3集团军向东南横扫,企图将8个奥军师压迫向罗马尼亚,俄第8集团军集中15个师急攻林堡,而守军仅有4个师。

                      奥匈第12军的罗马尼亚人首先崩溃,他们抛弃武器,像羊群一样逃向他们民族意义上的祖国:罗马尼亚。接着奥匈第3军的意大利人和第11军的乌克兰人也都开始放弃武器,望风溃逃。

                      博德曼严令第14军死守林堡,将最精锐的蒂罗尔皇家猎兵部队4个团编成一个精锐单位当成战场救火队单独使用,并且将边境各军管区的宪兵部队集中,和林堡的监察宪兵队合编,当作督战队使用。

                      俄军在围攻林堡的同时,后续部队如潮水般涌入加利西亚地区,

                      然而俄军却突然停止了推进,因为本来就在卢布林战役中受过损失的俄第3集团军此时因为突破奥军防线又蒙受了极大损失,不得不后退整编,这使奥军得以将损失巨大的第12,第3和第11军撤到普米热尔要塞。

                      31日,俄第3集团军补充兵力后,以15个师825门大炮的绝对优势兵力突入加利西亚,如入无人之境。

                      此时,奥匈第2集团军才由火车运到厝尔塔-里帕一线,奥匈参谋总部命令第2集团军迅速反攻,解林堡之围。

                      这是个非常愚蠢的决定,第2集团军刚刚抵达,极度疲劳,而俄军第3集团军刚刚修整过,而奥匈第3集团军已经崩溃,此时反攻等于用1个第2集团军进攻俄国第3和第8两个集团军。

                      俄军第8集团军司令勃鲁希诺夫将军表现出了名将之才,他留下5个师继续包围林堡,然后将10个师转向西南,和第3集团军一起迎击奥匈第2集团军。

                      加上增援部队,俄军以35个师1024门大炮迎击奥军第2集团军13个师700门大炮,结果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奥军被击溃,被俘两万人,整个第17军几乎被砍成碎片。

                      9月1日,由于后路被切断,奥匈第1和第4集团军放弃包围卢布林,开始溃退,俄军第4和第5集团军尾随追击,此时奥匈军进行了一个比较漂亮的机动,绕过克拉兹维克,从林堡西北退入加利西亚。

                      3日,奥匈军精锐蒂罗尔皇家猎兵部队和死硬的宪兵部队突围,蒂罗尔皇家猎兵部队退向匈牙利,宪兵部队退到普米热尔要塞,其余林堡守军投降。

                      6日,输红了眼的奥匈参谋总长霍申道夫男爵命令四个残缺不全的集团军反攻。结果是灾难性的,尚有战斗力的第1和第4集团军之见的缺口被撕开,第15军被粉碎。

                      俄军从华沙调来了生力军第9集团军,形成5个集团军对3个集团军的绝对优势兵力。

                      9日,俄军第5集团军开始进攻,和奥匈第4集团军打成僵持,从西北向东南的弧形战线上,俄军全线进攻,奥匈第1,第2和第4集团军全线后退。

                      奥匈呼吁紧急德国紧急援助,一个德国军赶来,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却遭受了严重的伤亡。

                      俄军哥萨克骑兵深入战线后,破坏交通,后勤,袭击小队奥军,使奥军士气更加低落。

                      11日,奥匈军开始总崩溃,各部队转头狂逃,继林堡之后的新后勤基地维尔斯科卡被放弃,大军一直溃退到克拉考,普米热尔要塞连同40万败军被俄军包围。

                      溃退是灾难性的,整个编制的部队被俘获,大量斯洛伐克士兵投向俄军,更大的损失是军官,这对奥匈帝国来说是不可弥补的,因为和其他单一民族国家不同,它的军官团的忠诚度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新补充的军官短期内是无法达到的。

                      然而俄军也没能追击,因为俄军后勤压力已经大到不可承受的程度了,每门大炮只剩下25发炮弹了。

                      奥匈军被俘13万,死伤30万,最精锐的第14军被全歼,仅有损失惨重的蒂罗尔皇家猎兵逃脱,其他精锐山地部队和山地炮兵部队全部损失。整个加利西亚战线上,将近一半的部队不复存在。俄军深入奥匈境内150公里,威胁匈牙利平原,包围普米热尔要塞。德罗霍比兹油田落入俄军手中。

