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谈酒量 -- 燕人狂徒

共:💬117 🌺6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闲谈酒量

    燕人我平生很大的一个遗憾恐怕就是酒量不行了。很小的时候,年初一在舅舅家吃饭,在大人们的鼓励下,一口气就干了一杯白酒,结果没几分钟就倒下睡觉去了。稍微大点的时候,有一次我妈拿回了几瓶当时很少有的上海光明啤酒给我们尝鲜,结果一瓶没喝完,我爸和我们哥俩都躺下了,剩下的两瓶多都被我表哥一个人悠哉游哉的扫个干净。上大学以后,发誓要将酒量练出来,于是每个假期都在外面昏天黑地,顿顿不离酒,好歹酒量有些微进步,不过还是很差劲,直到今天还不太好意思说自己“会”喝酒。

    虽然酒量没见长,但是关于酒量的问题倒是还有点见识。感觉上,酒量首先是天生的,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比如说我家的遗传基因就不太好,结果我们一家的酒量都很差;而我舅舅家还行,虽然没人可以喝上斤儿八两的,但是每个人喝上半斤不成问题。于是我们家在亲戚聚会的时候总是被人欺负,没办法,我哥是滴酒不能沾,我爸和我虽然是不懈努力,可哪里是人家天纵神勇可比的啊,每次都喝得七昏八素的。

    不过,虽然咱基因不好,还是可以采取方法补救的。在家乡,每次出去喝酒,我都要带上我的一群哥们,有他们在,我只要捧捧场就行了。怎样捧场呢?就是一群恶虎先进行冲锋,我在边上观察敌情,等到敌人不行了,咱就跳出来尽情的发挥,往往只是一两杯酒就能放到一个敌人,潇洒至极。说到我家乡的那些哥们,真不是盖的,酒量都好的很。最差的大概也能对付个八两白酒吧,最好的那头,我还没见他醉过,据说他的纪录是喝过将近二斤白酒,接着还喝了若干啤酒。喝白酒还行,大家自己玩的时候喝的差不多就打住了;喝啤酒就惨了,特别是夏天,在大排档一坐,点几个菜,那生啤像水一般咕噜噜的就灌进肚子里,除了我之外,就没人觉得是在喝酒,付钱的时候才知道心疼。我喝酒会觉得身体发热,啤酒也如此。这几个家伙没什么感觉,即使是夏天,口渴的时候首选也是来瓶啤酒解渴,真的不知道他们是什么结构。

    在大学,通过我不懈的锻炼,在咱们系里好歹能混混了,这得感谢我们学校所处的上海这个地方。上海人酒量大的应该也很多,但是平均起来肯定不咋地,所以我才能充充场面。有一次我家乡一个朋友来看我,于是就带着几个同学一起出去喝酒,里面有个上海人。我朋友见惯场面了,开始的时候很谦虚,谎称自己不怎么行,顺便问我那个上海同学酒量怎么样?那个上海同学志得意满的说些许啤酒不在话下。于是两个人杯来盏去,喝的起劲,没过多久,我那个上海同学突然站起身来,冷冷的说:“我去一下洗手间。”说完转身就走,大家觉得很奇怪,不过也没问什么,就在那里等他。等了好久还不见他出来,有人就去洗手间观望一下,结果发现某人不仅吐了,而且还趴在那里。我看了看他座位边上的酒瓶,开过的也不过三瓶,其中一瓶还没光呢。后来此事被我们传为笑谈,不过我那上海同学还嘴硬:“我在我上海朋友里酒量真算大的了。”我曾经语重心长对他说:“**啊,在我那些朋友面前,以后不练出十几瓶啤酒的酒量来,千万不要说自己能喝酒。”

