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驳斥所谓的“地震反思”帖子...第一天 -- 南北朝大蟑螂

共:💬73 🌺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我要提供点资料反驳地震局失职说

      最近河里有几位大哥在宣传"地震精确预测"说,并搬出我国几次成功的地震预测为论据批评我国地震局严重失职。

      鄙人文化不高,对于我们国家自己的专家还是很信任的,下面是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的采访实录:

       张 羽:我这儿有一个图板,这就是1975年我们国家当时对海城地震的预报,这是当地预报的一个通知书,启示,按上级通知,近期可能发生地震,电影放露天广场放映。

        陈建民:对。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确实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非常典型的地震预报成功,也是第一次,所以我们老管它叫里程碑。

        张 羽:当时有什么征兆就可以预测到这么准,说可能发生地震?

        陈建民:海城地震是1975年2月4号,实际上从70年开始,地震工作者就开始研究全国大陆的地震形势,当时就认为海城到大连那一带应该是一个地震的危险区,当然这属于中长期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进,观测资料的积累,到了1974年年底,就发现这一地区从我们地震观测台网观测到的一些异常现象逐渐在跟踪。当时专家在这种情况下就大胆做出了判断,报到了省人民政府,逐级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防震和抗震的措施,所以我前面讲到,没有预报应该死亡十万人左右的地震,预报后才死亡了1300多人。

        张 羽:其实民间对地震可能也有一些征兆,您刚才讲得非常专业,我理解就像人的生理指标一样,可能是地壳的生理指标,作为民间老百姓来看,可能老鼠出洞、鸡飞狗跳,是不是在地震前也有异常的征兆?

        陈建民:可以作为依据之一,鸽子为什么要惊飞,它对震动的感官非常敏感,它有这个神经系统。但是别的因素也可以,它不是说我只对地震有反应,这种习性如果单纯地和地震预报去对,可能还不够科学,或者把握性就很低了。

        张 羽:您刚才讲到1975年海城地震,我们非常准确地预报了,预计按当时这种地震的规模,可能要死伤十万人以上,但是最后只有1300人死亡,大家马上就会想,一年以后唐山大地震,如果我们能预报到,可能就不会有24万人的死亡。

        陈建民:这也是肯定的,因为地震预报和不预报,特别是这种严重性的破坏地震大不一样。时隔一年半,大家知道1976年7月28日凌晨三时多发生了7.8级大地震,这次地震可以说震惊中外,也是中国人的一个大的劫难,死亡了24.2万人,伤残16万人,加起来就是40万人,这么大一个损失的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是刚才主持人提到的,没有做出明确的震前预报也是很有关系的。

        张 羽:海城刚预报完,为什么一年多之后唐山地震我们就做不到能把它监测准确地预报出来呢?

        陈建民:现在我们把地震预报叫做世界的科学难题,1975年2月4号海城地震预报成功了,不光是地震工作者,广大的人民群众都为之欢呼雀跃,觉得中国人走在世界的前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么大的一个地震准确地预报出来,减轻了我们的损失,大家当时可能也会想到,说离解决地震预报这个难关不远了。但是一年半以后,唐山大地震这个大的劫难、大的灾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我们警示,就是说地震预报至少从科学上来讲不是那么简单的,从科学上非常复杂,需要长期研究、探索和不断积累经验,我想也可能是几代人的事儿

      外链出处

      希望各位看完以后,再去追捧耿先生这类被“学霸”打压的"专家"的理论。

      作为一门还不成熟的科学,特例不等于规律,一两次的成功不能保证第三四次还能成功,更不能保证永远成功。

      关键词(Tags): #地震
      • 家园 地震局的职能是不是只是预报呢?

        如果地震局只是预报,而预报又从理论上讲不可能,要地震局干吗?

        抛开预报不说, 作为地震带的地方,地震局有没有干好别的工作呢?比如普及预防知识,宣传建筑标准。

        • 家园 不了解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您说对不?

          1.地震局一直在预报工作方面努力,而且我国地震预报水平是世界领先的,具体内容请您看各位大哥的回帖.

          2.从小我们就被普及了各种地震预防及地震发生时的逃生小知识,俺们初中的时候必须要考一个防火防震的小测试.不知道您是哪个年代上的学,竟然没有普及地震火灾及防空教育?

          3.至于建筑标准....您的理论可真是.....建筑物的相关标准是由地震局来“普及”的吗?建筑物抗震标准是国家的规定,是GB,是法律!