                      俄军死伤25万5千人,被俘两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续10

                        普米热尔要塞围攻战-1

                        普米热尔要塞,位于今天波兰东南部,位于伦贝格到克拉考之间的铁路线上,扼桑河河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奥匈加利西亚防御体系的枢纽。

                        奥匈从1882年开始,在普米热尔城堡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筑垒技术,投入巨资修筑现代化要塞,作为对将来对俄战争的出发阵地和一线防御屏障,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正是这个坚固的要塞,拖住了伦贝格战役后俄军的进攻浪潮,对喀尔巴纤山口保卫战形成了极大的支援。

                        1914年夏,奥匈普米热尔要塞共部署要塞炮兵两个团,共拥有12门240毫米以上口径重迫击炮和24门15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

                        要塞共有12个炮台,核心阵地炮台5座,梅花形排列,外围东北向炮台5座,呈箭头状排列,西南部炮台两个,一字形排列,每个炮台都有数个升降式装甲炮塔,核心阵地外有一座3米高的钢筋水泥墙,厚达1米半,墙地基深达地下4米,墙顶向内弯折成45度角,墙内一米高处修成平台,担任防守的士兵可以趴在平台上向外射击,墙上密布射击口,担任守备的要塞炮兵团的步兵营居然没有步枪兵,全部是12人一组的重机枪班组和3人一组的轻机枪班组,特别是斯科达出产的轻机枪,奥匈军配备极多,防守时机枪子弹形成的弹幕几乎把核心工事外围变成了俄国人的地狱。

                        核心工事外围挖成2米半深的壕沟,宽达3米。

                        外围东北向5座炮台为核心,以野战工事为辅助,形成极为严密的防御体系,各炮台以交通壕连通,野战支撑点都是地下式,上面以粗大原木和波纹钢板层叠覆盖,不被大口径火炮直接命中基本无法摧毁,每个支撑点都配备一挺重机枪和数挺轻机枪。

                        9月11日奥匈伦贝格战役失败后,部分残兵退入普米热尔要塞,又给要塞带来了大量的野战炮,这些野战炮被分配到各支撑点,给俄军后来的攻击带来了极大的杀伤。

                        奥匈在要塞地下构筑了巨大的工事,包括兵营和仓库,储存了大量的物资,准备在对俄战争中使用。

                        奥匈帝国参谋总部无视实力差距,一心进攻,伦贝格战败后本拟把要塞中的残兵撤退到匈牙利腹地整编,好发起反攻,然而德国担心俄军占领普米热尔要塞后,转兵向西北,攻击德国工业中心之一的西里西亚,通过外交手段压迫奥匈不得放弃要塞,奥匈这才停止撤退,留下大约13万部队防守普米热尔要塞,撤出了26万余人。

                        奥匈军留下的部队,大都是匈牙利部队,后来要塞防御的核心是马扎尔部队,克罗地亚部队和宪兵部队,其他归属匈牙利部队名下的斯洛文尼亚人,乌克兰人,波兰人等则消极避战。

                        9月28日,俄军彻底完成包围,奥匈参谋总部任命赫尔曼.库斯马内克将军(爵号:布格诺依施泰特骑士)为要塞防御司令,统一指挥要塞防御。

                        俄军担任攻击任务的是迪米特里耶夫将军的第3集团军,全军30万人。

                        “血染的3天”

                        俄军刚刚获胜,士气正旺,迪米特里耶夫无视自己缺乏攻城炮火的弱点,决心立即进攻。

                        24日中午,在稀疏地炮火准备之后,随着三发蓝色信号弹升空,大批俄军高呼着“乌拉”,潮水般拥向最前方的8号炮台。

                        俄军的炮火准备没有任何作用,无论对核心堡垒内部地下工事营地内的奥匈军还是野战工事中的奥匈军,杀伤力都可以忽略不计。

                        要塞炮火开始轰击,巨大的305毫米重迫击炮数百公斤重的炮弹,一发发砸入俄军的人潮中,每一发砸下,伴随着一声巨响,人潮立刻出现了一个空洞,尸体碎块随着爆炸的气浪漫空飞舞,几十上百人的生命立即终结,然后空洞立刻又被后面拥上的人潮所填补。

                        奥匈败军带入要塞的大量野战炮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口径加农炮被用来打平射,每一发炮弹都在俄军中打出一道血肉胡同,打口径榴弹炮则构成火网式覆盖。