    虽然我在大学里酒量见长,不过在我们小班里,我还是属于捧别人场的角色。我们对面寝食里有几个外地的,酒量都很好。一个来自广东,人长得白白净净的,喝起就来不含糊,能喝八两;一个来在内蒙,喝不了一斤,八九两终归绰绰有余;最厉害的是一个来自云南的,稍胖,一喝酒脸就红(这点和我一样),不过随着脸色越来越红润,他的状态也就越来越神勇,毕业的时候除了几瓶啤酒之外,我亲眼看他喝光了两瓶孔府家酒,令我佩服不已。于是我又得出一个结论:除了天赋之外,酒量和地域也有莫大的关系。基本上北方的和西北的都不错,内蒙的,新疆的,东北的,都不错,四川的女生也很厉害。南方的包括上海以及浙江等一部分地区,这些地方的人平均酒量不太行,江苏则有些特殊,因为其南北跨度大,南部和北部的相差很大,江苏北部的人基本上都相当能喝,其中徐州人算得上最厉害。

    毕业后,酒量也练到极限了,刚来日本时还颇能应付。有次和头半夜去喝酒,你一被我一杯的很是痛快,后来这个鬼子还夸我,说我这样能喝酒会抽烟的上海人还真不多。我偷偷的乐,就我这也不算是上海人啊,不过鬼子是分不清的。后来还是这个鬼子,我被他害得不轻。那是个礼拜五的晚上,干完活,几个人随便找了家路边摊就喝上了。日本人很爱喝酒,很多人几乎是天天出去喝,条件则不讲究,站着喝的也有很多。我经常看见一些老头,打着领带,还拎着公文包,拿着个杯子站在路边就喝上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家伙无家可归呢,事实上说不准他就是某家公司的部长,董事什么的。我们那天也是站着喝的,就着几串烤鸡内脏,迎着寒风,谈笑中几大杯啤酒就下肚了。刚开始还不觉得,后来站在寒风里等出租车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发冷,我这人一贯如此,有个酒后寒的毛病,再加上对鬼子的烤鸡内脏串不感冒,体内没什么热量,那天晚上给冻得不轻。后来回家打开暖气,盖着两床被子也不顶事,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一口气吐了个干净才算完。从此后,我对日本人的酒量也有了个清醒的认识:能喝很多啤酒,女人也能喝,最可贵的就是不在乎环境,即使下着大雨,迎着冷风,站在路边也能喝的很开心。喝杂酒也不是什么问题,很多人都是清酒,啤酒,红酒,烧酒等等轮流喝的,而且还总是一家店一家店的排着去,一个晚上可以去上三四家酒店,不像我们总是很安分守在一处。

    自从那次寒风中醉酒之后,我的酒量又回到了上大学前的水平上去,即便是喝上一罐啤酒也会觉得很辛苦,“都是那个鬼子给害的”,每次被朋友嘲笑的时候,我总是狠狠的骂。原来酒量也是可以有很大退化的,本来以为只有年纪大了或者是身体不好了,酒量才会随之变小,没想到一次偶然的醉酒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我一个表姐夫对我说:“越是醉酒越要喝,这样酒量才能变大。”可是我每次醉酒后,都觉得酒精的味道很刺鼻,如何还喝得下去?这次回国,我又醉了几次,不过欣喜的发现,好像我的酒量又开始恢复了一点了,距离上次令我刻骨铭心的醉酒快三年了。或许我表姐夫说的是对的,但是谁知道呢?或许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 家园 关于练酒

      一铁哥们籍贯是福建,在北方出生,年轻的时侯去他家,他父亲在吃饭时操着浓重的福建话数落他:平时一点都不知道爱惜身体,一瓶啤酒他居然两天就喝完了。

    • 家园 这个这个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哈哈

    • 家园 决定酒量的五大决定性因素

      我以为,情绪、天赋、体质、技巧和经验,是酒量的五个决定性因素,其影响从小到大升序排列。

      有个好的情绪很重要,酒精就是个镇静剂,如果不兴奋,当然就很快给抑制喽。

      遗传更重要,有人天生就不缺乏分解酒精所需要的两种酶,自然酒量宏大。体质重要很自然,块头大,也很重要!比较怪的是,女性的酒量呈两极分化,很难判断。在酒局上,我从来不主动跟女性干杯,搞不清深浅啊!