          • 家园 【文摘】济宁市任城区地震局主要职责

            (一)负责贯彻执行、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制定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及有关规定,统一管理本区的防震减灾工作。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本区防震减灾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和监督防震减灾业务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

            (三)承担任城区的地震监测预报任务;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本区地震应急预案和综合防御措施,并负责检查、监督、落实;负责所属检测台站、网点的管理和震情速报及地震灾情速报;保证地震观测资料、观测数据的及时上报,并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对本区的地震分析预报意见;管理和组织实施本区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参与制定地震灾区重建计划。

            (四)负责任城区的震灾预测及重要城镇和重大工程、有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地震次生灾害和防灾工作。

            (五)管理执行本区以地震动参数和烈度表述的抗震设防标准,参与审定镇(街道)重点项目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标准;指导和监督本区重大工程、有次生灾害工程及重要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

            (六)推进地震科技现代化,管理和组织地震科学技术研究与攻关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七)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负责调查当地有感地震和落实地震异常;震时协助政府开展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及时处理地震谣传和突发事件,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八)承担区政府和市地震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 家园 那您认为地震局应该干嘛?

            1。 短期预告没戏,中期预告没意义。

            2。我从小学到大学从来没有过防火演习和疏散演习。可能我太老了。研究生时在北京有一次防火演习,三年里唯一一次。

            3。 不知道地震局不管建筑标准,知道他们不管预告。

            地震局不管预告,不管建筑标准。连震后收尸也不管。养他们作种啊。

      • 家园 河里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似乎不是为了找地震局的茬

        而是想了解具体的情况。起码我并不是要追捧谁的理论,也不想追究地震局究竟有什么责任。众所周知的是,即使这些民科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观点也不是主流科学所支持的。而地震预报不是闹着玩的东西,不是赌博,没有一定程度的道理,地震局根本不能预报。所以既便他们真的收到了这样的预报材料,选择不预报也是有道理的,不需要为此负责。

        而更关键的是,我只想知道有没有可能对地震做出哪怕会有一定误报率的预报。如果可能,这种误报率究竟有多少。如果预测正确,正确的程度有多少。所谓的科学,在没有搞清理论基础时,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这么一点点从实际数据中建立起来的。而至今为止,认为可以预报的不过是在举一次次成功的例子,而反方只是从宏观的角度强调预测的难度。不论正反双方,似乎根本没人提及这些看起来也许不科学的理论,其可靠性到底如何。没有实际的数据,不要说外行,就是内行也不过是雾里看花而已。

        从现在来说,查阅了这么多的资料,我比较倾向于这些民科的预测的误报率恐怕非常的高。否则的话,拿出误报和漏报的数据,是最有利的根据。既便内心再怎么反对的人,面对明确的数据也只能接受观点。这样的事情在物理学史上发生过不只一次了。但这不代表着这种预测的思路一定是不正确的。因为地震的成因至今未知,而地震带来的前置或者后置的效应也无法确定,研究异常现象和地震的相关性,其实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临震预测手段。这些民科的失败,也许仅仅源自数据处理手段的落后或者统计模型的局限,大的思路说不定是对的呢。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在地震研究方面连民科都谈不上的人,也只能议论到这里了。没有具体数据的支持,再谈这些方法有没有道理其实只是意气之争而已。

        在这方面可能应该听听南加州大学那几位认为地震可以预测的教授的学生。记得河里有位仁兄提到过有这么一位学生认为教授的思路做不下去。如果能提供点具体细节,教授和他们的学生到底研究过什么思路,怎么个做不下去法,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更有助益。

        而那些民科,他们最应该拿出来的不是成功的例子,而是误报漏报的比率,和成功预测时的误差。他们可能没有搞清楚,判断一个方法的可靠性,不是看这个方法成功的时候有多好,而是看这个方法不成功的时候有多差。

      • 家园 地震在当前是不能预测的,这不是我说的,美国专家说的

        链接出处

      • 家园 还真有个比较科学的预测

        谁能看到这篇文章?

        Densmore, A. L., M. A. Ellis, Y. Li, R. Zhou, G. S. Hancock, and N. Richardson

        (2007),

        Active tectonic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ectonics, 26, TC4005, doi:10.1029/2006TC001987

        17 July 2007

        链接是外链出处

        其中一张图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有这篇文章的介绍

        外链出处

        我这里下载不了。

        谁看了讲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