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反恐与民意 -- 梦晓半生

共:💬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反恐与民意

    不少人把911与偷袭珍珠港相提并论,这两个历史时件对美国人的民意都有相似的结果:

    美国民意从震惊恢复过来,接着是愤怒,执政者的反击行动得到一致的支持,复仇几乎成为一种信念。

    在一个言论自由和信息开放的社会民意是容易被突发事件所左右的。套用一句老兵1语录:国家利益与执政者利益要相符合。民意是前者的重要体现,作为执政者这也是竞选成败的关键。所以,尽管民意不是反恐与二战参战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也十分重要。

    就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恐怖袭击与政府所作所为成了影响民意的晴雨表。

    首先,如果911袭击的企图是令美国人胆却于插手中东事务的话,那是一招败棋。美国人对恐怖袭击的承受能力远不止于此,结果反倒令美国人一致要求反恐。所以,反恐的第一个教训是,民意要在本土受到威胁时才会感到恐惧,从而支持反恐。

    [待续]

    • 家园 猜一猜美国大选结果和下一任总统的伊拉克政策?
    • 家园 用我的语录,付版税了吗?
    • 家园 【评论】伦氏,你前途已经完蛋了。伦氏,为了小布你要挺住。

      尼克松在中国人眼里是一个很不错的美国总统,他帮助中国打开了国门,获得新生。作为美国总统他也是有为的总统,他的中国牌对於最后瓦解社会主义阵营、搞垮苏联有着重要意义。

      但美国人的尼克松印象第一句话就是:水门事件。

      伦斯菲而德是一个有为的笨蛋。

      作为国防部长,他在伊拉克战争中运筹帷幄,从来都是充满自信,个人色彩很浓厚。如果美军打完仗就回家,他将被作为英雄写入史册。但是,他的自信使他变得傲慢而愚蠢。对於他的下属他是一个很棒的上司,记得他最离谱的一次是在巴格达发生大规模抢劫暴乱时说的话(意译):"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刚被解放了的人们有理由抢劫。"

      是的,虐待俘虏其实也是小事。美军在冲绳韩国强奸撞死人什么的只被判一年徒刑。但是,伦氏,这次你完蛋了,以后美国人谈起你都免不了这虐俘事件。

      伦氏低估了政治上的敌人。

      一场值得怀疑的战争进展顺利时、进展初期会得到较多的民意拥护。拖得越久就越令人怀疑,反对者更显得理直气壮:看,我早说了你要打败的。

      伊拉克战争就是这样一场战争,除了美国没有谁相信他发动战争的理由。

      而虐俘事件给了大家一个导火线。这火一直烧上国会、烧上小布的位置,威胁着他的连任。这是民主党攻击小布的最好机会,小布施政上最被认同的就是反恐,而现在连伊拉克战争的支持率都首次被反对者占先。

      如果新闻只是报导虐俘的现象、经过都无大碍,相信媒体过几天也没什么兴趣追踪了。但是,谁看了那丑陋的相片能忘记呢?恐怖永远不会。於是,虐俘事件成了伊拉克战争的重要记忆,成了伦氏的照片。人们一听到伦氏,就想到照片,想到这事闹得很多呼声要求他辞职。

      伦氏是翻身无望了,小布呢?大概他应该清楚伦氏如果下台对於他的声望与大选是个致命的打击,领帅不明不白的被拉了下台对於军心、主战派都是致命的。但如果伦氏不下台,谁又给小布台阶下?

      反恐战争前途如何?如果撒旦存在于小布与伦氏的心中的话,他会说:恐怖份子们,现在要你们合作了,向我本土袭击吧!

    • 家园 俺估,911是普京的一着妙棋。以简对简,嘿嘿。
    • 家园 好短好短,刚看出点儿感觉就没了。顶呀,盼下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