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只是讲道理:大小非应该暂缓减持吗? -- lionguo

共:💬27 🌺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只是讲道理:大小非应该暂缓减持吗?

    大小非减持现在已经被看成这次大跌的主因。但如果只是讲道理的话,大小非确实没有义务暂缓减持。因为当初支付对价时,到期即可流通的条款可是写的清清楚楚的。

    谢国忠现在不怎么受股民待见。但他对暂缓大小非减持的观点还是不错的:暂缓大小非减持,其实就是证监会违约,违反股改承诺。

    短期看,暂缓大小非流通可能对市场是个不大不小的利好。但长期呢?暂缓大小非流通是通过强制而非协商来实现,必然损害监管部门的公信力。现在的市场需要制度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还能期望股改的再一次的顺利进行吗?

    • 家园 同意,没有股改,也炒不到那么高,前两年你赚大钱的时候,人家可是锁

      仓瞪眼看着,支付的对价当时也是大家都同意的。

    • 家园 不论是大非小非,现在减持的意愿都非常强烈,有钱谁不想拿?

      现在中央的金融政策紧得很,地方政府地卖不成了,银行贷款也难了,当然就盯上了股市.

      这两个月回国了,我原来工作过的哪个公司就是一94年就上市的老上市公司.公司的国有股只剩百分之三十左右了,股价也只有五六块.但是市政府还是想减一半,因为成本已经是负数了吗.减一半就能收回十几个亿,何乐而不为?

      据说公司财务部的前同事说为了减持,还一次提清了历年的坏帐,把去年的业绩做成了巨亏.把股价打下来.这样才能吸引商谈中的买家.因为虽然是协议转让,但是减持价格是以市场价为基础的.

    • 家园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假设我是一个小非(这里虽然是假设,但是基本上按照真实情况),四年前公司股改,我用2元成本购买了10万股公司股票。公司经过股改后申请上市,终于在前年(2006年)上市,发行价20元。 我作为小非的股票,上市后每年有三分之一解冻,可以减持。公司的股票去年最高上到40多不到50的样子,经过前段时间的调整,最低到23元附近,现在回来一点到,28元左右。持股的成本,由于有这几年的分红(包括上市前),已经是负数。前面解冻的三分之一在高点没有卖出,请问现在股票又在往上走。你说我是卖出,还是不卖出?或者说到什么价位卖出?如果不是10万股,是50万股,100万股呢?

      另外说一点,上市后公司业绩大约是每股1元左右,每年的分红大约0.5元,还有送股,今年年报比去年业绩增长10%。这里的价格都做了除权处理。

      另外,我本人在这个公司的工资收入大约是10万元每年。也就是说如果在目前价位上减持所有股票,兑现大约90多万,相当于9年多工资收入。

      • 家园 作为小非,当然是减持了!!!

        别的不说,从最根本的来看,你那点分红,如果你在二级市场套现的话,你看看一年的存款利息是不是早就顶了分红了??

        当然,这是基于你对于你们公司的股价和大盘情况判断不明朗的基础上了,要是你觉得你们公司股票一定会涨,那另当别论。

        不过有一点你要注意啊,呵呵,大家都骂大小非减持,国家要出台规范大小非减持,但是还有顶风作案冒死也要卖掉的,嘿嘿,你觉得那些小非们都是傻子么?这是很明显的套利机会,落袋为安以后,做点别的什么投资不好?肯定比吃红利的收益率高吧?

        • 家园 多谢回复。

          我上面只是就我所知的情况举个例子罢了,并不是我真的有股票要减持。

          的确,像你说的那样,在上面那个例子里面,如果我将手上解冻股票全部减持, 90多万的收入,即使是放到银行里或者买成国债,随便都可以有顶上现在全部股票每年分红的收益。

          一支股票的价格,从最根本上来说就是将这个公司经后一段时间的利润打包出售。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A股的价格即使是在去年最顶峰的基础上下调了那么多,都还是太贵了一点。即使考虑到以后的“成长性”,也实在难以和“小非”们的套现冲动相抗衡。(至少我是想不出来有什么理由不套现的,要知道这些股票已经是没有任何成本,而一旦套现就可以获得自己一辈子工作都没有可能挣到的钱。)

