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磨砺记(一) -- 晨枫

共:💬174 🌺57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P-39在盟军不讨喜欢也是难免的

          英美空军都是杜黑的学生, 玩的是战略轰炸. 战斗机在西线排第一的任务就是为轰炸机护航. 轰炸机都在高空飞, 弄个低空有优势的战斗机毫无意义. 东线的情形完全不同, 空军主要是战术空军, 支援地面作战用的. 大家都是爬地虎, 当然要低空性能好的飞机.

      • 家园 阔日杜布没飞过P-39

        他飞的主要是La-5/7系列战斗机

      • 家园 老萨不回复还好,一回复,又看到一个错别字

        “贝尔P-39的发动机在座舱后面,重新居中,机动性特别好,但性子也因此暴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是一张座舱开门的图,确实特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模型,但还应该是精确的,一个飞行员竟然要两边都能开门,真是腐败!这样开门的坏处是跳伞不易,气流会把门往关的方向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真家伙了

        美苏飞行员的不同评价可能和飞行员有关系,红军飞行员飞P-39的都是精锐飞行员,不怕P-39的暴烈,反而能发挥出机动性;美国飞行员精锐的都去飞P-47了,轮到飞P-39的就是一般飞行员,被P-39的暴烈吓住了。英国飞行员对P-39也没有多少好评,估计是一样的原因,最好的飞行员都去飞“喷火”了。

    • 家园 先扫一遍,再送花,最后找错别字!

      老字号寇蒂斯的P-40落选后,在中国空军找到了新家,也在抗张中立过功勋

      抗张是啥东东?

    • 家园 零式战斗机不是日本先进的表现,恰恰代表落后

      零式机正是日本航空技术落后,风冷发动机马力只能达到900,没办法只能把它设计得十分轻巧,以至于根本没有必要的防护,一打就着火。放在西方国家,基本就不是一种合格战斗机。

      早期的胜利,是由于开战时日本海军飞行员较盟国飞行员经验丰富,盟国飞行员不了解这种裸机的性能,习惯斗狗。一旦了解零式性能,就是P40对付也比较轻松。

      • 家园 这个话不知道二战初期的盟军飞行员是否同意

        有办法也好,没有办法也好,“零”式比二战初期美国战斗机的机动性、速度更加优秀,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要说日本工业技术的局限,“零”式在战争期间别人都突飞猛进地改进的时候,原地踏步,这是更加好的例子。

        • 家园 不敢苟同啊...

          零式是不是好飞机? 应该说是. 它是立足自有技术基础, 完全满足用户要求的飞机. 它航程远, 载重量大, 中低空中速以下机动性非常好. 对于相信转圈就是空战, 需要在广阔的太平洋作战的日本海军航空兵来说, 零式是完美的飞机. 它的缺点, 除去没有装甲, 火力贫弱之外, 它在高速下操纵困难也是很重要的. F4F对零式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关键是战术要对头. 既然零式低速机动好, 那我就不陪你慢慢转圈. 我搞B&Z, 加速俯冲下去, 打了就跑. 你零式追又追不上, 陪我玩高速也不是对手. 我只要保存能量就可以跟零式好好玩, 这还不说火力的区别. F6F跟F4F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美军的战术思路. 后来越战中F-4碰到米格-17也是先转圈, 吃了亏才想起来B&Z.

          此外我不同意美国二战前航空技术基础很差这个观点. 不说别的, 当时只有美英能搞定重型轰炸机, 而B-29这种怪物只有美帝国主义有本事造出来. 美国在战前确实是武备松弛, 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机产品. 但这不等于美国没有很好的航空技术, 多数二战中出彩的美国飞机都是战前就开始预先研究了. 何况美国还有一个NACA.

          • 家园 这个观点不是我发明的

            是Rand对一战以来美国战斗机发展回顾时的结论,不过原文集中在战斗机,把范畴扩大到整个航空技术或许是太大了。

            B-29不是二战前的技术吧?

            • 家园 B-29的技术是一路发展来的

              波音在30年代就开始搞多引擎的重型飞机, B-17和B-29是这条线发展下来的. 重型飞机的结构形式有其特殊性, 没有掌握的话只能做出很"重"但是航程和载重都很有限的东西. 二战中的德国和苏联都没有掌握重型飞机的设计能力, 苏联还是靠仿制B-29才入了门.

              说到战斗机的技术水平, 在二战前美国做的并不算差, 毕竟那是一个航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美国拥有各种二战飞机的典型技术, 例如可收放起落架, 全金属蒙皮, 大功率航空发动机, 埋头式铆钉, 各种机载设备, 先进翼型, 等等. 所欠缺的不过是一个机会来组合到一起而已. 有些方面美国确实不如, 比方说大功率的液冷发动机, 连P-51都要舍弃阿利森换梅林. 但总体水平美国并不比谁差.

              • 家园 这个就要看怎么说了

                德国重轰和美国战斗机可以反过来看,是不是可以说德国没有重视重轰,在战时由于资源和轰炸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机会发展重轰;而美国由于得天独厚的地利,得以定定心心地拖到43年才把P-51这样真正压倒Me-109的战斗机投产呢?

                美国在开战之初战斗机落后是由于不重视,这也是说不通的。部署的数量少,可以说是不重视。但部属了,就是要打仗的。战场上没有第二,这个道理美国人也是懂的,没有先让子弟兵送死一段时间再慢慢赶上的道理。

                P-47、P-51等只是赶上了欧洲先进水平,在技术上没有超越,在时间上也晚了一拍。我还是赞同Rand的说法:在二战之前,作为航空技术的前沿的美国战斗机技术落后于欧洲,甚至日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