                        由于只能沿着桑河河谷进攻,俄军的攻击正面极为狭窄,兵力过度密集,在炮轰中伤亡极为惨重。

                        24日晚,俄军停止进攻,退回出发阵地,没有前进一寸,却付出了6000到7000人的代价。

                        25日临晨,俄军调来新锐部队,决心利用黑夜,使用渗透战术,直接攻击要塞核心阵地。

                        凌晨3时,俄军根本不作炮火准备,开始进攻,然而俄军组织极为混乱,居然24日进攻时已经探明的雷区没有在地图上标示出来,新调来的俄军部队不知道雷区位置,踩响了地雷,奥匈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俄军不顾伤亡,利用黑夜中奥匈军炮击威胁较小的机会,从要塞东北面5座炮台的间隙中插入,拥向核心阵地。

                        第一批俄军在黑案中跌跌撞撞地掉入壕沟,后面的俄军不明所以,继续向前拥,直到人体将壕沟填满为止。

                        俄军踩着已死或半死的同袍尸体,冲向要塞外墙。

                        俄军没有梯子,没有爆破筒,只有步枪,刺刀,手榴弹和牙齿,指甲,拿这堵墙毫无办法,少数还携带有小口径迫击炮的俄军试图轰击,却绝望地发现迫击炮弹砸上墙壁只出个白印子而已。

                        这时墙顶的探照灯猛然打开,所有射口一齐开火,机枪喷吐着火舌,死神的镰刀般收割着生命,俄军士兵如同联合收割机刀轮横扫下的麦杆般倒下,在瓢泼大雨般的机枪子弹下,几乎任何直立的人生存时间不超过一秒,而东北方向的5座炮台的火力也回过来,向这些被夹在东北向炮台和核心工事间的可怜的俄军射击,按照早就测量好的射击诸元,要塞炮一遍又一遍地对这片地域进行覆盖。

                        接近早晨的时候,据说俄军的呻吟声和惨叫声已经超过了炮火机枪的声音,然后这种声音又慢慢沉寂了下去。

                        俄军在25日临晨的伤亡数字没有能统计出来,奥匈估计在1万2到1万5左右,俄军不予承认,但是承认:伤亡惨重至极,许多拥有巨大历史荣誉的团队损失惨重,有的团只剩下17人!

                        25日白天,俄军居然又发起了进攻,除了无谓的巨大伤亡外,俄军毫无所得,历史功勋卓著,然而目前却全部由深荷皇恩的圣彼得堡上流社会子弟组成的沙俄近卫军谢苗诺夫团在进攻中被几次炮火覆盖后崩溃,这些穿着华丽的士兵们抛弃步枪,一拥而回,拒绝再战。

                        那些由老实而驯顺的俄罗斯农民组成的团队,这些从生下来就没有得过沙皇什么好处的士兵,却默默地奋战着,牺牲着,以上帝和沙皇的名义,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巨大伤亡,他们的生命,就如同子弹和炮弹组成的风暴中的枯叶,片片凋落。

                        奥匈军7号,8号炮台的重机枪大量出现过热无法射击,连冷却水都不够用了。

                        奥匈军储备物资是丰富的,要塞本来就是对俄作战的后勤基地之一,仓库中各种物资堆积如山。

                        替换枪管迅速换上,重机枪继续收割生命。

                        奥匈军的轻机枪配备之多,几乎成了俄军的恶梦,俄军脚步蹒跚地在弹雨中前进,其坚韧令人震惊。

                        26日,俄军孤注一掷,调来24个团,分成6个波次,浪潮般地冲击,周而复始,被打残了的部队立刻撤下来重编,再次投入进攻。

                        俄军冲击的波浪如怒潮般一浪浪拥来,然后又一浪浪般在奥匈军的火力面前撞得粉碎。

                        26日晚,俄军终于停止进攻。

                        就算是俄国也无法承受如此严重的伤亡了,迪米特里耶夫将军终于神经崩溃,他的集团军在三天时间内损失了整整4万人!

                        普米热尔要塞攻防战的头三天被称为:“血染的三天”,俄军付出了4万条生命,却一无所得,事实证明,在现代化筑垒要塞面前,妄图只依靠冲锋战术就拿下要塞的企图不过是一种疯子的狂想而已。

                        俄军第3集团军损失惨重,士气更跌到冰点以下,不用担心西里西亚安全的德国兴登堡第8集团军和新整编后的奥匈博罗耶维奇第3集团军要开始进攻了…

                        通宝推: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