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地震可以预测吗?--科学不是万能的。 -- 洗心

共:💬80 🌺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地震预测

      地震前的表现千差万别。可以通过观察井水的水位、动物的异常变化、地热的变化等在一定程度上预警,提高警惕,但不能指望准确地确定是否会发生地震、何时地震,也不能说地震前一定有征兆。

      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地震的难预测性而放弃。如果有反常现象的话,及时普及地震知识,做好应变措施,如果把握机会的话,损失可以减少很多。哪怕误警,也比大规模死伤强。唐山大地震,青龙县就做得很好,尽可能地避免了伤亡。所有决策都有风险,非常佩服那位敢于冒险、担责任的县委书记,在那个年代,实在不容易。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这次地震是否可以预测,不知道。现在也不是探讨这个的时候。但我们是否在地震带可以建立起一种广泛的民间监测网(比方说用孩子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或退休人员的责任感和余热),动用民间的力量实行监测,倒是可以值得考虑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可能的官僚作风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敷衍了事的作风。当然,前提是培养老百姓一种理性的态度,不要听风就是雨,动不动就喊地震。

      总之,不掉以轻心、不求全责备,也要允许合理的误警,人命为大。地震预测,肯定要搞。不能完全以西方的模式,要用综合分析的模式。对蛤蟆现象,也不能掉以轻心。可以结合其他观察来判断是否要提高警惕。给老百姓以知情权、判断权。人命关天,有十次能测准一次就功德无量了。

      现在,还是先忘掉这一些,在政府领导下,抗震救灾,度过难关。

    • 家园 要说关于地震预测的所谓民科

      要说关于地震预测的所谓民科,或者起码是非主流科学家,或称伪科学。恐怕是这个人的博客,最近最有名了。外链出处

      这个人支持的一些其他科学成果似乎有已经被证伪证的很厉害的了。但是对于这次地震的预测,海城地震的预测,所谓青龙奇迹的具体描述,看上去倒是很像那么回事,但是他的文风我很不喜欢。不知道有没有河友熟悉他以及他文中提到的几位被打压的人物,能否做出点更为具体的评判。

      PS.李世辉博客的帖子细节太少,帽子太多,很多观点不真实,实在比较让人失望。这里还有一个06年7月sohu对耿庆国作的访谈外链出处,里面比较具体的提及了他对76年唐山预测的方法及局限性,我觉得比较真实。而我最关心的是,李世辉文中提到的看起来最为逼真的细节是否是事实:

      今天,2008年5月12日,听到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震,中国的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欲哭无泪,心里在流血。2006年他根据旱震关系提出中期预报,近年阿坝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2008年4月26日和27日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经集体讨论,作出“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预报(文字报告已报中国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发出),而且,耿庆国根据强磁暴组合,明确提出“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以上地震预报三要素:震级、地点、时间均已明确)。

    • 家园 最搞笑的是依据癞蛤蟆游行预测地震的。
    • 家园 写得真好

      原来是加州理工学院的高材生。今年我儿子也报考这个学校,可惜成绩差了一点,平均只有93分,失之交臂。

      目前很多华人的思维方式还是跳跃归纳式,包括很多受了高等教育的人,随便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联系起来,随便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蛤蟆过街预测地震,就是极好的例子。

    • 家园 人民网上关于地震预报的一篇文章。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67728/119474/122516/7232510.html

      我觉得这篇文章说的比较对,对地震预报不能说能预报或者不能预报。应该是对具体的地点,具体的事情,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棒子打死。

    • 家园 非常及时的说明

      从昨天下午到现在,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在抱怨政府无能,没有预报。我想在这种时刻,最好的对策就是相信政府(虽然我们平时把他骂得半死),集中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谢谢你的这个帖子,你把很多人从抱怨拉回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来。

    • 家园 科普,地震有两种,一种是主震前有一系列小震的,象海城地震,这种

      通过分析小震的规律,地震局是可以预测的,甚至可以精确到小时;另外一种是一上来就是主震,随后有一系列小震的,象唐山和这次的汶川,是不可预知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