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庖丁解字之 止戈为武 上 -- 丁坎

共:💬13 🌺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庖丁解字之 止戈为武 上

    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国,一雪几十年前城濮之战惨败给晋国的耻辱。楚国大臣潘党向楚庄王提议将遍野横陈的晋军尸体堆筑成名为京观的金字塔形小丘,以向子孙后代炫耀这次重大的军事胜利-----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楚庄王严词拒绝了这一提议,并针锋相对地通过字形分析来树立武的内涵:

    ---夫文,止戈为武,认为平息干戈才是真正的武。(此处的夫文,就是这个字的意思,文,同说文解字的文。)

    丙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党曰 :“君盍筑武军,

    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楚子

    曰 :“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

    ‘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 ,允王保之。’

    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 。其三曰:‘ 铺时绎思,

    我徂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 。’夫武 ,禁暴 、戢

    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

    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

    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

    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

    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其为先君

    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

    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今罪无所,而民

    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观乎?”祀于河,作先君宫,告

    成事而还。

    -----左传.宣公十二年

    此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采纳了这个说法,对武字进行解说时说:

    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文甫切

    从此,止戈为武这一观念就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根深蒂固的地位。

    有时候,例如在宣扬中国人的和平思想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

    生活在古代农业文明摇篮里的中国,早在远古仓颉造字之时就对使用武力的行为做出了独特的界定——“止戈为武”。《说文》:“武,从止从戈。”意即使用武力达成武功的唯一目的,就是制止干戈以实现和平。

    外链出处

    可是,造字之初,武字的来源真的以止戈为义吗?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止戈为武是不是与大巧若拙,大白若辱这样的说法很类似。这些说法的共同点,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事物,性质的高层次隐含着朝向其对立面的转化。从哲学史的眼光来看,这样深刻的辩证法认识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但是,必须注意,对任何一个概念,都先要有低层次的,原始的,表象的认识,然后才能有高层次的,思辩的,深刻的认识。只有先树立其两种不同的概念,才有这些对立概念之间的转化。故此,巧与拙,白与辱,止戈与武,这几对对立概念也必须先树立其本来面目上的含义,然后才有对转化的认识。如果造字时以止戈为武为义,先民对武的认识就跨越了本来意义的阶段,而直接进入了对转化的认识。或者说,造字时还没有树立起低层次的武,就直接转向其对立面了。这太不自然,太不可信。

    逻辑思考需要与历史实证相结合才有说服力,对造字意图的分析最终必须落实到字形分析上。

    乍看上去,我们面临一个困难,

    武字的小篆字形的确是止与戈的组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止戈为武的说法是有据可依的。

    然而,这个止是后世的停止之意吗?继续向前追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发现,所谓的止,在武字的甲文,金文字形中是足形符号,从形状上来看,止字由足行符号演变而来显而易见的。那么,这个足形符的含义是停止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庖丁解字之 止戈为武 下

      通过上篇和中篇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武的造字本意不是止戈,而是动戈----横戈而行。

      楚庄王的解字,是一种典型的望文生义。然而,这样一个曲解,却得到了几千年间的广泛认同。这个现象,促使我们对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的战争观进行思考。

      任何一场战争下来,就当时而言,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沃大地,就长久而言,世上凭添许多残躯缺体,许多孤儿寡母。战争的残酷性,可以说是,物或恶之。然而,承担战争后果的,和发动战争,进行战争的,都不是物,是人。战争,无论多么可怕,仍然只是一种人类活动。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趋

      人类活动以追逐利益为目的,当彼此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就需要种种调节手段去解决。

      这种冲突在发生在社会内部时,通常可以用法律,经济,政治和教化等手段去调节,当其他手段失效时,最后必然诉诸法律,而法律,实质是远超个人暴力的国家暴力。

      类似地,当冲突发生在民族之间,如果经济,政治和教化等手段都无效,最后依然只能诉诸暴力----

      而在历史上并没有各民族共同遵守的国际法,没有保障国际法的远超民族暴力的国际暴力,所以,最后诉诸的是各民族自己的暴力----这就是战争。

      为避免战争而采取的手段,经济,政治方面的典型例子有宋的岁币,汉唐的和亲等等。

      关于教化,我们有着舜禹二帝与有苗部落的故事:

      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

      ------《吕氏春秋·上德》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 而行武,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韩非子·五蠹》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伪古文尚书·大禹谟》

      以上记载大意是,有苗部落不服从中原部落,中原部落加强道德修习,最终感化了有苗部落。

      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感化最终由舞蹈来完成。而舞蹈的道具,干戚或是干羽,至少都有干--盾牌在内。让人觉得,这样的舞蹈毋宁是一种阅兵形式,而有苗的服从并非出于感化,而出于中原部落强大军事力量的威摄。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更符合历史真实。