      喝酒更是技术活!控制自己的节奏、找准对方的突破口、准备好一套劝酒词,先把肚子填饱,都很重要。要诀是:避实击虚!我有一个朋友千杯不醉的诀窍很简单:感觉有点晕的时候,放慢节奏、深呼吸、睁大双眼、增强注意力。屡试不爽。这一点我很佩服他,我就控制不好节奏。一小时以内,我罕逢对手,一小时以后,就要找枕头去了~~~越喝越兴奋,刹不住车。

      但最最重要的是,不醉的经验!酒国的英雄们,一定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滴,如果醉过好几次,酒量会大打折扣。所以,提高喝酒技术保持不醉很重要,如果喝醉了,第二天要及时喝点还魂酒,不能一醉就彻底趴下。

      祝楼主喝出水平,喝出风格,喝出乐趣,干杯!

      • 家园 喝酒的关键-相信自己的感觉

        自己感觉不对的时候,哪怕只喝了一口酒,都不能再喝下去了,否则一定是要翻的

        喝酒可以喝到酒在嘴里还不到难喝的程度。这个量应该是刚刚好的。

    • 家园 呵呵你是没经验,醉了以后啊,第二天要透一透,

      一定要再喝一次,多难受也要喝,酒量就不减了:)

    • 家园 听到你们说酒

      我就醉了

    • 家园 最多搞过8瓶

      不带中途尿尿的

      • 家园 现在还行吗?

        俺也干过,几个人,不许走水,5分钟内一瓶。超过5分钟的结这一轮的酒帐。谁最先放水,谁来买下酒菜的单。

        前六轮大家不分胜负。等到了第七瓶有人干不下去了,开始付酒钱。最牛的一兄弟,一小时12瓶,都是两开(两口一瓶),喝的最快还最后上厕所。

    • 家园 忍不住小小吹嘘一下鄙人的酒量

      鄙人不好酒,可是遇上应酬却从没输过,不知为何,有可能是遗传。我自己计算过的最高纪录是60度的红星二锅头,二两一瓶的那种,五瓶。彼时年轻,顾头不顾腚的愣头青一个,光被人家牵着喝了菜却没吃两口,对方又是老奸巨猾,我喝两瓶他才大概喝一瓶的样子,结果虽把别人给搞翻了,可自己喝第六瓶的时候也吐了,然后往自己吐的那一滩里一钻,睡着了,算是本人酒生涯里面最惨痛的一次。后来喝酒的时候就不去算了,白的、啤的,混着的炸弹,反正无往不胜,至今还没输过,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孤军奋战。想起来,最得意的大概有三次:

      第一次:大学里面三个班聚餐,兄弟我给班上大多数人挡了酒,并主动出击,其他班上凡是比较嚣张的,兄弟都给放翻了。可惜班上的其他弟兄们战斗力太差,我都给挡过酒了,却还是一个不拉的全翻。后来是兄弟和其他几个死不沾酒的同学背了好几趟,才一个一个的把他们背回宿舍的。当夜,男生宿舍一层楼里一片鼾声和呕吐声,公用电脑史无前例的空了机位,兄弟当仁不让的独霸通宵,半夜里有哥们儿起来去厕所吐,醉眼朦胧中看见兄弟坐在那里玩的兴高采烈,差点儿没惊掉大牙。从此名声大噪,大学四年里面没人敢和兄弟对酒,落了一清静。(其实,那是兄弟这辈子第一次沾白酒和啤酒,以往家里管得严,除了过节的时候偶尔允许用葡萄酒漱口外,白酒味道闻都没闻过)。

      第二次:跟老婆第一次回她家,山东农村。去之前就听说她一家都是酒缸,而且风俗剽悍,新姑爷入门都被放翻几次,不然就算是没招待好客人。去的路上老婆惴惴了一路,再三叮咛可千万别太丢人了,搞得我也很紧张,自觉得横了这么久,这次恐怕是要栽了、、