          所以我对今年的后市并不十分乐观的一个原因就是来自大小非的资金压力,现在很多人手上拿着股票不卖,就是嫌现在“跌的太多”,而一旦有反弹,即使离去年的最高价位仍有一段距离,第一反应就是减持。这个密集抛售的过程成立的话,将对股市的资金面造成重大的挑战,很有可能好不容易盼来的反弹就此夭折。

      • 家园 关键看你对于这个公司的前景怎么看

        由于你对公司的经营现状有第一手的掌握,所以对于公司股票价值多少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

    • 家园 大小非是历史包袱,监管部门一开始就有问题

      这个历史包袱怎么形成的众所周知,想解决不容易。监管部门股改时制度设计就有问题,大小非明显钻了空子,可在牛市之中这股改还成了监管部门的丰功伟绩。股改至少有两个问题没有搞清楚,第一,每个非流通股股东究竟应该分多少股份,尤其是管理层和公司员工;第二,非流通股股东究竟应该支付多少对价,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法定程序决定。

      第一个问题明显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现在有很多股权激励被叫停,中国人寿员工在香港的股权激励可能要泡汤。叫停本身到底合不合理先不说,但至少一些股权激励存在一些偷鸡摸狗的成分,对真正的大股东——政府甚至全体人民隐瞒了很多东西,有的甚至就干脆在实质上瞒过了上级部门。

      第一个问题既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那么至少应该通过合理的程序决定出较高的对价来对信息不对称进行弥补。这就涉及到所谓契约问题了。如果有印象的,应该知道各公司通过股改方案的投票是如何进行的,这种情况非流通股东具有绝对优势。个人以为,公平的办法应该是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所有流通股东的投票,并以其持有的流通股份作为权重,如果持有多数流通股的股东们不同意就否决股改方案。这在当今这个交易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是完全能够实现的。遗憾的是,管理层搞得稀里糊涂,可能是就希望是稀里糊涂的。

      这个所谓的契约本应是非流通和流通股东自愿按手印,管理层作为公证,实际结果是,很多流通股东被非流通股东和公证人强制按了手印,那么这个契约还合法么?当然,这里面流通股东也有责任,没有坚决进行斗争,但作为弱势群体斗争不容易呀。股改契约没有做到保护弱势群体,而是保护了优势群体,现在想调头又要出和稀泥的招数,打擦边球,这就是有我们的监管部门。

    • 家园 应该遵守信用,大小非必须能够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自由减持

      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市场把股价炒得太高了,那就要接受市场(大小非)的惩罚。不要忘了,股改启动时,2005年的整体市盈率水平只有17倍左右,接受10送3的平均对价后,自然除权后市盈率只有13倍了,再考虑到06年、07年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现在大小非减持限制已经有点越界了,如果再进一步限制,把市场自己的错误打在大小非身上,这样的市场可能真的要推倒重来了

    • 家园 如果股改方案本身就不合理,那就没有继续执行的必要

      股改契约只是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造成大小非一起减持造成股市崩盘或功能丧失,那就是股改的失败,既然股改会失败,还有维持之前的契约的必要吗?

      • 家园 保护投资者利益要一视同仁

        大小非股东的利益不应受到侵害,难道中小股东、流通股东的利益就可以任意侵害吗?如果这两年没有流通股股东在二级市场交易,大小非们能获得在实业市场上市场上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吗?尽管很大一部分存于账面。大小非们虽然付出了时间和机会成本,但总的来说持股成本接近0,和二级市场上的流通股东能平等吗?如果像某些专家所说的,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到与大小非持股成本相当的水平,那么中国股市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一场闹剧!一个骗人的把戏!一旦股市倒了,大小非们也就不存在了,几辈子挣不到的钱不过是一群数字罢了!

        所谓市场契约是建立在市场公平博弈基础上的规则,大家必须共同遵守。但是,如果市场契约本来就是不公平、不合理的,那这样的契约就有被纠正的必要。

        既然要纠错就要重新制定规则,而重新制定合理规则,已经超出了证监会的职权,中国证监会没有像美联储那样的权力。要彻底改变现在不合理的、不公平的局面,是需要最高行政和权力机构来完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