      其实,在面临利益冲突时,不仅教化不那么可靠,经济,政治乃至所有战争之外的手段要想奏效,必须基于一个前提------冲突双方通过其他手段的所得要大于通过战争手段的所得。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战争的避免,必须基于如下前提----冲突双方通过战争的所得要小于战争带来的损失。而这,就必须只能由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障。同时,潜在的利益冲突是长期存在的,所以,强大军事力量也必须得到长期保持。

      中华文明出于对战争残酷性的厌恶,而早早树立起了根深蒂固的和平思想。这本是中华文明中值得我们自豪的高贵之处,但是,和平思想的过度蔓延,使得我们的祖先

      1 夸大道德教化的作用

      2 忽视国防建设的长期性

      3 抹煞战争的现实合理性和自身特殊性。

      于是,就有了

      1 舜禹二帝 行德而三苗服

      2 周武王 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3 楚庄王 止戈为武

      的世代传扬。

      这种对战争的认识偏差所酿下的苦酒,让一代代家国破亡者被迫饮下。其中的一人,啜着苦酒,吟出了

      这样的词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善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昔日的圣贤书,写着干羽怀远,今日的圣上,行着干羽方怀远

      如此强烈的对比,如此强烈的讽刺,是怎样的苦涩难咽?

      这个人的名字是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廷试第一,即状元。我在《名家状元八股文》一书中读到他的一篇文章,题目竟然是《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那可是山河破碎,苟安难求的危急存亡之秋,我们的先辈,还在作这样的文章。让人不得不震惊,文明的惯性,何等可怕。(甚至有可能那就是廷试的题目)

      这样看来,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仍旧是认识不清。

      北宋的败亡,就首当其冲的人那代人来说,也许是已经尽力而为,但这个结果的来由仍然并非天数,而是人力----------前代知识分子的对和平思想的过度渲染和对战争的认识偏差。而北宋败亡后,南宋的优秀知识分子竟然还在不着边际地写《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这样的文章,可以说是南宋百把年后入土时棺木上钉下的一颗钉子。

      抚往思今,处身这个依然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

      一个武字,

      留给我们的思考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文字学的领域。

    • 家园 【原创】庖丁解字之 止戈为武 中

      要想知道足形符在武字字形中的含义,不妨看看这个符号在别的字字形中的含义。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个字:

      点看全图

      如图,步字不需要解释,就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形状。 说文对步的解释是:行也。

      可见,这里的足行符没有停止的含义。

      再看徙字,是有道路和足形符,意思是迁移。此处的足行符也与停止无关。

      接下来,这个正字,需要稍微解释一下。正字字形由足形符朝向一个方框构成,跟我们熟悉的

      正直,不偏的字义没什么关系。其实,正字其实是征字的本字,方框表示城邑(由邑,國,域可知),足形符朝向一个方框,就是前往某处征讨的意思。

      由以上三个字例可以看出,足行符不仅没有停止的含义,反而有很强烈的行动含义。

      当然,归纳法的使用总是有风险的,如果有人坚持要说,武字的止就是停止的含义,似乎我们

      也无法完全说服他。

      所幸,武字除了常见的武功武力的含义之外,还有别的含义。而这个含义,可以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武字中的止,也绝不是停止的意思。

      我们还是讲一个传说来说明这个含义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乐山大佛的伟岸早已名闻遐迩,据说,单是脚趾头都可以坐上几个人。前去观光的游客们都喜欢站在大佛的脚趾头上拍照留念,似乎想确证一下大佛的宏大。几千年前,有个姑娘独自走在野外,突然看见前面有个巨大的脚印,她就象后世乐山大佛的游客一样,在惊讶和想要确证的欲望驱使下,踏进那个脚印,踏上那个脚趾头。她一踏上去,心里突然就充满了欢喜,全身都震动起来,于是她怀孕了,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姑娘就是姜嫄,周民族的女性始祖。而她生下的那个孩子就是周民族的第一个男性后稷。

      这件事情,史记中这样记载:

      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史记.周本纪

      而在诗经里,周人世代相传的歌谣唱道: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

      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

      攸介攸止,載震載夙,

      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诗经.生民

      把这两个文本一对照,我们就可以明白,生民中的武,就是脚印,敏字通拇,历代无异议。

      武字的脚印含义,在先秦别的文本中也很明显:

      绳其祖武----诗经.下武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离骚

      显然,武字作脚印讲,这个含义只能来自与止,而不能来自于戈。可见,武字中的止,其含义只能从足形符去理解,而不能从停止的止去理解。结合正,徙,步来看,我们认为,武字的含义,不当释为止戈,而当释为动戈。大动干戈,这才是武字的本义,这也与我们上篇的逻辑分析相合。

    • 家园 送花等下篇,呵呵
    • 家园 多谢多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坐板凳,献花
    • 家园 花,先抢丁兄的沙发,再慢慢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