      到家后第一顿饭是中饭,就五口人吃饭,还有三个还是女的,岳父摆出来一瓶一斤白的,拿大杯倒了,淡淡的说刚到家,那就随意喝点儿。中饭也这么喝?!确实有点吓着我了,不过转念一想,那也好,随意就随意,咱自家输酒可以,气势上可不能怂了,与其慢慢受苦,不如来一痛快,第一次干脆自己亮个底,也好叫人家安排。于是便开喝。山东人喝酒,讲究三口一大杯,每喝一口,边儿上的女人就得立马给满上,不能让杯子半空着,确实很吓人。半顿饭功夫,一瓶报销,再开一瓶,第二瓶喝到一半,老爷子挺不住了,摇摇晃晃的摸到沙发上面去躺了,歇了半天。我和岳母、老婆、小姨子看了一下午电视。晚上接着来,老爷子又被放翻,我继续陪岳母聊天解闷儿到半夜。

      第二天又接着来、、、第三天老爷子崩溃了、、、抖抖嗦嗦掏了钱来叫岳母再去买一箱酒,家里原先准备的那一箱已经底儿掉了,事先没预料到这个销量、、、

      然后是整个家族的人来正式宴请新姑爷,桌上除了岳父、我老婆的这个舅呀那个哥啊什么的来了一大堆,明摆着是援军到齐了,我瞅着岳父冲我笑得都有点儿邪。估计是岳父事前给援军们做了敌情汇报,刚一开吃大家伙儿就都冲我一个人来了,兄弟我当下打好精神,把握好喝酒吃菜的节奏,肚里有底,不怕折腾。水来土掩,孤军奋战,并瞅准时机发动反攻。结果一顿下来,全瘫了,兄弟我还能硬撑着陪其他的姑姑嫂嫂们说笑话,吓得我老婆的大嫂子偷偷问我老婆:你男人到底有多大量啊、、、

      不用说,从此以后去老婆家,老丈人跟我说随意那就是真随意了,老婆的那些舅舅哥哥们也都不来跟我对酒了,一战打出十年和平,呵呵

      第三次:某次回国做项目,去某油田,我第一次去,可陪我去的哥们儿以前去过多次,可能是被搞怕了,在飞机上就打哆嗦,说油田这帮人可都是不要命的,这次免不了又要丢丑。兄弟我这次颇有自信,拍拍胸脯说有我帮你顶着,那哥们儿还不信。结果去了第一天晚上,领导们先派两个小兵来摸底,没二话,放翻,还是兄弟我叫出租亲自把两个人事不知的送回家去了。第二天,大阵仗,头头脑脑们全到齐,战略上很重视,还专门带了一帮跑现场的哥们儿来撑腰。一开场,从小兵起,一人先跟我来了一轮。然后兄弟反客为主,从大头头起开刀又反攻了一圈,接着又来、、、最后结果是对方除了大头头被我手下留情放过,其他人一个不拉,全部放翻。最搞笑的是有个处长,第三天按原计划是要陪我们出海做试验的,结果头天晚上被我搞得太惨,第二天早上后劲还没过完,车队刚出发这兄弟就挺不住了,下车哇哇的吐,吐完以后请了病假,回家修养去了、、、兄弟我一战成名,从此以后直到我们走,每当那边儿的人陪我们吃饭,领头的都要先向兄弟声明:不拼酒,大家随意,以和为贵。hiahia。

      酒这个东西,从茅台到烧刀子,我几乎都见识过了,不过我真是不懂品酒,喝着味道都差不多,可算是暴殄天物,非要仔细想想那也就是有点口感柔点儿有的口感硬点儿罢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喝的,每次都是被动的跟人喝,想想这些年经历了无数酒战,却都是应酬,从没喝出过什么快感来。这东西又很伤身,多饮实在是不划算,真心奉劝各位同学不要痴迷此道,练酒量之类的傻事情,别去干,自己有多少量,就照着七成的量去喝,喝的时候要讲究战略,前头一定要吃菜垫底,中间不能光凭蛮勇一头闷着喝,后期酒若上头了,就要壶普洱慢慢醒一醒。节奏要把握好,有松有紧,不能被人家牵着走,白酒多吃菜,啤酒多撒尿,若是没有量,炸弹一定要坚决推掉。或是干脆从一开始就一口咬定自己不会喝酒,这样别人也不会硬拉着你灌,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